氯仿的化学式
化学式 CHCl3 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名,哥罗芳也是三氯甲烷的俗称。 氯仿有中等毒性,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机体。其主要急性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眼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另外可脱脂。人口服10ml(140mg/kg)可致命。 氯仿的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患者先兴奋后麻醉,出现肝、肾损伤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心室纤颤而死亡。皮肤若接触氯仿可出现红斑、水肿、水疱、冻伤等。长期接触氯仿者,主要出现肝脏损害,并伴有消化不良、抑郁、失眠、共济失调等。少数人可引起嗜氯仿癖,饮酒还可增加氯仿的肝脏毒性。根据氯仿的毒性数据测算,一个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人,即使他终身从事这种工作,只要空气中的哥罗芳含量在49毫克/立方米以下,就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动物实验发现,氯仿有高胚胎毒性和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但目前尚无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把氯仿列为对人的可疑致癌物。 一.制取方法: 氯仿,又叫三氯甲烷(CHCl3).一般可用下列方法制取. (I)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 CH4 +Cl2 →CH3Cl +HCl CH3Cl +Cl2→CH2Cl2 +HCl CH2Cl2 +Cl2→CHCl3(氯仿) +HCl CHCl3 +Cl2→CCl4 +HCl 这是一个链反应,缺点是反应不容易控制在生成氯仿阶段. (II)常用的生产工艺是三氯乙醛法.以漂白粉为氧化剂,将乙醇氧化成乙醛,然后漂白粉继续与乙醛作用生成三氯乙醛,三氯乙醛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存在下,生成三氯甲烷,再经冷凝、水洗、中和、沉淀、蒸馏而得产品。 二.保存: 氯仿在光作用下,能被空气氧化成氯化氢和剧毒的光气(COCl2)。所以应该保存于密封的棕色瓶并置于阴凉处.若需要大量保存运输,以25公斤暗色玻璃瓶(外用铁桶保护)或200公斤铁桶包装为例.加5%无水乙醇作稳定剂(乙醇会与生成的光气作用而生成碳酸乙酯,以消除其毒性) ,属有机有毒品,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有毒品”标志,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不可露天堆放,容器必须完整。航空、铁路限量运输。
㈡ 化学中氯仿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分子式: CHCl3分子结构: 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中存在4个σ键,分子为四面体形,极性分子.
㈢ 氯仿的化学式是什
CHCl3
㈣ 氯仿的化学名称是什么,结构式又是什么。求答
三氯甲烷,其结构式
三氯甲烷是无色透明液体。纯品对光敏感,遇光照会与空气中的氧作用,逐渐分解而生成剧毒的光气(碳酰氯)和氯化氢。可加入0.6%~1%的乙醇作稳定剂。能与乙醇、苯、乙醚、石油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油类等混溶、 25℃时1ml溶于200ml水。=
(4)氯仿的化学式扩展阅读:
氯仿的作用与用途: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氟里昂(F-21、F-22、F-23)、染料和药物。与四氯化碳混合可制成不冻的防火液体。还用于烟雾剂的发射药、谷物的熏蒸剂和校准温度的标准液。工业产品通常加有少量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生成无毒的碳酸二乙酯。使用工业品前可加入少量浓硫酸振摇后水洗,经氯化钙或碳酸钾干燥,即可得不含乙醇的氯仿。
㈤ 氯仿的电子式
A、甲基中C与3个H共用3对电子对,C的最外层4个电子,故甲基中C的最外层为7个电子,应为
D、乙炔中C与C之间共用3对电子对,符合电子式的书写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㈥ 氯仿的分子式是什么
【中文名称】氯仿;三氯甲烷
【英文名称】chloroform;trichloromethane
【结构或分子式】
CHCl3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119.38
【密度】1.4916;1.4840(20℃)
【熔点(℃)】-63.5
【沸点(℃)】61.2
【蒸气压(Pa)】70127(50℃);32797(30℃);21278(20℃);8133
【粘度 mPa·s(20℃)】0.563
【折射率】1.4476
【毒性LD50(mg/kg)】
大鼠经口2180
【性状】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稍有甜味。
【溶解情况】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石油醚等。
【用途】
用作脂肪酸、树脂、橡胶、磷和碘等的溶剂。在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制备或来源】
广泛采用甲烷氯化法或甲醛法制备。也可由乙醇、乙醛或丙酮与漂白粉作用而制得。
【其他】
不易燃烧,在光的作用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通常加入1~2%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而生成碳酸乙酯,以消除其毒性。
㈦ 氯仿是什么
化学式 CHCl3
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名,哥罗芳也是三氯甲烷的俗称。
氯仿有中等毒性,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机体。其主要急性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眼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另外可脱脂。人口服10ml(140mg/kg)可致命。
氯仿的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患者先兴奋后麻醉,出现肝、肾损伤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心室纤颤而死亡。皮肤若接触氯仿可出现红斑、水肿、水疱、冻伤等。长期接触氯仿者,主要出现肝脏损害,并伴有消化不良、抑郁、失眠、共济失调等。少数人可引起嗜氯仿癖,饮酒还可增加氯仿的肝脏毒性。根据氯仿的毒性数据测算,一个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人,即使他终身从事这种工作,只要空气中的哥罗芳含量在49毫克/立方米以下,就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动物实验发现,氯仿有高胚胎毒性和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但目前尚无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把氯仿列为对人的可疑致癌物。
一.制取方法:
氯仿,又叫三氯甲烷(CHCl3).一般可用下列方法制取.
(I)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
CH4 +Cl2 →CH3Cl +HCl
CH3Cl +Cl2→CH2Cl2 +HCl
CH2Cl2 +Cl2→CHCl3(氯仿) +HCl
CHCl3 +Cl2→CCl4 +HCl
这是一个链反应,缺点是反应不容易控制在生成氯仿阶段.
(II)常用的生产工艺是三氯乙醛法.以漂白粉为氧化剂,将乙醇氧化成乙醛,然后漂白粉继续与乙醛作用生成三氯乙醛,三氯乙醛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存在下,生成三氯甲烷,再经冷凝、水洗、中和、沉淀、蒸馏而得产品。
二.保存:
氯仿在光作用下,能被空气氧化成氯化氢和剧毒的光气(COCl2)。所以应该保存于密封的棕色瓶并置于阴凉处.若需要大量保存运输,以25公斤暗色玻璃瓶(外用铁桶保护)或200公斤铁桶包装为例.加5%无水乙醇作稳定剂(乙醇会与生成的光气作用而生成碳酸乙酯,以消除其毒性) ,属有机有毒品,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有毒品”标志,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不可露天堆放,容器必须完整。航空、铁路限量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