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权臣
1、霍光(?-前68年),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刘贺,出现了“昭宣中兴”的盛世。霍光常被人与伊尹相提并论,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可惜后来落得个满门抄斩,只能说太功高盖主了!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不知道如果曹操能一统天下,结束“孙、刘、曹”三足鼎立局面后,会不会称帝。
3、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王导去世,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4、郭子仪(697年-781年),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公元765年,单骑退回纥,大破吐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做过将,当过相”,可谓一生显赫!
5、秦桧(1090—1155年),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为相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秦桧是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如今,我们所说的宋体,就是秦桧所创立。1142年,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从此,秦桧之名,遗臭万年。
6、严嵩(1480年-1567年),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曾扬言:朝廷无我富。严嵩书法造诣深,字体方严浑阔,笔力雄奇博大;字体丰伟而不板滞,笔势强健而不笨拙,其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可惜人品与书法水平大相径庭。
7、张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1573年,万历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当时外邦只知道有首辅张居正,不知有皇帝朱翊钧。张居正死后,神宗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多年来张居正对神宗的阴影太深了。
8、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原名李进忠,皇帝赐名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9、鳌拜(?—1669年),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清入关初期,可谓影响时局的人物。
10、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曾任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和珅做官,位极人臣,富甲天下,1799年,被嘉庆帝抄家,家中财产相当于清政府财政收入十五年总和,民间有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B.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权臣,最后没篡位,后来又得善终的
这要看你对权臣和善终的定义
假设以纵览朝政算作权臣,本人死在官职任上算善终
从秦汉开始算,汉朝有霍光,曹操死前是魏王加九锡,司马懿死前是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他儿子司马师是大将军、司马昭是晋王,蜀国的诸葛丞相不多说了;南北朝时期有宇文泰、高欢、高澄、王导、谢安,隋朝的杨素、宋朝的秦桧、明朝的张居正
算来算去,这些人最多是本人善终,后代子孙家人除了篡位之外,基本上都会被清算(诸葛亮,谢安、王导不算)
C.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大权臣,他们的下场都是怎样的
权臣。用最简单地话说,就是没有皇帝的名分的“皇帝”,是权势之臣,掌控国家实际权力的人。为人跋扈而专横。他的存在严重地威胁道了皇权的权威和皇帝本人。自古权臣就两个下场,一个是谋朝篡位如曹操,一个户灭九族如霍光。再无第三条可走。权臣,是封建时代必然出现的政治怪胎。唯一善终而后世留名的就一个-诸葛亮。题主的十大权臣从哪里听到的?那就找找。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出现两个权臣,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诸葛亮。历史对二人的评价则是截然不同。,骂一个奸臣的话,必然是操莽之心,对一个贤相的评价必然是孔明再世。这两个人就不多说了,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
三国以后是两晋南北朝,谋朝篡位比比皆是,司马昭父子篡魏建晋,南北朝刘裕篡晋建宋,萧道成篡宋建齐。萧衍篡齐建梁。陈霸先篡梁建陈。基本上都是后朝篡前朝。杨坚篡篡周建隋。天下分裂二百六十四年,再次大一统。
应该说,自宋以后,由于封建制度完善,再无权臣秉政篡位。这也是华夏时代尚武精神丧失的标识,内敛含蓄成为民族主流意识,而尚武奋进逐步消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D.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应该是宇文护吧,杀了三个君王,实在是让人佩服,他干了连曹操,司马懿都不敢做的事情。
E. 中国历代权臣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干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著名的丞相
管仲
魏冉
商鞅
吕不韦
萧何
周勃:汉文帝时丞相。
曹操
诸葛亮
陆逊
王猛
王安石
张邦昌
秦桧
陆秀夫:宋时负幼帝跳海的丞相
张居正
F. 历史上有哪些权力大过皇帝的权臣
提起权臣大过皇帝权力,我最佩服的西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他以最忠厚的性格,让大名鼎鼎的汉武帝看走眼,害苦他的宝贝儿子汉昭帝刘弗陵。
霍光又找回了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立为皇帝,即汉宣帝。这宣帝当时才18岁,但是在民间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经验,在民间就知道霍光权倾朝野,他小心翼翼地对付霍光,老狐狸霍光还是把持朝政,不还政,一直掌管到死。权臣霍光害苦了汉武帝的儿子刘弗陵,又废掉他的孙子刘贺,是位历史上名名副其实的大权臣。
G.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权臣
司马昭,早年抗蜀,战功卓著。其兄司马师死后继大将军之位,把持朝政。曹髦死后立槽版奂为帝,后又灭权蜀。死后数月,其子司马炎称帝,建立晋,追尊司马昭为文帝。
两汉传承四百余年,才子佳人如云,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流芳百世,贾长沙一篇《过秦论》标榜千古;名将帅才辈出,霍骠骑轻骑出塞却匈奴七百余里,封狼居胥为两汉名将典范,窦伯度重兵压境取漠北匈奴王庭,勒石燕然为后世传唱两千余年。他们如颗颗星辰点缀在汉室的夜空之中,其中一颗明星闪耀,光照千古,就是历经四朝而不倒,以臣子之身废天子皇权,实为一代名臣典范的霍光。
霍光,骠骑将军去病弟也。不过霍光是父亲霍仲孺回家乡任小吏时正妻所生,而霍去病则是霍仲孺在平阳侯府与一个丫鬟私通所生,但是霍仲孺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孩子,他更不知道与他私通的丫鬟有一个叫做卫子夫的妹妹,未来更是唯一一个征服汉武帝刘彻的女人,还有一个叫做卫青的弟弟,未来更是与霍去病成为“帝国双壁”北征匈奴,立不世之功勋。
H. 秦国历史上权势滔天的权臣,分别都是哪几个人物
在封建社会时期,王权和相权竞争十分激烈,在最开始的时候,相权几乎与王权相差无几,但随着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一代代帝王的不懈努力,王权逐渐超越了相权。但在早期时,权臣还是有很多的;秦国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但仍然无法避免权臣的产生,所以这里就来看看秦国历史上的四位权臣,看看都有谁吧。
第一位:商鞅
自古权臣少有能善终的,商鞅之死毫不意外,他为了变法,得罪的人太多了,而且声望也太高了;吕不韦其实有机会躲过一劫的,而且他也一直在做,但奈何,被嫪毐牵连,并在途中被秦始皇赐毒酒;至于赵高,可能他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复仇,所以一切并不意外;最幸运的,可能就是魏冉了,秦昭襄王终究念及功劳和亲戚身份,没有杀他,而且还保留了他的荣华富贵,只可惜自己看不开,忧愤而亡。
I. 古代历史上前十位权臣分别是谁呢
权臣,昏君,杀手,妓女这四个行当,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向来都是层出不穷的。历史上明君强臣,昏君奸臣,明君奸臣,昏君强臣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单纯的把全程定性为奸臣或者忠臣,少校今天只论行不诛心,给史上的权臣们排个顺序。

第六位:明万历朝的忠臣——张居正
张居正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并于万历9年实行变法(一条鞭法:一句话解释就是将税银摊到田亩中去,按田亩收税,有多少地交多少税)
自古实行变法的大臣,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因为他们触动了既得利益者。张居正死后,新法被废除,自己差点被开棺戮尸。但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代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