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气候分布图

地理气候分布图

发布时间: 2021-08-04 01:14:03

Ⅰ 中国地理的气候分布

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回大气环流等。

我国气答候区划(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在自南岭到秦岭淮河一线、以横断山为界的东部地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安徽与江苏南部、广东北部及福建部分地区等等)。

而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南为界的东部地区(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山西、陕西与河南部分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区则分布范围小,主要是南岭以南,如海南、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北为界的西北地区(内蒙古和新疆)。

此外,由于地势高峻、地形多样,青藏高原地区(西藏和青海)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有四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样;四是雨热同期

Ⅱ 初一上册地理图册《气候的分布》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气候名称、特点、成因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湿季多雨-受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
3.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
4.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5.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6.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季多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
7.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中纬度大陆内部
10.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终年严寒、酷寒,降水稀少,分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带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11.高山高原气候-终年低温 冰雪-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

Ⅲ 世界地理气候类型分布图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

(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

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全世界的气候类型好像一共有9种,其中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Ⅳ 地理的气候类型图!

这个对不?

Ⅳ 初中地理气候类型的分布怎么

我背时是边看地图边背的,个人觉得看图背比较容易,记得也比较深刻。

学地理一定要跟地图联系起来,最好买本地理图册,要多看地图,也要学会看图,因为地理试卷图都占了1/4了,学地理,地图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个人建议多看地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气候名称、特点、成因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湿季多雨-受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
3.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
4.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5.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6.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季多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
7.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中纬度大陆内部
10.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终年严寒、酷寒,降水稀少,分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带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11.高山高原气候-终年低温 冰雪-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

Ⅵ 七年级地理气候分布图怎么记

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
因气候特征热
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湿季干季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雨季集中旱雨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温夏热夏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温雨夏干热温
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冬寒长夏短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判断世界气候类型: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3)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
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4.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
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丰富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Ⅶ 地理气候图

纬度 气候
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主要成因 典型植被

大致
在南
北纬
30º
之间 热带
雨林
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
热带
草原
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º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干季湿季明显交替。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热多雨的湿节;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雨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
季风
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º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在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夏季风来临,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降水明显减少。全年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左右。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季雨林

热带
沙漠
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地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地区。 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雨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荒漠
亚热带
季风气
候和季
风性湿
润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 前者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降水减少。后者冬夏温差比前者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前者均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
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左右。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大致
在南
北纬
40º

60º
之间 温带季
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秦岭——淮河以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左右。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
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温带海
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最为典型)、北美和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之间。 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北
极圈
附近 亚寒带
大陆性
气候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降水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 亚寒带针叶林

极地
附近 苔原
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最热月气温仅为1℃—5℃。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寒带苔原
冰原
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冬月气温皆在0℃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约在-29℃——-35℃,北极地区在-22℃以下。° 寒带冰原
高原气候和
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地等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日照强,风力也大。

Ⅷ 地理:所有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情况及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在南、北纬15°~30°之间,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北纬50°~65°之间,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8)地理气候分布图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指影响气候状态。决定各地气候物理条件的因素。这种物理条件主要是指决定地球上各地位置的地理诸要素,如纬度、高度、海陆分布、相对海陆的位置、地形等等。此外,海流、稳定性的高、低气压的位置、盛行风也可作为气候因素。

气候是常年变化的,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和物理条件,有时候也叫作气候因素。在这时候,黄道倾斜,大气的组成,地壳变动,水陆分布,海流等也构成气候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是一个地区形成过程。

我国的气候分类

我国气候区划大多是以≥10℃活动积温或≥10°C日数为主来确定温度带界限指标的。在拟定界限指标时,重要依据是植物分布和农业上的差别,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气侯区划,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态气侯的内涵。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以≥10℃等效积温作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将全国划分Ⅰ为赤道热带、Ⅱ为中热带、Ⅲ边缘热带、Ⅳ南亚热带、Ⅴ中亚热带、Ⅵ北亚热带、Ⅶ南温带、Ⅷ中温带、Ⅸ北温带、Ⅹ寒带等10个一级温度带。

然后在各温度带中根据g干湿气候型等级,划分湿润(M)、半湿润(SM)、半干旱(SD)、干旱(D)和极干旱(DD)等30个气候区。

Ⅸ 初中地理图怎么记气候分布图

多看图咯
活学巧记:气候类型分布的记忆口诀:
热带雨林南北十
高温多雨皆夏日
注:南北纬100之间的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十归线
干湿季节交替变
注: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夏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炎热多雨为雨季;冬季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为旱季.
热带季风十归东
旱雨来自冬夏风
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热带沙漠回归三
终年高温雨不见
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0度之间,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
地中海、三四西
夏炎燥、冬温雨
注: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0至40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暖多雨.
温带海洋四六西
夏凉冬温水均匀
注:温带海洋气候位于南北纬400至60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各月降水均匀.
亚季回归三五东
夏雨冬暖季显著
注:海陆热力差异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50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季节变化显著.
温季风、东部找
夏热雨、冬寒燥
注:海陆热力差异是温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0至550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温带大陆内部跨
终年少雨温差大
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高纬度大陆的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温差较大.
亚寒北纬五七十
冬季长寒夏暖湿
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纬500至700之间,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暖湿.
寒带苔原北冰岸
冰原南极格陵兰
注: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稀少.寒带苔原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代表城市
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新加坡
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高原 巴西利亚
热带沙漠气候 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利马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孟买、加尔各答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和非洲西南端,南北美300~400大陆西岸罗马、雅典、马赛、亚历山大、开普敦、洛杉矶、圣地亚哥、珀斯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东南部 上海、东京、悉尼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伦敦、巴黎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莫斯科、芝加哥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北京
亚寒带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
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
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
高山气候 高大山地和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 ——
(2)从大洲看,分布较特殊的: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在六大洲上都有.亚洲缺失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所特有的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巴塔哥尼亚高原,虽然东部紧临大西洋,但由于地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较少,形成了比较特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地区,照理应该发育热带雨林气候,但大约在50N-100S之间,380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000—1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形、气团和大气环流等共同作用.
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以及中美洲的东北部,这些地区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0-250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南亚印度热带沙漠气候: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150毫米.
(3)从南北半球和大陆两岸看: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0—650的纬度地带几乎全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只在大陆东岸分布的有三种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但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它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都比较小,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很相似,判断时要从降水总量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上去区分.北美西部等地的地中海气候具有凉夏的特点,即不同于普遍的“夏季炎热干燥”的特点.
5、其他形式的判断
如果给出某个地名或某地的经纬度,我们可结合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判断出它的气候类型.
如果材料并非提供气温,降水资料,而是对某地的自然景观(如植被、动物、土壤,甚至主要农作物等)用文字描述的话,我们也可判断出气候类型.如本质藤本形状多样,长度惊人,一般可达数十米,而主藤可达上百米,老茎有开花、结果现象,植被茂密且分层明显,高大的乔木板状根发育壮观,据此可知这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下的植被;如果某地多单峰驼,则是热带沙漠气候.而多双峰驼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温带沙漠.

Ⅹ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下:

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世界气候分类应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气候形成的诸因子。

同时也应从生产实践观点出发,采取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来进行分类。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名称应以气候条件本身来确定。

(10)地理气候分布图扩展阅读

定义

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气候分类方案因目的或学科而又不同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①理论分类法(亦称成因分类法)。其着眼点是根据形成气候的因子来划分,如以气团为基础的阿里索夫(苏联学者)法。

②实验分类法(亦称经验分类法),如以植物分布为基础的柯本分布法,有以低利为基础的纬度分类法和以水分平衡(指降水量、蒸发量与渗流量三者平衡)为基础的水分分类法。

全球气候基本类型可分由赤道多雨气候(又称热带雨林气候)、信风湿润气候(又称副热带湿润气候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副极地大陆气候和冰原气候等。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