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的历史
⑴ 莱州历史全书
莱州市志
明嘉靖十四年(1535),由大学士毛纪修成一部《莱州府志》,而新编《莱州市志》 始修于内1982年8月,容先编纂《掖县县志》,1988年县改市后,改为《莱州市志》,该志于1996年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书刊印刷优秀产品”奖,2005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新编《莱州市志》 始修于1982年8月,先编纂《掖县县志》,1988年县改市后,改为《莱州市志》。共搜集资料3800多万字,四易其稿,历时13年,终于1996年正式出版。本志上限始于1840年,但一些重要篇章,上溯至事物的发端;下限止于1988年底,有的篇章,延至1992年底。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设人物、附录和《修志始末》,卷中设专志32编,依次为: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工业、盐业、黄金、建筑业、农牧业、水利、林果桑·花卉、水产、商业、粮油、交通·邮电、财政·税务、金融、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民政、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劳动·人事、军事、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体育、民俗·宗教、方言。
⑵ 请教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晋为东莱国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清因之。中华民国废府留县,由省直辖。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1941年1月,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复并入掖县。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同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莱州市旧称掖县。掖县一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说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阳河)得名。莱州之名始于隋朝。 1987年10月27日,设立掖县三山岛镇,以掖县西由镇的三山岛和向阳岭两村的行政区域为三山岛镇的行政区域。 1988年12月23日,撤销莱州市路旺、神堂、珍珠、过西4个乡,分别以原乡的行政区域设立路旺、神堂、珍珠、过西4个镇。 1992年4月13日,撤销柞村乡,设立柞村镇。 1993年5月12日,撤销三元乡,设立三元镇。 1995年9月19日,撤销程郭乡、曲家乡、寨里徐家乡,设立程郭镇、曲家镇、寨里徐家镇。 1997年1月14日,撤销柴棚乡、南十里堡乡、仲院乡、店子乡,分别设立柴棚镇、南十里堡镇、仲院镇、店子镇(鲁政函民字[1997]3号)。 1998年12月24日,撤销莱州镇,设立文昌路、永安路2个街道办事处,将南十里堡镇的阳关村、小吉林头村划归永安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三山岛镇,设立三山岛街道办事处(鲁政函民字[1998]39号)。 2000年12月19日,撤销路旺镇、珍珠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河镇;撤销寨里徐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土山镇;撤销东宋镇、神堂镇,以原东宋镇、神堂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虎头崖镇,镇人民政府驻原神堂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三元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驿道镇;撤销曲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程郭镇;撤销梁郭镇、苗家镇,将原梁郭镇的行政区域和苗家镇的大尹家、保旺王家、保旺朱家、保旺秦家、赵官庄、苗家、呼雷于家、大张家、前李家、紫罗刘家、小张家、后李家、作阳、由家、大矫家、西李、镡家、季家、桑家、辛庄等20个村划归朱桥镇管辖;撤销仲院镇、柴棚镇、店子镇,将仲院镇、柴棚镇的行政区域和店子镇的姬家、东杨家、山前宋家、吴家4个村划归郭家店镇管辖;将原苗家镇的河北孟家、吕村、罗家、龙冢家、南李、前徐、郭于、匡家、后庄头、小兰埠、小兰埠高家、城子埠、后屯、东罗台、西罗台、沟北王、西尹、保旺姜家、王河庄子、前单家、艾坡赵家、艾坡孙家、后单家、小矫家等24个村划归平里店镇管辖;将原店子镇的新村、大台头、小台头、东王庄、窝洛子、下张家、东关门、西关门、仙夼、马家夼、盟格庄等11个村划归柞村镇管辖;将原店子镇的东尹家、徐家疃、十里庄、大岚张、东洼子、崖上、后河、后店子、前店子、付家桥等10个村划归文昌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西由镇、过西镇,将行政区域并入三山岛街道办事处;撤销大原镇、朱由镇,以原大原镇、朱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城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城港南路1187号;撤销南十里堡镇,设立文峰路街道办事处,将原南十里堡镇的行政区域和永安路街道办事处的阳关、小吉林2个村划归文峰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文峰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南十里堡镇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0]81号)。 2001年,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018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1个镇、5个办事处,101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8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万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6个镇(办事处),101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 莱州市辖5个街道(文昌路、永安路、三山岛、城港路、文峰路)、11个镇(沙河、朱桥、郭家店、金城、平里店、驿道、程郭、虎头崖、柞村、夏邱、土山),24个居委会、1002个村委会,1067个自然村。
⑶ 山东烟台莱州历史地名志
我帮你查了莱州县志,包含宋家庄村地名的有两处地方。现在已经划归给即墨市1.即墨市鳌山卫镇高袁庄2.即墨市灵山镇卫东 相关参考资料(截取):
⑷ 莱州人物、地方的历史故事、现代故事、神话故事、传说等
把人杀了,把火放了。以上纯属虚构
⑸ 莱州的历史文化
蒜园子新石器遗址
蒜园子新石器遗址,出土夹杂红褐陶、灰褐陶、红陶、泥制黑陶盆形鼎、罐形鼎,有附加堆纹和弦纹纹饰的陶片及石斧、石锛、石磨棒等石器。关家桥新石器遗址出土残半月形双孔石刀、残扁平石器、红陶片。西大宋新石器遗址出土残石刀和夹砂红陶片等。经国家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鉴定为新石器中、晚期遗址。证明他们都是莱州市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古城址
古城址 夏过国都城遗址、商沙丘城遗址、当利故城遗址、临朐故城遗址、阳乐故城遗址、阳石故城遗址、光州故城遗址、曲台故城遗址。汉代当利故城遗址出土铜器有:正方形刻字铜印、铜狗、铜铺首、铜镜片等,货币有五铢钱、货泉、货布、大布黄千等,铁器有釜、铁权、匕首、钁、铲等,陶器有瓮、壶、盒、扁壶、豆等残件,有长方、正方、弧形砖和子母口砖,有筒瓦、板瓦和圆形、半圆形瓦当等,饰文字、鸟兽、云纹等图案。其他出土文物分别有绳纹、布纹陶片,五株钱、刀、剑等。这些在两千到四千年前的故城遗址和出土文物,分别说明四千多年和两千多年来,在莱州大地上演绎着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参与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创造。 莱州玉雕
莱州玉雕 莱州所产之石,可供雕刻者甚多,有冻石、毛公石、竹叶石、豹纹石、翠星石等,其中冻石碧绿润腻有透明感而近似玉,居诸类之首,故名莱州玉。莱州玉雕靠艺人的世代相传得以延续。解放以后著名老艺人带出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莱州玉雕迅速发展。莱州玉雕作品很多。有用功浩繁、价值几千乃至数万元的高档巨作,也有精巧别致的小件雕饰;有体态优美、驾祥云、托花盘的“天女散花”、有怀抱玉兔、腾飞于碧空的“嫦娥奔月”、还有“如来”、“观音”、“牧童骑牛”“飞马”等,以及种类繁多的花鸟类产品,炉、瓶、尊等端庄的仿古产品,图章、镇纸、书档、笔筒、笔架等高雅的文具产品,交相辉映,各放异彩。
莱州玉雕讲究形神兼备。雕刻艺人以料取材,因材施艺.材料自身的天然美与技巧、形式的工艺美巧妙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更统一和谐的艺术美。刘永兴设计制作的“水族”利用冻石碧绿透明、原料形体神似的特点,以逼真的写实手法,细腻精巧的刻功,穿插呼应,布局疏密得当,以镂、透、衬、比的艺术技巧雕成的鱼、虾、蟹、蚌,似游似动于碧水.浪沫之中,给人以清雅恬静,心旷神怡的艺术感受。现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在国内外的展评中多次获奖。
大理石雕刻
莱州产雪花白大理石,质细而白,是大型雕刻的极佳材料。当地的雕刻技艺世代相传,给古莱州留下了众多的珍贵遗迹。座座牌坊沿街而立,遍布老县城.其中“东莱三凤”牌坊,楼垛层层,飞檐凌空,气势最为宏大,上面雕刻的飞禽走兽、人物等也最为精致。另有寒同山摩崖石窟造像、毛纪墓、太极殿、海神庙等处的石雕,造型宏伟,刻功凝炼,堪称石雕艺术之珍品。
解放后,著名老艺人彭真海带领掖县石雕艺人应召进京,为建设举国闻名的首都十大建筑精雕细刻,大显技艺。1985年,雕刻厂聘请15位著名的雕塑专家为技术顾问,成立了山东省笫一家雕塑服务中心,先后完成了齐鲁石化公司炼油厂园林人物组、上海交通大学抽象派人物组雕“汲”,济南舜耕山庄宾馆大型浮雕壁画“龙山文化”,莱芜钢厂浮雕壁画“冶金”,东阿县的“李时珍”,长岛县的“海神”,青岛园林的“双鹿”、 “犀牛”、“园丁”、“海风”等,均受到省内外专家的赞扬。大理石雕刻企业风起云涌,崛起数百家,雕刻品种繁多,小到摆设,大到巨型——大连老虎滩的群虎雕塑,产品遍布省内外、国内外。
剪纸
剪纸在莱州有历史的悠久,贴在天棚、窗户、门、墙等处。花样繁多,有神话传说、戏剧场面、花鸟虫鱼、吉庆如意、劳动场景等图案,如《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凤凰牡丹》、《八仙过海》、《耗子娶亲》、《富贵图案》……尽显能工巧手。
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 有《上梁歌》、《潮汐歌》、《盐民苦》,情歌《大闺女》、《大公鸡上碾台》……,生活歌《小老鼠叽嘎叽》、《割大锯》……,儿歌《打七巧》、《圆月》……《盐民苦》唱词:“下雨盐民愁,晴天盐民苦。烈日往来盐池中,赤脚蓬头衣褴褛。斥卤满地踏霜花,卤气侵肌裂满肤。糠秕野菜未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上梁歌》有十三段歌词,内容丰富生动,唱出了盖新房的喜庆气氛。最后一段词为:“金斗开,银斗开,上梁的饽饽拿出来。东不打,西不打,先打修主头一把。打了修主打四方,先打东方射金光。四海升平千家乐,幸福的日子似水长。”
民间音乐
有多年延续的是出现在婚嫁、丧葬人家的鼓吹乐班。他们带的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长杆号等,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乐鼓、银铃等,弦乐器有:二胡、三弦、京胡等。演奏时分行进演奏和坐棚演奏。演奏曲目分师徒相传的古曲、戏曲曲牌等。唢呐曲目有《朝天子》、《万年庆》、《喜新婚》、《长门怨》等60多支,戏曲有《二进宫》、《让徐州》等20多支。全县多的时候有40多个鼓吹乐班。
武术
莱州是闻名世界的吴式太极的故乡,村民多有在农闲季节教拳习武的习惯。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强、校长年龄最轻的国际化文武学校。现有专业教师和优秀教练近二百人,国内外学员2600多名。学校实行文武双修。文科设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函授六个教学部。武科设套路、散打、拳击、柔道、摔跤、泰拳、跆拳道、女子防身术、中华绝活、影视表演10个项目。学校实行“以德育人,文武双修”的办学方针,着力于培养一流人才。
⑹ 山东莱州市历史曾用名
莱州曾用名有:莱州府,掖县,也有老人管她叫掖城。民国以前,县以上有“府”(相当于版现在的权地级)这样一级行政管理机关。你说的几密县个人理解是不是现在的即墨市?如果是的话即墨市现在归青岛管辖。属于县级市。再么接近的就是高密县。属潍坊管辖。这俩地方离现在莱州市都不远。
⑺ 莱州有什么文化遗产
一、莱州的文化遗产有:文峰山摩崖石刻、毛纪墓、当利故城址、栾大墓、神仙洞、蒜园子新石器遗址等。
二、莱州市简介
1、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烟台市西部,西临渤海莱州湾。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属胶东丘陵,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峰山、大基山、千佛阁、黄金海岸。文峰山摩崖石刻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纪墓、当利故城址、栾大墓、神仙洞、蒜园子新石器遗址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⑻ 莱州市历史典故有哪些
古时有河南籍姑嫂二人,家乡遭水灾并遇兵荒,家人皆遇难,只剩她回二人相依为命。姑嫂俩一路乞答讨到了莱州这座山下,在一间护园的小茅房里住下。台上村的村民看她俩可怜,又老实正派,便让她们长期住下来,后来又让她们住进了村中的碾房。姑嫂俩早、午、晚三时出门讨饭,上午和下午便在碾房前给农妇哄小孩,教导的孩子可听话了,村民们很是高兴。雨雪天出不了门,竞然有人给她们送饭吃,把她们看成了自己的乡邻、朋友。更令人赞扬的是,姑嫂俩从没有过争吵拌嘴的事情,从来都是互敬互让,胜似姐妹。一旦哪一个有点伤疾,另一个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直到老。有一次,嫂子病了,一病就是半个多月,小姑子却讨不回点可口的饭。山区里穷人多,又逢灾荒年,谁家也没有多少好吃的,无非是吃糠咽菜,哪有好东西给她?她来到一户富人家门口,这家人不但不给,反而纵狗把她的腿咬伤了。她只得拖着伤腿,在山坡上挖了些野菜回来,嫂子看着小姑子的伤腿,不禁失声痛苦。姑嫂相拥而泣,竟然同时死去。乡邻看到后,没有不被感动的,便自发地组织了些人,把她俩葬在了南山上。
⑼ 山东省莱州市历史上有几位将军
楼主您好,山东莱州还是出了不少将军的。
1、张宗昌(1881~1932.9.3),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宗昌曾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⑽ 莱州的历史名人
古代 莱州 郑道昭,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北魏荥阳开封人,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内,曾任容光州(汉今莱州市)刺史。少而好学,博览群书。魏孝文帝时始为官,历任秘书郎、秘书丞兼中书侍郎、中书郎、通直散骑常侍、国子监祭酒、秘书监、荥阳邑中正,永平年间出任光州刺史兼平东将军。任职期间,政务宽厚,不滥用酷刑,以教化和培养人才为己任,很受百姓拥戴。生性闲适散逸,喜游山水,好为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