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网
新课标123地理
高考地理网
昌平地理
地理课网站
国家地理网
地理港湾
地理知识
地理频道
课件下载
地理网
无忧地理
精英地理
世界地理网
天河地理
地理教育网
地理备课吧
天河部落
江阴教育博客
地理视频网
地理教育网
地理的勒
地理博客
地理名师
名基地理
风水宝地下载
不登陆地理下载
高中地理
地理教育
苏州地理教学网
地理世界
地理时空
地理之窗
含山地理教学网
中学地理圆
济南地理网
零点文综
地理资源网
新润地理博客
湟里地理教研组
地理教学123
CCTV-国家地理
地理教学资源网
地图教学网
今日地理
深中地理在线
四明地理
清清汉江水
浙江地理
地理学习网
无忧地理网
地理资源免费场
360地理
地理空间
中学地理在线
地理教师网
地理教学资源网
课件联盟(地理)
课件试题集
中国课件站
中国地理课件
中国地理
翰林教育网
动画课件网
地理课程网
黄牛课件
历史的不熟悉
B. 教育网七上历史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D 2.B 3.C 4.C 5.D 6.A 7.C 8.C 9.B 10.D
11.北京人——B、E 元谋人——A 山顶洞人——C、D、F、G
12.(1)A ——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2)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13.
(1)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
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
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
其它: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2)喝过开水,根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没有喝过,根据:那时没有器皿。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D 2.D 3.C 4.D 5.D 6.B 7.D 8.D 9.C 10.A
11.(1)半坡 河姆渡;(2)陕西 浙江;(3)粟 水稻;(4)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12.(1)黑陶钵 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2)黑陶 彩陶。
(3)当时人们已经知道饲养家畜,原始畜牧业开始萌芽,另外还经常捕鱼以补充食物,同时也反映了原始人的艺术追求。
13.略
14.提示:(1)能种植农作物,自己生产食物。(2)生产工具、农作物的种子。(3)略。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C 2.D 3.B 4.C 5.D
6.炎帝 华夏 汉 黄帝 炎帝
7.尧 舜 禹 战争 禅让
8.黄帝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传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服。让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等等。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但是其中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的进步。
9.提示:环保意识、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10.参照8题,另补充:黄帝领导了两次生存大战,炎帝臣服。炎黄走向联合,世代联姻,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11.(1)禅让制 (2)只要答出自己的观点,符合客观事实即可。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1.“人型陶罐”的造型优美,这是一个美丽清秀的小女孩儿,从小女孩儿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人型陶罐”可以装水,人型背部的小口可以灌水,小女孩儿的嘴巴用于出水。
“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瓶身两侧的小环好似人的两只耳朵,瓶口好似帽子,几何形的图案好似人的头发,再看“她”尖尖的下巴,多像人的头部造型啊!“小口尖底瓶”可以用于从河中取水,瓶身两侧的小环可以系上绳子,便于提取。“小口尖底瓶”放入水中时,会发生奇妙的现象:瓶口会微微下沉,水会缓缓流入瓶口,再过一会儿,瓶底下沉,当瓶身垂直于水中时,“小口尖底瓶”就已经灌满了,用绳于提出水面后,就可以背在身上,带回住地。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用于盛食物、水或种子,这件陶器精彩之处是盆内的花纹,这是一些神秘的图案,盆内的图案都由几何图形构成,是否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原始的数学思想.
舞蹈纹彩陶盆为泥质红陶,整体造型为大口微敛,鼓腹,小平底,口沿及内外壁均施褐彩文饰,疑为大型容器。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手拉手,头面向右前方,右腿向左前方跨出,踏着节拍,偏偏起舞,有强烈的动态感和韵律感。
2.C
3.(1)图A用途是蒸米饭,此题为想象题,只要能结合当时的生活情况,言之有理即可。(2)图B是鱼和鹿的图案。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
单元测试题
1.B 2.A 3.B 4.B 5.D 6.B 7.C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A 15.A 16.B 17.B 18.D 19.D 20.B(每题2分,共40分)
21.(12分) A:船形彩陶壶--半坡居民 B:骨针--山顶洞人
C:鱼纹彩陶盆--半坡居民 D:猪纹黑陶钵--河姆渡居民
22.(10分)①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固定的房屋中,他们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等;
②从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补助食物。
23.(答对任何4个就可得12分。)此题为历史考证,旨在考察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
A-考古发现他们能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B-河姆渡聚落遗址中发掘了稻谷遗存
C-缝制衣服,在遗址里发现了装饰品
D-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随葬品有多少、贵贱之分
E-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船形彩陶壶
24.(13分) 洞穴里潮湿阴暗,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兽侵扰等不安全因素;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在从事原始的农耕、饲养和纺织,决定了他们必须过稳定的定居生活。
25.(13分)(1) 鲧采取堵塞的方法,禹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筑堤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2)注意河流上游的水土植被保持;筑堤(修建水库)和疏通河道相结合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1.B 2.B 3.D 4.B 5.C 6.A 7.D 8.C 9.B 10.D 11.D 12.D 13.C 14.A
15.咸阳 大泽乡 秦朝的暴政
16.(1)公元前209年,蕲县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陈胜、吴广;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3)不对,暴政;(4)从农民战争变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说明:对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应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正确区分。秦末农民战争的过程,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陈胜、吴广领导,从蕲县大泽乡起义到失败,为时半年。第二阶段是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历时两年半,此时的战争性质应属于农民战争范畴。秦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皇位,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同时项羽、刘邦已不是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所以,楚汉战争是区别于农民战争的另一场战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17.《霸王别姬》反映了项羽作战骁勇,武力超群,英雄盖世,却不善于用人,在政治上屡屡失策,项羽对虞姬从一而终,以此可见其有情。
《大风歌》首句气象不凡,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为全篇交待了背景。后句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后荣归故里,掩饰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后一句却表达了深沉的忧虑和激切的希望: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这首歌正抒发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图伟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
18.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19.长平之战,赵军被围困46天,已丧失战斗力,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多万人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当然,也不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的可能。但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史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
20.条件:①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②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邻国土地。③秦王通过十年兼并战争,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策略对头是关键因素。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1.秦的暴政:繁重的赋税, 沉重兵役 、徭役, 残酷的刑法。
22.成语有:纸上谈兵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揭竿而起 ( 用语言或绘画介绍成语故事情节)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1. D 2.B 3.C 4.D 5.A 6.C 7.D 8. C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D 16.C 17.A
18.辨析改错
公元260——公元前260;巨鹿——长平;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赵、魏、韩——韩赵魏;
宰相——丞相; 上级——皇帝或朝廷直接;没有—去掉
19. (1)“焚书坑儒” (2)李斯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只有医药、种树的书不烧。
(3)评价:“焚书坑儒”是在秦朝刚刚完成统一后不久,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一定的作用,但手段是极其野蛮、粗暴的,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0. (1) C (2) D
(3)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21. 你的回答必须符合当时历史实际,不以自己好恶评断。
22. (1)复述的内容是: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最初的印象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即可。
(3)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4)评价: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称雄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秦始皇在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有至高无上权力;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掌管政事、监察、军事的事务,他们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皇帝命令;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促进各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③派大将蒙恬攻打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城设县,安定人民生活,充实边防。为阻止匈奴南下,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统一南方,促进当地生产事业发展。总之他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D 2.A 3.C 4.B 5.A(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讲清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选项B.C.D都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主观原因。)6.B 7.A 8.B 9.C 10.C 11.D 12.C 13.C 14.A 15.C 16.A 17.B 18.B 19.C 20.B
21.
①共同点:比如封国大多是由统治者的亲属掌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最后都酿成了
叛乱。
②不同点:由于周王室统治末期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国力衰落,无力控制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而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采取有力措施,对王国的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22.(1)第一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第二 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作出正确的论断。第三 要对这一人物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一些重要人物的事例很多,散布在许多课目当中,要细心寻找。
第四 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第五 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从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
(2)合理即可。
23.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黜”就是废除、禁止的意思。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这一政策有它对国家有利的一面,那就是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需要,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不利于各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缺乏争鸣,使学术上死水一潭,从而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影响深远,从此之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两千多年。
24.参考教材75—76页 相关内容。
25.(1)措施:①汉武帝在开拓边疆:北击匈奴 ②发展经济: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③弘扬儒学:独尊儒术、兴建太学等方面的措施
(2)汉武帝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帝王,他为西汉的强盛作出巨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学习他开拓、创新、能自我反省、刚毅坚定、百折不挠等精神。
26.
某日,御书房。
帝: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法: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道: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儒(董仲舒):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帝:董爱卿言之有理,即刻拟诏,告示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B 2. D 3.C 4.C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C 13.C 14.D 15.D 16.C 17. B 18.A 19.B 20.C
21.参考教材
22. (1)丝绸之路(2)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3) 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
23.(1)欧亚大陆;干燥;稀少;帕米尔高原;沙漠和戈壁;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佛教;舞蹈;雕塑
(2)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意大利(罗马)。(或者: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苦:山河险阻,气候恶劣,强盗出没,语言不通,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对待,商人们时常面临死亡的威胁,等等。
乐:领略不同风光,享受异国情调,学习不同文化,可以赚钱发财,等等。
24.霍去病 卫青 卫青
25.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1.A 2.A 3.A 4.A 5.B 6.B 7.D 8.B 9.B 10.D 11.A 12.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C 20.C
21.华佗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张仲景在205年才开始写《伤寒杂病论》,而且写此书用了较长的时间,而华佗208年就被杀了,当时纸张的使用尚未普及。所以,华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此书。
22.(1)汉代的造纸技术基本工序如下:浸润麻料→ 切碎→ 洗涤→ 草木灰水浸料→ 蒸煮→ 洗涤→ 舂捣→ 洗涤→ 配浆液并搅拌→ 抄造→ 晒纸→ 揭纸
优点:原料容易获取,而且价格便宜,纸张质量也较以前有很大提高。(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2)影响: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3)我国自然资源有限,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4)前景:纸张的用途将更为广泛。
23.①孔子和他的学生读的书不对,因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书多数是用竹木简或丝帛制成的,那时还没有纸。②图中的桌子、椅子等家具的腿很高,已经属于明代水平了,不是孔子时代的。③孔子的发髻不对。④图中的树是南方的,而孔子是北方人,所以不对。⑤孔子不应坐在椅子上,这与当时席地而坐的习俗不相符合。
24.伤寒论的理论和药方在现今的中医临床上仍在广泛应用。
临床各症的治疗原则、方剂等两者现在在临床都在应用。
C. 我想把历史从新学习以下,有什么可以上的网站么
呵呵 你可以利用百抄度百袭科来搜索词条 一般都比较详细 比如搜索 二十四史 进入相应词条 然后你在看的过程中 又发现一个陌生的词条 比如 新唐书和旧唐书不是很了解 你就再点进去 这样一层一层的深入 会比看书要有趣的多
D. 在哪个教育部网站上有公布历年历史教学大纲
气氛活跃,创设出的历史情境。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代社会中,我行我素不顾别人的感受,勇于创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中学生也正是通过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学生最终是会踏入社会的人。由于家长的溺爱不少学生显得特别自私,这也是历史学科独特的优势。现代社会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的独特魅力,让学生自由讨论,气氛活跃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深刻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等等、历练学生的品质
历史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和发扬的精神品质,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激发他们永不熄灭的创新能力。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答案,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历史文物、图片。教师正确的引导,初中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占的比例比较大,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后,将其中的精神升华为自己的精神需要。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同时收到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双重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历史课也是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 五,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定期组织学生看一些有关历史题材或伟大人物的电影,对学生进行正面或反面的思想教育。开展电化教学也是教育学生的有效办法,这样能更直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面貌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E. 中国历史网...谁有好的网址..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http://www.pep.com.cn/lishi/index
中国历史博物馆http://www.nmch.gov.cn
中国文物之们http://www.hanage.com
中青网史海泛舟http://www.cycnet.com/history
民族魂http://www.chinaspirit.org.cn
血筑中华http://www.chinese1840-1949.net.cn
中国文物报http://www.ccrnews.com.cn
F. 中国现代历史 教育历程
到了近现代,中国曾积极向外国学习,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
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最大的教训是在吸取时没有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分析、鉴别,忽视了中国的特点。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教育史研究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经验是丰富的,在教育方针学制、课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创造,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一、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二、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予以支持。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
(6)历史教育网扩展阅读: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然而那时的教育普及率仍让很低。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如今这种制度已经荡然无存!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此时带上了紧箍咒,1985年,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1985年以后,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这个你懂的,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这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记得小编上学那会是5000多,小编来自农村,那可是家里一年的纯收入!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17年高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G. 历史好网站
参考资料:www.gexq.net
H. 大家有什么好的历史方面的网站!!
一、中学教育教学类:
1.新思考网:http://www.cersp.com/,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前卫性,实力强大,主要有语文、数学等学科、课堂教学、教师阅读、学业成绩评价、学校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教育叙事研究及《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杂志等栏目,且定期组织全国新课程教育培训。
2.教育在线:http//www.eol..com.cn,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朱永新倡导”新教育”的主要平台,有热点新闻、教育书坊、资源中心、课件下载、教育博客、教育论坛(包括教育在线周刊、新教育实验、班主任论坛、文学与读书、心灵港湾、新教师教育、新公民教育等)及教育名家、教育时评、成长日记等,集中了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李镇西、卢志文等人的教育教学论文,观点前卫、内容丰富。
3.中学教研网:http://www.jyw.cn/,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主办,主要有新闻广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课改沙龙、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课堂、被资料、观点争鸣、教育网络、教育论坛等栏目;
4.中国教育资源网:http://www.learnningchina.com,有教育新闻、学科教育、图书馆、交流中心、个性教师等;
5.中国基础教育网:http://www.cbe21.com.cn,历史教师可以浏览“课程改革”、“交流讨论(BBS)”,“历史”等栏目内容;相关的链接有:www.sxj21.com,以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为主要特色的教育网站,并设有历史论坛。
6.人教社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http://www.pep.com.cn,特色栏目为“历史天地”(包括教学园地、教材与大纲、学生之友、学术动态、万花筒、图说历史)、“历史论坛”、“课程研究”;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课程研究”栏目,该栏目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布了大量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有价值论文,值得一读;
7.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http://www.cfe21.com,由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主办,包括与个中学主要学科的教学参考杂志,该网站有“教育论坛”,供网友交流,近年来刊发的“史学研究”以及“历史教学”论文和文章;
8.中国教师资源网:http://www.jszyw.cn/Index.html,主要有教案下载、课件下载、试题下载、名师讲座、高考试题、课件素材、教师论文、教师培训等;
9.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www.k12.com,历史学科资源精选、历史教师个人专辑、个人主页等栏目;
10.中华读书网:http://www.booktide.com,主要拦目有:资讯播报、书评天下、读书时间、图像事业、出版社区等;
11.中学教研网:http://www.jyw.cn/,主要有新闻广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观点争鸣、课改沙龙等栏目。
二、史学专业类网站:
1、中国史学网:http://www.chinahis.com,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http://www.chinahis.com,有历史教学(含历史教学法研究、名师名课);历史研究(包括史学论著与教材评介、史学思潮与流派、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信息、考古学信息);历史素材(分为学科素材库、史学参考论著目录);
2.学术批评网:http://critieism.tongtu.net,由北师大历史系杨玉圣副教授创办,http://criticism.tongtu.net。主要栏目有:学术批评、史学评论、读书时空、学术信息、学友论坛;
3.学术交流网:http://www.annian.net,由北师大历史系黄安年教授创办,主要栏目有:美国问题研究、世界历史研究、学术评论、中学历史教材等;
4..史学评论网:http://historicalreview.jianwangzhan.com由《史学月刊》周祥森副编审创办,栏目有“史学评论”、“学术批评”、“史学争鸣”、“史学信息”等,值得关注;
5.史学研究网:http://sw08133.chinaw3.com/,介绍史学理论、史学史、海外中国学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前沿学术成果和最新学术信息的专题网站,还有专家网页、机构与刊物、网络资源等,并特设资料搜索擎。
6.近代中国研究网:http://www.modernchina.org.cn/,由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所创办,主要栏目有:最新资讯、专业研究、学人之窗、专业期刊、文献资源等。还有国内相关链接等。
7.中国学术联盟网:http://www.chinaau.com,主要栏目有学术信息、学术评述、叙述档案、叙述书架等。
8.近代中国网:http://www.china1840-1949.com,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晓泉教授创办,发布与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信息,同时介绍相关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和专业学者的新近信息。包括“学术研究”、“学术评论”、“学术动态”、“学科资讯”等;
9.血铸中华网:http://cyc6.cycnet.com:8090/xuezhu,由团中央和中国社科院主办。栏目有民族英烈、历史资料、历史照片、历史遗迹、历史研究,侵华战事、海外评述等;
10.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国学论坛”、“国学新闻”、“学术论文”等内容;
11.学说连线网:http://www.xslx.com,主要有时政热评、思想赶潮、国际战略、学术视野、连线学术、史海钩沉(史学纵横、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史资料)等,此外还有作者专集栏目。
12.故乡网:www.guxiang.com,其中的“历史”(包括史界动态、历史之谜、风云人物、文物宝库、千秋史话等)和“学术”栏目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浏览和参考;
13.中国文化信息网:http://www.chc.net.cn/,主要拦目有:中国历史文化论坛、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历史文化名地、中国历史文化名作、中外文化交流、外国文化鉴赏等;
14.中华一家人网:http://www.prc.net.cn,有中华姓氏、中华人物、寻根问`祖等
15.国史探微网:http://xianyata.net;其中设有动态综述、书评书讯、专题研究等栏目。
另外,还如高中教育网:http://www.cn369.info/,学科教育资源网:http://www.topcai.com/home/down/index.asp;中国教育交流网:http://www.910cn.com/main.asp;中国高中网:http://www.gzs.cn/;文科综合资源网:http://www.ra5ms.net/ywl/main.asp;综合教育资源网:http://www.hnfms.com.cn/hxzj/zhxk/,高中试卷网:http://gzsj.fjsm.net/;高校招生网:http://www.baokao.net/;高考168网:http://www.gaokao168.net/;时事中国:http://www.sszg.com/等。
三、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类网站:
1.中学历史在线:由湖北宜昌历史教师方明等人主办,每天都有新内容 。设有高考频道、中考频道、历史教研、中央博客等。
2.中学历史教学园地:/index.html,设有图说历史、教研论文、、名题精解、历史呀等栏目。该网站中学历史教学资料丰富,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教研网站。
3.铜雀台夕照网:http://syswxx.com,有中国通史、历代帝王、各朝疆域、历代名人、历史长河社区,尤其是民族边疆史内容最佳,界面精美,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4.历史风云网:http://www.lsfyw.com,主要栏目有历史奥秘、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高考等。
5.历史的星空:http://www.lishidexingkong .2008red.com/,主要栏目有历史回忆、乡土教材、历史教案、历史论文等。
6.中学历史教学在线:http://www.lsll.com\lndex.html,栏目有历史天地、历史教研、备课频道、历史词典等。
7.中学历史教学教研网:http://www.hnedlwd.com,主要栏目有历史之谜、历史讲坛、课程改革、教学教研、校本教研等。
8.中学历史教学世界:http://www.lsjxsj.com,,主要有学科信息、教学探索、学史一得、他山之石等栏目。
另外K12网上就有历史风云、历史家园、跨越时空—云峰历史在线、史海聆潮、史苑学林、今古论坛、静苑网、古韵悠悠、野草趣园等中学历史教学网站。
I. 求比较实用的适合自学的历史学习网站或者书籍,谢谢大家^_^
建议还是看高中历史教科书
J. 有没有学习历史的网站
http://hist.cersp.com(国家历史课程网)www.nmch.gov.cn(中国国家博物馆)www.china1840-1949.com(近代中国网)www.zgdsw.com(中共党史网)www.cycnet.com/history(中青网--史海泛舟) http://doh.nenu.e.cn(史苑长廊)www.chinahis.com(中国史学网)www.kepu.gov.com(中国科普网)www.cbe21.com/subject/history(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 http://xuchenghai.teacher.100point.com(史海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