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芝酒历史
① 一品景芝的研发历程
景芝从发现“芝麻香”,研究“芝麻香”,到芝麻香型白酒的最终确立,用了整整半个多世纪。如今,历经50多年打造的芝麻香代表产品“一品景芝”,正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神韵。
1957年,芝麻香白酒最初在山东景芝酒厂被发现。
1965年国家轻工部临沂会议正式确立了“芝麻香”这一科研课题。
1980年,“芝麻香型白酒的研究”课题被山东省科委立项研究。
1983年的第七届全国名优白酒网协作会议上,景芝芝麻香的典型性引起了与会同行及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1984年,景芝芝麻香型白商网投放市场后,受到普遍欢迎,当年在全国质量大赛中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5年,全国的白酒专家在山东景芝酒厂组织的科研成果评定会上,对芝麻香白酒给予充分肯定:“芝麻香型白酒”有别于浓、清、酱三大香型,山东是酿酒大省,可以发展芝麻香型白酒作为鲁酒的代表香型。
中国酿酒大师、茅台酒集团董事长季克良题写了“芝麻香有了”,对芝麻香研究给予肯定与鼓励。
1988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芝麻香型白酒单独列组评比,获得一致好评。
同年10月,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和山东景芝酒厂在武汉联合召开的芝麻香型白酒项目研讨会上,以著名白酒分析专家胡国栋为首的课题组,在对各种香型白酒的数据用微机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白酒的各种香型大体上可以包括浓、清、酱为端点的一个三角形之内,芝麻香型处于三角形的中心点上,这一结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首肯。
1993年,山东景芝酒厂改组为山东景芝酒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能力日益加强完善,科研人员继续加强芝麻香白酒的科研攻关,特别是芝麻香型白酒技术协作组成立以后,以景芝酒为主起草了行业标准,并于1995年经中国轻工总会发布实施。
2001年,一品景芝荣获“中国白酒著名创新品牌”。
2003年,景芝酒业提出以创建“百年景酒”为目标的宏伟构想,加快了芝麻香稳定性的研究和典型性提升。
从2004年景芝酒品牌高层研讨会,到2006年的中国芝麻香型白酒高峰论坛和中国芝麻香型白酒授牌仪式,以及全国著名酿酒专家频频亲临景芝酒鉴评指导,芝麻香型白酒,愈加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2006年,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全国著名酿酒专家对景芝酒业“芝麻香型白酒的研制”成果进行了科技鉴定,鉴定意见一致认为:景芝白酒芝麻香幽雅纯正、醇和细腻、香气协调、余味悠长、风格典雅,符合当前白酒幽雅、爽净的消费趋势,产品质量达到国家优级酒水平,多年来研究总结出的芝麻香工艺特点,居国内领先水平。
这一传统创新的工艺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山东省白酒行业惟一酿造工艺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芝麻香型白酒的五项技术成果获国家专利。
2007年4月20日,一品景芝被公示为第六届“中国名酒”;2007年1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由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联手起草的芝麻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2007年10月8日,山东省芝麻香型白酒生产技术研讨会在景芝酒业召开。
与会的近20家白酒企业和酿酒专家对一品景芝的芝麻香典型性风格给予一致肯定。一品景芝亮出了最高分。
2007年10月8日,全国最大的芝麻香酿造基地在景芝酒业落成投产。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白酒分会秘书长赵建华以及著名酿酒专家沈怡方、栗永清、高月明和全国11个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投产仪式。
在芝麻香白酒车间新酒封坛仪式上,来自全国的酿酒专家说,一品景芝独特的典型风格与高峰论坛时相比,品味更上一层楼。
2008年7月1日,以一品景芝为代表的芝麻香型白酒,被国家确认为山东省白酒唯一一家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着景芝酒业赢得了受国家支持与保护的流通国际市场的“准入证”。
2009年3月,“芝麻香型白酒的研制”项目被中国轻工部联合会授予全国轻工系统白酒唯一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奖是对景芝酒业半个世纪以来研究芝麻香成果的最高奖励。
2009年9月11日,中国酿中国好酒招商网大师、茅台酒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在时隔25年后再次莅临景芝酒业考察,对芝麻香的研究成果大加肯定,欣然题写了“一品景芝·芝麻香鼻祖”, 这不仅是权威专家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肯定了景芝酒业中国芝麻香型白酒鼻祖的地位。
2009年9月12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芝麻香·中国香”高峰论坛上,景芝酒业被中国酿中国好酒招商网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芝麻香型白酒领军企业”。
2010年5月,一品景芝芝麻香白酒成为上海世博会山东唯一指定参展白酒。
“一品景芝”芝麻香的独特魅力昭然绽放。
② 景芝镇的历史沿革
景芝历史悠久、文化荟萃,早在五千年前即有人类文化在此定居,1957年在镇东南发掘出土的“黑陶薄壁高柄杯”,是龙山文化的产物。景芝镇是齐鲁三大古镇之一,其名最早见诸于《元史·顺帝本纪》,据载北宋宋仁宗景祐年间,景芝地域数次发现灵芝,地方官向朝廷上表献瑞,故取皇帝年号首字和灵芝末字组成“景芝”这一地名,北宋设镇。自元代以来,先后设巡检司、通判、县丞。自明代始,该地“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 《安丘县志》),有“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风”之说,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富甲一方的重镇。明代大学者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称之为“齐鲁三大古镇”。
历史上景芝隶属关系复杂,其中解放前镇境内分属高密、诸城、安丘所辖。1945年6月解放,1946年设立淮安县,、县委县政府住景芝镇,后改为潍安县,1954年并于安丘县。
景芝镇在解放前又称“玉皇城”,自明朝始建“玉皇阁”,其规制宏伟,发展至清朝香火鼎盛,形成“九庙十八坛”的格局,八方祭祀络绎不绝,因其文化规制高于京城,配享九门,分别是阜康门(南门)、启文门(东南门)、景阳门(东南门)、镇东门(东门)、保元门(东北门)、永贞门(北门)、望阙门(西北门)、众成门(西门)、障浯门(西南门),与京城九门一一对应,后城墙毁于战火,九座城门及庙宇不复存在,现在景芝镇区的主要村庄名称便由此演化而来,成为今天的阜康村、启文村、景阳(东、西)村、镇东(南、北)村、保元村、永贞村、庆安(南、北)村,后庆安南于1958年改名为红旗村、仁安村、保安村、太平村。因此,景芝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九门中尤以障浯门占据地利,此门南有霸王台,北有黄坛庙,进可攻,退可守。霸王台源于修炼于泱泱浯河中的一只千年寿鼋,百年前某夜,月朗星稀,云图轻舒,冰轮射电,星宿归隐。忽然浯河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刹那间,风起烟云动,浪激波涛涌,千年寿鼋真身浮现,摇头摆尾,伸缩自如,飞升化龙只在今朝。凡夫俗子扼腕仰望,顿首仰望,股战仰望,奔走仰望。突然,咔嚓一声,一道霹雳一闪而过,空中出现四个大字:渡劫失败!寿鼋冒着青烟坠于障浯门南落而化为霸王台。从此成为障浯门之瓮城。
原宋官疃镇位于安丘县的东南部,距市中心20千米。1955年设临浯区,1958年属临浯公社,1962年析置宋官疃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设镇。1997年,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宋官疃、王水崖、潘水崖、李水崖、周水崖、老庄子、大湖埠、小湖埠、魏林庄、山西、班家庄、东营、西营、大兴、吉台官庄、河埠、杨家山前、黄泥泉、孟家官庄、西王庄、中王庄、后王庄、前王庄、宅科、万戈庄、小市留、西近埠泉、南甘泉、新泉、伏戈庄、李家庄子、朱近埠泉、临甘泉、大市留34个行政村。已撤销并入景芝镇。
2007年,撤销临浯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景芝镇。2009年,将景芝镇的大圈、郭家庄子、东于戈庄、西于戈庄、旺民庄、前张家庄、后张家庄、刘家屯、杜家庄、北张洛、贾戈庄、高家庄、薛家庄、于家庄等14个村划归潍坊市坊子区赵戈镇(又称为潍坊市生态经济开发区王家庄街道办事处)管辖。
原临浯镇位于安丘东南部,南濒渠河,距市中心30千米。 1955年设临浯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设镇。1997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仉岗、芝泮、东笔黑庄、中笔墨庄、西笔墨庄、刘家庄、尧上、小河套、班岗、鞠家庄、周家庄子、大里岗、小里岗、油坊场、宋家里岗、丁家庄子、院上、套子、北林、东辛庄、西辛庄、南林、西古河、东古河、兆家庄子、小官路、西石埠、东石埠、建国、和平、西村、贾岗、苑家庄、高家庄、东朱耿、西朱耿、石家埠37个行政村。
③ 谁知道这个酒叫什么,是百年景芝里面的哪款
我结婚也买的这个酒,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景芝酒三个系列景芝白干、景阳春、一品景芝。具体哪一款,还有酒品不能有效回答。这个酒好于兰陵王。或者说同等价格的白酒,景芝酒品质好于兰陵酒,只是兰陵王有历史典故的名气。祝您愉快!
④ 潍坊安丘景之酒酿造工艺、来历、特点
“景芝”的来历
“名酒多产自古镇。”景芝酒业秘书长冯金玉告诉记者,景芝镇是齐鲁三大古镇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元史·顺帝本纪》。此前名字起于何时,有一种说法是,宋仁宗景祐年间,景芝地域数次发现灵芝,地方官向朝廷上表献瑞,取皇帝年号首字和灵芝末字组成“景芝”这一祥瑞地名。
齐鲁古镇中的颜神镇(今博山)因烧窑出名,而景芝镇则因烧酒闻名。1957年,景芝镇出土了一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黑陶高柄酒杯,证明其酿酒历史可追溯至4500年前。
据悉,景芝镇的酒业最早以配制老酒(亦称黄酒或米酒)为主,后逐渐转为白酒(俗称烧酒)。
景芝白乾起源于宋元之时,到元末,各酿酒户配制白酒的小烧锅就已初具规模。明时,其酿酒户数和产酒数量、质量,已经名冠齐鲁,香飘九州。
清初,朝廷恐浪费谷米严禁酿酒,康熙年间曾两下禁令,乾隆时则更加严厉。
乾隆八年,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给皇帝上奏折,其中点了景芝的名,说“商贾在于高房邃室踩曲烧锅,贩运渔利……潜藏映射未能尽无”。查禁过程中,他责令下属单骑亲往,暗中查明,立即审究,致使“闻风知儆,商贩亦颇敛迹”。乾隆在该奏折后批示:“好。应如是留心者也。钦此。”
曾比茅台卖得贵
景芝酒的命运与时代息息相关。
抗日战争前是景芝酒的鼎盛时期,当时有72家烧锅,经营酒业的有200多家。1915年,景芝高烧作为山东省唯一白酒与汾酒、茅台等一起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抗战爆发后,当地酒业大受影响。
1948年,政府集数十家酿酒作坊于一体,成立国营山东景芝酒厂,景芝高烧改称景芝白乾,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高粱大曲酒。1959年,作为我国白酒代表之一,入展印度国际博览会,后来又获得“中国八大大众名白酒”称号。
进入上世纪70年代,酒厂又一系列产品景阳春问世。
“说起景阳春,我们得感谢杨得志将军。”据一位退休的酒厂老师傅回忆,时任山东党政军一把手的杨得志进京参加会议,在座许多省份的领导都不忘宣传自己的地方名酒,如四川的五粮液,贵州的茅台酒。从不服输的杨得志回来后立即召见省一轻厅厅长王一,责成他尽快搞出富有山东人文特点的高档精品酒。
这一重任落到了景芝酒厂身上。经过反复研制,1971年酒厂终于试制成功了山东省第一个浓香型粮食白酒,1973年以“景芝特酿”的牌子出厂。同年,“景芝特酿”高档酒即后来被大家亲昵地称为“小老虎”的“景阳春”成为出口酒,当年销往日本10吨,填补了我省粮食酒出口的空白。自此,景酒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⑤ 曾经盛极一时的山东白酒,如今为何销声匿迹了呢
中国作为白酒文化大国,一直以来,热情好客都离不开白酒的助攻。不管是到了任何地方做客,主人们都将白酒看作是招待贵客的最高级产品。而中国人爱喝酒,也是出了名的。
山东著名的白酒也有不少,包括潍坊景芝、临沂兰陵、曲阜孔家以及泰安泰山,这些白酒品牌在山东都是很出名的,只不过放在全国范围内,就没那么知名了。
山东人自己喝的完,完全不用担心外销
山东虽然没有全国化的白酒品牌,但是山东的白酒厂、白酒品牌很多,即便如此,山东人也丝毫不担心,因为本地人就能喝的完,完全不用担心外销。山东巨大的白酒市场规模,足以“养活”这些酒厂。
⑥ 景芝集团的股票从1999年至今分过红利吗
景志集团的股票从1999年至今只分过三次红利
⑦ 中国酒的历史和白酒的历史(区分)
中国白酒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又称「烧酒」及「白干」。据《本草纲目》纪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白酒以谷物及薯类等富含淀粉的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而成。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目前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山西、四川及贵州等地产品最为著名。不同地区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独特风格。
中国白酒以黄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可以得到酒度较高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
中国白酒之分类:
白酒品种繁多,制法和风味都各有特式。白酒大致可分为:
1、按生产原料分:
粮食白酒以高粱、玉米、大米及大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出名及优良白酒中绝大多数为此类酒。
薯干白酒
以甘薯、马铃薯及木薯等为原料酿制而成。薯类作物富含淀粉和糖分,易于蒸煮糊化,出酒率高于粮食白酒,但酒质不如粮食白酒,多为普通白酒。
其它原料白酒
以富含淀粉和糖分的农副产品和野生植物为原料酿制而成。如大米糠、高粱糠、甘蔗、土茯苓及葛根等。这类酒的酒质不如粮食白酒和薯干白酒。
2、按酿造用曲分:
大曲法白酒以大曲(麦曲)(一种粗制剂,由微生物自然繁殖而成)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和发酵剂。因其形状像大砖块而得名。酒醅经蒸馏后成白酒。具有曲香馥郁、口味醇厚、饮后回甜等特点。多为名酒和优质酒。但因耗费粮食,生产周期长等原因,发展受到限制。
小曲法白酒
以小曲(米曲)(相对于大曲而言,又因添加了各种药材而又称为药曲或酒药)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和发酵剂。此酒适合气温较高的地区生产。具有一种清雅的香气和醇甜的口感,但不如大曲酒香气馥郁。
麸曲法白酒
以麸曲(用麸皮为原料,由人工培养而成。因生产周期短,又称快曲)为糖化剂,酵母菌为发酵剂制成。以出酒率高,节约粮食及生产周期短为特点,但酒质不如大曲白酒及小曲白酒。
小曲、 大曲合制白酒
先用小曲,后用大曲酦造而成,酒质风格独特。
3、按香型分:
酱香型白酒以芧台白酒为代表,特点是酒质醇厚,酱香浓郁,香气幽雅,绵软回甜,倒入杯中放置较长时间香气不失,饮后空杯留香。
浓香型白酒
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特点是芳香醇厚,回味悠长,饮后幽香。
清香型白酒
以汾酒分代表。特点是酒液晶莹透亮,酒气幽雅清香,酒味醇厚绵软,甘润爽口。
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这类酒主要以大米为原料发酵成的小曲酒。特点是酒气蜜香清柔,幽雅纯净,回味怡畅。
其它香型白酒
因具体酒种不同,又细分为几种小香型。如:
药香型白酒,以董酒为代表
芝麻香型白酒,以景芝白干为代表
豉香型白酒,以豉味玉冰烧为代表
4、按白酒中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51%-67%)
˙中度酒(38%-50%)
˙低度酒(38%以下)
⑧ 山东景芝酒厂是哪里的
景芝酒厂位于山东省潍坊安丘市景芝镇,酒厂诞生于1948年,集72家酿酒作坊为一体组建而成。说到景芝的芝麻香,据说其是从早期景芝白干酒慢慢演变而来的,1957年,山东省著名酿酒专家于树民来到景芝酒厂考察指导工作,无意间在景芝白干酒里闻到了一股奇特的“芝麻香”,这种香气并不明显,若隐若现。但基于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于树民认为这种味道很值得研究,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研究性工作未能实质性开展。到了1980年,在于树民的指导下,景芝酒厂以“芝麻香型景芝白乾酒的研究”为题,在山东省科委立项,景芝酒厂专门成立了厂办科研所,至此,芝麻香研究工作真正展开。经过多年的刻苦研究,具有典型芝麻香风格的景芝酒问世。到了1995年,以景芝酒业为主起草的“芝麻香白酒行业标准”颁布实施,宣告了“芝麻香型白酒”从此正式确立。
现在的景芝酒,是典型的清雅芝麻香风格,其不像馥郁芝麻香酒那般浓郁,也不像窖香芝麻香酒那般浓香感明显。其风格集浓清酱于一体,又突出了芝麻香的味道。对于其芝麻香酒产品,我喝过两款,一款是景芝妙品,一款是一品景芝20年。景芝妙品,是酒厂的中端芝麻香酒,我的妙品是20141215批次的酒,此酒是一款46°的酒。倒酒闻香,此酒香气清新,芝麻香中带有一点花果香气,协调焦香,形成一种独特的复合香气。入口品鉴,此酒入口纯净偏甜,入口芝麻复合香突出,中段酒味持续,尾段香气较弱,但有淡淡的回甘之感。口感上,此酒表现出了甜醇的感觉,微带酸涩之感是其的典型特征,但这种感觉控制的恰到好处,并没有破坏酒体的清雅、舒适。整体上,此酒比较适口,度数偏低但并没有明显的水感,清雅芝麻香风味表现较好,酒体也易于大众饮用。
⑨ 景芝镇的历史名人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字伯坚,号友,清代文字学家,景芝镇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举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乡宁县知县,后代理徐沟、曲沃知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讼至立判,卓有政绩。
王筠少而好学,喜爱研究小篆与大篆文字。年纪稍长,即博览群书,经史。一生中,尤其喜爱研究说文之学。他精心研究了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段玉裁、桂馥的说文著作。他不仅评论了前人著作的优劣,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文字之奥,无过形、音、义三端。古人之造字也,正名百物,以义为本,而音从之,于是乎有形。后人之识字也,由形以求其音,由音以考其意,而文字之说备。”他著《说文释例》20卷。又以句读之名,疏解许慎《说文解字》,著《说文句读》30卷,解决了前人对许慎《说文解字》一书解释的草率、简略和混乱。还著有《说文系传校录》、《文字蒙求》、《说文补正》、《句读补正》等。王筠致力于说文之学达30年之多,皆从分析前人诸家之说入手,独辟门径,不依傍于人,提出独到的见解。其成就明显超过了前人。后人评论时说他对说文之学的贡献是“许氏之功臣,桂、段之劲敌”。《文字蒙求》一书,解放前曾作为高等小学教材,建国后于1962年、1983年再版。《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亦分别于1983年7月和11月由北京市中国书店重新印行,足见其著作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价值。他还著有《说文韵谱校》、《说文广训》、《四书说略》、《正字略》、《禹贡正字》、《毛诗重言》、《弟子职正音》、《读仪礼郑注句读刊误》、《清诒堂文集》、《徐沟笔记》等,共50余种,数百卷之多。
吴金鼎 吴金鼎(1901—1948),字禹铭,著名考古学家,景芝镇万戈庄人。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时,爱上了考古工作。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攻读考古学。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城子崖、安阳后岗等著名遗址的发掘。1933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齐鲁大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1928年3月,吴金鼎对山东章丘县龙山镇5里处的城子崖文化遗址发生了兴趣,经发掘、研究,命名为龙山文化。这一发现与命名,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1930年至1931年,他与李济、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钧等人又进行两次发掘,于1934年发表了报告集《城子崖》、揭开了中国远古文化根源之谜,以大量的资料证明中国远古文化源于本土,有力地粉碎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并得到了公认,为史书无载的中国史前文化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一座丰碑。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吴金鼎博览群书,刻苦钻研,以英文出版了《中国史前的陶器》一书。此书成为当时关于中国史前陶器的最为详尽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必读书目。吴金鼎获博士学位后于1937年回国。时值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中国考古学面临极为艰难的局面。他先在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后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38至1940年,他到云南大理附近的苍洱考察发掘,发现遗址32处,并主持挖掘了数处,撰写了《云南苍洱境考古》一书,奠定了西南地区史前考古学的基础。1941年至1943年,吴金鼎在科研经费极为拮据的情况下,坚持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对汉代和五代十国时期的艺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大网络全书考古卷》有他的事迹介绍,称他是最有成就的现代考古学家之一。
景芝镇-景芝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景芝镇区东南角,206国道东侧,有一处陵园,园内松柏苍翠,枝繁叶茂。在松柏树的掩映下,一座青色纪念碑巍然耸立,它就是为纪念在“景芝事件”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建于1956年5月,当时位于景芝汽车站前的广场中心偏南。纪念碑通高15米,呈四棱柱形,为砖石水泥结构。碑身分上下两部分:正面上部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下部是碑文。背面上部镌刻着“踏着革命烈士血迹前进”10个大字,下部是陈克烈士传略。1979年,景芝公社党委、政府,在纪念碑周围修建了围墙和大门,种植了松柏林,并安排专人管理,使它成为一处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作为对烈士们永久的纪念。同年,这座陵园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芝事件”:根据史料记载1945年6月,景芝一带解放,建立了中共淮安县工作委员会。7月,淮安县政府和县大队相继建立,中共淮安县工委书记周次温任县长,曾任县大队政委,原山东军区十一区团参谋长巫景全(红军战士)任县大队长。县机关驻景芝教堂。8月,淮安县工委改建为县委,原莱东县委代理书记陈克任淮安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周次温仍任县长,刘铭任组织部长,巫景全任县大队长。
新建立的淮安县地处诸城、高密、安丘三县交界处,国民党杂牌队伍和日伪政权统治多年,情况复杂,群众基础差。淮安县大队成立时,很多伪顽散兵游勇甚至土匪表示弃暗投明,乘机混入,原伪厉文礼部十六团中队长孙松山参加了县大队并当了副排长。当时淮安县领导力量比较薄弱,没有来得及对这支队伍进行全面整顿。
同年8月,县大队改编为山东军区独立第四旅十团三营,辖七、八、九三个连,十团参谋长巫景全带领八连驻景芝镇,七连和九连在外地活动。八连在景芝驻防期间,三排副排长孙松山等认为叛变投靠国民党的时机已经成熟,就与孙华堂、董志华、陈金祥、于德江等利用队伍出操或喝酒之机,几次策划叛变。对敌人的这一阴谋举动,淮安县委和十团领导没有察觉。
9月15日(农历八月初十),下午三时许,以孙松山为首,开始了叛变行动:他们派人把住教堂大门,先将曲副连长、王排长、文化干事用枪逼住,一一捆绑起来押在连队住处,然后持枪窜到教堂前院陈克办公的地方,趁陈克、刘铭、巫景全三人谈话之机,突然把他们按倒捆绑起来,一同押到后院与曲副连长等关押在一起。叛匪把住教堂大门,放入不放出,前去参加会议的人员进一个抓一个,景芝区委书记曹保善、区长孟迪安以及他们的通讯员就是这样被捕的。
当日夜间,武装部副部长杨兴等得知八连叛变的消息后,立即带领部队跑去救援,但敌人已经走远,救援未果。被捕人员中有县委书记陈克、组织部长刘铭、十团参谋长巫景全、专署征收员刘洪远、景芝区委书记曹保善、区长孟迪安、曲副连长等重要干部14人,叛匪带走枪枝60余枝。
陈克等主要干部被押送到潍县城,交给厉文礼部。以后陈克等虽经我地委、县委敌工部多方营救,但毫无效果,于1945年冬被敌人活埋,壮烈牺牲。
中共淮安县委书记陈克,原名朱司春,又名朱茂轩(懋宣),字曙东,1914年1月20日出生于莱芜市冯家林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20岁毕业于莱芜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员。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走上了抗日的道路。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陈克。先后任莱芜县第五区分区委书记,莱北县委组织部长,莱东县委代理书记等职。他在抗日战争中勇敢坚定,沉着果断,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1945年8月,陈克奉调来到新解放区淮安县任县委书记。当时日军刚宣布投降,蒋、日、伪合流,地方上的反动势力十分嚣张。淮安县地处诸(城)、安(丘)、高(密)三县交界处,党的组织还不健全,人民政权刚刚建立,人们的“正统”观念很严重,认为共产党“靠不住”,国民党势力大。陈克到任后,面对严峻的局势,沉着冷静,日夜操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召开各种会议,广泛发动群众。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处处与群众打成一片。由于他工作深入扎实,很快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权。正当陈克等开辟淮安县新解放区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时候,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一伙反动分子,却在酝酿着一场反革命事变。9月15日,陈克被敌人逮捕。在登汽车的时候,陈克同志慷慨陈词,痛斥敌人。
陈克等被捕后,中共昌潍工作委员会,中共安丘县委敌工部,千方百计全力营救,但都没有成功。1945年深冬的一天,北风刺骨,陈克等被剥去上衣,虽然遍体鳞伤,但目光炯炯,从容镇定,与其他同志一起,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跳入敌人早已挖好的土坑,慷慨就义,时年32岁。陈克等英勇牺牲的噩耗传出后,淮安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悲痛万分,对出卖和杀害他们的阶级敌人切齿痛恨,他们利用不同形式对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⑩ 历史上在高密、潍坊附近喝高粱酒的都有哪些名人那时候喝的是景芝白乾么
一百年前有没有我不知道,但一百万年前绝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