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乐山历史

乐山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4 08:03:07

㈠ 乐山市古代称什么

乐山历史悠久,远在3000多年前的巴蜀时代,曾是蜀王开明部族的故都。公元前四世纪秦灭巴蜀,乐山隶属于蜀郡,因解放前的乐山在成都的南面,故定名南安。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北周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隋朝隋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唐复嘉州,眉州。
宋朝改嘉州为嘉定府;元代改为嘉定路;明代改为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改龙游县为乐山县,“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废州府,治地设乐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乐山专员公署。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通桥区合并改为乐山市(县级),仍隶属于乐山地区。1985年改乐山地区为乐山市,属省辖市。

㈡ 我想知道成都乐山的历史...

远古
距今5000—10000年前,三江流域沿岸已有先民活动。公元前2000年左右,乐山出现铜制器具。公元前600年前后,以鳖灵为首领的开明氏部族定居青衣江流域,在此生息繁衍,开垦荒地。
从秦武王到李冰
战国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派兵南下,灭掉开明氏原管辖地区统治,秦国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建立南安县,从陕西泾水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到青衣江流域定居。 秦朝公元前256年,李冰组织乐山人民凿断凌云山崖,开出引水渠道。从此,岷江,大渡河在乐山一带的水上航运逐步发展起来。
郡土嘉美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西汉文帝时,南安人邓通铸造钱币,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 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 隋朝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中央政府在乐山增设夹江、峨眉两县。此时,乐山能造黄龙大船,成为四川江河沿岸的重要造船基地。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犍为铁山冶铁制造武器、工具等,乐山的冶炼规模和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 魏晋南北朝,东晋末年,南安设置治官县,重点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冶铁业实行管理。这一时期,原来居住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十多万撩人进入四川,乐山犍为铁山以及三江流域聚居了大批撩人。居住生活延续了二百多年。 北周时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乐山设置平羌县管理撩人。
从“田半种茶”到“乐山大佛”
唐复嘉州,眉州。种茶业已十分发达。岑参赋诗描述嘉州城外“田半种茶”。唐朝中期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乐山”之名首次出现
两宋宋朝改嘉州为嘉定府;元代改为嘉定路;明代改为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改龙游县为乐山县,“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元明清
元朝设置马湖路,明朝设置沐川司,清朝设置马边厅、峨边厅。
近代乐山
中华民国废州府,治地设乐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乐山专员公署。1950年置乐山专区,1968年改为乐山地区,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桥区合并改为乐山市(县级),仍隶属于乐山地区。1985年国务院批准改乐山地区为乐山市,属省辖市。1997年乐山市行政区划调整,眉山等6县划出。

㈢ 乐山的历史往事有哪些

唐开元初,海通和尚欲借佛力以平水患,在三江交汇处凌云山临江悬崖上开凿大佛。中经章仇兼琼的续建,至贞元十九年(803)由韦皋主持完工,并建大像阁覆盖全身。建造大佛前后历经90年之久,所成大佛通高62米,为世界第一大佛。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凌云寺(位于大佛头部的右后方,建于唐代,现称大佛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三大建筑群)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为了制服江水,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修造大佛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前来索贿,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牎”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牎”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他的徒弟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乐山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佛座南北的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 1939年,从重庆通往印度的主要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已通车,但原来和川滇之间的公路均要绕道贵州,而修筑乐西公路(乐山至西昌)、西祥公路(西昌至云南祥云)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条最便捷的通道,同时也适应了川康边区开发的需要。1939年冬全线开工,1941年底正式通车。1940年在乐山成立了乐西公路工程处,公路全长525公里。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大学于1938年开始内迁,定址于乐山城内。学校以乐山现存的建筑为校舍,其校本部及文、法学院设在文庙,理、工学院设在城西。艰苦办学,直到1946年迁返武汉。在这一期间,武汉大学成了乐山文化的中心,先后有闻名海内外的学者朱光潜、叶圣陶等到武大执教,冯玉祥、白崇禧等到校活动。教师、学生参与乐山社会经济文化各领域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乐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㈣ 乐山大佛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㈤ 乐山有多少年的历史

到今年也就是1205年

㈥ 乐山大佛的历史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栖鸾峰西壁,是一尊弥勒坐像。
乐山大佛依山凿成,坐东向西,头顶苍穹,脚踏三江,远眺峨眉,近瞰嘉州。坐佛通高71米,与凌云山齐,魁伟高大,相好庄严,比例匀称:头宽10米,鼻长5.6米,耳长7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脚背至膝高28米,头顶有发髻1051个。在佛颈后壁至佛脚,还巧妙隐蔽着科学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刻造像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坐佛像。
据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文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延续90年,历经四个皇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和三代人。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九曲栈道

在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与大佛同时开凿的险峻栈道,这便是著名的“九曲栈道”。
栈道自上而下盘旋九曲,全长300多米,狭窄而陡峭,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磴,石磴盘空鸟道过。
佛头右侧竞秀亭处是栈道的起点,依九曲栈道铁扶栏沿崖而下,一直可到大佛脚底。沿栈道慢行其间,仰望峭崖陡壁,梯道迂回,俯看三江洪波,浪遏飞舟。
在栈道第一折处,红砂崖壁上有唐代石刻佛像数十龛,但大多风化严重,其中一组“西方净土变”佛龛保存较好,最是雕刻精细,人物丰腴端庄,线条优美,背景并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在九曲栈道上,佛窟两侧红砂崖上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穴,这是当年建造大佛楼阁留下的梁柱孔。
据史料记载,大佛像凿成之后,曾建有跨度约60米的十三重楼阁覆盖其上,名“大佛阁”、“大像阁”,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霁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唐薛能诗)。大佛阁在宋代曾经培修,更名天宁阁,后来毁于战火。

㈦ 乐山开始建于几年,有几年历史

距今5000—10000年前,三江流域沿岸已有先民活动。公元前2000年左右,乐山出现铜制器具。公元前600年前后,以鳖灵为首领的开明氏部族定居青衣江流域,在此生息繁衍,开垦荒地。
战国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派兵南下,灭掉开明氏原管辖地区统治,秦国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建立南安县,从陕西泾水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到青衣江流域定居。
公元前256年,李冰组织乐山人民凿断凌云山崖,开出引水渠道。从此,岷江,大渡河在乐山一带的水上航运逐步发展起来。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西汉文帝时,南安人邓通铸造钱币,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犍为铁山冶铁制造武器、工具等,乐山的冶炼规模和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
魏晋南北朝,东晋末年,南安设置治官县,重点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冶铁业实行管理。这一时期,原来居住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十多万僚人进入四川,乐山犍为铁山以及三江流域聚居了大批僚人。居住生活延续了二百多年。
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
北周时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乐山设置平羌县管理僚人。
隋朝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中央政府在乐山增设夹江、峨眉两县。此时,乐山能造黄龙大船,成为四川江河沿岸的重要造船基地。
唐复嘉州,眉州。种茶业已十分发达。岑参赋诗描述嘉州城外“田半种茶”。唐朝中期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两宋宋朝改嘉州为嘉定府;

元代改为嘉定路;
明代改为嘉定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改龙游县为乐山县,“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元朝设置马湖路,明朝设置沐川司,清朝设置马边厅、峨边厅。
中华民国废州府,治地设乐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设乐山专员公署。1950年置乐山专区。
1968年改为乐山地区。
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桥区合并改为乐山市(县级),仍隶属于乐山地区。
1985年,撤销乐山地区建地级市。
1997年行政区划调整,眉山等6县划出。

㈧ 乐山的历史沿革

距今5000—10000年前,三江流域沿岸已有先民活动。公元前2000年左右,乐山出现铜制器具。公元前600年前后,以鳖灵为首领的开明氏部族定居青衣江流域,在此生息繁衍,开垦荒地。
战国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派兵南下,灭掉开明氏原管辖地区统治,秦国在今乐山市市中区建立南安县,从陕西泾水地区迁来大量人口到青衣江流域定居。
公元前256年,李冰组织乐山人民凿断凌云山崖,开出引水渠道。从此,岷江,大渡河在乐山一带的水上航运逐步发展起来。
汉朝将南安隶属于犍为郡。西汉文帝时,南安人邓通铸造钱币,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犍为铁山冶铁制造武器、工具等,乐山的冶炼规模和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
魏晋南北朝,东晋末年,南安设置治官县,重点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冶铁业实行管理。这一时期,原来居住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十多万僚人进入四川,乐山犍为铁山以及三江流域聚居了大批僚人。居住生活延续了二百多年。
南北朝时期,因战乱不断,乐山地区的建制屡有变迁。
北周时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乐山设置平羌县管理僚人。
隋朝置眉山郡。原南安县改名龙游县,传说是隋朝军队从成都乘船向乐山进军、追击陈国败兵时,岷江中有游龙导航,帮助隋朝军队统一天下,因此改南安为龙游。中央政府在乐山增设夹江、峨眉两县。此时,乐山能造黄龙大船,成为四川江河沿岸的重要造船基地。
唐复嘉州,眉州。种茶业已十分发达。岑参赋诗描述嘉州城外“田半种茶”。唐朝中期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
两宋宋朝改嘉州为嘉定府;
元代改为嘉定路;
明代改为嘉定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改龙游县为乐山县,“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元朝设置马湖路,明朝设置沐川司,清朝设置马边厅、峨边厅。
中华民国废州府,治地设乐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新中国成立后,设乐山专员公署。1950年置乐山专区。
1968年改为乐山地区。
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桥区合并改为乐山市(县级),仍隶属于乐山地区。
1985年,撤销乐山地区建地级市。
1997年行政区划调整,眉山等6县划出。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