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桂花历史

桂花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4 10:45:58

A. 历史上或者民间关于桂花的传说有哪些

桂花的传说:
(一)
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还有口气就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娘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果不出所料关于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眼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荣光。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传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二)
传说好久好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偏方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佳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宫摘挂。 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可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时间不等人过了今年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长话短说这个吴刚花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不高兴他就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哪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 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了的今年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于是就派天兵神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必竞是犯了天规不惩罚他不能树玉帝的威信。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于是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再说吴刚同村有个叫嫦娥的姑娘和吴刚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自从吴刚上月宫之后她都一直照顾着吴刚的老母直到老人辞世。吴刚、嫦娥相隔天上人间相思之情与日俱增吴刚砍不到桂花树不能回来嫦娥也隔着天地不能前去与吴郎相会。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她的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带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吴刚相会去了。 这七仙女没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们三天后再来洗澡时给她带来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这三年里七仙女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动人故事。
(三)
有一次阿波罗看到小爱神正拿着弓箭玩。他不客气的警告丘比特说:“喂!弓箭是很危险的东西小孩子不要随便拿来玩。原来小爱神丘比特有两枝十分特别的箭。凡是被他用那枝用黄金作成的利箭射到的人心中会立刻燃起 恋爱的热情。要是那枝铅做的钝箭射到的人就会十分厌恶爱情。 丘比特被阿波罗这么一说心里很不服气。他趁著阿波罗不注意的时候「飕」的一声把爱情之箭射向阿波罗。阿波罗心中立刻对爱情有了强烈的渴望。正巧这时候来了一个名叫达芙妮的美丽少女。调皮的丘比特把那枝铅做的钝箭射向达芙妮。被钝箭射中的达芙妮,立刻变得十分厌恶爱情。 这时候被爱情之箭射中的阿波罗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达芙妮立刻对她表示爱慕。可是达 芙妮却很不高兴的说「走开!我讨厌爱情!离我远一点儿!」说著就像羚羊似的往山谷里飞奔而去 。可是阿波罗对於追求达芙妮并不灰心他拿著竖琴弹出优美的曲子。不论谁听到阿波罗的琴声 都会情不自禁的走到他面前聆听他的演奏。 躲在山里的达芙妮听到了这优美的琴声也不知不觉陶醉了。 「哪来这么动人的琴声?我要看看是谁弹奏的。」说著说著达芙妮早已经被琴声迷住了 走向阿波罗这边来。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弹竖琴的阿波罗立刻跳出来走上前要拥报达芙妮。 达芙妮看到阿波罗 拔腿就跑。阿罗在后面苦苦追赶并且大声叫喊「我又不是你的仇人也不是凶猛的野兽 更不是无理取闹的莽汉你为什么要躲避我?」尽管阿波罗在后面不停的对达芙妮呼喊 达芙妮仍然当作没听到继续往前飞奔。 不过达芙妮跑得再快也跑不过阿波罗。跑了好一阵子 达芙妮已经跑得筋疲力尽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她倒在地上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了 达芙妮急得大叫「救命啊!救命啊!」 这时候河神听见了达芙妮的求救声立刻用神力把她变成一棵月桂树。 只见达芙妮的秀发变成了树叶手腕变成了树枝两条腿变成了树干两只脚和脚指变成了树根 深深的扎入土里。 阿波罗看到了懊悔万分。他很伤心的抱著月桂树哭泣可是月桂树却不停的摇摆。 虽然达芙妮已经变成了月桂树但是阿波罗依然爱著她。他很痴情的对月桂树说 「你虽然没能成为我的妻子但是我会永远爱著你。我要用你的枝叶做我的桂冠用你的木材做我的竖琴并用你的花装饰我的弓。同时我要赐你永远年轻 不会老。」 变成月桂树的达芙妮听了深深的受了感动连连点头表示谢意。也许是受到了阿波罗的祝福 月桂树终年常绿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植物。

B. 桂花的由来

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桂花的记载,《山海经 .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 .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屈原《九歌》中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注:“桂浆”可能是添加桂花而酿制的美酒;“桂旗”是用桂树的花枝作为旗帜,以装饰用木兰树木材制作的车辆)。由此可见,在楚地的早期文献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和观赏价值。此外,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和吉祥。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吕氏春秋》赞称:“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说明桂花在古人的心目中,已成为美的化身。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西汉刘歆撰《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所献奇花异木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汉元鼎六年(111),武帝破南越后,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诸如甘蕉、留求子、蜜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也有“桂菱木兰” 等记载。由此可见,桂花引种帝王宫苑,汉初已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既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文人吟诗填词来描绘桂花、颂扬桂花,甚至把桂花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而借喻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蟾宫折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向往的目标。以下根据秦汉至唐宋的有关典籍,介绍这些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嫦娥奔月”此传说最早出自《归藏》。这是一部约成于战国初年的上古典籍。书中有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精。”以后,西汉刘安撰《淮南子》(公元前2世纪)等典籍中多有征引,内容更为详尽,主要是增加了一段嫦娥变蟾蜍可能算是对嫦娥的一种惩罚。“吴刚伐桂”。这一传说引自唐代式撰《酉阳杂俎》(860):“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桂树的“树创随合”,即砍树的创伤很快愈合,隐喻着月亮的阴晴圆缺,意味着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这个传说中,月亮和桂树是两位一体的,桂树能与月亮一样象征长生。
“蟾宫折桂”。一说见自《晋史》。据该书载称:“郄诜对策第一,武帝问之曰:臣今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泛指历代文人喜爱桂花,简直到了如醉似痴、梦寐以求的程度。宋代与苏轼交游唱和的僧仲殊有词赞美桂花曰:“花则一名,种分三色,嫩红、妖白、娇黄。……许多才子争攀折。常娥道:三种清香,状元是红(丹桂)、黄为榜眼(金桂)、白探花郎(银桂)。”意指用攀桂、折桂来借喻科举及第的头、二、三名。
同受上述神话故事的影响,历代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在官邸宅园引种桂花也十分普遍。唐代柳宗曾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载植在零陵所住精舍。顾德在任宰相的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桂树,选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曾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他不仅自己种桂,还想他日能在月宫植桂。有诗咏日:“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古代桂花象征胜利、崇高、友好、吉祥。古有仕图得志者,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挖掘丰富的桂花文化,传承邀月赏桂的古老民俗,把赏桂与旅游节庆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桂文化的独特性,营造了高雅、热烈、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与此同时,有关城市每年举办桂花节,以花为媒,繁荣经济,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步伐。

C. 有关桂花的历史动人故事

桂花的故事

传说好久好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方便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隹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是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在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宫摘挂。
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可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时间不等人,过了今年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
长话短说,这个吴刚花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的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不高兴.他就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氛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那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
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
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了的。今年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
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吴刚抓来后,把今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必竞是儿犯了天规,不惩罚他不能树玉帝的威性

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
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
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于是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再说吴刚同村有个叫嫦娥的姑娘,和吴刚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自从吴刚上月宫之后,她都一直照顾着吴刚的老母.直到老人辞世.
吴刚、嫦娥相隔天上人间,相思之情与日俱增,吴刚砍不到桂花树不能回来,嫦娥也隔着天地,不能前去与吴郎相会。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她的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带上她的玉免,上天去和吴刚相会去了
再说这七仙女没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们三天后再来洗澡时给她带来,她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这三年里,七仙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动人故事。

D. 桂花的资料

园林桂花原产西南地方。中国西南部、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生长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量适宜,土壤多为黄棕壤或黄褐土,植被则以亚热带阔叶林类型为主。在上述条件的孕育和影响下,桂花生长良好,并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宁、湖南桃源、江苏苏州、广西桂林、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几大全国有名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

桂花是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我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我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我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桂花性好湿润,切忌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

桂花适宜栽植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喜欢洁净通风的环境,不耐烟尘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开花;畏淹涝积水,若遇涝渍危害,则根系发黑腐烂,叶片先是叶尖焦枯,随后全叶枯黄脱落,进而导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对其它常绿阔叶树种,还是一个比较耐寒的树种。


桂花经过长期栽植、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产生了许多栽培品种。通过进一步调查清理,已初步确定各桂花品种32个。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以叶型而言,有柳叶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之分等。

桂花由于久经人工栽培,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栽培品种。在对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桂花资源及品种进行了广泛调查,实地记录桂花开花性状,对各种类型桂花的性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较为稳定的遗传性状,并以传统分类的方法和园林生产上的应用,鉴定整理出桂花的四个品种群。

四大品系



银桂


银桂品种群:常绿性小乔木,树冠圆球形,大枝开展,枝叶稠密,长势良好。树皮浅灰色,皮孔多且大,形似雪花,非常明显。春梢平均长度为15.5cm,新梢褐红色,十分醒目。叶片绿色或深绿色,厚革质,有光泽;长椭圆或椭圆形;叶片较宽阔且厚实;叶面较平展;叶缘浅波状、反卷、全缘、偶先端有疏齿;开花在9月上中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圆形,花色乳黄至柠檬黄,香气浓郁;花后不结实。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或淡黄色。品种有宽叶籽银桂、柳叶银桂、硬叶银桂、“籽银桂”、“九龙桂”、“早银桂”、“晚银桂”、“白洁” “纯白银桂”、“青山银桂”等品种。



栽培珍品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波叶金桂、朱砂丹桂、硬叶丹桂、早银桂、杭州黄、四季桂、佛顶珠、日香桂等。

波叶金桂:叶椭圆形,边缘波状起伏,秋季可开花2-3次,着花紧密,有浓香,花冠金黄色,花瓣椭圆形。

朱砂丹桂:叶卵状椭圆形,坚挺金缘,秋季开花2次,花淡香,花冠深红色,花瓣圆形。

硬叶丹桂: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1/3或2/3有锯齿,边缘波状花淡香,花冠橙黄色。

早银桂:叶椭圆形、全缘、边缘平直,花期较早,一年可开花3-4次,花浓香,花冠淡黄色,花瓣圆形。

晚银桂:叶缘微波曲,基本全缘偶先端有粗尖锯齿。叶面微凹,叶先端短尖,基部宽楔形。一年可开花2次,花期9月下旬与10月上旬,持续6天,每花序有花6-7朵,着花中等,香气中等。花瓣圆形,四裂几全裂,花冠近白色,平展,雄蕊2,子房退化。

小叶苏桂:叶椭圆形,长7-9cm,宽2-4cm,厚革质,叶缘微波状,全缘。一年可开花3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5-10 天,每花序有花5-9朵,着花繁密,香气浓香,花梗长8-15mm,花常下垂或散乱,花瓣椭圆形,花冠柠檬黄色,雄蕊2,子房退化。

紫云:叶椭圆形,中脉在上面凹下,叶缘微波曲,全缘。一年可开花2次,花期10月上旬与10月中旬,每花序有花5-8朵,着花中等,香气浓,花瓣近圆形,花冠初始带蓝紫色,后为银白色,盛开时淡黄色,雄蕊2,子房退化。

醉肌红: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缘或先端偶有细疏锯齿。叶面微凹凸,叶先端长渐尖或渐尖。一年可开花1-2次,花期10月上旬与10月中旬,每花序有花5-9朵,着花繁密,香气淡,花冠澄黄色,花瓣椭圆形,平展,雄蕊2,子房退化。

白洁: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全缘。叶面较平整,先端钝尖或短渐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每花序有花7-9朵,花乳白色或浅黄白色,花香极浓郁,花冠斜展,花瓣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杭州黄: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或1/2以上有锯齿,边缘波状起伏,秋季开花3-4次,着花紧密,有浓香,花冠金黄色,花瓣倒卵状椭圆形。

柳叶桂:小乔木或灌木状,树冠长圆形、圆球形,分枝较多。叶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缘。叶先端渐尖,稀先端有少数锯齿。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每芽有花5-7朵,花朵稀疏,花银白色至黄白色、淡黄色,浓香。

玉帘银丝桂:叶长椭圆形,较狭长,全缘,先端长渐尖,新枝紫色,新叶紫红色。一年可开花2-3次,每次花期6-7天,着花繁密,香气浓郁,花梗细长,达12-17mm,形似玉帘,花朵下垂,花瓣椭圆形,花冠平展,黄白色,雄蕊2,子房退化,不结实。

四季桂:叶二型,春叶大而宽园、宽卵状椭圆形;秋叶较小,椭圆形、全缘、先端偶尔有齿,边缘微波曲。四季开花,以春季和秋季为盛花期,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香,花冠黄白色,花瓣椭圆形。

佛顶珠:灌木,叶波斜形或椭圆状波形,叶面明显呈“Ⅴ”形,内折深墨绿色,叶缘基部以上或1/3以上有粗齿,总梗发达,花黄白色,有微香,花瓣倒卵形。

日香桂:灌木或小乔木,叶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或1/3或2/3以上均有锯齿,深绿色。花序有总梗,花近白色或淡黄色,有微香,花期9月至翌年4月。

E. 桂花的来历

我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

晋代时期,桂花的栽培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唐宋时期,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栽培观赏。

(5)桂花历史扩展阅读

桂花的分布范围:

园林桂花原产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国西南部、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生长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量适宜,土壤多为黄棕壤或黄褐土,植被则以亚热带阔叶林类型为主。在上述条件的孕育和影响下,桂花生长良好,并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宁、湖南桃源、江苏苏州、广西桂林、湖北武汉、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几大全国有名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

F. 有关桂花的故事

一、故事:

1、顽强的桂花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2、桂花献美人

《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3、月中桂花

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毛泽东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二、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

三、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6)桂花历史扩展阅读:

1、桂花功效:淡黄白色,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可制糕点、糖果,并可酿酒。桂花味辛,可入药。以花、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花:辛,温。果:辛、甘,温。根:甘、微涩,平。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2、桂花酒功效: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像是汉代时,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用桂花酒,长辈们喝下之后则象征了会延年益寿。该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有。桂花酒尤其适用于女士饮用,被赞誉为“妇女幸福酒”。祖国医学中有花疗的理论实践,桂花酒就是典型的实例。

3、桂花茶功效:桂花茶可养颜美容 ,舒缓喉咙 ,改善多痰、咳嗽症状 ,治十二指肠溃疡 ,苇麻疹 、胃寒胃疼 、口臭 、视觉不明 。

G. 桂花在中国有多久的历史有哪些品种

中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旧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 屈原(前340——前278)《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钳苑,获得成功。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 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去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元代 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况。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

中国桂花于1771年经广州、印度传入 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 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国家生长为最好。

品种分类

桂花由于久经人工栽培,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栽培品种。全国各主要城市对桂花资源及品种进行了广泛调查,实地记录桂花开花性状,对各种类型桂花的性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较为稳定的遗传性状,并考虑传统分类的方法和园林生产上的应用,鉴定整理出桂花的四个品种群。


热点内容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04 12:20:45 浏览:578
怎么去掉双下巴 发布:2025-07-04 07:30:04 浏览:14
男孩性教育书籍 发布:2025-07-04 06:45:07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