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汤原县历史

汤原县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4 15:34:33

① 汤原县的著名人物

歌唱家曹莉、特型演员柴云清、冬奥会金牌得主杨扬、星光大道2014年度总冠军杨帆

② 黑龙江省汤原县是贫困县吗

2012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名单包含全国592个贫困县,其中,包含中部省份217县,西部省份375县。其中黑龙江省14个,就包含汤原县。延寿县、泰来县、甘南县、拜泉县、绥滨县、饶河县、林甸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县、同江市、兰西县、海伦市。

③ 汤原县志读后感

我们参观的博物馆内共有五个展馆,第一个展馆内陈列着线刻菩萨、武定五年碑、大业四年碑、线刻石狮……;第二个展馆内陈列着地藏墓志、门砧、石财神、翁仲……;第三个展馆内有象牙化石、陶马、陶俑、瓦当等等;第四个展馆内有书籍、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一个展馆陈列的是抗日战争以来的用过的武器、穿过的衣物等各种物品。
我们整个参观的过程中,解说员都给我做了耐心、细致的讲解,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很快就参观完了博物馆。我们恋恋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馆,但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刚才完成了一个历史的穿越,从悠久的历史有来到了繁华的世界。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参观,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我们家乡的历史,更感受到家乡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我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文物货物文化遗产,使我们的文化和优良传统一代代发扬下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虽然参观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留给我思考和给我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会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④ 黑龙江省汤原县简介

汤原县位于佳木斯市西部,总面积3420平方公里,辖3个镇、10个乡、204个行政村,境内还有3 个省属国营农场和1个林业局。全县总人口26.3万人。 汤原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有9大类21个品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岩金、砂金、铁矿、大理岩、褐煤、石英砂、白云岩等,最近又发现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林业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红松、落叶松、鱼鳞松、柞、桦、杨、椴等树种,还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参等中药材和蘑菇、木耳、山野菜等山产品。亮子河红松原始母树林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县境内河流纵横,有一江(松花江)、二十二河,水资源总量70亿立方米, 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小水电开发潜力较大。
汤原县交通十分便利,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图门—佳木斯、佳木斯—鹤岗铁路与哈尔滨—萝北、鹤岗—大连公路贯穿境内,全县主要乡镇均分布在铁路沿线。松花江航运发达,可广为利用。县城所在地汤原镇已开通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特快传递等现代电信、邮政业务,其他乡镇也基本开通程控电话。
汤原县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农业以种植水稻、大豆、玉米和甜菜、烤烟等作物为主,是黑龙江省产粮大县之一。汤原县大米久享盛名,是晚清“御米”的主要供应地。工业形成了食品、建材、机械、造纸、塑料、金属采选、木制品、包装印刷、皮革制品、饲料等行业群体,牙签、地板块、木碗、皮手套、红小豆、山野菜等产品远销海外。历经四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汤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县份之一。199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1亿元,工业总产值2.51亿元,农业总产值3.12亿元,粮豆薯总产量25.2万吨。

⑤ 中国有几个汤原县

中国没有那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县级城市使用的是相同的地名。
汤原县就一个。
汤原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部边缘,北依小兴安岭千里群山,南邻松花江、汤旺河两大水系,介于煤成鹤岗、林城伊春、口岸城市佳木斯之间。
谢谢!祝你好运!

⑥ 汤原县的建制沿革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905年12月24日)奏准,汤原遂自此设县治,因建置在汤旺河平原上,故而名称汤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汤原县属黑龙江省兴东兵备道节制1912年归绥兰道管辖;
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除道制,汤原县直属于黑龙江省。
1934年10月隶伪三江省管辖
1945年8月17日苏联红军进驻汤原镇,伪县公署垮台。
1945年11月汤原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合江省政府。
1947年2月,合江省建立四个专员公署,汤原县隶第四专员公署。
1949年4月合江省并入松江省,汤原县遂改隶松江省。
建国后,汤原县隶属关系未变;
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销,并入黑龙江,汤原县始隶属于黑龙江省合江专员公署;
1985年1月10日,合江专员公署与佳木斯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汤原县由佳木斯市领辖。

⑦ 汤原镇的历史

汤原镇名源于县名。原名“汤旺河口”。清末,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于汤旺河口设置汤原县,勘定城基,并修衙署,时属宅中乡境内。1910年(清宣统二年),修筑城墙,并掘城壕,设置第一区。中华民国成立后,1921年县知事以交通窒塞为由,请准将县城迁至松花江岸“柈场子”地方(今汤原镇南江沿),勘划城基,建造新县署房舍。南迁后,称老县城为“北街”或“旧街基”。后因新县城地势低洼,常受水患,1923年4月又将县署迁回“北街”原县城。东北沦陷后,1939年改称汤原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第一区,1948年11月改为县城区,1950年改为第一区。1955年设置汤原镇。1958年8月,将向阳乡并入改称汤原镇人民公社。1961年6月,将部分生产大队划出成立向阳公社。1980年,复称汤原镇。

⑧ 鹤立县的历史沿革

鹤立县,以鹤立河得名。清末,黑龙江总督、巡抚曾奏请于鹤立冈设置鹤冈县专,隶属兴东道。属虽拟“即设”,但人口稀少,未能成行。中华民国年间,鹤岗农、商代表联名呈请要求将“汤原之鹤岗镇分区设治”,黑龙江省政府以“库储空乏”,令复“暂从缓议”。东北沦陷后,1939年6月1日,伪满公布,“以三江省汤原县及萝北县区域之一部,设置鹤立县”,伪县公署驻鹤立镇,隶属三江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1945年12月,经合江省政府批准,将鹤立县所属兴山镇划出改设兴山市,由鹤立县领导。1946年4月,兴山市改由合江省管辖。同年9月,复将兴山市改由鹤立县领导。1947年2月,合江省政府于鹤立镇设立第四专员公署,将鹤立县及兴山市同时划归第四专区管辖。同年7月,撤销第四专区,鹤立县改由合江省管辖。1
948年10月1日,合江省政府发布《布告》,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将汤原、鹤立两县合并为汤原县。

⑨ 听讲汤原县的故事作文

谁说我匆匆的脚步让我遗忘了太多沿途的风景?我的心里早已酝酿出一地的相思。“我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只一句,江南雨巷的景色尽收眼底。江南雨巷应是悠长而幽深的,哪怕一丝丝的声响都会惊扰了它的宁静,所以才会在作者纵马驰过的一刹那惊起深闺少妇的离思。是谁说深闺之人不懂得愁滋味?且看少妇眉宇间难平的愁意,她愁,是否行走远方的良人将要归来;她愁,是否那个人会江南雨巷思念……江南雨巷因了她的愁意而增添了些许的生气,我知道她在守望,守望那远方来归的良人,我亦知道她用她的离思和守望让我学会坚持,坚持着她的风景,坚持着她的坚持。“嘟嘟,嘟嘟嘟……”这中巴车的喇叭催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转眼已来到了外婆家所处的村落。呼吸着久违而又新鲜的乡土气息,朝那辆封闭味怪的中巴挥手拜拜。忽然,一只家燕掠过天边,瞬间而逝。目送它远去,心中竟漫上一丝悲伤和忧愁,自己终究也要像它一样离开这养育过我的土地。没几步,便来到了那熟悉的村屋前,时光仿佛倒流一般,眼前还是这间房屋,只不过多了个孩童倚在栏杆上,正痴痴望着蓝天发呆。而我,静静地看着他对蔚蓝的天空的痴迷状。耳旁传来几声哞哞的牛叫声。突然有什么东西抽到了我的脸上,痒痒的。这打破了一切,打破了我对往事的怀念。是只粗壮的水牛甩动着尾巴,擦身而过。渐渐的,只留下了一个背影。离吃饭时间还早,我绕过两间村舍,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踏上了一条乡间小路。我闲来无事,踢着小石块。一个不小心,石块掉到了路旁的水坑中,我的视线也就离开了地面。回头看看,竟麻木地走了这么长的路,一串串的脚印则被留在了身后。那么路的尽头是什么?我心里不断地猜测着。此时,一缕清风拂过我的脸庞,吹散了路旁的蒲公英,也吹散了我额头上的疲惫。一簇簇蒲公英在空中随风飘舞,我便信手拈下一朵在手中慢慢把玩。看着它风亦可摧的身躯,不禁有些不忍,于是我把它捧在手心,轻轻地送它回了族群的队伍中。目光随着它们越升越高,它们飘走了,我的目光却停留在那朵朵纯洁无瑕的白云和它们背后的苍穹。那么的美,那么的醇。似虚似实,亦梦亦真。欣赏着这番美景,脚步却未曾停下。任何的不快似乎化为云烟,离我而去。终于到了路的尽头,却令人失望,是一块巨石,大煞风景。气愤的我一脚把一块小石头踢入道旁的层层麦浪中,孰不知惊起一群失措的麻雀,扑腾着翅膀飞走了。看着它们慌张的样子,心里偷偷地笑了。回头望去,笔直的炊烟已升起。是啊,我该回去了。不要过于执着追求终点,也许那里什么也没有。权力?财富?又算得了什么?多看看沿途的风景,好好的享受这美味的过程,品味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这趟回来的收获吧!

⑩ 鹤岗市的变化历史

鹤岗原为汤原县下的一个小镇,俗称鹤立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拟于此镇设置鹤立县,后因种种原因未遂。

此地是随着煤炭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自民国三年(1914年)曹凤阳在此发现炭层后。民国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了采掘权。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开采,同年誉军鲍贵卿以及财政厅长,实业厅长等人,以个人名义投资,成立鹤岗煤炭矿有限公司,并计划扩大矿区,铺设一条从矿山到松花江岸的轻便铁道。

民国八年(1919年)六月刘尚清(黑龙江省财政厅长)任总办。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矿山站(一名石头河)到莲江口铁路竣工,民国十六年(1927年)二月开始营业。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伪满洲国,于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设立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此后。鹤岗煤矿由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经营。随着煤炭开采业的不断扩大,此地迅速发展起来。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伪满洲国实行行政机构改革之际。由汤原、萝北两县析置鹤立县,隶属三江省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销三江省,鹤立县划归合江省所辖。

解放后,鹤立县升置市,名为兴山市。

1951年改兴山市为鹤岗市,后为黑龙江省所辖。

1906年(清光绪三十工年)黑龙江省开始出放“鹤字段”毛荒。1916年清丈完毕。此时在今鹤岗附近出现数十个垦荒村落。1918年(民国7年)沈松年与孙丙午等人合资15万元成立兴华煤矿公司,开发石头河地方煤矿。1926年鹤岗铁路开通,煤矿发展。1929年3月,鹤岗煤矿公司驻矿事务所设街基管理员管理街政事务,从此矿山设治,名兴山镇。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兴山湖,1938年日伪将兴山镇改治兴山街,隶属汤原县。1939年改隶鹤 立县。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殖民统治,1941年5月将兴山街改为特翰街。还驻有日本宪兵分队、日本关东军守备以,设“鹤岗刑务署”、“鹤岗矫正辅导院”两所监狱。1944年二月兴山街改称鹤岗街。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民主政府接管鹤岗,于1945年12月20日建立兴山市,先后隶属鹤立县、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兴山市改称鹤岗市,为松江省辖市。1954年鹤岗市为黑龙江省辖市。1958年鹤岗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1966年鹤岗市改由省直辖。

1980年4月2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鹤岗市东风区、跃进区,设立南山区;撤销鹤岗市群力区、反修区,设立东山区;红卫区更名为兴山区;红旗区更名为兴安区。

1987年11月6日,将佳木斯市的萝北县、绥滨县划归鹤岗市。

热点内容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04 12:20:45 浏览:578
怎么去掉双下巴 发布:2025-07-04 07:30:04 浏览:14
男孩性教育书籍 发布:2025-07-04 06:45:07 浏览:727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发布:2025-07-04 04:12:15 浏览:952
面试体育教师 发布:2025-07-04 03:55:12 浏览:120
教师师德先进材料 发布:2025-07-04 03:05:55 浏览:487
用什么词来形容班主任 发布:2025-07-04 00:41:46 浏览:849
吉婷老师 发布:2025-07-04 00:40:42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