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发布时间: 2021-08-04 16:58:27

⑴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讲义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 ,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 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Mn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 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 +H2O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其他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种,课本里只介绍了最小公倍数法,现在再介绍几种常用的配平法。
(1)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是则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燃烧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
FeS2+O2——Fe2O3+SO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氧气是双原子的分子,无论有多少氧分子跟FeS2反应,反应物里总含有偶数氧原子。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个氧原子,是奇数。在SO2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是偶数,它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怎样,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总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我们可以在化学式Fe2O3前试写一个最小偶数2,再进一步配平。
FeS2+O2——2Fe2O3+SO2
生成物Fe2O3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应和反应物FeS2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相等,因此,必须在反应物Fe2S2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
4FeS2+O2——2Fe2O3+SO2
由此可以推知在化学式SO2前应写一化学计量数8。
4FeS2+O2——2Fe2O3+8SO2
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的总数是22,那么反应物里氧的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FeS2+11O2 2Fe2O3+8SO2
(2)用观察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H2O+Fe——Fe3O4+H2
显然,Fe3O4里的三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原子,而Fe3O4里的四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3。
4H2O+3Fe——Fe3O4+H2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的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H2O+3Fe Fe3O4+4H2
也就是,
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有氢以氢作标准,无氢以氧为准绳;
调整只能改系数,原子各等就配平。
氢氧全无找一价,变单成双求配平;
配平系数现分数,全式乘2必平整。

⑵ 全部初中化学总复习总结

初中的化学都比较简单【但我觉得要注重化学试验和试验的现象,上到高中就知道这很重要的!】

首先区别清楚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变化时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伴随着形状,状态,颜色的变化)
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被破坏分解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其他分子。

其次分清原子,分子,离子的区别。
物质微观上——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分子的特点: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隙发生改变就是物质“三态”变化】4.物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不同性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原子的特点:1.原子体积和质量很小,肉眼看不见。2.原子在不断运动。3.原子之间有间隙。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原子性质不同。5.原子在化学中不能再分。

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概念:化学变化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失去电子变成原子

电离:(定义):物质溶解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
(条件):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

酸【定义】:电离是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酸的化学性质: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酸+碱==盐+水。5.酸+盐==新酸+新盐

碱的化学性质:1.跟酸碱指示剂反应,是是瑞士也变蓝色,是酚酞变红。2.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酸==盐+水。4.碱+某些盐==新碱+新盐

复分解反应:由2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2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参加反应物质要“溶”,多指溶于水,生成物要有水,或者沉淀,或者气体】
氯离子的检验:在被检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AgNO3),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被检物中含有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被检溶液中加入氯化钡(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被检物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顺口溜:
高价无亚,低价有亚
钾钠银氢正一价
钙镁钡锌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
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汞一二铝正三
铁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
氢、硝、氯根负一价
硫、碳酸根负二价
磷酸根为负三价
还有铵根正一价
高锰根和锰酸根前负一来后负二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碱盐溶解性顺口溜:
碱除钾钠钡和钙,其余都不溶于水;
硝酸盐都溶于水;
氯化物除氯化银,其余都可溶于水;
硫酸盐除硫酸钡,其余都可溶于水;
碳磷盐除钾钠铵,其余都不溶于水。

溶液pH值的测定顺口溜:
紫色石蕊试液酸红碱蓝,无色酚酞试液酸无碱红。

以下是初中常见常考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本人在每种类型提供3—4个化学方程式作例子。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分解反应: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氧化还原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氧化还原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⑶ 初中化学总复习提纲

1.熟悉各个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物理性状
2.归纳各个物质反应的特征
3.根据你所复习的多做几个摧断题
以下是复制别人的:http://..com/question/154112364.html?si=6
你可以找些化学知识大全(这个很多),最关键的是记住特征物质,特征反应。比如沉淀气体,各种物质颜色。初中化学是很基本的,只要用心学一定能学好的。多做题多积累,多问老师,多上网查查,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举个例子吧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⑷ 初中化学总复习(要精华)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一、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的相关观点: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
2、 分子是原子构成的; 8、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结构和种类都改变;
3、 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9、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中是
4、 分子、原子、离子都不断运动; 否可以再分;
5、 分子、原子间有一定间隔,可以压缩; 10、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6、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1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有“三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质量不变。
13、稀有气体原子和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稳定结构,但达到稳定结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14、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5、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16、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17、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 Fe C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元素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8、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19、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0、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2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变化,化合价一定会改变。
22、元素周期表中族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6族),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为周期(7个周期)。
23、常见的离子: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根离子CO32-、硝酸根离子NO3-、铵根离子NH4+
二、物质变化、物质性质、物质分类
1、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般指形状改变和三态转变。
2、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4、微观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生成新物质。
5、氧化物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两种元素 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6、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可燃物 ②有空气或氧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7、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混合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8、特别的物理变化有:石油的分馏,干冰升华,矿石粉碎,潮解。
9、特别的化学变化有:煤的干馏,物质在空气中变质,风化。
10、特别的混合物:溶液,合金,矿石,空气,煤、石油、天然气、水煤气都是混合物。
三、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有:①表示某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 金属、稀有气体、部分固体非金属)。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①表示某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想一想哪些不符合)
③表示该物质由何种元素组成 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3、离子符号表示某离子及一个离子带多少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4、化学方程式可知:①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各物质间的质量比③参加反应的粒子数(计量数)。
5、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即原子的个数比)。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7、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8、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四、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中“三个不变”原子(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质量不变。
“一个一定变”分子种类(分子组成)一定变 ,“一个可能变”分子数目不一定变。
五、元素化合物
1、氧气具有氧化性,常见的氧化剂。
2、碳在氧气燃烧放出白光,产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硫在空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产物有刺激性气味。
4、磷在氧气中产生大量的白烟,产物为白色的固体。
5、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产物为白色的固体。
6、铁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物为黑色固体。瓶底要放点水或细沙。
7、铜在空气中加热由红色变黑色。
8、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都产生蓝色的火焰,鉴别应看生成的产物。
9、水净化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10、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H2CO3
11、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CaCO3
12、紫色石蕊遇酸液变红色,遇碱液变蓝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酚酞遇碱变红色,指示剂遇中性试剂不变色。
13、酸的性质:①酸和指示剂反应 ②酸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注:酸只能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③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⑤酸和某些盐反应。
14、碱的性质:①碱和指示剂反应②CO2 SO2和可溶碱反应 ③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反应。
15、盐的性质:①盐溶液和某些碱溶液反应 ②盐和某些盐反应 ③盐和某些金属反应(活 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出来)。
16、氧化物的性质:①CO2、SO2、SO3和水反应生成酸 ,②K2O、Na2O、BaO、CaO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③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④金属氧化物和还原剂反应。
17、金属的性质:①金属和氧气反应 ,②金属和酸反应 ,③金属和某些盐反应。
18、金属及金属矿物的保护措施:
①防金属锈蚀、②回收、③合理有计划的开采、④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19、溶液的内容:①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的温度、
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溶质的质量 ③溶解度的规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熟石灰);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六、气体制取和收集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考虑:①反应物的状态 ②反应的条件。
2、收集应考虑:①密度和空气比较②该气体的溶解性(O2不易溶、H2难溶、CO2可溶)。
3、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4、制氧气的注意事项: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并放一小团棉花,②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 ③导气管应只伸入试管少许。
5、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不能用碳酸钠 ②应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
6、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出集气瓶口,复燃。
7、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8、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9、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10、鉴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的方法是,看燃烧后的产物。
七、物质燃烧的知识:
1、物质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 ②有充足的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2、提高燃烧效率的措施:①有充足的氧气 ②提高空气和可燃物的接触面积。
3、灭火的措施: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空气或氧气 ③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八、三大污染,绿色能源
1、空气污染:①烟尘 ②有害气体(SO2 、NO2 、CO)。
2、水体污染: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的农药化肥的任意施放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白色污染:不可降解的塑料的随意弃置。
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塑料袋、使用可降解塑料、回收塑料
4、绿色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酒精(乙醇)。
5、清洁能源:氢能、乙醇、天然气
十、物质用途小结
CO2:气体:灭火、汽水 、温室化肥, 固体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
N2:食品填充气、灯泡保护气,稀有气体:焊接金属保护气、霓虹灯填充气
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漂白粉。
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等。 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 生理盐水(0.9%)。 铁粉:食品防腐剂(除水和氧气)
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 C6H12O6:供能
NaHCO3: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浓H2SO4做气体的干燥剂。
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
H2: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CO:能源、冶炼金属、煤气中毒。
CH3COOH:显酸性、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C2H5OH:燃料(减少污染、可再生),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

热点内容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04 12:20:45 浏览:578
怎么去掉双下巴 发布:2025-07-04 07:30:04 浏览:14
男孩性教育书籍 发布:2025-07-04 06:45:07 浏览:727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发布:2025-07-04 04:12:15 浏览:952
面试体育教师 发布:2025-07-04 03:55:12 浏览:120
教师师德先进材料 发布:2025-07-04 03:05:55 浏览:487
用什么词来形容班主任 发布:2025-07-04 00:41:46 浏览:849
吉婷老师 发布:2025-07-04 00:40:42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