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安泽历史

安泽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4 17:11:18

⑴ 荀子的故乡到底是安泽还是新绛

安泽县,在山西省临汾市动79公里,地处偏僻之隅,全县人口仅仅7万人。是荀子的故乡```

⑵ 安泽是什么时候申请成为千年古县的

初夏的安泽,鲜花遍野,沁河泛澜。5月29日,安泽县举行“千年古县”授牌揭牌仪式。仪式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组专家授于安泽县“千年古县”荣誉证书;宣布大型文献片《千年古县―――安泽》正式开机。 近年来,安泽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组成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的总体部署,依托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荀子文化品牌,全力做好“太行胜境、天然秀色,荀子故里、神奇安泽”这篇文章。他们先后成功举办了荀子文化研讨会、首届中国(山西?安泽)荀子文化节、荀子文化园海内外大征联以及千年古县申报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安泽的文化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在这次由国家民政部、国家地名标准化委员会、中国地名协会发起的“中华千年古县”评选活动中,安泽县被国家民政部和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核准为中华千年古县,成为全省第一个申报成功千年古县的县。
满意请采纳

⑶ 从“安泽与中国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老师说的哦!
在科学上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学习也应如此.人们要善于观察思考.魏格纳对科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乐于助人!

⑷ 安泽家族创始人是谁

安泽轩。 = =

⑸ 安泽县的名胜古迹

西洪驿遗址:位于城北21公里和川镇西洪驿村,文化层临沁河,高出河面24米,距地表土0。9-1。2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含有陶片、石器、兽骨,陶片多灰、红两色,石器有石斧、石锤,属新石器晚期龙山型文化。
川口遗址:位于安泽县府城镇川口村西沁河东岸台地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2——0。3米。采集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篮纹,器形有筒形罐、折肩壶、杯、小口高领罐等。属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
白村遗址:位于城南13公里白村北高地,高归河东50米,文化层距地表60——80公分,面积约300平方米,含红、灰陶片及兽骨木炭,新石器晚期的遗址。
义唐遗址:位于安泽县府城镇义唐村北山前坡地,南临季节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0。5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红褐陶和夹砂灰陶片,其纹饰有篮纹、线纹、弦纹、绳纹,器形有小口尖底瓶、敛口钵、罐、盆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子坪遗址:位于安泽县和川镇西洪驿村东北沁河西岸台地上。1987年发现,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4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其纹饰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鸡冠耳罩、鼎、盆等。属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存。
李垣遗址:位于安泽县府城镇李垣村东北李垣河东北岸山前坡地上。1996年发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5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汉代泥质灰陶绳纹鼓腹罐、壶及绳纹板瓦等残片。
英寨遗址:位于安泽县良马乡英寨村北约20米沁河东岸坡地上。1996年发现,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0。5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魏晋时期的泥质灰陶卷沿盆、系耳罐等残片。
唐尧城:故址在今县城北36公里唐城镇,世传尧筑城于此。
合阳故城:北魏建义元年(528)置合阳县,建有合阳城。北齐并入冀氏县。故址在今安泽县东南27。5公里河阳村。
冀氏故城:北魏建义元年(528)割禽昌、襄陵两县地置冀氏县,建有冀氏城。《旧唐书·地理志》载本为汉猗氏县地,后在古猗氏城南置冀氏县。元时并入岳阳县。民国为冀氏里,今为冀氏镇。故址在今安泽县南15公里冀氏镇。
安泽故城:北魏建义元年(528)置安泽县,属义宁郡,隋大业二年(606)改名岳阳县,民国三年(1914)复名安泽县。故址在今古县岳阳镇。
和川故城:北魏建义元年(528)置义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为和川县,隋大业三年(607)省,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宋熙宁五年(1072)并人冀氏,元佑元年(1086)复为和川县,金不改,元至元(1264-1294)中并人岳阳县。故址在今安泽县北15公里和川镇。
郎寨塔:位于安泽县马壁乡郎寨村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通高约8米,现存八级。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宋代建筑。塔基石砌须弥座式,高0。85米,宽195米,一层中空,正面辟拱门,东、北面隐起板门,西面嵌清嘉庆八年(1803)诗碣1块,其余四面皆隐起破子棂窗、八角倚柱,上施额枋、斗拱、檐椽,檐椽下方叠置仰莲两层,二层以上四面均辟壶门,每层塔檐叠涩出檐。塔身五层以下收分甚小,五层以上逐渐收缩。塔顶残,塔刹不存。
麻衣寺砖塔:位于安泽县和川镇岭南村西约2公里南山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通高约21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形制观察为金代建筑。塔基石砌,塔身底层及三至七级四面均嵌有石碣,除第四级各面仅嵌石碣外,其余各面及石碣上下均开龛雕麻衣寺塔有佛像,第级四面各嵌佛像1尊(上五下六),共计嵌佛44尊,第八级每面嵌佛2尊,塔身共嵌佛像336尊、毁坏21尊、尚存315尊。此塔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富有辽金砖塔华丽风格的古建筑,对研究金代宗教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玄观:位于安泽县府城镇高壁村。据观内碑文记载,原名颐真庵,金兴定元年(1217)改称通玄观,元、明、清历代均有重修,现存主体建筑结构为清代,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中轴线存山门、戏台、正殿,两侧为厢房。正殿面宽三间,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建,供奉道祖,进深七椽,单檐悬山顶。嘉庆年间维修,增东西角殿走廊,一体土木结构,正殿顶塌,有柱梁支撑。存金代石碣2方,元大德三年、清乾隆五年、嘉庆三年石碑3通,合成一组道教历史资料。
兴昌租行:位于安泽县马壁乡下唐村。据民国《重修安泽县志》记载,兴泰昌为平遥七洞村侯登朝在安泽县开办的租行,创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占地面积225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现仅存大门和正窑。正窑为石砌窑三孔,装修已不存。

⑹ 解放前山西的浮山县安泽县为什么叫月阳

安泽县古名岳阳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随着华夏历史演进、朝代更替,县域分合无常,建置多次变更。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有先民在此活动生息.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夏商之时,今安泽属于冀州之域。周成王'桐叶封弟',叔虞建唐;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把国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初期统辖范围主要在今山西省南部汾河、浍河流域)。西周、春秋时,安泽属于晋国的管辖范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并且获得周天子的承认,各自独立建国。战国时,安泽先属韩国、后属赵国统辖。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最后灭掉关东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王朝,废封建,行郡县;安泽属于上党郡。西汉时,在今安泽境内置氏县,这是安泽境内首次置县;北部地区归属毅远县(治沁源),都隶属于上党郡。东汉时,改氏县为猗氏县;北部仍属毅远县(新莽时曾改“毅远”为“毅近”,东汉又恢复旧名),依旧归属上党郡管辖。三国时,今安泽仍归猗氏县和毅远县管辖,隶属于魏国的上党郡。公元280年,西晋继秦之后又一次完成全国统一。西晋时,废猗氏县和毅远县,今安泽并入襄陵县 (治所在今襄汾县新城镇古城庄) ,隶属于并州平阳郡。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灭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刘渊时,今安泽仍属襄陵县,隶属雍州(郡治平阳县)平阳郡。公元319年,刘曜迁都长安,建立前赵,设置冀州(治今安泽县) ,今安泽属冀州。公元329年,石勒攻灭前赵,冀州被废。此后,平阳地区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秦所占有,今安泽一直并入襄陵县,隶属于平阳郡管辖。至公元439年,北魏基本上统一中国的北方。北魏之初,今安泽从属于平阳郡禽昌县(故治在今洪洞县曲亭镇)和襄陵县管辖。 “孝昌之乱”后,山胡占领吕梁山区,北魏的行政区划变更频繁。建义元年 (528),北魏在原猗氏县故地周围设置了四个县:割禽昌、襄陵两县之地设置冀氏县(治今安泽县冀氏镇),合阳县(治今安泽县杜村乡河阳村),分禽昌县置义宁县(治今安泽县和川镇),安泽县(治今古县岳阳镇) ;同时分平阳郡设置冀氏郡,郡治冀氏县,领冀氏、合阳两县;义宁县和安泽县归义宁郡(528年置,治今沁源县);冀氏郡和义宁郡隶属于并州。安泽县名始于此时,相传因县城在安吉和泽泉之间而得名。534年,东魏建立;次年,西魏建立;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魏时,冀氏县和合阳县仍属冀氏郡,义宁县和安泽县隶义宁郡,两郡隶属于晋州(治今尧都区)。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577年,北周灭掉北齐,重新统一中国的北方。北齐时,废冀氏郡,将合阳县并入冀氏县,冀氏县改属义宁郡;义宁县和安泽县仍属义宁郡,义宁郡属晋州。北周时,今安泽的行政区划同于北齐。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又一次完成全国大一统。隋文帝时,改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又改州、县两级制为郡、县两级制。今安泽在隋文帝属于晋州,在炀帝时属于临汾郡。 583年,废义宁郡。 598 年,改义宁县名为和川县;607年,和川县并入沁源县。 606年,改安泽县名为岳阳县(仍治今古县岳阳镇),因其在霍太山(又名“太岳山”)之南而得名。隋炀帝时,冀氏县和岳阳县隶属于临汾郡,和川县隶属于上党郡。 618年,李渊代隋建唐。唐朝时,基本实行州、县两级制。岳阳县和冀氏县隶属于晋州;618年,分沁源县置和川县(治今安泽县和川镇) ,隶属于沁州(治今沁源县城);晋州和沁州隶属河东道管辖。907年,唐王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史称“五代”。期间,今安泽的行政区划仍同于唐代。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兵变代周建宋。北宋初年,和川县仍属沁州;981年,沁州废,改属晋州; 1072年,和川县降为和川镇,隶属于冀氏县,1086年又升为和川县;冀氏县、岳阳县、和川县三县基本并存,均隶属于晋州(1116升为平阳府) ,晋州隶属于河东路。1127年,北宋亡于金人,宋室南渡建立南宋,北中国成为金朝的地盘。金朝时,冀氏县、岳阳县、和川县三县并存,均隶属于平阳府,平阳府隶属于金的河东南路。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北中国归于蒙古;1276年,元军南下灭南宋,重新完成全国大一统。元朝时,1266年,省并冀氏县入岳阳县; 1267年,又在今古县岳阳镇重置冀氏县,并且将岳阳县和和川县并入冀氏县; 1293年,又改冀氏县名为岳阳县(治今古县岳阳镇)。至此,冀氏、和川、岳阳三县终于合并,形成新的岳阳县。岳阳县隶属于平阳路(1305年改名晋宁路) ,直属中书省管辖。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明。明朝时,岳阳县隶属于平阳府,平阳府隶属于山西布政使司。1644年,明朝亡于李自成农民军,不久,清兵入关,先后打败农民军和南明势力,控制全国。清朝时,岳阳县仍隶属于平阳府,平阳府隶属于山西省。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岳阳县隶属山西省河东道;1914年6月,山西省政府奉总统令将岳阳县改名为安泽县(治今古县岳阳镇) ,原因是它和湖南省岳阳县重名; 1937年,安泽县划归山西省第三行政区管辖;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安泽县城; 1940年八月,晋冀鲁豫边区于安泽县西部重新设置岳阳县;1941年九月,太岳行署成立,安泽县和岳阳县同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署二专署;1941年六月,又于安泽县南部设置冀氏县,隶属太岳行署四专署; 1942年四月,岳阳县并入安泽县, 1946年十月,冀氏县并入安泽县,安泽县隶属太岳行署岳北专署。1948年8月26 日,由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组成的华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此前的8月22日,太岳行政公署所属各专署宣布撤销,太岳行署所辖各县基本上分别划归山西省各专署。1949年六月,安泽县隶属翼城临时专区管辖。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50年1月,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专署,安泽县人民政府迁驻府城镇,原驻地改称古县镇; 1954年设立晋南专区(临汾专区和运城专区合并组成) ,安泽县隶属山西省晋南专员公署; 1970年撤销晋南专区,分设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地区:1971年6月国务院批准组建古县,划安泽县西部七个公社设置古县,同时将屯留县良马公社划归安泽县,同年10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古县更名为岳阳县,12月,再因与湖南省岳阳县重名而复称古县,安泽县和古县都隶属山西省临汾地区。 2000年临汾地区改名为临汾市(地级) ,原临汾市(县级)改名为尧都区,安泽县和古县现今都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

⑺ 安泽县的介绍

安泽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部,临汾地区东北、太岳山东南麓。因其居霍山太岳山之阳,故又称之“岳阳”。截止2013年,安泽县辖4个镇、3个乡、1个社区中心,4个社区居委会。面积 1967平方公里,人口8.26万,县政府驻府城镇。安泽县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故里、又是古代名相蔺相如的栖身地,还有遍布全县的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纪念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和尚无大面积开发的煤炭资源大县。1山西第二大河、唯一的一条无污染河流——沁河,纵贯境内109公里。2011年安泽县农作物种植面积385860亩,建设重点工程66项,为安泽工农业发展夯实了先天基础。

热点内容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04 12:20:45 浏览:578
怎么去掉双下巴 发布:2025-07-04 07:30:04 浏览:14
男孩性教育书籍 发布:2025-07-04 06:45:07 浏览:727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发布:2025-07-04 04:12:15 浏览:952
面试体育教师 发布:2025-07-04 03:55:12 浏览:120
教师师德先进材料 发布:2025-07-04 03:05:55 浏览:487
用什么词来形容班主任 发布:2025-07-04 00:41:46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