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南京历史名称

南京历史名称

发布时间: 2021-08-04 19:19:54

㈠ 南京古代叫啥名字,全一点!!!

南京古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秣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南都、天京、首都。

别称:龙盘虎踞(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江南佳丽地、钟山风雨帝王城。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南京历史名称扩展阅读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建都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杨吴(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㈡ 南京的名称演变

1、春秋时吴国和越国 先后在今南京市区所筑的冶城和越城,还不能视作行政设置。
2、战国时期楚国所设的金陵邑为最早。从此“金陵”就成为古代南京地区的通用名称。
3、秦代在金陵故地设有秣陵(秦始皇见金陵有帝王之气,将金陵改为秣陵,以此来压帝王之气)、丹阳与江乘三县。
4、同秦
5、三国时期,孙吴改秣陵为“建业”,意谓将在此“建帝王之大业”,并定为首都
6、西晋初,改建业为“建邺”,西晋末又改建邺为“建康”,故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之首都均称建康。
7、六朝时期金陵地区的郡县级设置变动较大。
8、金陵降为一般的州县,并且屡改州县的名称与隶属关系。当时的通称以“金陵”最为常用,隋代常称“蒋州”,唐代常称“白下”、“上元”、“江宁”、“升州”等。
9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在金陵设升州大都督府,又分设上元、江宁二县,旋改界州大都督府为金陵府,并定为西都。
10、南唐建国后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11、北宋初,改江宁府为升州,不久又复名江宁府
12、元代初年仍名建康府,旋改称建康路(呵呵 这是元代设的行政区域),后又名集庆路 13、明代建国后,于1368年以应天府(朱元璋于1356年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为南京,1378年定南京为京师。
14、明成祖以北京为京师,恢复南京之名,作为留都。
15、清代初年,改应天府为江宁省后改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 。
16、太平天国时期,改江宁府为天京,并以天京为中心设天京省。后清军攻陷天京,又复名江宁府如故。
17、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定都于江宁府,并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废上元、江宁二县
18、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废金陵道,南京先后被称为“南京市”、“南京特别市”、“南京直辖市”及“首都市”等名。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南京仍为直辖市。1952年改为江苏省辖市,为省人民政府驻地。

㈢ 南京以前又叫什么

据史载,南京在历史上用过62个名称。在世界史上
都属罕见。主要有:金陵(南唐) 秣陵(秦、汉) 石头城 建业(邺) 建康 (南宋)蒋州(隋) 白下 上元(唐) 江宁 集庆路 应天 天京(太平天国) 等。南京的得名源于明朝初年朱棣即位将应天府改为南京。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㈣ 关于南京的历史

南京历史悠久。50万年前,今东郊汤山葫芦洞一带已有被后世称为“南京人”的原始先民活动。3000多年前,沿江河一带已相当密集地分布着被后世称为“湖熟文化”的青铜器时代的居民聚落。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境设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地方建置。

1、公元前541年,吴国在今高淳区境建濑渚夷,因城池坚固,又名“固城”。公元前495年前后,吴国在今主城朝天宫一带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作坊,称“冶城”。公元前473年,越灭吴,翌年筑城于秦淮河口,后世称“越城”,是为南京主城区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占其地建金陵邑,筑城于石头山(今市内清凉山),为南京主城区政区治所建置之始,南京自此得名“金陵”。

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改金陵邑为秣陵县。212年,孙权在楚国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称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大业”。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后于229年10月迁都建业,是为南京建都之始。1368年,朱元璋在此(时称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实行南北两京制,于应天府置南京,是为南京地名之始。

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日,废江宁县、上元县,置南京府。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定南京为首都,改江宁县主城部分为南京市。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52年9月,南京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1990年,南京市为计划单列市,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为副省级城市。

(4)南京历史名称扩展阅读: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于此立都,后又经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成为融南北风情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城市,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南京条约》)。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侵占南京,进行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被害军民30万人以上,牢记历史,勿忘耻辱。

㈤ 南京的历史称谓按顺序排,要全面

历史上,南京一共有过多达44个名字,有趣的是,建康路、集庆路居然都曾是南京城的名字。南京历史上曾被称作: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县、秣陵、宣亭县、石头城、建业、建邺、建康、怀德县、费县、蒋州、江宁、归化、金陵、白下、江宁郡、瘅州、上元、瘅州大都督府、江宁县、金陵府、西都、江宁府、江南东路、建康府、建康路、集庆路、应天府、京师、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南京、南京市政厅、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
最被人熟知的是:建业,建康,应天,金陵,天京。
详解:
今南京地区的行政设置应以战国时期楚国所设的金陵邑为最早。从此“金陵”就成为古代南京地区的通用名称。在这以前,春秋时吴国和越国先后在今南京市区所筑的冶城和越城,还不能视作行政设置。此外,春秋时吴国又曾在今南京郊县六合与高淳境内分别设有棠邑与濑渚邑,亦是当时县一级的行政设置。

秦代在金陵故地设有秣陵、丹阳与江乘三县,其县治分别在今江宁县秣陵关、江宁县小丹阳与今栖霞山附近,均属郡管辖,堂邑县则属东海郡管辖。两汉时上述四县仍然保留,另加设湖熟县(县治在今江宁县湖熟镇),其中秣陵、丹阳、江乘、湖熟四县皆属扬州刺史部丹阳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管辖,而堂邑则属徐州刺史部临淮郡管辖。

三国时期,孙吴改秣陵为“建业”,意谓将在此“建帝王之大业”,并定为首都,又将扬州刺史驻地与丹阳郡郡治迁来建业。西晋初,改建业为“建邺”,西晋末又改建邺为“建康”,故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之首都均称建康,同时也是扬州刺史驻地与丹阳郡治所在。故六朝之金陵既可用首都之名——建业与建康,亦可用州治之名——扬州,还可用郡治之名——丹阳,但“建邺”仅是西晋一代三十余年之名,西晋时的扬州刺史驻地与丹阳郡治亦在建邺。

六朝时期金陵地区的郡县级设置变动较大。孙吴时有建业县、丹阳县、湖熟典农都尉、江乘典农都尉;西晋时有建邺县(后改称建康县)、秣陵县、江宁县(先称临江县)、丹阳县、湖熟县、江乘县、堂邑县;东晋时除保留西晋所设置的各县外,又加设侨置郡县,以安置中原地区南迁人士,诸如琅琊、东海、东平、兰陵、魏、广川、高阳、堂邑等郡,怀德(后改费县)、临沂、阳都、即丘、肥乡、元城、广川、北新城、博陆、堂邑等县;南朝刘宋初,保留建康县、秣陵县、丹阳县、江宁县、湖熟县归丹阳郡管辖,阳都县、费县、即丘县、临沂县、江乘县归南琅琊郡管辖,其后废除魏、广川、高阳、堂邑四侨郡,又废即丘、费、阳都三侨县;南齐时无改动;肖梁时设同夏县,废湖熟县,又复置费县,并改南琅琊郡为琅琊郡,分置丹阳、南丹阳二郡,琅琊郡治在江乘,辖江乘、临沂、费三县,丹阳郡治在建康,辖建康、秣陵、同夏三县,南丹阳郡治在江宁,辖江宁、丹阳二县;陈时废南丹阳郡,又废琅琊郡,新设建兴郡,辖江乘、临沂、同夏、湖熟、建安、乌山六县,丹阳郡辖建康、秣陵、江宁、丹阳、费五县。

隋唐时期金陵地区的行政设置变动最大,主要是扬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至江都,金陵被降为一般的州县,并且屡改州县的名称与隶属关系。当时的通称以“金陵”最为常用,隋代常称“蒋州”,唐代常称“白下”、“上元”、“江宁”、“升州”等。具体说来,隋军灭陈后,废丹阳、建业二郡,又废建康、丹阳、费、江乘、临沂、同夏、湖熟等县,仅保留江宁县,与溧水县同属设在金陵石头城的蒋州管辖,堂邑县则改称六合县,归江都郡管辖。隋炀帝时又改称蒋州为丹阳郡。唐代曾改江宁县为归化县,又改归化县为金陵县,再改金陵县为白下县,复改白下县为江宁县,最后改江宁县为上元县,并隶属于州治先后设在延陵(今丹阳市延陵镇)、丹徒(今镇江市)的润州,郡治先后设在丹徒、江宁的丹阳郡、江宁郡,以及州治先后设在江宁、上元的升州管辖。升州辖有上元(江宁)、溧水、溧阳、句容四县。六合县则属扬州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在金陵设升州大都督府,又分设上元、江宁二县,旋改界州大都督府为金陵府,并定为西都。南唐建国后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辖上元、江宁、溧水等县,并曾在六合设置雄州。

北宋初,改江宁府为升州,不久又复名江宁府,辖上元、江宁、溧水、溧阳、句容等县。南宋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并先后为江南东路及江南路(相当于元明清的省一级)的治所,建康府仍辖北宋江宁府属的五县。六合县则属真州。

元代初年仍名建康府,旋改称建康路,后又名集庆路,先后隶属于江淮行省和江浙行省,并一度成为管辖江浙、江西、湖广三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的治所。集庆路辖有上元、江宁、句容三县及溧水州和溧阳州。六合县则属扬州路。

明代建国后,于1368年以应天府(朱元璋于1356年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为南京,1378年定南京为京师,1421年明成祖以北京为京师,恢复南京之名,作为留都。应天府在明初时辖上元、江宁、溧水、江浦、句容、溧阳六县,后加辖六合、高淳二县。

清代初年,改南京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所辖八县如故。后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江宁府隶属于治所设在苏州的江苏巡抚管辖,但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衙门设在江宁。

太平天国时期,改江宁府为天京,并以天京为中心设天京省,以江浦为中心设天浦省。后清军攻陷天京,又复名江宁府如故。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定都于江宁府,并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废上元、江宁二县。迁都北京后,江苏省治自苏州迁来南京,旋废南京府,设江宁县,并设立治所在江宁的金陵道,辖江宁、江浦、六合、高淳、溧水、溧阳、句容、丹徒、丹阳、金坛、扬中等县。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废金陵道,南京先后被称为“南京市”、“南京特别市”、“南京直辖市”及“首都市”等名,辖境为明南京城外郭以内及江浦县的浦口镇;江宁县则属江苏省政府管辖。1929年江苏省政府由南京迁至镇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南京仍为直辖市。1952年改为江苏省辖市,为省人民政府驻地。1957年起辖有江宁、江浦、六合三县,1983年起增辖溧水、高淳二县。

㈥ 南京在历史上有多少名称,都叫什么是什么时候被称作金陵的

一般南京人只知道南京曾被称作“建康”,“金陵”,不过你知道南京历史上到底曾经有多少个名称?“龙蟠虎踞”展览就来了个大盘点,历史上,南京一共有过多达44个名字,有趣的是,建康路、集庆路居然都曾是南京城的名字。

南京历史上曾被称作: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县、秣陵、宣亭县、石头城、建业、建邺、建康、怀德县、费县、蒋州、江宁、归化、金陵、白下、江宁郡、瘅州、上元、瘅州大都督府、江宁县、金陵府、西都、江宁府、江南东路、建康府、建康路、集庆路、应天府、京师、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南京、南京市政厅、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
金陵是在唐朝开始的

㈦ 南京历史上所有的名字有那些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

㈧ 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名字

南京的第一个地名——金陵,(楚威王置金陵邑于石头城)
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
汉初南京为楚王韩信鄣郡秣陵县侯国封地。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
孙吴(三国时期)南京第一次成为都城。(时称建业)——南京第一次建都。
晋武帝改建业为建邺。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该建邺为建康,晋元帝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南京第二次建都。
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南朝是指包括在我国南部连续建立的四个王朝的时期,他们均以健康为都。)
以上就使大家通常说的六朝古都的来历。

隋文帝废丹阳郡立蒋州。
唐代曾有江宁、丹阳、归化、金陵、白下、上元等名。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改升州为金陵府。
南唐建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史称南唐——南京第七次建都。
宋高宗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元朝改建康府为集庆路。
明太祖建都应天,以为南京,这是第一次有“南京”这个名字的出现。——南京第八次建都。
清初时南京所属江苏省改为江南省(治所在江宁府,即今南京),江苏省就是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得名。
太平天国改江宁为天京,建为首都。——南京第九次建都。
中华民国建都南京——南京第十次建都。

请采纳~

㈨ 南京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南京的古称有金陵、秣陵、建邺、建康、集庆、江宁、应天等,具体情况如下。

春秋末年:治城——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

公元前473年:越城——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是在南京主城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南京主城地区建城的开端。

公元前333年:金陵——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秦汉:秣陵——术士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

三国至南北朝:建康——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邺。后改称建康。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隋朝:蒋州、丹阳——隋平毁建康,统于蒋州。至隋大业三年(607年),废蒋州,置丹阳郡,江宁县属丹阳郡。

唐朝:金陵——唐朝初年置江宁郡,后置升州,再后改为金陵府。

南唐:江宁——升元元年(937年)建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北宋:建康——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行都,为江南东路首府。

南宋:留都——1138年定建康为留都。南宋名将岳飞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并有抗金故垒遗存。

元:集庆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建康府为建康路。天历二年(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明:应天府——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建都应天府,以为南京。

清:江宁府——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成为江南省省府。

1853年:天京——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

1864:江宁府——同治三年复称江宁府,辖江宁、上元等县。

1912年至今:南京——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江宁府,改江宁府为南京府。

(9)南京历史名称扩展阅读:

1、南京的别称:石头城、白下、秦淮、南都;龙盘虎踞(龙蟠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江南佳丽地、钟山风雨帝王城。

2、建都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五代·杨吴(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热点内容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04 12:20:45 浏览:578
怎么去掉双下巴 发布:2025-07-04 07:30:04 浏览:14
男孩性教育书籍 发布:2025-07-04 06:45:07 浏览:727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发布:2025-07-04 04:12:15 浏览:952
面试体育教师 发布:2025-07-04 03:55:12 浏览:120
教师师德先进材料 发布:2025-07-04 03:05:55 浏览:487
用什么词来形容班主任 发布:2025-07-04 00:41:46 浏览:849
吉婷老师 发布:2025-07-04 00:40:42 浏览:215
哪个银行比较好 发布:2025-07-03 22:42:49 浏览: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