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历史
『壹』 精工手表是哪个国家的
有进口,有国产。made in Japan是进口;made in China是国产。
日本精工
精工(SEIKO)TYO: 8050是一家日本的一家著名的制表公司,是日韩地区最大的手表机芯制造和供应商,也是日本最早的成品腕表制造商,始创于1881年,公司原名为服部计时店,1892年改名为精工舍。1924年发布了第一只正式使用精工品牌的手表。1995年,精工舍与日本东方表公司共同创建了一间合资工厂。精工舍还是电脑打印机制造商-爱普生(EPSON)的母公司。
中国精工
拥有百年历史的SEIKO秉着“创新和精炼”的品牌定义开拓和经营着中国市场。其新颖、时尚而经典的表款,深受到国内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 精工销售点,并在 20 多个城市设有维修站。
长时间能量储存:通过使用新材质的主发条,将原有传统机械表在上满链状态下运作40小时延长到72小时。
快速上链:SEIKO独有的"魔术杠杆"上链系统,与大多数的传统机械上链系统相比,上链速度快了近30%。
高精准度:三级同步调制控速器确保精准度为± 1秒/天( ± 15秒/月), 而天文台(Chronometer)机械表的精准度为-4 ~ +6秒/天。
扫描式滑顺指针:机芯内部的单向运动能使指针顺滑运动,没有分毫停滞,反映出真正地时间流动。使SPRING DRIVE成为唯一一只指针运动能体现真正时间流动的手表。
除上述杰出特色之外,SEIKO顶尖的制造技术也确保了产品的顶级品质。Spring Drive系列是在全球钟表行业中少有的综合生产制造厂之一SEIKO EPSON(机芯的全部零件,都由其自行制作并组装)中,由最优秀的表匠全手工组装而成。
『贰』 精工手表的精工历史
精工手表的演进和发展过程,是一部活生生的日本工业发展史。日本在 19 世纪下半世纪明治维新后,变法图强,吸取西方各国之长,将日本原本长期封闭的幕府锁国形态,变成经济繁荣、文明昌盛的东方强国。
精工手表创始人:服部金太郎,是学徒出身的表匠,他顺应维新的时势潮流,紧紧抓住日本大量吸取西洋科技这利,引进制表工艺,实现他的理想,造就了他的钟表王国,也使他赢得“东洋时计之王”的美誉。
服部金太郎出生于 1860 年,小学毕业后就在东京日本桥及下谷区黑门町学习修表技术。 1877 年,他在京桥采女町的住处,开设了服部时计修缮所,踏出创业的第一部。
1881 年,年仅 21 岁的服部金太郎在银座正式开设服部计时店,这就是精工手表公司的前身。当时,他除了修理腕表外,也批发贩卖从横滨进口的瑞士及美国钟表。由于他坚守良好信用得到外国商号的信赖,事业发展一帆风顺。
具有远见的服部金太郎于 1892 年 5 月,买下一家休业的工厂创立精工舍,礼聘制表技师:川鹤彦担任技师长,并从模仿研发较简单的挂钟做起,在同年 7 月就成功推出一款美国式的挂钟销售。
精工舍成立时,厂内只有 15 位员工,使用的机器又靠人力驱动,以致耗费很多人力在零件研磨。不久后,他为提升生产效率将工厂迁移到柳岛新工厂,安装五批马力的蒸汽机器来扩大生产量,精工舍生产的时钟也开始外销到中国。
1895 年,精工舍成功推出日本制造的 TIME KEEPER 怀表,业绩开始急速成长,精工舍的腕表界得意奠定巩固地位。到 1903 年,金太郎 43 岁时已被日本新闻界尊称为“日本时计之王”。
五光十色的东京银座,已成为全球著名的商业中心。源源涌动的人潮,声色动人的巨型广告,显示着现代文明的繁华与速度。而每逢整点,位居银座四丁目交叉路的和光百货顶层会扬起悠扬绵长的钟声,让喧闹的街头片刻沉浸在宁静之中。如果您来到银座,相信您会象人们一样,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驻足倾听,仿佛时间在歌唱,又象是历史的回声,这是银座最有代表性的难忘一刻……
一百多年以来,和光百货一直屹立于银座,已成为日本的精神堡垒和东京著名的地标之一。 1894 年间,服部计时店创办人服部金太郎将它买下后,委托从美国归国的建筑师伊藤改建加强,作为服部计时店的营业部,并在五十?高的屋顶上设置“服部钟台”,变成了东京著名的象征。
日本精工手表SEIKO Spring Drive系列于2005年3月在巴塞尔(Basel)钟表展首次展出,同年9月在巴黎(Paris)举行了专场发布会,其完美的设计、杰出的特色以及革命性的滑顺指针运动获得了一致好评,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只真正体现时间流动的手表,精工牌手表Spring Drive系列更是被著名的国际钟表网站Time Zone授予“2005年度手表顶级大奖”的荣誉。在拥有众多钟表厂商参加的此次评选中,SEIKO Spring Drive是从9款候选名表中脱颖而出的,其中不乏世界顶尖名表,包括:江诗丹顿Tour de I'Ile、Harry Winston的Opu V 、A.Lange的Tourbograph以及百达翡丽的Ref 5959。这充分显示了SEIKO Spring Drive的魅力所在。 表 推出年份 精工5号盾系列机械表 1963 世界上首只挂墙石英钟 1968 世界上首只指针石英手表 1969 世界上首只石英多功能手表 1983 世界上首只人动电动手表 1988 人动电动多功能手表 1999
『叁』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的发展史
1983年(昭和58年)8月 光洋自动机株式会社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控制式动力转向器
1984年(昭和59年)10月 与株式会社东芝联合开发成功陶瓷轴承
1986年(昭和61年)1月 光洋自动机株式会社丰桥分厂开工
1987年(昭和62年)4月 合并光洋自动机株式会社,成为奈良分厂、丰桥分厂
1988年(昭和62年)3月 开始生产世界上第一套电动式动力转向器
4月 与美国TRW INC.合资,成立TR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现 TENNESSEE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在田纳西州建设分厂
1989年平成1年3月 成立KOYO MANUFACTURING (THAILAND) CO., LTD.,开始在泰国生产轴承
7月 技术馆竣工
1990年(平成2年)2月 在英国成立KOYO BEARINGS (EUROPE) LTD.,开始生产轴承
5月 龟山分厂开工
7月 与丰田汽车株式会社合资成立T&K AUTOPARTS SDN. BHD.,开始在马来西亚生产轴承
11月 参与投资及技术援助法国SOCIETE DE MECANIQUE D'IRIGNY S.A.(现KOYO STEERING LYON S.A.S.)
1991年(平成3年)6月 在美国密歇根州成立北美技术中心,作为北美的研发基地
11月 在荷兰成立欧洲统合中心,统合整个欧洲的业务
1992年(平成4年)7月 参与投资印度SONASTEERINGSYSTEMSLTD.(现SONAKOYOSTEERINGSYSTEMSLTD.)
1993年(平成5年)3月 追加收购法国SOCIETEDEMECANIQUED'IRIGNYS.A.(现KOYOSTEERINGLYONS.A.S.)的股份,将其收为子公司
11月 国分、德岛、东京、引田、龟山、奈良、丰桥等7分厂取得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994年(平成6年)1月 微型和小口径轴承事业部取得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月SOCIETEDEMECANIQUED'IRIGNYS.A.(现KOYOSTEERINGLYONS.A.S.)收购HYDROPERFECTINTERNATIONALS.A.(巴黎市郊)的全部股份
1995年(平成7年)4月 将中部光洋轴承株式会社、九州光洋轴承株式会社并入光洋轴承销售株式会社,同时移交光洋精工的一部分销售业务,成立光洋销售株式会社。
4月 成立KOYOSTEERING (THAILAND) CO., LTD.,在泰国生产转向器
6月 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Richland县建设KOYOCORPORATIONOFUSA第2分厂
1996年(平成8年)3月 轴承、转向器等所有产品取得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月 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豫北机械厂、冈谷钢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豫北光洋转向器有限公司,生产转向器
8月 与中国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大连光洋瓦轴汽车轴承有限公司,生产汽车轴承
1997年(平成9年)1月 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一汽光洋转向装置有限公司,生产转向器
7月 取得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QS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1月 在荷兰成立欧洲技术中心,作为欧洲的研发基地
1998年(平成10年)2月 HYDROPERFECTINTERNATIONALS.A.收购ENERFLUXINDUSTRIES.A.(法国布洛瓦市)的全部股份,实现系列化
3月 参与投资罗马尼亚轴承生产公司 S.C.RULMENTIALEXANDRIAS.A.,更名为KOYOROMANIAS.A.(7月)
6月 综合技术研究所(奈良)竣工
7月 在巴西成立KOYOSTEERINGBRASILLTDA.
1999年(平成11年)1月 在美国弗吉尼亚洲成立KOYOSTEERINGSYSTEMSOFUSAINC.,作为在美国的第2个转向器生产基地
1月 在法国成立转向器欧洲统合中心
5月 研发、设计部门以及国内的生产基地全部取得ISO14001认证
2000年(平成12年)3月 在法国成立.A.S.,与法国标致公司进行转向器的业务协作
9月 与丰田工机株式会社达成联合开发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的意向
2001年(平成13年)3月 爱知制钢的子公司AICHI USA,Inc.与KOYO CORPORATION OF USA在美国合资成立KENTUCKY ADVANCED FORGE,LLC,生产、销售精密锻造毛坯
3月 在中国成立光洋轴承大连有限公司,生产汽车轴承
5月 在捷克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ELECTRIC .R.O.,生产、销售EPS的电子控制设备
5月 与富士机工株式会社进行转向柱的业务协作
2002年(平成14年)11月 与丰田工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DENSO、丰田汽车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株式会社FAVESS,生产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
12月 在日本首次取得ISO/TS16949认证(2002年度版)
12月 在中国成立销售公司--光洋精工(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03年(平成15年)1月 微型和小口径轴承事业部与德岛分厂合并
10月 美国TRW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完全子公司化,更名为TENNESSEE KOYO STEERING SYSTEMS COMPANY
2006年1月1日 与丰田工机株式会社合并成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2011年1月1日 在厦门建立分公司,名为光洋连接器(厦门)有限公司
『肆』 如何认识自己,成就精工表
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自身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软肋,什么又是自身的长处所在,这样才能够扬长避短,在强势之处主动出击,对弱势之处加强保护,即保存自己,又打击对手,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瑞士的钟表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被称为“钟表的王国”。长久以来,制造手表的工艺在瑞士得以不断地继承和完善,尤其是机械钟表的制作工艺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可以与之抗衡。
日本的精工集团也是制作钟表的知名企业,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精工集团的钟表在与瑞士名表“欧米茄”的竞争中却屡处下风。精工集团终于发现,在机械钟表的制作上,自己很难与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瑞士钟表相抗衡,于是就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目标转向石英表的生产,以期突破。
石英表的运行机理是在石英上通人电流,使其发生伸缩性规律振动,然后这种振动以电气的方法连接马达来划出时间。石英表突破了机械表通过发条的松紧来标示时间的旧方法,从振动的精确性来说,石英表大大超越了传统的机械表。而且,石英表计时不受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能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日本的精工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个优势,决定在这个新兴的区域开辟一个具有强劲竞争力的新产品。
经过艰辛研发,日本的精工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1968年,在纽沙贴夫天文台举行了世界钟表比赛,精工表代表日本参赛,15块精工牌石英表的参赛成绩令考评者哑口无言,甚至连一向在钟表大赛中稳拿冠军的瑞士钟表都排在了日本的精工表之后。
这次的钟表比赛对瑞士钟表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瑞士生产钟表的厂商坐立不安,甚至直到第二年才把得分表寄往日本,同时不公开名次,并宣布从此停办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竞赛。在这次钟表比赛中,日本精工表的胜出也意味着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瑞士钟表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纽沙贴夫天文台钟表大赛的失败使瑞士人丢尽了面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瑞士钟表岂能接受失败的命运?为了重新在世界钟表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瑞士钟表商决定趁日本精工表立足未稳,凭借自己制造钟表的丰富经验将精工表击败,于是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提高传统机械钟表的高精确度,以与石英表的精确度相抗衡。
虽然通过不懈努力,瑞士钟表勉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过分追求钟表高精确度的过程中,竞赛钟表耐性差、成本高等难以商品化的缺点却又开始出现。新产品由于价格昂贵,很难打开销路,瑞士钟表很快又陷入了新的困境。
然而,这时候的日本精工集团却抓住机会,看到了石英表的巨大潜力,积极发展石英表的工艺,将竞赛的成绩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将石英表商品化的战略决策。
纽沙贴夫天文台钟表大赛夺冠的优异成绩已经使精工表的名声远播,投入生产之后,精工表的销路十分看好。
日本精工集团早在大赛之前就已经规定了明确的目标:“生产大众化、小型化的石英表。”1967年,日本东京举办了精工表的新产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精工集团展出了外表直径只有30毫米的石英表——精工35SQ,这在当时是件重大的事情,整个钟表业界为之震动。
事实上,瑞士的钟表中心CEH开发石英钟表比日本早,但是他们直到1968年大赛之后,迫于日本精工石英表的强大攻势才开始出售产品,这与日本的石英表相比已经迟了半年时间,而此时精工表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瑞士钟表厂家又失去了一次扼杀精工表的机会。
虽然日本的精工表凭借石英表的生产工艺在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但是精工集团知道自身的优势仅仅在于石英表的生产范围内,在机械表的生产上,瑞士无疑具有绝对优势。因此,他们并没有投入大量精力在机械表的研发上,而是抓住石英表越来越大的市场,继续石英表的研发。
20世纪70年代是石英表的“10年黄金时代”。在这10年间,以精工集团为代表的石英表不断推出新产品,从性能还有外形上都独领风骚。他们开发的超薄石英表9320A厚度仅有0.9毫米,比钱币还薄。特殊高性能的水银电池只有0.95毫米,只超过驱动器0.05毫米,使石英表在薄形化方面取得了飞跃。
石英表终于成为钟表业的主流,高质量的精工表在市场上所向披靡,盛销不衰,而具有百年钟表制造历史之久的瑞士钟表却在市场上渐趋萎缩,最终只能在高档钟表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狼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优势的认知,让它们知道自己能够成为肉食者;对自己劣势的认知,让它们知道自己不会成为兽中之王。日本的精工表也正是出于对自己的认知,才获得了成功。
『伍』 SEIKO是名表吗
是的,是精工下面是网络SEIKO SEIKO 精工
日本电子品牌
精工历史:
精工的演进和发展过程,是一部活生生的日本工业发展史。日本在 19 世纪下半世纪明治维新后,变法图强,吸取西方各国之长,将日本原本长期封闭的幕府锁国形态,变成经济繁荣、文明昌盛的东方强国。
精工创始人——服部金太郎,是学徒出身的表匠,他顺应维新的时势潮流,紧紧抓住日本大量吸取西洋科技这利,引进制表工艺,实现他的理想,造就了他的钟表王国,也使他赢得“东洋时计之王”的美誉。
服部金太郎出生于 1860 年,小学毕业后就在东京日本桥及下谷区黑门町学习修表技术。 1877 年,他在京桥采女町的住处,开设了服部时计修缮所,踏出创业的第一部。
1881 年,年仅 21 岁的服部金太郎在银座正式开设服部计时店,这就是精工公司的前身。当时,他除了修理腕表外,也批发贩卖从横滨进口的瑞士及美国钟表。由于他坚守良好信用得到外国商号的信赖,事业发展一帆风顺。
具有远见的服部金太郎于 1892 年 5 月,买下一家休业的工厂创立精工社,礼聘制表技师——吉川鹤彦担任技师长,并从模仿研发较简单的挂钟做起,在同年 7 月就成功推出一款美国式的挂钟销售。
精工社成立时,厂内只有 15 位员工,使用的机器又靠人力驱动,以致耗费很多人力在零件研磨。不久后,他为提升生产效率将工厂迁移到柳岛新工厂,安装五批马力的蒸汽机器来扩大生产量,精工社生产的时钟也开始外销到中国。
1895 年,精工社成功推出日本制造的 TIME KEEPER 怀表,业绩开始急速成长,精工社的腕表界得意奠定巩固地位。到 1903 年,金太郎 43 岁时已被日本新闻界尊称为“日本时计之王”。
五光十色的东京银座,已成为全球著名的商业中心。源源涌动的人潮,声色动人的巨型广告,显示着现代文明的繁华与速度。而每逢整点,位居银座四丁目交叉路的和光百货顶层会扬起悠扬绵长的钟声,让喧闹的街头片刻沉浸在宁静之中。如果您来到银座,相信您会象人们一样,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驻足倾听,仿佛时间在歌唱,又象是历史的回声,这是银座最有代表性的难忘一刻……
一百多年以来,和光百货一直屹立于银座,已成为日本的精神堡垒和东京著名的地标之一。 1894 年间,服部计时店创办人服部金太郎将它买下后,委托从美国归国的建筑师伊藤改建加强,作为服部计时店的营业部,并在五十呎高的屋顶上设置“服部钟台”,变成了东京著名的象征。
『陆』 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情况与历史沿革
2000年8月29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浙上市[2000]12号文批准,由浙江精工集团有限公司(后于2002年12月26日更名为精功集团有限公司)、自然人孙建江、邵志明、中国科技开发院浙江分院、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为股东的绍兴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原绍兴精工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7月31日经审计后的净资产5000万元,按1:1折为投入股份公司股本,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柒』 西北人民解放军如何粉碎机的精工,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什么问题
朋友复制文件夹再用播放器打试试应
『捌』 精工表的历史,产地,来源
精工(SEIKO) 是一家著名的日本制表公司,始创于 1881年 ,公司原名为 服部计时店 1892年改名为精工舍。 1924年 发表了第一只正式使用精工品牌的手表。 1969年 ,精工表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指针式石英手表-SEIKO ASTRON[35SQ]。1995年,精工舍与日本东方表公司共同创建了一间合资工厂。精工舍还是电脑打印机制造商-爱普生(EPSON)的母公司。
『玖』 精工是哪个国家的
精工是小日本的,比较知名的是手表,精工眼镜架也还不错,是全球第一家开发出高折射率树脂镜片的企业,在镜架的设计和镜片上相较其他品牌有卖点,但传统优势基本上逐渐被TRIOO赶超了,TRIOO是法国的,镜架在设计上稳重与时尚并存但不跳跃,在材质上也时有创新,ULTEM邬钛系列很有前景,在网上有个专卖店,TRIOO诚镜网
『拾』 精工手表的历史足迹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足球赛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
1987年,意大利IAAF世界田径锦标赛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赛
1991年,日本东京IAAF世界田径锦标赛
1998年,日本长野市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