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物理学家
Ⅰ 中国解放时的女物理学家有
中国解放时的女物理学家有何泽慧 王明贞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核物理学家 。1914年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王明贞(1906年10月3日-2010年8月28日)女,江苏苏州人,物理学家。
1926~1928年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习。对统计物理学,尤其是玻耳兹曼方程和布朗运动有深入系统的研究,首次独立地从福克-普朗克(Fokker-Planck)方程和克雷默(Kramers)方程中推导出自由粒子和简单谐振子的布朗运动。
Ⅱ 世界上最有成就的女核子物理学家是谁
吴健雄是世界上研究核子物理学的首席女物理学家,她获得了许多国家颁予的崇高奖誉,同时有十多个荣誉博士学位集于她一身。
吴健雄于1913年生于江苏省浏河县,是一名华裔美籍科学家。父亲是一位中学校长。1936年,吴健雄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她留学美国,在美国加州大学深造,1940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她在美国史密斯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56年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和杨振宁(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对当时的所谓K介子的原子粒子发生了怀疑,认为在这种“弱互相作用”中,自然力可能不是对称的,这是对物理学的基础“宇称守恒定律”表示异议。但是,他俩的发现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
吴健雄博士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测验,她将放射性钴60置于强力磁场之中,将原子排列成一个方向并使之超冷,将无规则的热运动减至最少,再观察它的电子散布在什么地方。结果,她发现钴放射出来的无数电子,大多数是射向一个方向,和每个原子核旋转的方向相反。吴健雄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因为这揭示出力并不是永远对称的。这样,她验证了李政道、杨振宁两博士有关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理论。这个结果使李、杨二博士获得了诺贝尔奖。
吴健雄在验证宇称理论之前,已是国际闻名的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了。她曾将核子物理学上一种非常微妙的技术应用到生物学上去;她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一座建筑物的地下室中,安装了一副新式冷冻机,将原子和原子核“超冷”到绝对零度上一度的百分之一以内。她又是对居间能量核子物理学进行研究的少数几位科学家之一。此外,吴健雄还从事加倍“贝他”衰变实验,拟设法测出比一万亿亿年更长的放射性物质的寿命。
1972年,吴健雄受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米彻尔·普宾物理学讲座教授。1973年,荣任美国物理学会的第一位女性会长。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给她颁授了科学、数学和工程学最高奖誉——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她荣获了由许多国家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评判委员会评选的沃尔夫基金奖首次奖金。
Ⅲ 有什么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大神们帮帮忙
居里夫人 曾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1911年的化学奖。她受教育较晚,于1893年获物理学位,1894年获数学学位,1903年获博士学位。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作为论文题目,她研究了很多物质,发现钍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与铀相同。 研究沥青铀矿时,她发现了镭和仆。1910年她成功地分离了纯镭。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物质的环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何泽慧女,核物理学家。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山西灵石。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获得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为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5年在德国皇家学院从云室中首先发现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1946年底,在法国约里奥—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及另外两名法国研究生发现了核裂变的三分裂现象;还首先观察到四分裂现象;1947年初,与钱三强正式发表论文,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轰动,当时许多媒体称他们为“中国的居里夫妇”;1948年回国,研制出我国自制的分别对质子或电子灵敏的核乳胶,还在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研究、固体径迹探测技术、空间科学、宇宙射线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吴健雄 当代世界著名女物理学家吴健雄,于1912年5月31日诞生在浏河,1958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总统福特颁发的国家科学勋章,同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1981年意大利总统授予她“年度杰出妇女奖”;1991年她荣获代表理工界最高荣誉的普平纪念奖章。 王明贞是我国最早的女物理学家之一,也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在194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与丈夫本着不为敌对国家服务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周恩来的过问下回到中国,并在清华大学任教。 8月28日,有着“中国居里夫人”美誉的女科学家王明贞在北京辞世,享年104岁。她遵守与丈夫俞启忠一起做 出的承诺,将遗体捐献给北医三院供医学研究。 王明贞 性别:女 籍贯:江苏 终年:104岁 去世原因:病逝 去世时间:2010年8月28日 生前住址:北京市清华园新林院 生前身份:物理学家、退休教授
麻烦采纳,谢谢!
Ⅳ 著名女物理学家10个
1,阿达·洛芙莱斯(1815 - 1852年)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考虑到著名的女科学家,没有其他的女科学家的研成果能够超越她,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全球唯一一位女性,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开创放射性理论。
在190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911年,她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死于白血病,享年66岁。
Ⅳ 当代公认最伟大的女性理论物理学家是哪位
Lisa Randall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Lisa Randall
Lisa Randall at TED
Born
June 18, 1962 (age 54)
Queens, New York City,United States
Residence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
Nationality
American
Fields
Physics
Institutions
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rinceton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Alma mater
Stuyvesant High School
Harvard University
Doctoral advisor
Howard Georgi
Doctoral students
Csaba Csáki, Eric Sather, Witold Skiba, Shu-fang Su, Emanuel Katz, Matthew Schwartz, Shiyamala Thambyahpillai, Liam Fitzpatrick, David Simmons-Duffin, Brian Shuve
Known for
Randall– model
Warped Passages
Notable awards
Klopsteg Memorial Award(2006)
Lilienfeld Prize (2007)
Andrew Gemant Award (2012)
Lisa Randall (born June 18, 1962) is an American theoretical physicist and an expert on particle physics andcosmology. She is the Frank B. Baird, Jr. Professor of Science on the physics faculty of Harvard University.[1] Her research includes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fundamental forces and she has developed and studied a wide variety of models, the most recent involving extra dimensions of space. She has advanc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testing of theStandard Model, supersymmetry,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 hierarchy problem concerning the relative weakness of gravity, cosmology of extra dimensions, baryogenesis, cosmological inflation, and dark matter.[2] Her best-known contribution is the Randall–Sundrum model, first published in 1999 with Raman Sundrum.[3]
Ⅵ 为什么历史上伟大女性物理学家极少
历史上伟大的女性科学家就不多......
在科学创立, 发展阶段, 1600-2000 年以来, 有很长一段时间, 女性受教育和参专与高深研究的机会少属, 自然, 出现科学家, 物理学家的机会就少
另外, 个人意见(政治不正确), 女性的社会期待, 心理素质, 钻研精神, 做出伟大发现的精神投入和忍耐寂寞和孤独的能力 (比一般的忍耐更艰难), 我个人印象, 比同等条件下的男生显得要差
达到一定层次, 物理学研究, 会很孤独, 没人理解, 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 真正出成绩前也很难得到认同, 这些, 男性忍耐起来也并不容易, 出几个疯子很平常.... 女性呢? 我是不乐观....
Ⅶ 女的科学家
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物理学家——伊仑娜,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仑娜,由于发现人工放射性,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物理学家——迈特纳,奥地利女物理学家,对发现核裂变作出重大贡献,爱因斯坦称她为“我们(德国)的居里夫人”。
物理学家——迈尔夫人,由于创立原子核的壳层模型与德国物理学家延森和匈牙利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维格纳分享1963年诺贝尔物理奖。
物理学家——S.J.贝耳,脉冲星的发现者,获诺贝尔物理奖。
化学家——霍奇金,由于测定维生素B12的结构获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学家——R.富兰克林,出色的结晶学家和X光衍射技术专家。
生物学家——麦克林托克,美国的女遗传学家,1983年获得了迟到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女科学家努斯兰─沃哈特,德国女科学家,开创了发育遗传学而分享了199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