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试题
光现象练习题(光的反射)
一、填空题:
1、光在 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年是 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 这个速度。(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 。日食的形成是因为 。发生日食时,是 ___的影子落在
4、用枪射击,当缺口、准星尖和目标这三点成一线时,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_的性质。
5、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 出来的光线 。(填“强”或“弱”)
6、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
7、在距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站立一个人,这个人在镜中所成像与人的距离是____m,像的大小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人的大小。
8、如图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是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9、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0、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则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应等于 。
1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高度 。(填 “上升”、“下降”或“不变”)
12、请你做一做:将钟竖直在平面镜前,看看镜中钟的时针和分针与钟本身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
(1)如图1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只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已知镜面与钟面相平行,则实际时间应是 。
(2)如图2所示如果是在写字台光滑的玻璃板上看到对 面墙上的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实际时间又应是 。
二、选择题:
13、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萤火虫和烛焰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电池和萤火虫
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
15、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16、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你看到别人的背影 B.月光下的树影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电影
17、小明面向正南的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此时的时间大约是(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傍晚
18、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9、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2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21、潜水艇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所示,潜水艇里的观察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进入观察员眼睛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
A.90O B.60O C.45O D.30O
22、一个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大小由平面镜大小决定
23、雨后的操场上的低洼处有了积水,小明同学站在水洼前2米处,观看教学楼美丽的“倒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能在水中看到教学楼的像 B.他能在水中成像
C.他不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D.他不能在水中成像
24、有一位同学在湖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影中人物排列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三、探究实验题:
25、小明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2˚ 22˚ 32˚ 42˚ 52˚
反射角 12˚ 22˚ 32˚ 42˚
(2)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的规律?
。
26、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下左图所示, 回答:
(1)图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上右图,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____(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
四、作图题:
27、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
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8、如图所示,l1为人射光线,l2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用作图法在图上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29、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和物体AB,现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30、(1)如图甲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如图乙,在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体AB,人眼在P处,那么至少在平面镜上遮住哪一部分,人眼就看不见发光体AB的像了。
『贰』 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及答案
光学无非也是考反射和折射的作图和镜面成象等都是概念理解好就行不用紧张
『叁』 求初二物理上册光现象检测题
1.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学楼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照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的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正立的像B.蜡烛倒立的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3.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4.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杯 B.橡胶棒 C.铜钥匙 D.陶瓷碗5.深秋季节,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6.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 (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了C.肉中的冰会熔化 D.肉中的水会蒸发7.如图2所示是小文连接的实验电路,与这个图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3中的 ( )8.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排气扇,使用中,有时需要他们单独工作,有时需要他们同时工作,如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9.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 就会振动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 就会改变。10.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 。11.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12.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成的眼镜。13.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使银光物质发光,自行车的尾灯是由 组成的。14.当汽车发出的光射到尾灯上时,它会使光 ,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15.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此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要 (填“吸热”或“放热”)。16.寒冷冬天的早晨会看到窗户的玻璃上结有一层霜,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7.节日里,家中所挂彩色串串灯中的每个小灯是采用 连接方式,彩色串串灯与家庭照明灯采用 连接方式。18.如图5所示,如果L1和L2串联,需要闭合开关 ,同时断开的开关是 ;L1和L2并联,需要闭合开关 ,同时断开的开关是 ;如果开关S3闭合;同时S1S2打开, 灯亮; 灯不亮;绝对不允许同时闭合的开关是 ;否则会造成 现象。得分评卷人19.流过某手电筒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5A,等于 mA;某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的供电电流可达120mA,等于 A。三、计算题(5分)20.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的时间到达地球,如果一辆赛车不停的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求: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和赛车的时速。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1.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这是因为什么?22.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得分评卷人
五、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3—25题各4分,26、28题各6分,27题9分,共33分)23.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研究的问题: ?24.图6中A′B′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镜的背面用阴影斜线表示。25.某市赛罕塔拉公园景观优美、花草相间。为了保护花草,防止人畜闯入,请利用节能小灯泡、电铃、电池组、开关各一个,以及足够长的细导线,设计一个值班人员看护花园的报警器,要求正常情况下,值班室内灯亮铃不响;有人畜闯入花园时,碰到栅栏会拉断细导线,灯亮同时铃响,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电路图。花 园值班室
26.刘星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数据和成像情况记录在下表。(1)请在表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内容;次数物距u/cm像距u/cm像的情况12516.7倒立、( )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48正立、放大的虚像(2)分析表格中的记录,可得出结论: (写出一条合理结论);(3)刘星换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看教科书的封面,如图所示,此时凸透镜离教科书的距离可能是 。A.15cm B.35cm C.40cm D.50cm27.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图7是投影仪的结构图。(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28.以下是小明和小杰写的一份探究报告。【问题】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与各支路中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设计实验】按照如图8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A点电流IA/AB点电流IB/AC点电流IC/A0.40.40.8【分析和论证】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与各支路中的电流的关系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且各支路中的电流相等。【评价】(1)他们的结论可信吗? ;(2)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3)请提出改进的建议: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B 2.B 3.C 4.C 5.A 6.B 7.A 8.A1,3,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9.空气;音调; 10.直线;漫反射; 11.白色;黑色; 12.前;凹13.紫外线,互成直角的许多平面镜 14.反射15.液化;放热; 16.凝华; 17.串联;并联;18.S2;S1S3;S1S3;S2;L1;L2;S1S2;短路 19.250mA;0.12A三、计算题(5分)20.解:S=t光v光 ………………1分=480s×3×105km/s…………1分=1.44×108km …………… 0.5分v=S/t车 ………………… 1分=1.44×108km/148920h ………………1分=967km/h ………………0.5分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1.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22.“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而产生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产生的。“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产生的。五、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3—25题各4分,26、28题各6分,27题9分,共33分)23.(1)声波在固体中传播时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2)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远吗?除上述答案以外,只要合乎题意就可以给分。24.图略,在图中体现的要求是(1)虚象(2)等大(3)等距(4)垂直25.见答图126.(1)缩小的实象;(2)物体处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象;焦距一定的凸透镜成实象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等(其它结论合理均可)(3)A27.(1)见答图2;(2)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28.(1)不可信;(2)只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只根据一次测量的数据得出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3)应该换用不同的阻值(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量)
『肆』 初二物理 光现象 较难的题 要有答案和基本过程
1。将蓝藻放置在透明容器的培养液中,将一束光照在其一侧,通过研究发现,其叶绿体在光一侧大量均匀聚集:将这束光穿过用三棱镜再照到容器壁上是,叶绿体再有光一侧分层聚集。是解释其原因。
2。镜子的斜对面有一台电视机,以怎样的角度对镜子按遥控器,才能准确反射到电视中心。
3。试解释小孔成像与凸透镜成像不同的原因。
(此皆乃原创。看着题有点长,实际上都很简单。)
『伍』 初二物理题光现象
1.在沙漠中赶路的人,有时正当非常口渴时,忽然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出现在眼前,当走近时,大湖消失的无影无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光在沙漠中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B.光从云上反射下来的缘故
C.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D.光在海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2.以下古诗句中可以用光的折射现象来解释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池水照明月 C.一览众山小 D.万径人踪灭
3.红外线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真实存在的,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红外线的存在.
A.实验器材:
B.实验方法:
C.实验结论:
D.设计实验的理论依据:
4.一个人面向正南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现在的时间是(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无法判断
5.耳鼻喉科医生头上带的反光镜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1、C 2、A 3、A:三棱镜、光屏、太阳光、温度计B: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把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C: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红外线存在D:红外线热效应强 4、C 5、C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陆』 初二物理光现象选择题
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地上的光斑与当时看到的太阳形状一样,应该是月牙形(平时是圆的)。你的答案出自哪里呢?
『柒』 八年级上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的测试题
1.光是沿直线传播 真空
2.光是沿直线传播
3.仍是 发生偏转
4.漫反射
5.120度 0度
6.折射 反射
7.镜面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
8.平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9.水 铜
10.高大些 折射
11.折射
12.红外线 紫外线
错 错 对 错 错 错 错 错 错 对
『捌』 初二物理光现象 习题
光现象练习题(光的反射)
一、填空题:
1、光在 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年是 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 这个速度。(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 。日食的形成是因为 。发生日食时,是 ___的影子落在
4、用枪射击,当缺口、准星尖和目标这三点成一线时,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_的性质。
5、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 出来的光线 。(填“强”或“弱”)
6、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
7、在距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站立一个人,这个人在镜中所成像与人的距离是____m,像的大小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人的大小。
8、如图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是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9、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0、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则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应等于 。
1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高度 。(填 “上升”、“下降”或“不变”)
12、请你做一做:将钟竖直在平面镜前,看看镜中钟的时针和分针与钟本身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
(1)如图1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只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已知镜面与钟面相平行,则实际时间应是 。
(2)如图2所示如果是在写字台光滑的玻璃板上看到对 面墙上的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实际时间又应是 。
二、选择题:
13、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萤火虫和烛焰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电池和萤火虫
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
15、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16、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你看到别人的背影 B.月光下的树影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电影
17、小明面向正南的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此时的时间大约是(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傍晚
18、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9、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2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21、潜水艇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所示,潜水艇里的观察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进入观察员眼睛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
A.90O B.60O C.45O D.30O
22、一个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大小由平面镜大小决定
23、雨后的操场上的低洼处有了积水,小明同学站在水洼前2米处,观看教学楼美丽的“倒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能在水中看到教学楼的像 B.他能在水中成像
C.他不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D.他不能在水中成像
24、有一位同学在湖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影中人物排列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三、探究实验题:
25、小明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2˚ 22˚ 32˚ 42˚ 52˚
反射角 12˚ 22˚ 32˚ 42˚
(2)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的规律?
。
26、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下左图所示, 回答:
(1)图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上右图,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_________(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
四、作图题:
27、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
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8、如图所示,l1为人射光线,l2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用作图法在图上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29、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和物体AB,现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30、(1)如图甲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如图乙,在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体AB,人眼在P处,那么至少在平面镜上遮住哪一部分,人眼就看不见发光体AB的像了。
图甲 图乙
31、如图所示,在一面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A,人眼处在图中O点处,这个人能看见A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吗?请作图说明。
(第31题图)
『玖』 初二物理光现象的练习题(人教版的)有的给我发过来
若一个正立三棱镜、一个倒置三棱镜放在一起,阳光透过两块三棱镜射在白屏上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通过的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反射的色光。
那么,“一块红色玻璃,只能通过红色光,所以它是红色玻璃”“一张紫色的纸,只能反射紫色光,所以它是紫色纸”不是相互重复又矛盾了么?
碘锤内有一些被密封的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直接变为气态,这是( )现象,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水,让其冷却一会儿后,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内表面上析出的碘要比容器壁上的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
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的一天,天气阴,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就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非常惊讶。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对雪消失的原因提出你的看法:
(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温度为0℃是,(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熔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冰和雪都是水的固态形式,但它们的形状却有很大的区别,你能做出解释吗?
有人提出开发西部的想法: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60km宽的口子,让印度洋温暖的空气吹到冰雪覆盖的高原以改善气候,这种想法可行吗?请提出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