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南京的梧桐树历史

南京的梧桐树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5 04:04:21

A. 梧桐树什么时候被引进南京的 急急急急急急

南京最早法桐来自上海
首次“上路”栽了1007株
“南京法桐之父”傅焕光之女,在宁追忆父亲的绿色人生
她说:“走过很多城市,就数南京的法桐最美”

从上海法租界引进法国梧桐1007株

在中山陵园建设之初,紫金山还是荒山秃岭,许多新建的道路急需完成道路绿化,包括墓道、陵园大道、环陵路、明陵路、钟灵路、石象路、苗圃路等。为了赶在奉安大典前将荒山秃岭建设成为绿色陵园,抢种树木已来不及,傅焕光和林业学家、园艺学家们决定,向国内各地紧急征集树木。
1929年,傅焕光在中山陵园规划建设了国内第一条以“法国梧桐树”为行道树的大道,马路两旁栽种了法国梧桐1007株。当年6月,盛大隆重的奉安大典举行时,人们看到这样一个神奇景象:荒凉石块堆没有了,到处是茂盛优美的绿树,这是奉安大典顺利举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年,南京的梧桐树并非从法国本土引进的,而是从上海法租界的上海公园(现在叫做“复兴公园”)引进的。”傅华告诉记者,这些法桐种植后,经过修剪,树干耸立,雄伟壮观,特别是陵园大道,已成为一条通向中山陵的绿色长廊。对此,父亲甚是得意,每天都开车去陵园大道看看,还即兴为陵园大道赋诗一首:“十里梧桐我规栽,如盖亭亭左右开。隔尽俗尘飞不到,游人信步好徘徊。”
“我走过很多城市,就数南京的法桐最美。”傅华说,过去父亲在苜蓿园有一个住所,小时候走在陵园路上,盛夏时分都不用打伞,汽车停在树下一点也不晒。

B. 南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梧桐树呢

文章太长了我就截取了一段,就是那个时候种的。

南京广种法国梧桐,始于1920年代。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盛赞南京“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决心营造一个理想中的首都南京。孙中山的宏愿,正是六朝古都20世纪民国范儿的历史源头。 尔后,1919年《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1926年《南京市政计划》、1928年《首都大计划》陆续出炉,至1929年《首都计划》定稿,“民国首都南京城”的宏愿,终于变成了设计图纸。
国都设计处处长林逸民在交出《首都计划》时说:“全部设计皆为百年而设,非供一时之用,故于设计事项,不敢不格外慎重。”(《首都计划》)设计者们的目标是“将首都一地不独成为全国城市之模范,并足比伦欧美名城也。”(《首都计划》)对于包括园林绿化、城市建筑等多种元素在内的总体城市风格,设想“建筑方面,不独易臻新巧,且高下参差,至饶变化……主要机关建在中央,其他环列两旁,有如翼辅拱辰之势,若出自然,抑建筑大道,互相贯连。察其地形,施工又便,加以凿筑湖池,择地最易,园林点缀,随在皆宜,于庄严璀璨之中,兼擅林泉风景之胜。”此设想在宏观上采纳欧美模式,微观上则采用中国传统形式,极富诗意,让人联想到汉唐气象,天人合一的中华大美。 设计者们甚至给出了具体的园林绿化规模标准“大南京每一百三十七人,即占公园一英亩,此数实城市设计家所认为最适宜者也。”(《首都计划》) 这标准,相当于公园和林荫道占全城面积40%,且平均每个南京市民可享有9平方米的林园绿地——超过了当时的伦敦、巴黎和柏林。为华盛顿的6倍之多。

C. 南京梧桐树明朝的时候多吗 为什么多 能不能给个实证或者史料

梧桐树不是传说是孙中山给宋美玲的礼物吗?用航拍技术从天上看是一个项链的形状。

D. 南京的梧桐树真的是专门为宋美龄种的吗 

是为了建造“美龄宫”而栽种的。

美龄宫采用传统的大屋顶,以旋子彩绘,作为别墅来说,第一名,名副其实。他是南京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别墅,占地面积百余亩。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筑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四周花木茂盛,郁郁葱葱,巨大的古典式屋顶上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E. 梧桐树有多少年的历史

梧桐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之名称。是我国有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关于对梧桐一树的描绘,最早可见于先秦文献《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成为梧桐引凤凰传说的最早来历。说明在夏末周初,梧桐树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关注。
梧桐树,“中国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属的植物、别名青桐、桐麻,也属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原产中国,南北各省都有栽培。——常识自然篇。

F. 南京梧桐树事件的介绍

南京梧桐树事件起源于2011年3月初,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将南京市主城区内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法国梧桐等树木移栽。因之前南京地铁2号线移栽后的树木的存活率仅有18%,其行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并发起绿丝带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南京梧桐护绿行动引起了海峡对岸,并要求大陆中央应尽速透过国共平台或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协调此事。1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作出回应,新闻发布会中称相信南京市政府会妥善处理此事。2011年3月17日,南京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承诺市政建设“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从政策层面上肯定了此次舆情事件的成果、安抚了民心、顺应了民意。南京梧桐树事件舆情共经过22天,高潮期从13日到17日不过四五天,共引发新闻报道1375篇,新闻跟帖评论13289条,涉及网站170家;相关论坛主帖514个,网民跟帖评论5155条;相关博客文章415篇,评论412条。南京护绿行动被列为2011中国公众参与环保十大事件之一。

G. 南京梧桐树事件的事件过程

南京梧桐树事件起源于2011年3月初,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将南京市主城区内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移栽。其行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发起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

2010年,在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中,市政府计划在沿线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之外的11个站点处移走600多棵树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种植的梧桐树,其余还有香樟、臭椿、高杆女贞、栾树等。2011年3月初,南京地铁3号线开始大规模动工。大行宫站附近长江路、太平北路一带有49棵梧桐被砍去枝干,移植到江宁区麒麟镇某苗圃。

3月14日,中山东路沿线的梧桐树上被人们系上了绿丝带,这是网友自发发起的“绿丝带行动”,在梧桐树上系上绿丝带以抗议被伐。3月15日,中国国民党立委邱毅在微博中表示“若南京市政府再不停止砍树,他会在国民党中常会提案护树”,事件终于迎来转机。次日,邱毅在国民党中常会中提案,希望透过海协会和海基会,协调南京市梧桐砍伐事件。而国台办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中称相信南京市政府会妥善处理此事。

3月19日下午,上千南京市民在南京图书馆前集会抗议政府砍伐迁移树木,抗议人群与事先来到现场的警察并未发生大的冲突。

3月20日,南京市副市长陆冰称,地铁三号线的移树工作已全面停止。而政府将公开征集民意,以进一步优化地铁建设方案,事件告一段落。


(7)南京的梧桐树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但自1990年代起,由于道路拓宽等工程,南京市内的梧桐树或遭砍伐或被移走,其中种植于民国时期的2万棵梧桐只剩下了3000棵左右。

早先南京地铁2号线在建设中也遇到过移栽树木的问题。最初工程计划移栽树木1065棵,后来对具体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了修改,以避开大树,最终迁移190棵,为此工程投资增加了5000万元。当时市园林局承诺“190棵迁走的大树确保不死一棵”,但事后回访发现移栽后树木的存活率仅有18%。

H. 南京的梧桐树怎么来的

梧桐树好像是国民政府为了安葬孙中山举行的所谓奉安大典时修了个中山大道顺便从法租界买来的树种种在两旁的吧。

当然建国后,刘伯承任南京市长时,广种梧桐。

(传说刘市长广种梧桐树的原因)

南京城东有明孝陵中山陵,南有雨花台烈士陵园,西有大屠杀纪念馆,北有下关日军大屠杀死难地。可以说,南京完全被阴气困住,阴气如日中天,王气衰败不堪。

当年伯承任南京市长时,广种梧桐,梧桐树高大挺拔,尤其是种在紫金山周边地区后,挡住了紫金山的阴气,致使南京阴气受到压制,王气日益浓厚。

I. 南京为什么有那么多梧桐树

南京的梧桐都是蒋介石为了追宋美龄而种的,因为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

当时的蒋介石虽然是广州国民政府的一匹政治黑马,当时对比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等大佬,蒋介石能够最终胜出的概率十分渺茫,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蒋介石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江浙财阀的支持。

于是蒋介石就把目光放到了宋美龄的身上。1927年3月,蒋介石以北伐军总司令的身份把军队开进上海,展开了对宋美龄的穷追猛打,最终取得了成功。也正是因为宋美龄喜欢,蒋介石才大肆种植法国梧桐。

一张城市名片

民国时期栽种的2万株“法桐”,覆盖了南京的主要干道。在南京风土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和南京市民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为巍巍大树,最长者已满77周岁了,粗度够2个大人合抱。现存于各条中山大道,长江路、陵园路等“法桐”行道树,树干坚挺,通体洁净、靓丽,树冠高大。

覆盖着整个街道,活脱脱如一条条“绿色隧道”,亲临南京的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都赞不绝口,称之为“世界级绿色都市”。上世界末,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皇浏览中山陵景区时赞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京有个‘绿色长廊’”。

南京市在海选城市十大名片活动中,“绿色南京,博爱之都”力拔头筹,领衔南京城市名片,只是由于“文字太长”而割爱,单取“博爱之都”。

“博爱之都”作为南京的一个整体形象名片,是南京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的象征。

J. 为什么南京会有那么多梧桐树

1、传说当年宋美玲特别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爱妻心切,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梧桐树种,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

2、南京的梧桐最开始是一位法国传教士引进的。187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种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国梧桐树,到了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时任南京特别市市长的刘纪文主持修建了一条从下关码头至中山陵的迎榇大道,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法国梧桐,特别是从中山门到陵园的大路两侧,一共种了1034株法国梧桐,成就了今日中山路等街道绿荫蔽日、连绵不断的梧桐盛景,为南京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3、相传孙中山先生尤其喜欢梧桐树。当年先生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宣扬三民主义,恰巧梧桐树是三球悬铃木 ,可象征三民主义。因此,孙先生在南京广种梧桐。后来,为了纪念孙先生,南京各届民主人士又陆陆续续在南京种了很多梧桐树。最多的时候,南京的梧桐树有20多万棵。

热点内容
编制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3 07:57:11 浏览:747
新教师教学心得 发布:2025-07-03 07:17:38 浏览:215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发布:2025-07-03 06:22:30 浏览:595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7-03 05:51:21 浏览:831
金榜行动数学 发布:2025-07-03 05:46:20 浏览:215
历史模拟题 发布:2025-07-03 03:41:26 浏览:404
师生恋伦理片韩国 发布:2025-07-03 01:58:14 浏览:834
信用卡哪个银行 发布:2025-07-03 00:28:12 浏览:440
2014年高校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7-02 20:46:07 浏览:491
2017高考课标2语文答案 发布:2025-07-02 17:31:04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