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CO₂+H₂O=CH₂O+O₂;
呼吸作用化学方程式:C₆H₁₂O₆+6O₂=6CO₂+6H₂O+能量(催化剂:酶)。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NADP⁺,使它还原为NADPH。
反应式:H₂O+ADP+Pi+NADP⁺=O₂+ATP+NADPH+H⁺。
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
反应式:CO₂+ATP+NADPH+H⁺=CH₂O+ADP+Pi+NADP⁺。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扩展阅读:
呼吸类型:
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还原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和大量还原氢,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在酶的催化下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2、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㈡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是什么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物质变化)反应式:
水的光解:H2O------->O2+2[H]
ATP形成:ADP+Pi+光能------->ATP
(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反应式:
CO2的固定:CO2+C5------->2C3
C3的还原:2C3+[H]+ATP------->(CH2O)+C5+ADP+Pi
㈢ 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总反应式:CO2+H2O( 光照、酶、 叶绿体)==(CH2O)+O2 (CH2O)表示糖类
有关化学方程式
光反应:
物质变化: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
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
暗反应:
物质变化: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能量变化:ATP→ADP+PI(耗能)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扩展阅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㈣ 写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CO2+12H2O==C6H1206+6H20 数字下标没分哈,另外“==”应该是箭头
㈤ 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学方程式:______相对分子...
光能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H2O → C6H12O6 + 6O2 + 6H2O + 能量
叶绿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 264 261 180 192 108
(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扩展阅读:
光合作用速率外部因素:
1、光照
(1)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强度-光合速率曲线
黑暗条件下,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释放。随着光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也会相应提高;当到达某一特定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二氧化碳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当超过一定的光强,光合速率的增加就会转慢。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即光饱和点。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光照不足会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能过剩也会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当光合机构接受的光能否超过所能利用的量时,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的现象。
(2)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太阳辐射中,只有可见光部分才能被光合作用利用,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大体吻合。
2、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光合速率曲线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光合速率影响很大。二氧化碳-光合速率曲线与光强曲线相似。
(2)二氧化碳的供给
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加强通风或设法增施二氧化碳能显著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对碳三植物尤为明显。
3、温度
光合过程的暗反应是由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受温度的强烈影响。
4、水分
水分亏缺降低光合的主要原因有
(1)气孔导度下降
(2)光合产物输出变慢
(3)光合机构受损
(4)光合面积扩展受损
5、矿质营养
矿物营养在光合作用中功能广泛:
(1)叶绿体结构的组成成分
(2)电子传递体的重要成分
(3)磷酸基团的重要作用
(4)活化或调节因子
6、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一天中的环境因子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光合速率发生日变化,其中光强日变化对光合速率日变化影响最大。
参考资料:网络-光合作用
㈥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叶绿素一定要写吗
我们是要求的,就像化学反应中的酶要写在反应条件上一样,没有叶绿素反应不能发生,当然要写
亲,我是冲着悬赏分来的,好心给我吧
㈦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₂ + 12H₂O → C₆H₁₂O₆ + 6O₂ + 6H₂O + 能量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当特殊叶绿素a对(P)被光激发后成为激发态P*,放出电子给原初电子受体(A)。叶绿素a被氧化成带正电荷(P+)的氧化态,而受体被还原成带负电荷的还原态(A-)。氧化态的叶绿素(P+)在失去电子后又可从次级电子供体(D)得到电子而恢复电子的还原态。
这样不断地氧化还原,原初电子受体将高能电子释放进入电子传递链,直至最终电子受体NADP+。同样,氧化态的电子供体(D+)也要想前面的供体夺取电子,一次直到最终的电子供体水。
(7)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扩展阅读:
光系统Ⅱ→初级接受者→质体醌(Pq)→细胞色素复合体→质体蓝素(含铜蛋白质,Pc)→光系统Ⅰ→初级接受者→铁氧化还原蛋白(Fd)→NADP还原酶
非循环电子传递链从光系统Ⅱ出发,会裂解水,释出氧气,生产ATP与NADPH。
NADPH的合成没有如此戏剧化,就是把送来的电子与原本存在于基质内的氢离子与NADP合成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光合作用中消耗的ATP比NADPH要多得多,因此当ATP不足时,相对来说会造成NADPH的累积,会刺激循环式电子流之进行。
叶绿素a、b的吸收峰过程:叶绿体膜上的两套光合作用系统:光合作用系统Ⅰ和光合作用系统Ⅱ,(光合作用系统一比光合作用系统二要原始,但电子传递先在光合系统二开始)在光照的情况下,分别吸收680nm和700nm波长的光子(以蓝紫光为主,伴有少量红色光),作为能量。
从水分子光解过程中得到电子不断传递,(能传递电子得仅有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最后传递给辅酶二NADP。
㈧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总反应式:CO2+H2O( 光照、酶、 叶绿体)==(CH2O)+O2 (CH2O)表示糖类
有关化学方程式
光反应:
物质变化: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
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
暗反应:
物质变化: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能量变化:ATP→ADP+PI(耗能)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㈨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总方程式6CO₂+6H₂O( 光照、叶绿体)→C₆H₁₂O₆[(CH₂O)ₙ]+6O₂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9)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扩展阅读: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植物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的一种。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强度太强的时候植物的气孔会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它们利用太阳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