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㈠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C.记住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比1;2:3:...n
则位移比1:3:5:...2n-1
㈡ 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计算
这里的v是在第一段时间末时(位置O)的速度。
这样地二段时间是加就没有疑问了。
现在看一下第一段时间:
你是否可以吧这个质点这样看,就是把它从O位置以相同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减速,加速度是-a,运动就是方向不同而已
这样你就可以根据匀加速的公式算出S1了,就是减
㈢ 高一物理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公式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s(t)=at^2/2+v(0)t=(v(t)^2-v(0)^2)/(2a)=(v(t)+v(0))t/2
v(t)=v(0)+at
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
s(t)为t秒时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
(1)受恒外力作用;
(2)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规律
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1=at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1/2at2
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位移的关系:V1=根号2as
速度公式
V=Vo+at,
位移公式
X=Vot+1/2at^2
X=Vo·t(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公式推导:
(1)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平均速度*时间,故s=[(v0+v)/2]*t
利用速度公式v=v0+at,得s=[(v0+v0+at)/2]*t=[2v0+at/2]*t=v0*t+1/2*at^2
(2)利用微积分的基本定义可知,速度函数(关于时间)是位移函数的导数,而加速度函数是关于速度函数的导数,写成式子就是ds/dt=v,dv/dt=a,d^2s/dt^2=a
于是v=∫adt=at+v0,v0就是初速度,可以是任意的常数
进而有s=∫vdt=∫(at+v0)dt=1/2*at^2+v0*t+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t=0时,s=0,故这个任意常数C=0,于是有
s=1/2*at^2+v0*t
这就是位移公式。
推论
V^2-Vo^2=2aX
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X=aT^2(△X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差,T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X为位移。
V为末速度
Vo为初速度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1)重要比例关系
由Vt=at,得Vt∝t。
由s=(at2)/2,得s∝t2,或t∝√s。
由Vt2=2as,得s∝Vt2,或Vt∝√s。
(2)基本比例
①第1秒末、第2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推导:aT1
:
aT2
:
aT3
:
.....
:
aTn
②前1秒内、前2秒内、……、前n秒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sn=1:4:9……:n2。
推导:1/2a(T1)∧2
:
1/2a(T2)∧2
:
1/2a(T3)∧2
:
......
:
1/2a(Tn)∧2
③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n个t内(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sn=1:3:5:……:(2n-1)。
推导:1/2a(t)∧2
:1/2a(2t)∧2-1/2a(t)∧2
:1/2a(3t)∧2-1/2a(2t)∧2
④通过前1s、前2s、前3s……、前ns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t1:t2:……:tn=1:√2:√3……:√n。
推导:由s=1/2a(t)2
t1=√2s/a
t2=√4s/a
t3=√6s/a
⑤通过第1个s、第2个s、第3个s、……、第n个s(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tⅠ:tⅡ:tⅢ……tN=1:(√2-1):(√3-√2)……:(√n-√n-1)
推导:
t1
:
t2-t1
:
t3-t2
:
...
:
tn-t(n-1)
注(2)2=4(3)2=9
()∧2为平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即同号),则是加速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异号),则是减速运动
速度无变化,----初速度等于瞬时速度,且速度不改变。不增加也不减少,则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
㈣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中的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㈤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第一题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就是中点
是的瞬时速度所以第一题第二秒的平均速度等于6米每秒
第五秒的是0
所以加速度就是(
0-6)除以3等于-2米每二次方秒所以初速度为6+2乘以二分之三等于9米每秒第二题物理中有种思想
就是对称思想
你看题目
先加速后反向加速
也就是原方向的减速那你看
相同时间
相同位移
说明初末速度都一样
所以末速为0
他在第一段时间内运动了V/a那么多时间在第二段也是这么多所以加速度为-2a第三题请你用QQ交谈
㈥ 物理: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详细!
如果你是想去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注意以下几点即可:
1.此运动的运动轨迹一定是一条直线
2.如果从这个运动的速度去看,那么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相对于时间而言)。
3.如果从这个运动的加速度去看,那么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
4.如果从这个运动的受力情况去看,那么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力且不为零。
㈦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前t=3s的末速v=at=6m/s,
前t=3s的平均速度v'=v/2=at/2=3m/s,
前t=3s的位移x=v't=at^2/2=1/2* at^2=9m.
前t=3s的末速v=at=6m/s,
但是前t=3s内,不是速度为v=6m/s的匀速运动,
前t=3s内的位移不是3乘6等于18哟。
㈧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当然有啊。你这个属于逻辑性错误而不是知识性错误。
当物体始终加速时,显然始终受摩擦力;当物体先加速后匀速,先受摩擦力之后不受摩擦力
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不能断定物体始终受摩擦力。
如果A改为:物体可能始终受摩擦力作用,则正确。
㈨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先解释解释概念!
网络:【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t),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简单点说就是速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量
假如5秒钟前速度是1m/s,现在是10m/s,那么加速度就是5/9m/s²
是速度的平均变化量,
还可以这样理解,
速度描述的是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运动(变化)的快慢,
【解释】:
加速度为5m/s²,那么速度每秒增加5m/s,设第一秒是2m/s,那么第二秒就是6m/s。
加速度减小为2m/s²,那么速度每秒增加2m/s,第二秒是6m/s,那么第三秒就是8m/s
1.答案是AB
C和D的错误都在于:
速度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不一定是匀加速或者匀减速,还有将来你可能会接触到的变加/减速运动,
而且,不一定是直线运动,方向怎么变化都有可能!
2.答案是……咋没有捏?
A.假设任意1s内的初速度等于9m/s,末速度就是6m/s,末速度可不是初速度的1/3呀!
B.是小3m/s而不是3m/s^2,这是加速度的单位,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不变!
C.时间实际上跨越了2秒,两个错误,一是:应该是6m/s二是:【小】6m/s而不是大!
D.时间实际上是同一时刻,既然是同一时刻,速度自然是一样的了!
关于理解时间,你可以画个线段图!如图所示!
关于理解加速度,我还回答过另外一个人的问题!请点链接!
㈩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
首先,你得理解清楚。正方向是你设定的一个方向(言外之意,每个人对于正方向的设定可以不一样),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一般我们把物体此刻前进的方向设为正方向。
一旦正方向设定后,就不能更改。
算出答案后,如果方向与所设定的正方向相反,那么就加负号,表明是相反方向的运动。
不明白可以继续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