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历史
① 富安娜家纺的发展历程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
② 凡语家纺的品牌历史
艺术家出身的Fanny 凡妮在法国北部创办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定制家纺,取名为“Chance meeting Fanny (邂逅Fanny)”。凡妮的家纺设计和定制理念从自我出发,强调天才、想象、情感和艺术直觉,认为“人的心灵可以创造美,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艺术方式去实现自我”。
至今,凡语品牌已将优雅浪漫的印迹遍及到欧洲、美洲、中东、中国香港等地,并以其尊贵雅致的风格赢得了时尚人士及精英人士的一致赞许。2009年香港日格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文佑先生通过多方努力,将“凡语家纺”这个品牌引进中国,并成为中国区的总代理。
FANYU凡语将把美妙生活体验带给更多人们,将一种悠久而经典的家居生活艺术带给有品位的人士,与所有追求完美浪漫的人士一同分享。
③ 堂皇家纺的发展历程
1986年------“堂皇集团前身”—“皇塘绣品厂”建立
1988年------“皇塘绣品厂”更名为“丹阳市绒绣厂”
1989年------“堂皇”商标注册成功,开始品牌之路
1992年------江苏堂皇床上用品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全球康功能织物厂成立
2001年-----堂皇家纺连锁加盟商业模式开始实施,取代传统的经营模式
2002年-----堂皇家纺荣获首批家纺行业“中国名牌”
2003年-----堂皇家纺成功改制为民营企业
2003年-----新的国际化堂皇标识 “TEVEL”启用,并导入全新的VI形象系统
2004年-----堂皇家纺荣获“国家免检“荣誉称号
2005年-----堂皇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6年-----堂皇集团连云港家纺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7年6月-----江苏堂皇集团被认定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
2009年------江苏三十二度生活纺织科技公司成立
2009年-----堂皇家纺荣获“纺织行业产品开发贡献奖”
2010年----堂皇检测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丹阳实验室”,该中心可出具省级检测报告。堂皇集团荣获“中国纺织行业AAA企业信用等级”
2011年-----堂皇家纺聘请香港著名艺人梁咏琪为品牌形象代言人
2011年-----堂皇家纺荣获中国家纺行业前十强
④ 孚日家纺的发展历程
1987年8月,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高密毛巾厂正式成立。
1988年,公司通过外贸部门获得第一批出口日本的产品订单,产品自此走出国门,为公司拓展国外市场打开新局面。凭借不断的努力,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公司的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客
1991年,公司成为省外纺定点出口生产企业,公司产品通过省外纺出口到各国。
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批准,公司成为自营进出口企业,享有独立的进出口经营权。当年,公司多渠道筹措了100多万美元,从日本引进12台箭杆织机,成为 国内率先引进剑杆织机的家纺企业。
1996年,公司以补偿贸易方式购进96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织机和十多套印花机、染色机,既 解决了当时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的难题,又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国外客户的需求。
1998年,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从设计、制造、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建立起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了公司产品质量。
1999年,自4月以抵债返租形式租赁高密龙兴塑料制品公司以来,在今后6年的时间,随后接收(收购)钢窗厂、潍坊登驰运动鞋厂、金马橡胶集团、泰发纸业有限公司、高密针织厂、康丰农化有限公司、宏业涤纶有限公司、振源水泥有限公司、高密化肥厂等10家破产企业员工近2000人,为市委、市政府排扰解难、为高密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高密毛巾厂改制为山东洁玉纺织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公司被山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评为2000年度“山东省进出口百强企业”。
公司投入6亿多元资金进行更大规模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先后从瑞士、德国、意大利、日本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剑杆织机,生产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能够生产出适合国内 外不同消费需要、多种类、多规格、高档次、工艺精美的家纺产品。
⑤ 恒源祥家纺的历史沿革
一个以经营[3]绒线为生的商店字号,在近80年后仍然家喻户晓,并且在经历了重重变革后,发散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恒源祥。 1927年,沈莱舟成立了一家人造丝毛商店,取“横罗百货、源发天祥”之意,给店取名为“恒源祥”。1956年,公私合营后,恒源祥成了国有企业。1987年,恒源祥绒线店从金陵路搬至南京路;同年,刘瑞旗进入恒源祥担任经理,时年29岁。在恒源祥日后的发展中,恒源祥的名字便总是和刘瑞旗联系在一起。
刘瑞旗进入恒源祥所做的第一件事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他一上任,便决定将店铺中的库存商品削价处理掉,这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将国有资产变相流失,其行为在当时受到了批评,但是却给恒源祥带来了流动资金。有了这笔资金,店中的商品品种与花色丰富起来。接着,刘瑞旗别出心裁地开创了“引厂进店”的经营模式,把商店的柜台租给不同的生产厂家,销售业绩最好的厂家能够获得最好的柜台位置,销售不好的厂家则有可能被赶出商店。在竞争机制的促动下,恒源祥的销售额在两三年内便翻了10倍。
为了能够拥有“恒源祥”牌产品,1989年底,刘瑞旗开始寻找工厂合作生产。1991年3月1日,恒源祥牌绒线诞生。有了品牌产品后,刘瑞旗开始着手推广品牌。他几乎倾尽上一年的所有利润投入广告,于是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频频出现了恒源祥。随着维护恒源祥商标的投入持续增长,在仅靠单一的绒线产品无法支撑的情况下,恒源祥从1997年开始实施产品延伸,除了生产绒线、羊毛衫、羊毛内衣、羊毛衬衫等针织类产品外,也开始从事西服、床上用品的生产。
2000年,万象集团被世贸集团收购,而恒源祥作为万象集团原有的一员也被划入了世贸集团旗下。考虑到世贸的发展重心为房地产,和恒源祥的品牌发展战略相差太远,刘瑞旗执意斥巨资收购“恒源祥”品牌,于2001年成立股份公司。恒源祥人认为,要维护一个商标,除了前期的导入成本外,更重要的则是后期的维护成本和提升成本,只有如此,品牌才可能处于一个上升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恒源祥仍然以每年30%的递增幅度投入品牌维护。
2001年2月,又成功地以MBO收购的方式实现了恒源祥的转制,为公司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2002年6月,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确立了“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品牌战略目标。
截至2004年底,恒源祥通过加盟的方式已在全国建立了5800余家销售网点,拥有170余家加盟工厂,年生产产品超过3.75亿件。同年,他们以600万元的天价成功竞购了世界上最细的羊毛,从而向世界证明中国毛纺企业的实力。如今,恒源祥仍然在探索,毋庸置疑的是,恒源祥这一老商标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财富,而且还将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造就品牌
刘瑞旗,1958年出生,文化程度不高,经常开玩笑地说自己小学还没毕业。1987年恒源祥还只是南京路上的一家百余平方米的毛线商店,学徒出身,踩过黄鱼车,出过苦力的刘瑞旗,走马上任恒源祥总经理。面对这家有着78年历史的老字号,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注册恒源祥和小囡商标;在电视台黄金时间做广告力推恒源祥品牌。18年后的今天,恒源祥已成为中国著名商标。
1991年到1996年短短5年时间,恒源祥因为持续推出一个内容极其简单的广告而成为妇孺皆知的品牌。恒源祥每年维护品牌的费用,包括直接支付给媒体的广告费和搞活动的费用,大概是在6000万元左右。刘瑞旗说,他们深深地知道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作用。品牌的投入,持续的时间越长越有效果,如果间断一下,那前期的投入全都会浪费的。恒源祥有个说法,一要做创造第一的工作,因为人们不太容易记住第二;二是坚持,哪怕你的事情不是第一,但是坚持的时间变成第一,那你也变成很伟大了。因为信息很发达,做什么事很容易被模仿,但唯有一个是不可以被复制的,就是时间。你所建立的历史是不可以复制的。“羊羊羊”这个单调的广告,“五秒广告”连播三遍的营销方式,也被誉为广告界的“恒源祥现象”。有的消费者不喜欢,觉得挺烦的,刘瑞旗认为这是对消费者记忆的一种冲击。要让消费者记住,一定是要用差异,要用与众不同的方法。
品牌故事
2004年3月,恒源祥在澳大利亚一个盛大的羊毛拍卖会上,以600万元人民币买下90公斤顶级超细羊毛。结果,此次购买事件在羊毛界引起了强烈凡响,影响之大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不但媒体争相报道,而且世界羊毛主要生产国如新西兰、南非、乌拉圭、阿根廷都有公司来电来传真,以往的拍卖中,超细羊毛大多被意大利著名公司拍走,最后流入巴黎、米兰、纽约或东京高档服装店。此次恒源祥集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拍卖会上力挫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众多羊毛大鳄,成为这捆“金羊毛”的主人,创下了3个第一:中国企业第一次成功参与;这次拍卖的是迄今世界最细的羊毛,只有11.9微米;世界上至今价格最昂贵的羊毛。
恒源祥成功拍得的超细羊毛是由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一对兄弟理查德·古德里奇和比姆所养的羊生产出的,直径只有11.9微米,被誉为世界上最纤细、质地最优良的羊毛,只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1/5。专业人士介绍,只要细度在19.5微米以下就是超细羊毛,目前成功开发的最细羊毛的细度是15微米,但恒源祥本次购得的羊毛。古德里奇兄弟为了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羊毛,搭建了一座豪华羊圈,对羊只精挑细选,严格控制室温,喂以特制的饲料,拍卖之前的90公斤的超优质羊毛专门保管在澳大利亚国民银行保险柜中。
⑥ 孚日家纺的历史沿革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前身为山东洁玉纺织有限公司,经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出具的鲁体改函字(2002) 3 号《关于同意山东洁玉纺织有限公司变更为山东洁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函》的批准,由山东洁玉纺织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整体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历次名称变更,更名为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11 月本公司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 股的工作,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2006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的总股本为人民币404,350,246 元。 于2007 年4 月17 日,2006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2006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司以总股本404,350,246 股为基数,向2007 年4 月27 日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每10 股送3 股红股并派1 元现金红利(含税,扣税后,个人股东、投资基金实际每10 股派0.6 元现金)。分红实施后本公司总股本为525,655,319 元,业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普华永道中天验字(2007)第059 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 于2007 年4 月27 日,本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同意提议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向境内投资者增资发行不超过10,0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于2007 年5 月16 日,本公司2007 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董事会的上述提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12月5 日出具证监发行字(2007)445 号文《关于核准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发股票的通知》核准了本公司向境内投资者增资发行不超过10,0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截至2007 年12 月26 日止,本公司完成了向境内投资者增资发行10,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的工作。 截止2007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总股本为人民币625,655,31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