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

发布时间: 2021-08-05 08:29:47

❶ 论述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

二战结束后到五六十年代 西欧 北欧 美国等组成北约 苏联 东欧 组成华约 埃及 印度 南斯拉夫等提倡不结盟 主要以意识形态划分
六十年代后 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和美苏争霸权 世界分为三个世界 美苏 第一世界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 两个世界间第二世界 以国家实力 和意识形态划分
90年代左右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世界一超多强 类似三个世界 主要以国家实力划分

❷ 用人文地理学简述 政治地理过程 的概念

人文地理与人类活动有关,如历史人口迁移,人类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或是规避自然灾害,或是逃避战争的困扰,与不同时期的地理变迁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我国人文历史里,由人文地理发展为政治地理 ,再由政治地理表现为人文地理的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雄割据,政治地理基本等同于人文地理,应该可以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到了后来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同言、同轨、同币等政策,再者人口迁移方面,都是以政治为基础的人文地理表现方式。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❸ “中国”由一个地理文化概念变成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完成的标志是中华民国的成立。具体过程比较复杂,简单点说从上古就已经有“中国”的称呼了,但当时只是指我们祖先生活的地方,后来秦统一之后也曾称“中国”,也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没有形成政治理念,直到清朝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当时称“中华帝国”,民国建立后真正开始用“中国”作为政治上的称谓。

❹ 由谁首先建立《政治地理学》

拉采尔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他还提出了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及政治地理学的空间和区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谢伦进一步发展了国家有机说,并提出了地缘政治学这个名称。以后麦金德提出了陆心说,斯皮克曼提出陆缘说,鲍曼提出“民族自决论”。他们的政治地理学论述,在不同时期的国际问题讨论和国际形势决策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20世纪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国地缘政治学者歪曲拉采尔的“生存空间”的概念,使地缘政治学成为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学的名声一度深受损害。为使政治地理学复兴为真正的科学,一些政治地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开始探讨新的研究方法。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学应当研究政治区域内的区域异同,强调向心力和离心力对政治单元结合的作用。以后,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国家不稳定的流通或运动和促进国家稳定的国家意识,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70年代以来,研究多集中在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方面,更为关注较小的政治区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离区、选举地理等。政治地理学涉及的学科很多,除了依靠区域地理学研究成果之外,还借助历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并同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密切。

❺ 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已对国家与其地理区域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以后,古罗马学者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学》中,也论述了大政治区域有效功能的必要条件。
古代所有主要区域地理著作中,政治地理的内容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记述国家疆域、边界、首都、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城市、交通以及与邻国的敌友关系等有关政治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以及后来历代史书和方志中,都有这方面记述。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顾祖禹分别撰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纪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利用区域地理特点经营边防、保卫疆土的历史。到了近代,西方不少地理学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和当时的政治状况,进行理论探索。
拉采尔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他还提出了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及政治地理学的空间和区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谢伦进一步发展了国家有机说,并提出了地缘政治学这个名称。以后麦金德提出了陆心说,斯皮克曼提出陆缘说,鲍曼提出“民族自决论”。他们的政治地理学论述,在不同时期的国际问题讨论和国际形势决策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20世纪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国地缘政治学者歪曲拉采尔的“生存空间”的概念,使地缘政治学成为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学的名声一度深受损害。为使政治地理学复兴为真正的科学,一些政治地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开始探讨新的研究方法。
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学应当研究政治区域内的区域异同,强调向心力和离心力对政治单元结合的作用。以后,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国家不稳定的流通或运动和促进国家稳定的国家意识,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70年代以来,研究多集中在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方面,更为关注较小的政治区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离区、选举地理等。

❻ 高中政治难还是地理难

政治难一些。因为高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起来相对容易上手,比如说中国地图、日照通风、很多城市地势及气候等。但是政治对于高中生来说就相对比较生僻,很多话只能靠死记硬背,比如说哲学思想等。

❼ 结合政治地理的理论分析美国霸主地位的形成过程.

美国地缘政治态势很好,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所以在18世纪后期独立后,大肆扩张而没有列强干预,而主动向美国卖地,中西部的广袤的宜耕地为美国的农业自给提供基础,1860年后的南北战争,美国行政趋于统一,大量解放的黑奴为美国的工业生产提供劳动力,而中美洲则成为美国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由于没陆上强敌,美国可以像英国一样集中精力发展强大的海军,以马汉提出的海权论立军,从而具备保护美国的海上利益的能力,而大量欧洲移民带来了欧洲的最新技术,推动19世纪70年代后的电气技术革命,而大量亚洲移民则为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劳动力。打败西班牙过气的强国使美国有了菲律宾和古巴两片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中途出兵,占了大便宜,使之成为世界强国,与英美法并列,而把新生的德国给打了下去,1922年的华盛顿条约作为美国的重大外交胜利使美国海军与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平起平坐。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响当当的强国。而1929年的经济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成为美国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催化剂。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躲避纳粹迫害,大量欧洲移民来到美国,推动美国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大量的资源和人力,以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美国的工业能力能迅速压倒德国和日本。生产出源源不断的军工产品,英国的军购也推动美国工业的发展,由美国工业武装的盟军打败了纳粹和日本,使战后美国的GDP成为世界首强,欧洲从此没落,随后和苏联的冷战美国利用其制度的优势打垮苏联,最终成为老大。

什么是政治地理

政治定义的不同表述

由于政治是社会管理,它所涉及到的是社会科学的根本学问,如果我们不是抓住政治即社会管理这个本质,就政治的表现形式给政治下定义,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定义:

第一,在一个社会内部,有权力的取得方式、权力的存在形态、权力的运用、权力的目的;政府的构架;由于权力的取得方式和运用方式不同,而形成集权政治和民主政治,在集权政治下就有阶级、统治、反抗、斗争、起义、革命、……及各种专制形态;在民主政治下就有议会、选举、集会、集社、党派等;

第二,当社会的区域界定并与其它社会人口群接触的时候,政治就有国家独立、主权,及与之相适应的外交方针、政策、各种条约等;

第三,社会的存在形式是变化的,其管理方式也是变化的;

第四,人自身是发展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是变化的,政治思想也会随着人类自身的变化及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下对政治的表述就不同。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政治即社会管理这个实质,对现存的政治的表述就会纲举目张。

政治的不同表述:

A、在集权社会主义的建立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理论框架内,我们把政治概括为四个方面:政治的核心是谁掌握国家政权(权力斗争);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对阶级的统治;政治的目的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领导艺术。

列宁认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关系。”(《列宁选集》P4-370)--这是(马克思理论)特定条件下对统治与革命的表述。

列宁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广……,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列宁选集》P4-441)--这是针对集权政治经济目的的表述。

列宁认为:“政治就是参预国事,指导国家,确立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列宁选集》俄文版P21-14)--这是就人民主权的一种形式的表述。

列宁认为:“政治应该是人民的事,应该是无产阶级的事。”(《列宁选集》P4-370)--这是特定条件(马克思理论)下对政治的本质的一种表述。

列宁认为:“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列宁选集》P4-42)--这是政治作为一种手段的表述。

毛泽东说:“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为。”(《毛泽东选集》P3-868)--这是就集权政治下统治与革命之间的表述。

《辞海》(1978年上海版):“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指阶级斗争,包括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

[苏]罗森塔尔·尤金《简明哲学辞典》:“政治就是参预国事、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

B、孔子说:“政者,正也”(《论语·颜渊》),也就是率领人民走他们所谓的正道。--这是就政治的内涵来说的。

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这是就政治的本质的表述。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说:政治是实现正义、为民谋利,以达到最高“善业”的行为。——这是就政治的目的来说的。

C、十六至十七世纪初英国专制君主詹姆土一世,认为政治是君王接受天命来统治愚民的。——这是专制政治下的代天牧民思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克伦威尔以及法国大革命后复辟帝制的拿破仑,则认为政治是历代英雄耀武扬威,远征近伐的豪举。--这是就个人政治行为一种动机的表述。

D、[英]R·J·劳伦理斯:“政治是这样一种活动,它说服人民组成可以作出集体决定的团体,诱使其成员接受或者反对那种以团体名义实行改革的建议。”——这是政治运用手段的一种表述。

韩非和意大利的马基雅弗里等曾认为政治不过是宦海中纵横捭阖所玩弄的权术。--这是对政治手段的一种表述。

E、还有人如英国的葛德文,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则诅咒政治是人间的罪恶、肮脏的勾当等等。我国也有人说政治是“厚黑”,政治学是“厚黑学”。——这是对专制政治结果的一种表述。

当代国内外学者中还有许多人认为政治作用在于政党间的互相倾轧和争权夺利:操纵选举,赢得议席和夺取政权。——它是对现代政党政治一种现象的表述。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山先生等对政治的解释最接近真实,是从政治的自然本源或一般形态出发研究政治的,而其他解释则是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或特殊形态出发研究政治的。我们不能说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的特殊形态出发研究政治就不科学,但是,我们不能把特殊夸大,以偏概全。

关于政治的表现还有很多很多,如:居民、民族、公民、阶级、阶层、社会集团、民族矛盾和斗争、阶级矛盾和斗争、各社会集团间的矛盾和斗争、国家机器、国体、政体、君主制、共和制、虚君共和制、中央集权制、民主集中制、联邦制、邦联制、资产阶级专政、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工农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自治、民族自决、地方自治、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民主、专政、镇压、独裁、专制、平等、压迫、自由、纪律、权利、义务,人权、统治、宪法、法律、法治、法制、立法、司法、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社会治安、警察(公安)、议会、议员(人民代表)、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政权组织、官员(政府干部)、官僚、政客、政治家、政府首脑、国家元首、阁僚、革命领袖、国家领导人、政党、政治团体、社会团体、人民团体、选举、任命、任期制、终身制、制衡、集权、分权、政治战略和策略、政策、政治方针、路线、法令、政令、行政管理、革命、反革命、复辟、改良、改革、保守、政变、暴乱、内乱、……,等等。从政治的词性看,既是名词,也是动词,还可以与许多许多的词性搭配,如:政治理论、政治问题、政治观点、政治领域、政治原则、政治理性、政治家、政治性、政治科学、政治出版物、政治精神、政治方面、政治会议、政治意义、政治周刊、政治理性、政治倾向、政治力量、政治迷信、政治上的不信、寡头政治、本国政治、政治智慧、政治产业、政治语言、政治地理、政治真理、政治文章、政治因素、政治对象、政治德行、政治自由、政治人、政治历史、政治基础、政治辩论、政治过错、政治小说、政治活动、……、等等。真是举不胜举。政治一词是用得很广泛的一个词汇,但是,过去要给政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政治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特有产物,人类社会从诞生开始,发展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运动变化的,认识是变化的,社会管理方式是变化的,政治思想是变化的。当我们总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的特定的时间去观察考察政治,我们对政治自然就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定义。尤其是在集权社会,政治是政治家的事,百姓休谈政治,政治就成了领导的掌上玩物,领导需要什么,政治就是什么,自然不能从一般形态上考察政治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门基础学科。
这门学科具有多项分支,例如自然地理学,经济(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遥感学等等,
学术有专攻,一个人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精通。

❾ 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的总结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这个我不能替你写,不知道你究竟错了什么,举上几个小例子就行,50字左右)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你就先编着吧)。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把语文改为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其中一个)

❿ 中国国家政治地理的构成要素有那些内容

国家是政治地理研究的基本空间单位。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构成要素: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表面某一事物与外在客观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总和。外在客观事物包括地表自然实体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条件,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和距离。
数理地理位置
亦称天文位置,用经纬度表示。它体现国家领土与地球表面整体的空间体系。按领土所处的经度不同,可将国家分为东半球国家和西半球国家;按领土所处纬度的不同,可将国家分为低纬度国家、中纬度国家和高纬度国家。纬度位置决定国家的气候资源状况,从而影响到综合国力。
海陆位置
指一个国家的领土与海洋的相对空间关系。它对国家的交通运输、对外交往、国防安全、政治军事地位乃至综合国力都有重要影响。
沿海国是指领土以大陆为主体,同时又濒临海洋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都有方便的出海口,可得海上交通和渔盐之利。漫长的海岸线不仅提供了天然港湾,还便于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带对外开放,并可用以辟建军港,发展海军,保卫海疆,捍卫海洋权益。
岛国是指领土完全由岛屿或群岛构成的国家。这类国家处于海洋之中,居民在很大程度上以海为生。为谋求国家的发展和领土的安全,就要努力向海外扩展经济活动和开辟对外联系的海上通道,并建立必要的海军力量,掌握领海的制海权。
内陆国是指领土深居大陆内部、四周被邻国陆地领土所包围而无海岸线和出海口的国家。这类国家由于在进出海洋方面要借道他国,可能受制于人.力Ⅱ之被一个或几个国家所包围,在外交政策、经济建设和国防诸方面都要考虑这个制约因素。
政治地理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是指国家领土与有关政治地理要素和条件的空间关系,也就是其周围地区和邻国的政治状况、外交政策、国力强弱等及其对本国的影响。 紧凑型国家
这类国家领土形状近似于圆形或多边形,基本上没有岛屿、半岛和较大弯曲的海湾。这种形状有利于国家主权在空间上的充分行使。
松散型国家
领土形状松散破碎,各部分之间为海域或他国陆地领土所隔,只能通过水陆或航空运输相联系。这种领土形状往往对国内交往、行政管理和国防带来诸多不便。
狭长型国家
其领土呈带状延伸。此类领土平时不利于国内交往;战时极易被敌方切割而难以防御。
嵌入型与穿孔型国家
一个国家的领土完全被另一个国家所包围,前者称嵌入型,后者称穿孔型。显然,嵌入型领土形状的“国中之国”,难免受到穿孔型国家的控制。 国家领土的分布与领土的形状是紧密联系的。
单节国家
是指一块紧凑完整的领土组成的国家。
复节国家
是指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在空间上相互分离的领土组成的国家。在复节国家中,还有跨洲国家和飞地两种特殊的分布形式。 领陆
领陆是指国家边界范围内的陆地及其底土。它是国家领土的基本组成部分。
领水
领水是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及其底土。分为内水和领海两部分。
(1)内水
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等,有时也专指领陆内的河流和湖泊。
(2)领海
领海是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连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原来由各国根据其地理位置特点、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保护沿海自然资源的需要而自行确定,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最大不得超过12海里。 法律功能
国界代表某个国家行使主权的领土范围。
税收功能
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民族经济对外国征收关税。
管制功能
即对通过边界的人和物进行检查和监督,以控制移民活动和资本、货物流动,防止非法越境、走私及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自然国界
(1)山脉
山脉作为国境线,交通性差,隔离性强。通常以山脉的分水岭划分国界。山脊线与分水岭一致,国界容易划分;如果二者有出入,划界时就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2)河流
河流线状明显,适于作国界。确定河流国界时,根据国际惯例,第一,通航河流以主航道中心线划界:第二,非通航河流,以两岸间中间线为界。
(3)海洋
海洋既便于交通又有巨大的隔离性,领海与公海之间有利于国境的设立。
(4)湖泊
湖泊既有交通性,又有隔离性,也是划分国境的对象。划分湖泊国界大多从湖泊两岸到中心点平分,或均分两国或几国国境。
人为国界
两国间无明显的自然目标,人为设立的划界标志称为人为国界。
(1)人为障碍
昔日的柏林墙,曾为东西柏林之间的分界线。
(2)数理国界
指以经线或纬线划分的国家边界。例如埃及和利比亚、苏丹之间分别以东经25°线和北纬22°线为界。
(3)人文国界
即按民族分布状况或居民宗教信仰划分的国界。

热点内容
嘉鱼美术培训 发布:2025-07-02 05:36:50 浏览:974
六年级班主任随笔 发布:2025-07-02 04:38:58 浏览:324
中学英语网 发布:2025-07-02 03:14:56 浏览:977
教育的情怀 发布:2025-07-02 01:17:44 浏览:807
e推教学 发布:2025-07-01 20:16:22 浏览:492
故事数学题 发布:2025-07-01 19:00:18 浏览:952
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发布:2025-07-01 17:05:51 浏览:241
英语辅导报社 发布:2025-07-01 16:38:23 浏览:143
高一语文综合试卷 发布:2025-07-01 16:38:21 浏览:589
而且英语 发布:2025-07-01 14:58:57 浏览: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