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高三化学平衡

高三化学平衡

发布时间: 2021-08-05 10:31:01

1. 高中化学平衡

高中的化学平衡难不难各种反应既可以正向发生,也可以逆向发生。(部分反应逆反应程度很小,可以近似认为反应不可逆)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下降,生成物浓度上升,所以正反应速率越来越小,逆反应速率越来越大,最终两者相等,即达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只是正反应和逆反应快慢一样,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不变,看起来就好像反应不在发生。

2. 高考化学平衡 常见解法!谢勒

勒沙特列原理。具体我记不住了,反正可以这么理解:
平衡移动方向总是能削弱反应条件造成的影响。

比如一个可逆反应,正反映放热,那么升高温度时,化学平衡就会削弱升温的趋势,即平衡逆向移动。

3. 关于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

反应用可逆符号“”表示.
说明 a.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但有的逆反应倾向较小,从整体看实际上是朝着同方向进行的,例如NaOH + HCl = NaCl + H2O.
b.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只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时才可能是可逆反应.如CaCO3受热分解时,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反应不可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写为:CaCO3
CaO + CO2↑;若在密闭容器进行时,则反应是可逆
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写为:CaCO3CaO + CO2
②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物都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2)化学平衡状态.
①定义: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压)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形成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若开始时只有反应物而无生成物,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此时ν正最大而ν逆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则ν正越来越小而ν逆越来越大.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ν正=ν逆,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也不再发生变化,这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继续进行,即ν正=ν逆≠0. ②“等”:达平衡状态时,ν正=ν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的本质.ν正=ν逆的具体含意包含两个方面:a.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即单位时间内消耗与生成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相等;b.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某一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某一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定”:达平衡时,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一定;质量比(或物质的量之比、体积比)一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体积分数)一定;对于有颜色的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不改变.同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或总压强)一定;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恒压时气体的密度一定(注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不能用这个结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④“变”.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使各组分的质量(体积、摩尔、压强)分数也发生变化,平衡发生移动,直至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注意:若只是浓度或压强改变,而ν正仍等于ν逆,则平衡不移动).反之,平衡状态不同的同一个可逆反应,也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使其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⑤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建立化学平衡的途径无关.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是正、逆反应同时开始,最终都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具体包括:
a.当了T、V一定时,按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系数的相应量加入,并保持容器内的总质量不变,则不同起始状态最终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b.当T、P一定(即V可变)时,只要保持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组成比不变(此时在各种情况下各组分的浓度仍然相等,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和容器内的总质量不一定相等),则不同的起始状态最终也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化学平衡的移动] 已达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时.由于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致使ν正≠ν逆,则原有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各组分的质量(或体积)分数发生变化,直至在新条件一定的情况下ν正′=ν逆′,而建立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说明 (1)若条件的改变使ν正>ν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条件的改变使ν正<ν逆,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若条件改变时,ν正仍然等于ν逆,则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2)化学平衡能够发生移动,充分说明了化学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3)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主要的不同点是:①新的平衡状态的ν正或ν逆与原平衡状态的ν正或ν逆不同;②平衡混合物里各组分的质量(或体积)分数不同.
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的规律.
①可逆反应的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4. 高中的化学平衡问题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处于封闭体系内,两个反应的区别就在于第一个是气体量增加反应,第二个是气体量不变的反应,第一个反应的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只要一产生气体,就是个不变值,因为产生的气体比例是一定的,而第二个就不一样了,反应随着进行,气体量不变,但是气体种类变了,质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化学反应的程度。对于密度而言,因为体系是封闭的所以体系的体积是一定的,密度板变化反应的是气体的质量变化,从而反应出反应的程度。

5. 高三化学平衡方面的两个简单问题

1、第一空:增加;第二空:减小。
原因如下:此类问题属于摞盒子问题。因为此反应是单一反应物,若增加反应物也就相当于在不同条件下一定程度的增加整个反应,相当于两个一样的反应摞在一起,在改变条件。比如第一空:在一个盒子里已经有一个反应a
N(g)
===(可逆)
b
M(g)
(a>b),现在加入N,等于再有一个装有反应a
N(g)
===(可逆)
b
M(g)
(a>b)的盒子,两个摞在一起,因为是体积不变,如果两个摞在一起是2倍体积,而平衡不动,若保持体积不变,则需把二倍体积压成原体积,故相当于加压,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正向移动;若是压强不变,也就是摞在一起不再有任何的措施,所以平衡是不动的。
2、不是的。因为反应达到平衡时是在该条件下的反应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转化率最大。一个可逆反应的转化率是反应了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上反应之前的物质的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了的物质越来越多,也就是分子变大而分母是一直不变的,所以转化率是逐渐增大的,等达到平衡,反映了的物质也不再增加也就达到了最大的转化率。

6. 高中化学平衡的问题

勒夏特列原理就是个成长青少年逆反性格的哲学写照
你父母让你学习,你偏要玩一会儿在学习,自己想学习的时候,偏偏思想会开会儿小差......
就是在反应体系中,如果体积(压强、温度)增大,化学平衡要阻止他增大,反应方向便会朝着体积(要求、温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反之则反。
举例理解:
120℃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2NO2==N2O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体积减小的反应
1)如果增大压强,体系则朝着压强减小的方向进行,显然体积减小,相同容器里的压强就减小,朝着正反应进行,反之朝逆反应方向进行
2)温度升高,体系朝着吸热的方向进行,即逆反应方向进行,反之则反
3)如果保持压强不变,则加反应物体积,显然朝正反应方向进行,而增加生成物浓度也会朝着逆反应方向进行,反之则反。
意味着当反应要朝某个反向进行是物质为了外界对其条件进行改变的抵抗。
(不知道是不是越解释越不懂了)

7. 高三化学平衡

N2(g)+3H2(g)=可逆=2NH3(g)
起始物质的量 10 30 0
反应物质的量 2.5 7.5 5
平衡物质的量 7.5 22.5 5
密闭容器,要使百分含量相同,应该是等同平衡,10molN2和30molH2等同于20molNH3
第二次加氨气20mol,平衡时应该和第一次一样,5mol,消耗了15mol,转化率为75%

8. 高中化学平衡!

(1)
CH3OH(g)+H2O(g)=可逆=CO2(g)+3H2(g)
起始
1mol
3mol
0
0
反应
x
x
x
3x
平衡
1-x
3-x
x
3x
∵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
∴(1-x)+(3-x)+x+3x=1.2×(1+3)
x=0.4mol
V(CH3OH)=0.4mol/(2L×20s)=0.01
mol
/(L•
s)
(2)
①两速度必须一正一逆,所以不行.
②密度=质量/体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容器中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又∵容器恒容,∴体积不变..∴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
③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质量/物质的量即M=m/n.∵CH3OH+H2O=可逆=CO2+3H2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之和不等于生成物计量数之和,∴在反应的过程中n会不断变化,总质量m不变.∴在反应的过程中M是不断变化的...当达到平衡以后,n不再变化,M就不再变化.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
④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体积.物质的量不断变化(原因同上),恒容体积不变,所以浓度在不断改变,当达到平衡时就不在改变了...可以.
(3)①
CH3OH(g)+H2O(g)=可逆=CO2(g)+3H2(g)
起始
1.2mol
2.4mol
0
0
反应
x
x
x
3x
平衡
1.2-x
2.4-x
x
3x
刚开始容器B的体积为是aL,反应达到平衡时,是1.5
a
L
∴(1.2+2.4)/[(1.2-x)+(2.4-x)+x+3x]=a/1.5a
x=0.9mol
∴转化率(CH3OH)=0.9/1.2=75
%
平衡时A的体积是a没变,B的体积是1.5a,然后还是用上面的”三行式”法分别求一下A、B两容器中H2O(g)的体积百分含量,可得到B
评论
0
0
加载更多

9. 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由此可知,当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相应的分数一定时,说明各成分的生成速率与反应速率一致,自然是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而对于气体成分而言,由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那么当气体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时,说明相应气体分子数是不变的,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同理,如果总压强、总体积或者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只能说明反应物消耗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物产生的物质的量是一样的,并不能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这种反例有很多,比如乙烯的氧化反应,1分子C2H4与3分子O2在高温条件下点燃生成2分子CO2和2分子H2O(水蒸气),反应前后总压强总体积和总物质的量是不变的,但是不能据此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其他的同理

10.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平衡

  1. 会的,转化率不变,

  2. 对的

  3. 对的

你这三个都说的很对,化学平衡的反应,要注意反应有没有固体和液体,其次注意吸热还是放热,还有就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改变,

热点内容
教育的情怀 发布:2025-07-02 01:17:44 浏览:807
e推教学 发布:2025-07-01 20:16:22 浏览:492
故事数学题 发布:2025-07-01 19:00:18 浏览:952
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发布:2025-07-01 17:05:51 浏览:241
英语辅导报社 发布:2025-07-01 16:38:23 浏览:143
高一语文综合试卷 发布:2025-07-01 16:38:21 浏览:589
而且英语 发布:2025-07-01 14:58:57 浏览:936
个人师风师德自查报告 发布:2025-07-01 13:46:43 浏览:476
物理家庭电路 发布:2025-07-01 13:30:04 浏览:464
物理因子 发布:2025-07-01 13:05:18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