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的历史
在中国,沉香的使用可追溯至远古时代,在最古老的药书里,记载沉香为至极珍贵的药材。1 除了药用之外,沉香亦被用做香料与各种装饰,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以下的史籍记载中,可以了解到沉香在当时的珍贵性与其所被付赋予的意义。
三国演义
1.1. 关羽的葬礼与沉香
相传关公大意失荆州之后,被吴将俘杀。 孙权恐刘备与诸葛亮复仇, 派人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意欲嫁祸,曹操知其计谋,又敬关羽忠义,命人以王侯之礼,将沉香木雕刻关羽的身驱,与首级一同埋葬洛阳城南, 即目前关林所在。 关林的关帝庙是目前中国三大关帝庙之一。
按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对于关羽的尊敬与喜爱是无庸置疑的。当年关羽和刘备失散时,曹操为了留住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既赠赤兔宝马,又饶恕过五 关斩六将之罪。关羽亦以释放曹操于华荣道来回报曹操的知遇之恩。所以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之外,曹操确实也是有心替关羽以王侯之礼埋葬。见到关羽只有首级而没 有身躯,照现今出土的汉朝遗物,应以玉片包着躯体,但曹操选择使用沉香,从此可以了解到沉香所代表的高贵程度。
1.2. 张飞的首级盛在沉香木匣内
刘备为了报孙权杀关羽之仇,起大军功打东吴。蜀军所到之地,所向披靡。孙权为了向刘备求和,将张飞的首级盛在沉香木匣内,奉还给刘备。3
东吴当时情况危急,有亡国之险,为了表现求和的诚意,必然使用最珍贵 的盒子装盛张飞的首级送予刘备。孙权没有选择以黄金或是其他宝石装饰制成 的盒子,而是使用沉香制成的木盒,足可了解沉香的珍贵性。
沉香佛珠与神僧
在佛教中,自古以来,最高级的佛珠是由沉香制成的沉香佛珠。据相传,高僧使用沉香佛珠不仅有助于座禅时心灵的宁静。在危急之时,亦可取下沉香佛珠救人救己。
相传古代之时,曾有一高僧云游四方,宣传佛法。他当时携带一串总数为一百零八颗的沉香佛珠,当这位大师在路过的村中碰到不治之症或是临危之人时,就会取下一粒佛珠磨碎之后给病人服下,治好不愈之症。
这位神僧发下宏愿 ,希望他能在他圆寂之前,用尽他手上的那串沉香佛珠来拯救苍生。
批注:
1.请参见中药大辞典, 沉香、伽楠香篇.
2.原文: 第七十七回 孙权既害了关公, …., 随遣使者以木匣盛关公首级,星夜送与曹操….. 操愈加恐惧,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
3.原文: 第八十三回 此时先主声威大震,江南之人,尽皆胆裂….. 步骘奏曰: 并张飞首级,遣使送还,…. 权从其言, 遂具沉香木匣, 盛储飞首…… 买沉香,香至尊 在业界具有很高的口碑
2. 沉香劈山救母的历史背景
这是一个讲述孩子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神话故事……
天宫中的三圣母爱上了人间书生刘彦昌。为了爱情,三圣母不顾
二郎神的反对,带着宝莲灯私奔下凡与刘彦昌相会。
七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沉香渐渐长大,和母亲一起过着幸福的
生活。突然有一天,二郎神从宝莲灯的闪光中发现了他们。为了维护
天规,他抓走了小沉香,要挟三圣母交出宝莲灯。无奈之中,三圣母
只得把灯交出,并被压在华山底下。
沉香在天宫偶尔从土地神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同为人质的
部落头人之女嘎妹的帮助下,沉香机智地与护灯秦俑周旋,夺回了母
亲的宝莲灯,逃离天宫,踏上了寻母之路。征途中,磨难重重。鬼城、
荒漠、怪石诡异多端;雪崩、地裂、沙暴恐怖惊人,这一切都没有磨
灭沉香的救母之心。幼年的沉香在经历了种种险遇之后,终于达到了
天人合一的境界,成长为一个英勇的少年。
孙悟空为沉香的执着所感动。在他的点拨下,沉香带着小猴和白
龙马直奔火山,他在嘎妹和部落人民的帮助下,推倒了二郎神的石像,
铸成了神斧。沉香举起神斧,与二郎神决一死战。他越战越勇,令二
郎神难以招架。激战中,二郎神屡施毒计,欲将沉香置于死地,并抢
夺宝莲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宝莲灯突发金光泻进沉香体内,与沉
香合而为一,终于把二郎神打败。
云开雾散,大地回春,沉香劈开华山,救出母亲。母子终于相会。
3. 沉香在历史哪个朝代盛行发展过
自古以来,沉香被视作一种名贵香料和中药材,在宋代已经有“一两沉香一两金”的说法。
4. 刘沉香历史典故
从前有个书生叫刘彦昌(也有叫刘向),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一游。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三圣母(也叫华岳三娘) 是玉帝的外甥女,二郎神的妹妹。她美丽善良多情,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一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天,她正在庙中吟歌漫舞,消磨时光,突然发现一个书生跨进了庙门。她急忙登上莲花宝座,化为一尊塑像。走进大殿的刘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丽、温柔、安闲,刘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可惜这只是一尊没有情感知觉的雕像。刘向怀着深深的遗憾,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娘的爱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这个书生多么英俊倜傥,文采斐然,他对自己满怀深情,而自己又何尝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尝不爱恋他呢?可是,一个是上界仙女,一个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缔结姻缘呢?目送怅怅离去又依依不舍的刘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静了。她沉吟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向结为夫妻。于是,三娘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向,向他道出了真情,从此后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二人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三娘一身正气,毫不畏惧,况且她随身还有一件王母赠的宝物-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无论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宝莲灯大放异彩,都会被震慑称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敌,就令自己的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际,将宝莲灯偷盗而去。这样,可怜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暗无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夜叉,将儿子送到扬州,留在其父刘向身边。
沉香长大后,渐渐懂事了,知道了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亲三娘。他把想法对父亲说了,无奈刘向也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叹气摇头。于是沉香便独自离家,去找母亲。他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华山。可是母亲在哪里呢?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起来。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空谷回荡,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好心的大仙,问明情由,深为善良的三娘和苦命的孩子鸣不平,可是却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将沉香带回自己的洞府。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刻苦认真的学习本领,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变。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向师父辞行,要去华山救母。大仙念他人小有志气,赠给他一柄萱花开山神斧。
沉香腾云驾雾,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他大声呼唤娘亲,声音穿透重重岩层,传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心情激荡,百感在心。她知儿子已长大成人,一片孝心来救自己,激动不已,就将沉香唤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广大,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败在他手中;沉香又年幼,况且二郎神还盗去了宝莲灯,儿子哪能是他对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飞身来到二郎庙,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谁知二郎神铁石心肠,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两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觉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两人云里雾里,刀来斧往,山里水里,变龙变鱼;从天上杀到地上,再从人间杀回天宫;直杀得山摇地动,江翻海捣,天昏地暗。这件事惊动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个究竟。四仙姑在云端里看了一阵,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狠地对待一个孩子,太无情无义了。于是相互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越战战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宝莲灯也终于回到了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奋力猛劈。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华山裂开了。沉香急忙找到黑云洞,救出了母亲。整整十六年,受尽了苦难的三娘才重见天日,她与儿子紧紧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后来,二郎神向三娘、沉香认了错;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职。从此,三娘、刘向和他们的英雄儿子沉香全家团圆,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充满神话色彩,表达亲情、友情与爱情的可贵。二郎神的妹妹三圣母(也有称华岳三娘)是玉帝的外甥女,美丽善良又多情,爱上了汉代士子刘彦昌(也叫刘向)。三圣母有一盏“宝莲灯”保护着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忽然有一天,二郎神从“宝莲灯”的闪光中发现了他们。为了维护天规,二郎神将三圣母压禁在华山下。三圣母磨难中产子沉香,托婢女灵芝连同宝莲灯护送予其父刘彦昌扶养。刘彦昌遇难途中遇王英,二人成婚,又生一子名叫秋儿。沉香与秋儿情同手足,一日于学堂读书时,沉香不慎误伤了同侪秦官宝,因此逃往深山中,山中有位热心助人的长耳大仙,眨眨眼睛跺跺脚立刻就有妙点子,长耳大仙赐沉香神釜并告知其身世,引领沉香寻母至二郎神庙与舅二郎神展开一场激烈的奋战,凭藉着救母的信念,终于持神釜力劈华山救出母亲。
5. 中国古代沉香的分布地区
东莞自古产沉香,所产之香为莞香,能沉于水底为上品,故称“沉水香”,简称沉香。莞香树,别名牙香树、女儿香。古代东莞县地域广大,今之香港、深圳、宝安、中山及东莞市本土都属古代东莞县范围。莞香沉香又称“莞香”,这是中国唯一以地方为名的植物。据史书记载,木香(莞香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于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广东就以香市、药市、花市和珠市形成著名的四大圩市,其中以买卖土沉香的香市最为兴旺。明代,广东每年的贡品都有莞香。当时莞香不仅畅销国内,而且经加工后由人力挑到香港出售,并大量远销东南亚,据说香港因之而得名,可见“香港”之名源于莞香。
中山市,古称香山县,古代香山远离大陆,唐代朝廷设兵镇守,为香山镇,地属东莞县文顺乡。旧《志》云:以地宜香木得名,今按县地产香木绝少,岂以香炉山之故欤。”可知香山得名于隋唐时代之前,是因产沉香而得名的,到北宋时沉香已近绝产。
海南沉香曾冠绝天下,被称为“琼脂”。海南沉香,从宋朝开始,就成为朝廷的贡品。海南古时被称为香州,据古籍记载,宋、明、清时的海南岛,可谓香岛,以盛产沉香而出名,源源不断的海南沉香通过各种途径运往内地。海南“从历史纪载来看,海南岛产香纪录最早可追溯晋时任昉《述异记》云:「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异香,往往不知名,千年松香闻十里,亦谓之十里香也.」”
“晋武时外国亦贡异香,迨炀帝(炀帝杨广公元568-618年)除夜火山烧沉香甲煎不计数,海南诸香毕至矣。”(《香乘》记)以上可见,海南出产沉香的历史已达1400~1500年。
中国香文献中的沉香产地分级。产地分级,真腊者为上,占城次之,渤泥最下。真腊之香又分三品,绿洋极佳,三滦次之,勃罗问差弱。绿洋、三滦、勃罗间皆真腊属圃。真腊,今之高棉。占城,今越南南部广南省地。渤泥,今婆罗洲。这些地方,今天仍有沉香输入台湾。高棉之菩萨奇南仍为收藏者所喜爱,森莫诺萨、贡斋密仍令人怀念。又,渤泥、三佛齐(今巨港》所产,称为番香,沉香木手链,一名番沉。气矿而烈,价似真腊.绿洋减二分之二,沉香树,视占城减半矣。显然叶廷珪给高棉沉香最高的评貭,并且还在占城之上。
广东其他地区及广西粤西地区早在1000年以前就产沉香,也早在800多年前,古代香界大师范成大便将“海北”(广西部分及粤西地区)和交趾的光香与栈香列为同等品。详见以下:《天香传》:雷、化、高、窦亦中国出香之地,比海南者,优劣不侔甚矣。既所禀不同,而售者多,故取者速也。是黄熟不待其成栈,栈不待其成沉,盖取利者,戕贼之也。《本草纲目》:岭南诸邵悉有,傍海处尤多。
图片来源:网络
回答完毕,您如果有什么问题,请追问。谢谢。
6. 沉香是做什么的历史人物
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沉香没有相关的历史人物。
《本草新编》:“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肾,须用之一钱为妙,不必水磨,切片为末,调入于心肾补药中同服可也。”
沉香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三圣母子,二郎神的外甥,孙悟空之徒。出现于《宝莲灯》。
7. 马来西亚沉香历史何时出现的
对于马来西亚沉香历史可早了,根据考古材料,1万多年前马来半岛上就有人类居住,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旧、新石器时代和阶级社会的铜器和铁器时代。公元 2世纪初,在马来半岛建立狼牙修、羯荼等古国。6世纪,狼牙修成为马来半岛北部强国。该国人民、贵族和国王的衣饰有严格区别,居住条件悬殊,阶级对立明显,奴隶制占统治地位。生产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盛产沉香。许多印度商人来吉打贸易,因此该国深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狼牙修在515~568年期间曾四次遣使到中国。7世纪开始衰落。
6世纪末至7世纪初时,吉打国脱离狼牙修独立。671年,中国义净曾路过该国前往印度。据8~9世纪到过吉打的阿拉伯商人记载,当时吉打商业繁盛,为沉香、樟脑、檀香、象牙、锡等物资的交易中心, 9~10世纪时成为室利佛逝(三佛齐)的属地。12世纪末,三佛齐衰落,暹罗王朝统治了马来半岛北部。14世纪末,麻喏巴歇征服了三佛齐,统治了马来半岛并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马来西亚历史上曾盛产沉香,并在其古代商业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马来西亚由马来亚(简称西马)和沙捞越、沙巴(简称东马)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隔南中国海相距约600公里。“马来亚”一词源于南印度泰米尔语“Malonylom”,意为“山”。
民族有马来人、华人、印度次大陆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人)、欧亚混血种人、泰人和土著民族达雅克人等。在西马,马来人占总人口53%,华人占35.6%,印度次大陆人占10.6%,还有少数其他民族。在沙捞越,达雅克人占总人口39.6%,华人占30.1%,马来人占18.7%。在沙巴,达卡山人占总人口28.2%,华人占21.4%,马来人占6.8%。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天主教等。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本人研究过很多名牌的沉香,个人觉得香至尊沉香还是很不错的,常温下气韵妙不可言,香甜,醇美,清凉,闻过无法忘怀,非常一流的极品香韵。
8. 沉香的形成过程及原理
时间令沧海变成了桑田,也把树木自我疗伤的体液固化成了树脂和木质的混合硬物,状若朽木,异香沉沉。闪电、大风、虫害侵袭树木的肌体,留下了斑驳的伤口,这时候,这些树木(我们统称为沉香树)的神经系统便会发出信号,自行分泌出异常稠厚的“体液”,就是树脂。树脂缓缓堆积于伤口上,树身病变和腐烂的部位,同时也会有树脂的自然分泌和沉积,它是沉香树抵抗疾病、衰老和死亡所作的努力。沉香树开始分泌树脂后,原本宽松材质自此开始变硬,成长阶段吸引真菌寄生于心材,进而产生共生变化,树心颜色产生变化,硬度密度也逐级增加,此时输送养分的组织受到阻断而让生长顿止,树干因无法支撑重量而倒伏,自然分解成各种不同形状。更因树种、菌种及其他因素影响不同而产生变化万千的气味。
大自然真是无与伦比的造物主。跨越海洋和陆地的樊篱,融合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菁华,在沧海桑田的岁月长河中,这些努力变成了一块块坚硬的凝聚物,状若朽木,每一块沉香味道均不相同,却散发出沉沉美妙的异香。
大约是最早生活在森林边缘的土著人闻到异香,并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地发现了它的功用,植物的“伤结”遂成为“沉檀龙麝”四种最尊贵的香料之一的沉香。千百年来,循着香气,人们冒险进入森林,搜寻、满足、膜拜、永生、情欲、超脱等世人的百般欲望。
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树脂和木质的固态凝聚物。它的生命没有另一种“树脂化石”琥珀那么久远,但通常也需数十年数百年的光阴。待到树脂累积和硬化到一定程度,将此部分取下,去除木质部分,即是沉香。沉香树脂密度大,当树脂的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态的沉香,不论是片、块、粉末,均会沉于水,“沉香”之名,正是出于这一特质。
把玩沉香的人时常说:“它的香味让我上瘾。每次闻到,心就会变得洁净。这种香味永远存在,永远不会减弱、变味,它给我们一种极度的真实感和安全感。”物体中最纯净的是钻石,味觉中最纯净的就是沉香,它代表了所有香味集中在一起的“密度”和“蜜度”。
“奇楠”是沉香中的上品,据说,沉香木若有空洞,会招引虫子寄居其中,这种虫食石蜜,树木受蜜气而结成香块。一位行家曾描写过它的独特性状:“奇楠是从沉香中找出来的,有可能死后留下奇楠,也有可能在整块沉香中采到部分奇楠。沉香质地坚硬,奇楠质软。上好的奇楠泌出的油脂用指甲可轻易刮起或刻痕,好的奇楠削薄片入口,可感觉芳香中有辛麻,嚼之若带黏牙视为上品,刮其屑能捻捏成丸亦属上品。”
也有人会望文生义,误以为“奇楠”是楠木所结香块,事实上,“奇楠”是梵文音译,意为寺庙,也有翻译成“伽罗”,和《洛阳伽蓝记》里的“伽蓝”也应同义,想来应该是这种顶级沉香为寺庙尊贵供养物而得名吧。
9. 沉香的历史传说和典故
历史传说:我国历史上有个“沉香救母”的故事,故事是这样说的:汉代有个书生叫刘向,他上京赶考,顺路登华山。山上有座神庙,庙神华岳三娘是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刘向一进神庙便见莲花宝座上俊丽、温柔、安闲的华岳三娘,刘向不免想入非非:能娶她为妻该是多美的事啊。于是他取出笔墨在墙上题诗一首,以表自己的爱慕之情。华岳三娘见景生情,也被英俊倜傥的刘向所吸引。她不顾天条禁令,化作凡身与刘向私结良缘。两情依依,恩爱难分,无奈考期已临,刘向要进京赶考。惜别之时,华岳三娘已有孕在身,刘向拿出一块祖传沉香给华岳三娘,反复叮嘱,日后生子便叫“沉香”。刘向一举中榜,任为扬州府巡按。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因犯天条她被二郎神捉拿压在华山黑云洞中,在暗无天日的洞中,华岳三娘生下了沉香,她偷偷地托夜叉将子送至扬州。沉香长大后拜师学艺,劈山救母,全家团圆。
历史典故:明朝的木匠皇帝熹宗的沉香假山
明熹宗的父亲光宗在做皇子的时候,一直不受自己父亲神宗皇帝的喜爱。神宗因为不想立他做太子,竟很久都不让他出阁念书,使得这个未来的皇帝差点成了文盲。而光宗处于忧惧之中,也无暇关心自己儿子的学业,所以朱由校竟然是个文盲。光宗即位,大臣们劝他赶紧给太子找个老师读书,他却说不着急,过两天再说吧。但还没过几天,他就死了,朱由校这个文盲就当了皇帝。不过皇帝虽然文盲,却有一门鼎鼎大名的好手艺,那就是做木工活儿。
皇帝对木工活儿精益求精,还有更加精巧的“作品”。他曾在庭院中仿照乾清宫的样式,建造了一座小宫殿,高不过三四尺,曲折微妙,巧夺天工。又曾做沉香假山一座,其中池台林馆无不俱备,雕琢细致,堪称一绝。他不光做模型,还把这种天分用在真正的宫殿建造上。
10. 沉香木古代发源地
当今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国家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沉香使用历史。沉香主要发源地是在东南亚: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区。再就是我国的海南省、贵州二郎坝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