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法
㈠ 生物接触氧化法挂膜步骤
一种生物接触来氧化池中源填料的挂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取要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在室温下曝气培养驯化1~2天,控制SV↓[30]为25%~35%,污泥质量浓度为5000mg/L-9000mg/L;
(2)将培养驯化好的污泥与要处理的废水按体积比1∶2-4混合,并加入泥水混合物体积2~4%的营养液,将营养液与泥水混合物混匀后部分注入氧化池中完全浸没填料,剩余的倒入循环池;室温下控制氧化池中溶解氧浓度为1~2mg/L曝气6~8小时;
(3)待曝气过程结束后,将循环池内的混合液泵入氧化池,同时氧化池出水流入循环池,如此循环20-26小时;
(4)静置沉降1-2小时,然后将氧化池内泥水混合物全部排掉;
(5)开始向氧化池内连续以正常运行时50%~70%的水力负荷和正常处理时50%~60%的有机负荷进水,然后逐渐加大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并增大曝气量,直到氧化池内载体上形成生物膜。
㈡ 什么是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构筑物是浸没曝气式生物滤池,也称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除,废水得到净化。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而废水则自鼓人的空气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空气是通过设在池底的穿孔布气管进入水流,当气泡上升时向废水供应氧气,有时并借以回流池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下列特点:
(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也就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3)由于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又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量较低。
我公司可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服务。^0^
㈢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哪些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反应机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㈣ 生物接触氧化法停留时间是不是越长越好
相对而言,时间较长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但是到达一定的时间后,生物处理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因为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已经没了,再等下去,微生物都会饿死了,生物膜都会脱落,水质反而恶化。因此,这个停留时间有个建议的较大值。但是对于不同的废水,这个值是不一样的,在水质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无法确认。
㈤ 生物接触氧化池优缺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特征是:
采用浸没在水中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的填料回,在其表面为微生答物附着生长提供好氧生物膜。因其表面积大,可附着的生物量大,同时因其孔隙率大,基质的进入和代谢产物的移出,以及生物膜自身更新脱落,均较为通畅,使得生物膜能保持高的活性和较高的生化反应速率。由于接触氧化法需要像活性污泥法那样不断向水中曝气供氧,以及在高负荷时丝状菌密集,形成垂丝状,如同活性污泥一样,在水中呈立体结构,处于漂浮状态,并且,在氧化池的流态及反应动力学方面,接触氧化法与完全混合的活性污泥法相同,因而它兼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优点
处理效率高;
工艺使用范围广泛;
没有污泥膨胀和污泥回流,管理简便;
耐冲击,适应性较强;
挂膜简单,启动快;
节能效果明显;
污泥产量少,等等。
缺点
填料上生物膜实际数量随BOD负荷而变。BOD负荷高,则生物膜数量多;反之亦然;
生物膜量随负荷增加而增加,负荷过高,则生物膜过厚,在某些填料中易于堵塞;
由于填料设置使氧化池的构造较为复杂,曝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不如活性污泥法来
得方便;
填料选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接触氧化法工艺的正常使用。
㈥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
①用分段法提高净化能力。生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有机物被吸附在污泥上或存在细胞内进行生物合成,这个吸附合成速度很快。第二阶段的生化过程以氧化为主,速度较慢。
②用加接触层的办法来提高沉淀池效率。对沉淀池的生物膜采取沉淀的办法,而对细小的悬浮物采取滤层截留的办法,沉淀池取上升流速6.5~7.5m/h;澄清区停留15min。
③接触氧化工艺只需0.5~1.0h就可以达到活性污泥工艺8h的效果。主要靠生物膜,把氧化池分为两段,沉淀池加接触层,接触氧化池分离下来的污泥含有大量气泡,宜采用气浮法分离。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点,但又与一般生物膜法不尽相同。一是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废水中,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池又称淹没式滤池。二是采用机械设备向废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滤池靠自然通风供氧,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也可称为曝气循环型滤池或接触曝气池。三是池内废水中还存在约 2~5%的悬浮状态活性污泥,对废水也起净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
㈦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工艺分类
1、根据酿造废水的特点,主要的污染指标为CODcr、BOD5和色度等,由于BOD5/CODcr(=0.66)值较高,所以适宜采用以生化为主的处理工艺。酿造废水中的色度基本是以有机状细小微粒悬浮于废水中而形成的,为了减轻生化处理的负担,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因此在生化的前面增加一级物化处理单元,以降低废水中的大部分色度和部分CODcr、BOD5。生化处理部分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普通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SBR法等。因接触氧化法具有流程简单,抗冲击性能好,操作运行稳定、方便,成为我们的首选工艺。
2、酿造废水首先经粗、细格栅拦截杂物后进入预曝气调节池,待药剂与废水充分混合反应后由污水泵提升进入初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出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废水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氧化分解后进入二沉地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出水经微珠过滤器过滤后出水直接排放。
3、因废水含盐量较高,调试中根据食盐量浓度大小,分为四个阶段(0.5%,1.0%,1.25%,1.5%)对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挂膜驯化。先将废水稀释至含盐量为0.5%的浓度,投加生活污泥,20d后挂膜成熟,再依次提高废水浓度,每7d为一个周期,40d后按正常排水水质满负荷投入运行。
4、过滤器作为把关单元可有效截留二沉池带出的细碎老化污泥(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水质的稳定达标排放是有必要的。 1、采用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甲醛和乌洛托品的模拟废水(简称废水),在H2O2(体积分数30%)加入量2.50g/L、H2O2与Fe2+质量浓度比3.75、反应时间3h、不调节废水初始pH的Fenton氧化预处理最佳操作条件下,废水COD从1000mg/L左右降至300mg/L,COD去除率达72%。原废水完全无法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经Fenton氧化预处理后其BOD5。
2、COD约为0.5,易于生化处理。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停留时间为12h时,废水COD去除率高达94%,处理后出水COD小于70mg/L,处理效果很好。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院废水
研究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院废水的工程应用,为医院废水处理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方法处理工程采用水解酸化+二氧化氯消毒组合工艺,处理流程分为兼性段和好氧段。结果经过半年多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在进水生化需氧量(BOD5)150mg/L、化学需氧量(CODCr)300mg/L、固体悬浮物(SS)300mg/L、pH值6~9、粪大肠菌群50000个/L的条件下,污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二级标准。结论该工艺处理医院废水的工程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㈧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区别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区别
活性污泥法主要用在生活污水方面,生物接触氧化法用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里面,两个都有,从大的方面来说,活性污泥法属于活性污泥法大类,里面有很多工艺,比如氧化沟(Orbal,Carrousel),SBR,SBR的改进工艺(CAST,unitank,等),有很多。
而生物接触氧化法属于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里面也有很多工艺,如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还有就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原理是通过填料上生长的一层生物膜来净化水质,所以有个区别是生物接触氧化池里面肯定有填料,而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肯定没有填料。
污泥负荷也不一样,生物接触氧化法的BOD-污泥负荷要高得多。
㈨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区别
虽然生物接来触氧化和活性污泥自法都属于生化法,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消耗污染物,从物质守恒角度讲如果处理污染物量一样的情况下产泥量应该是相同的.
但是生物接触氧化的产泥量会少于活性污泥法,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生长于填料表面,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场所,部分微生物已经处于内源呼吸期,甚至产生了自身的代谢,因此会消耗掉部分的微生物,排泥量会减少.
活性污泥法的排泥量是人为根据工艺要求来调整的,其实现了微生物在处理系统中的活性状态.如果需要保持微生物旺盛的生命力,需要加大排泥,缩短排泥周期,使菌种处于对数增长期.如果想获得较好的污泥沉淀效果,需要适当延长排泥时间,使污泥处于减速增长甚至内源呼吸期,使其活性降低,从而排泥量也会相应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