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ppt
我也没看到你的教材只能大概说了
溶液会考硫酸啊 盐酸啊 水啊的概率会比较大
再就是各个溶液和什么物体反应生成什么
有什么现象
再就是硫酸稀释是酸入水
原理是
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大于水的密度,而且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中,水就会浮在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的热量会是水立即沸腾,带着硫酸液滴四处飞溅,所以很危险。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所以不会有危险!
再就是nacl溶液的配置
怎么称量 怎么搅拌、、、、
要是我压中考题要感谢我哦
没压中就当复习了吧
② 初中化学关于溶液的图像分析的技巧
只要把握饱和溶液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与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关系即可。
另外,要注意化学反应中溶质的成分,剂溶液质量的求法(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另外,列比例式时要注意:前后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对应;温度的变化
③ 初三化学溶液单元思维导图详细点
图片太大不好直接上传,建议下载文档:网页链接
望您采纳谢谢
④ 初中化学溶液实验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3、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4、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
5、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6、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7、氢氧化钠溶液与石蕊溶液的反应
8、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溶液的反应
9、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10、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这些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做这实验时找个人把图片拍照下来就可以了。
⑤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⑥ 初三化学所有溶液以及其溶质和溶剂。
记这个是没用的 相应的物质溶于相应的溶剂变成了相应的溶液(一般情况)
⑦ 初三化学溶液 急
1.原溶液含溶质=50*0.05=2.5克,如果通过加入溶质的办法达到10%,我们设加入X克溶质(氯化钾)则有(X+2.5)/(50+X)=10%,解出X=2.78克;如果通过蒸发水分达到10%,同样设蒸发Y克水,有方程2.5/(50-Y)=10%,解出Y=25克;
2.依据1的分析,需蒸发50克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加入100克水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
3.设原溶液为A克,则含有溶质A*8%,蒸发50克水后,容易变为A-50克,此时溶质密度为16%,有方程:A*8%/(A-50)=16%,解出A=100克,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8%=8克;
4.参考上面的例子,应蒸发m/2克水;加入m克水;
希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