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画历史地图

画历史地图

发布时间: 2021-08-08 18:42:38

1. 知识准备(1)据你所知,绘制历史地图有哪几种常用方法你能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吗___________________

(1)投影放大法:把透明胶纸(或白纸)放在所画的底图上,根据底图用笔描出地图轮廓,然后把描好底图轮廓的透明胶纸放在投影机上,并在投影机上调好所需放大的倍数,在幕布前放上绘制地图所用的纸,然后根据投影机打在纸上的投影,用笔描绘成图。如果没有投影机,也可将原图先用玻璃片描出,利用电筒投影,再用上述方法绘制。
方格放大法: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绘制方法。先在原图上用铅笔打上若干方格(一般以九格为宜),然后按所需放大倍数与之成比例,在白纸上打好方格,再按原图有关方格的线条位置,在放大的方格内相应描绘出来,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画笔敷上色彩,加粗线条,添上各种符号,写上题目和图例,新的放大的历史地图就完成了。
缩放仪放大法:先选择拟缩放的原图,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将缩放仪调节到适当的倍数,在缩放仪一端照原图描轮廓,另一端(放铅笔)就会在所绘制的纸上描出所需放大的地图轮廓。这种方法迅速、简便、准确。
摹映复写法:选择合适的地图作为范图,用白纸与之重叠订在玻璃上进行摹映;或用复写纸放在地图下面,下面再放上白纸,先用铅笔描下地图上的轮廓,再绘制成适用的历史地图。(2)①准备一张较大的白纸和几支不同颜色的彩笔。②熟读教材或地图册中的相关地图。③从原因、时间、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历史上的地图是怎样绘制的

第一种方法:以山川为基准

地理状况为区分作图,这是古代绘制地图最常用,也最方便的一种形式。

制图方法是:

首先把所要绘制的县城画在中心,然后再把县城附近的山川河流,相对于县城在什么位置,大小如何用特定符号表示出来;

最后再把县城与山川之间的道路绘制出来即可。

虽然说这种方法不够准确,但是既讨巧又实用,十分适合科技落后的古代。

但是地图不是你信手画画就完事的,山川河流具体的方位,以及山势高低走向,以及河流大小长度都需要人们去确定的。

而确定的方法只能靠人自己去走,去看去亲自量。

不过古代没有定位技术,测量工具也比较落后,因此出现误差是很正常的,而且随着距离越远,范围更大误差就更大。

第二种方法:以航线为基准

航线是指水运的航线,后期也发展到海运。这种绘图方法比第一种还要简单,拿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来分析:

首先就在这张白纸的中心把京杭大运河画出来,首起北京,然后画图的人坐着船从北京出发,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南出发,把河流两岸的山川地貌都绘制下来,画在运河两侧,最后绘制图纸的人到达了杭州,也就完成了绘制。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就是方向定位的很准,绘制过程也比较快。

缺点是画图的区域太窄,仅限于河流两侧附近的地区。

第三种方法:以比例为基准

在古代,战争经常发生,精准的地图在战争中至关重要。

前两种方法主观因素太多,误差较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事实上,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朝,智慧的先民就发明了计算里程的计量工具。

3. 古代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古代地图主要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计里画方之法,是为使地图图内形正确缩小尺寸而设计容的按比例绘格网的方法,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边长代表实地里数,派人到处按照一定的标准采集各面的数据,收集完数据然后按方格之框定绘制地图内容。
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

4. 都是中国历史地图,外国人和中国人画的有多不一样

英文版的中国历史地图有很多,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由于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情况不是那么熟悉,在制作地图方面也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另外,由于观念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画历史地图方面也会出现偏差。本文中所选的地图来自于一个英文版的世界历史地图,其中中国的部分并不多,只有几幅。可能是受到地中海中心论的影响,地中海一带国家的地图就比较丰富。

5. 西方人画中国历史地图,看看有什么不同于我们

几十年前欧美学者缺乏与中国学者交流、没有来中国实践考察,所以单方面否认夏朝的存在。这张中国早期地图依然沿用了这一陈旧观点,还把商朝与周朝的影响范围混淆。商朝势力范围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王朝末期才逐渐渗透到下游。

秦楚在川黔边界拉锯多年,江西地区是楚国后期的腹地,福建地区的越人领袖在秦朝统一后主动归附,秦朝往两广和越北移民几十万,还在云贵修建五尺道,种种措施已经将这些地区牢固控制。美国人绘制的秦朝地图并没有将这些地方表现出来。

6. 古代时候的地图怎么画出来的

古代地图主要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

“计里画方”之法,是为使地图图形正确缩小尺寸版而设权计的按比例绘格网的方法。

1、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边长代表实地里数。

(6)画历史地图扩展阅读:

晋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并据此绘制《禹贡地域图》,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制图六体”,即制图时要考虑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势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弯曲度)。

“制图六体”成为中国传统制图理论的重要依据,计里画方之法则是基本操作法,双双沿用1500余年,历代著名地图都少不了计里画方,裴秀之后,还有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北宋沈括的《天下州县图》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

历朝所改良处主要在纬度及里程测量的精准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准仪)、“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仪器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现代的等高线标记。

7. 如何用方格法画历史地图急

计里画方 “计里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8. 绘制历史地图有哪几种常用方法

(1)投影放大法:把透明胶纸(或白纸)放在所画的底图上,根据底图用笔描出地图轮廓,然后把描好底图轮廓的透明胶纸放在投影机上,并在投影机上调好所需放大的倍数,在幕布前放上绘制地图所用的纸,然后根据投影机打在纸上的投影,用笔描绘成图。如果没有投影机,也可将原图先用玻璃片描出,利用电筒投影,再用上述方法绘制。
方格放大法: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绘制方法。先在原图上用铅笔打上若干方格(一般以九格为宜),然后按所需放大倍数与之成比例,在白纸上打好方格,再按原图有关方格的线条位置,在放大的方格内相应描绘出来,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画笔敷上色彩,加粗线条,添上各种符号,写上题目和图例,新的放大的历史地图就完成了。
缩放仪放大法:先选择拟缩放的原图,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将缩放仪调节到适当的倍数,在缩放仪一端照原图描轮廓,另一端(放铅笔)就会在所绘制的纸上描出所需放大的地图轮廓。这种方法迅速、简便、准确。
摹映复写法:选择合适的地图作为范图,用白纸与之重叠订在玻璃上进行摹映;或用复写纸放在地图下面,下面再放上白纸,先用铅笔描下地图上的轮廓,再绘制成适用的历史地图。(2) ①准备一张较大的白纸和几支不同颜色的彩笔。②熟读教材或地图册中的相关地图。③从原因、时间、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9. 按照前面的历史地图,画一幅简要的秦国域图。

10. 古代地图是怎样绘制的

古代地图主要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

“计里画方”之法,是为使地图图形正确缩小尺寸而设计的按比例绘格网的方法。

1、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边长代表实地里数。

(10)画历史地图扩展阅读:

晋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并据此绘制《禹贡地域图》,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制图六体”,即制图时要考虑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势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弯曲度)。

“制图六体”成为中国传统制图理论的重要依据,计里画方之法则是基本操作法,双双沿用1500余年,历代著名地图都少不了计里画方,裴秀之后,还有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北宋沈括的《天下州县图》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

历朝所改良处主要在纬度及里程测量的精准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准仪)、“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仪器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现代的等高线标记。

热点内容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
安工大老师 发布:2025-07-11 02:47:26 浏览:525
微生物学第三版 发布:2025-07-11 00:14:22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