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上的汉武帝

历史上的汉武帝

发布时间: 2021-08-10 00:48:37

『壹』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

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
二是变古创制,创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的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制订设计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封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贰』 历史上汉武帝是怎么死的

关于汉武帝的死因,正史上是如此记载的:
汉武帝晚年杀戮太过,颇思悔悟。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懒,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下《轮台罪己诏》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天下也因此又逐渐归于和谐,为昭宣中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
在这段时间里(具体时间不详),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因过”受到斥责,忧死于云阳宫。一般认为是子幼母壮,为了防止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找借口处死了她。公元前87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
三月甲申,汉武帝葬于茂陵。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其后继者昭帝(实为霍光掌政)和宣帝坚持执行武帝晚年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因而在西汉中期出现了被后世称颂的昭宣中兴局面。
由此可见,汉武帝是积忧成病,病死的。汉武帝死后,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当上了皇帝。

『叁』 历史上汉武帝的名字

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朝的第七位天子。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7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汉朝的第5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期间击灭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驾崩前两年,在轮台下道《罪己诏》,重拾文景之治时期的与民生息的政策,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基础。

『肆』 汉武帝的历史

政治方面:
1.积蓄粮食和财钱,国家富足;2.改革官制;3.大量选拔人才;4.削弱王国势力;5.强化完善封建法制,维护社会秩序。
军事方面:
1.出兵匈奴;2.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经济方面:
1.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2.铸铁官营;3.平抑物价。
思想方面: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设立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3.崇尚法制。

『伍』 汉武帝简介详细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因此留下负面影响。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5)历史上的汉武帝扩展阅读:

名字由来:

汉武帝幼年曾以彘(彘即猪)为名的说法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景帝亦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

而《史记·孝景本纪》和《汉书·孝景纪第五》已经明确写明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前,名字已经是彻了,根本没有使过彘字。即使是后世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卷第十六·汉纪八》,也没有采信《汉武故事》的说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讹传讹。其实,汉代彘彻同音,说汉武帝本名刘彘是同音致讹。

『陆』 历史上真实的汉武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汉武帝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因此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柒』 历史人物汉武帝介绍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前156年)。

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3]。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补充: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开元盛世、汉武盛世、康乾盛世(此处有争议)】。

晚年的汉武帝穷兵黩武。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武帝的主要年号: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

天汉前100年—前97年

太始前96年—前93年

征和前92年—前89年

后元前88年—前87年


汉武帝大事年表:

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刘彻出生,是汉景帝第十子。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己巳,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日,封刘彻为胶东王,刘彻时年四岁。

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正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同年夏四月乙巳,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用赵绾、王臧开始建元新政。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 扩修上林苑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战争的转折点。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受封长平侯。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得右贤稗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于军中拜其为大将军,诸军皆从大将军号令。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今河西走廊),打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东路军大败左贤王,封狼居胥山,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得宝鼎于汾水上。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泰山封禅,始有年号“元封”。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首(原以十月为首)。

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秋,李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腐司马迁。次年,汉武帝因误信匈奴俘虏,认为李陵为匈奴练兵防备汉军,遂族李陵母弟妻子。陇西士夫皆以李氏为耻。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被丞相公孙贺缉捕的通缉犯朱世安诬告贺之子公孙敬声以巫蛊咒武帝,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长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七月,太子刘据因“巫蛊案”被陷害不能自明,杀江充,被迫起兵,卫子夫在汉武帝派人收皇后绶印时自杀;八月,太子自杀,其妻妾子女皆被害,唯襁褓之中的孙子刘病已幸免,后为汉宣帝。

武帝征和二年(前90年)李广利与刘屈氂密谋立李夫人之子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氂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田千秋上疏,汉武帝为巫蛊之祸中被陷害致死的太子平反,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托哀思

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书,建议在轮台戍兵以备匈奴,汉武帝驳回其建议,并下诏反思,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史称《轮台罪己诏》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谥号孝武皇帝。遗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佐幼子刘弗陵(时年八岁,后改名刘弗)即位,为汉昭帝。

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五月,汉宣帝刘询尊武帝的庙号为世宗。

历史首创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40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年—前104年),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年—前87年)。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沿用至今。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中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就是所谓的察举征召制度。
6、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令细君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丼渠法、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3、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至此,西边直达里海,都成为了汉朝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4、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其实,你看看网络里面介绍的都挺详细的。

『捌』 历史上的汉武帝是怎样的人

1 汉武帝原名刘彘,公元前150年,刘彘七岁,被立为太子,其生母王夫人被立为皇后,同时汉景帝将刘彘改名为刘彻 2 汉武帝的统治怎样? 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 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25项历史性首创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汉武帝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这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

热点内容
教师帮扶学生记录 发布:2025-07-18 20:01:06 浏览:677
运动鞋哪些好 发布:2025-07-18 18:41:48 浏览:456
师生迷情八 发布:2025-07-18 11:58:43 浏览:478
三字经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11:46:47 浏览:45
希腊的历史 发布:2025-07-18 10:33:00 浏览:654
人体中的数学 发布:2025-07-18 07:53:58 浏览:951
一级建造师机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07:50:21 浏览:528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
浅谈师德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03:09:46 浏览:807
怎么浏览谷歌 发布:2025-07-18 02:29:49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