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中国历史朝代变迁

中国历史朝代变迁

发布时间: 2021-08-12 14:43:39

1. 中国历代朝代的演变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夏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商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西周
公元前770 -公元前256 东周
公元前221 -公元前206 秦
公元前206 -公元25 西汉<包括王莽(9-23)和更始帝(23-25)>
公元25 -公元220 东汉
220-280 三国
220-265 魏
221-263 蜀汉
222-280 吴
265-317 西晋
317-420 东晋
南朝
420-479 宋
479-502 齐
502-557 梁
557-589 陈
北朝
386-534 北魏
534-550 东魏
550-577 北齐
535-556 西魏
557-581 北周
581-618 隋(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618-907 唐
五代
907-923 后梁
923-936 后唐
936-946 后晋
947-950 后汉
960-1127 北宋
1127-1279 南宋
907-1125 辽(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83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1115-1234 金
1206-1368 元(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称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1368-1644 明
1616-1911 清(努尔哈赤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
1912-1949 中华民国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 完整的中国历史朝代年份

一、朝代列表(名称/起止时间):

1、

4、南朝宋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的朝代。

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

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定中京(今河南洛阳)为陪都。

刘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刘裕死后,宋文帝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元嘉年间一片繁荣,史称“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败致国力大损,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公元479年被权臣萧道成取代,建立南齐,刘宋覆灭。

5、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曹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朝宋

3. 中国从古到今 详细的古代朝代更替顺序

一、顺序列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十六国:304年-439年,群雄割据时期,共计:135年

13、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4、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5、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6、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7、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8、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9、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20、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1、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二、特殊历史时期:

1、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2、十六国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

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部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奴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3、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

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自永嘉之乱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的“南北朝时代”结束。

4、五代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

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并不是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5、十国

十国(902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北方一个为北汉。

江南以南吴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立南唐,其次有吴越与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楚国与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是后汉刘氏后裔所建。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于979年统一除交州与幽云十六州外的中国本土地区,十国结束。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

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出现过九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国,加上北方的北汉,是为十国。

十国的特征是:除了北汉,九国尽在南方:出现的时间,先后参差不齐;建国之地,有相承、有独立:版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存在的时间,一般都比五代各朝长;领袖名号,称帝、称王不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北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五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十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十六国

4.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

具体如下表,表一:

(4)中国历史朝代变迁扩展阅读

歌诀: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5.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如下图所示:

中国朝代顺序: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歌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6. 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演变过程

1、夏朝(前2070-前1600年)。

夏禹死后,其子启担任王,从而由“禅让”转变而“家天下”。

夏桀,虽智勇兼备,但生性残暴,沉溺声色。武力征服不从部落,且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尽搜刮民脂民膏,加剧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商汤伐夏成功,夏灭亡。

2、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不务朝政,攻打黄土高原和东夷地区。这些加剧了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的力量。

岐山地区的周部落,休养生息,闷声发财,最后商纣无奈自焚,商灭亡。

3、周朝(前1046年-前770年)。

周分为东西二周。

西周。这次要追溯到周宣王时期。周宣王时,土地改革中央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遭到大贵族的反扑。然后千亩之战大败,宣王的南国之师被摧毁。

到了周幽王,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废太子另立,引起诸侯不满。加上褒姒,上演烽火戏诸侯,诸侯愤怒。而后,被废太子联合外公申侯,犬戎入侵镐京,诸侯不救,西周灭亡。

东周。东周东迁后,大量土地分封与诸侯,控制诸侯的力量彻底消失,诸周天子成为傀儡,出现了春秋战国局面。

4、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末年,皇子胡亥与宦官和丞相勾结夺位,逼迫太子扶苏自杀。登基后重用赵高,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外忧。开疆扩土(岭南地区)使得关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精锐北上阻击;地方起义(陈胜吴广)爆发。巨鹿之战,章邯率残部被项羽击败,刘邦趁势入关中,秦灭。

5、汉朝(前202年-220年)

分为东西汉,中间有外戚王莽篡位,这不做说明。

西汉。汉武帝志在疆域,对外连年征战,国力消耗殆尽。
霍光死后,外戚王莽逐渐掌权,6年,杀平帝废孺子自立称帝,西汉灭。主要是外戚夺权政变。

东汉。刘秀起兵,大败王莽,称帝,国号仍为汉。末年,后宫干政。窦太后垂帘听政,窦氏家族将国库掠夺一空。而后,邓太后铲除窦太后,重用宦官和外戚,这些都孤立了皇权,使之成为傀儡。220年曹丕称帝,汉灭。

6、三国时代(220年-280年)

司马懿夺权,接管曹魏,此后司马家族代魏立晋打下基础,司马炎篡位,魏国灭。

蜀国阿斗宠信宦官黄皓,不勤政,不纳谏。因荆州孙吴杀关羽,蜀吴联盟开始破碎。诸葛亮和姜维常年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耗尽国库,军力下降。邓艾,钟会伐蜀。邓艾绕过蜀国前军,奇袭益州(成都),此时国内空虚无军可战,阿斗降,蜀灭。

吴国政局动荡,国主孙皓荒淫残暴,军心涣散;而此时司马炎隔江相对,招抚渡民,轻徭薄役,并在江边安营扎寨,训练水师。279年,攻破建业(南京),吴灭。

7、晋朝(265年-316年)

司马懿夺权,接管曹魏,此后司马家族代魏立晋打下基础,司马炎篡位,魏国灭。

西晋时期,出现了五胡乱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结合,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羌,契丹,氐)。大量土地荒芜,百姓战死,加上天灾大旱,国力极为虚弱。之后,匈奴首领大举南侵,攻入洛阳,西晋灭。

东晋时期,主要是军阀夺权。刘裕经过一系列战争,不断膨胀军事实力,领土面积,彻底控制了东晋朝政。最后逼迫司马德文禅让,东晋灭。

8、南北朝(420年-581年)

这是一个混乱时期,很复杂,参与的国家太多了(宋,梁,齐,陈,北魏,北周,北齐)。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魏,齐,周。

杨坚辅政,逼迫静帝禅位。

9、隋朝(581年-618年)

前期大兴土木,建大兴城、开凿运河;后期又修建洛阳城、隋炀帝肆意挥霍国库;军事上,三次远征高句丽,隋朝国力锐减,士兵消耗殆尽,阶级矛盾加剧。

群雄割据,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起兵。最后李渊攻入长安。618年,称帝,隋灭。

10、唐朝(618年-907年)

期间有武则天政变,虽为周,纳入唐。

安史之乱:府兵制遭到破坏,士兵无地可耕,逃亡。府兵制改募兵制,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将权力交给节度使。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不和,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长安,夺取洛阳,玄宗出逃,军事力量完全丧失。

地方割据。中央薄弱,地方割据,全国混战。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损一空。穷兵窦武,加剧阶级矛盾,激化黄巢起义。朱温在镇压起义时崛起,控制政权。907年,篡国,唐灭。

11、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923年,后梁北太原晋王李存勖灭,建立后唐,地方起义。

936年后唐被契丹灭(石敬瑭勾结),建立后晋,外族入侵。

947年后晋被契丹灭,建立辽,外族入侵。

947刘知远建立后汉。

951年郭威篡权,建立后周,政变夺权。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12、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长驱直入。1125年金完颜家族南侵,宋军失败,割地议和。宋朝军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战大臣遭挤压。1126年,徽钦宗被掳。1127年,北宋灭。

南宋。蒙古铁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统,积累了雄厚的军事实力。宋朝军事将领岳飞被杀,岳家军战斗力瓦解。由宁宗理宗开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1279年,崖山战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南宋灭。

13、元朝(1206年-1368年)

民族矛盾。疯狂扩张实行抢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渐降低,黄河长江流域的汉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满,矛盾尖锐。统治上,因对中原(封建社会)认识不足,政治基础薄弱,失去汉族拥护。

地方割据。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纷纷起兵,天下大乱。后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机发展,脱离蒙古。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达等能征善战,攻陷大都改为北平,元顺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称帝。

14、明朝(1368年-1644年)

经济上因为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等萌芽,经济发展明显,需要更多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或紧缩,当时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农商业手工业等波动较大,阻碍了生产力进步;连年东征(出兵朝鲜抗倭,鸣梁海战就在这时候),消耗了诸多军事力量;

政治上,张居正改革失败,阶级矛盾严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稳,百官变动,人才流失。魏忠贤时期,政治极为黑暗腐败,捕杀东林党,党羽斗争加剧,朝政动荡,国库日渐空虚。军事上,袁崇焕回京被杀,失去关宁防线;加上中原地区旱灾严重,无粮可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煤山自缢,明灭。

15、清朝(1644年-1911年)

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科技进步缓慢;社会制度上,落后列强的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力得不到解放。

外敌太过强大(八国联军),列强帝国的不断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国库空虚,丧失民族气节,民众大失所望,得不到群众基础拥护。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阶级矛盾爆发。

西方思想与传统思想冲击,资本主义救国热情空前高涨,为阶级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溥仪退位,清灭。

(6)中国历史朝代变迁扩展阅读:

中国自秦以来,一共出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另外,在分裂割据时期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1、三国鼎立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2、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前赵(汉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十二个,不止十六个,东晋后灭于桓楚;

3、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南陈,共五个;

4、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三个;

5、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6、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十个;

7、西夏、辽、金、西辽、北辽、吐蕃、大理,蒙古,共八个。

当然还有很多短暂的地方政权,农民起义政权不被正史承认。

7. 中国古代历代朝代的顺序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里的卷首语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无比经典地说出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朝代更替,分分合合的一般规律。

二、在朝代更替,变迁聚散之前,总会出现一方代表民众的要求,去结束内部纷争的强烈愿望,去广纳良才,提出顺应民意的口号。比如元朝末年的朱元璋广纳刘基、徐达、汤河、章谥、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等。又比如朱元璋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等,从而形成统一的意志。

8. 中国的上下五千年的朝代变化顺序

一、顺序列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二、朝代资料

1、夏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3、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

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4、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5、明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

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

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结束。

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朝

9. 历史朝代变迁

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楚、西汉、新莽、玄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一、朝代列表

1、

4、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

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

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5、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

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朝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