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环境物理学

环境物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8-12 15:22:22

Ⅰ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确定内容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随着环境建设的需要和认识的深化,仍处在发展之中。1990年,莫斯科大学的A.A.OrnubBu认为“生态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在地球系统范围内形成的物理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任务是:①弄清人类活动作用(污染)源与物理场的关系;②保护地质环境免受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预测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随时空变化的影响强度,主要强调人为成因的环境问题。1992年澳大利亚R.J.Wite Dey认为“环境地球物理学是有关寻找、圈定和监测任何成因的地质灾害的学科”。Dieter Vogelsang的《环境地球物理学》只涉及三个方面的应用:①调查和寻找地质隔离层,作为垃圾及有害物质合适的存放地点;②调查垃圾堆范围;③调查地下污染液渗漏及滤液的流动。1997年,蒋宏耀在《环境与地球物理——环境地球物理学》中对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定义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环境物理性质的差异和变化或其形成的物理场来研究解决环境问题(包括环境监测、保护和改善)的学科。研究内容应当包括空间、大气、海洋、地面和地下的环境变化,包括自然成因和人工成因的环境问题,从地域来讲包括聚落环境和全球环境变化。崔霖沛在《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应用》中,强调是研究地球物理场、地球物质的物理性质与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天然和人工环境)之间关系,并提出这种关系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地球物理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其二是人类所处的天然和人工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地球物质物理性质和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楚泽涵2002年在《环境地球物理学》中认为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向应包括:①自然灾害及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圈、水圈及地表的变化;②研究岩石圈表面生态环境稳定性的方法和理论,包括地震及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测和监控。刘光鼎院士在《20世纪中国科学大典》中提出:“地球物理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地球,而其主要应用领域则是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地球物理应该而且可以从光、热、电、磁等物理场的变化来认识环境变化过程,并进行监测;对一些有害物质,如放射性,酸雨、粉尘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等进行快速测量,为环境保护提供背景场资料”。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许多问题都与环境问题紧密相关。如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的防治工程,要求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预测预报;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的动态参数测试;大亚湾核电站废料处理选址等。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盐碱化、沙漠化等)、地面沉降,火山喷发等。我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欧亚板块的作用下,成为世界上板内地震活动的典型地区,是世界上地震历史纪录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由此可见,环境地球物理的研究内容应当是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的环境问题,既包括聚落环境,也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其主要研究内容:①自然环境。主要是自然力引起的环境灾害与变化,如地震、火山、滑坡、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以及空间环境变化的观测和研究预测。②人为环境。主要是人类生活与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引起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含土壤)污染的探测和监测。③经济建设和交通等引起的辐射、噪声、振动等能量场污染的测量与研究。④人为物质与能量污染引起的全球变化,如气候、旱涝灾害的研究和预测。人类生活与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自然引起的环境灾害与变化早就是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从理论到观测技术方法都比较成熟。人为排放的物质与能量污染引起的局部与全球变化,是新提出来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全球石油产量由1900年的2000万t上升到1999年的33亿t,汽车加油站已有几十万个。据美国2001年数据统计,全美国确认有42万个加油站地下储罐有渗漏问题,其中有15万个相当严重,等待处理。1993年壳牌石油公司在英国1100个加油站有1/3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排放量到2000年,年均产量大约是1.5亿t。无论建造多么好的垃圾填埋场,最终都有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此外,还有化学物质,大量化肥、农药都在污染着土壤和水源。检测和监测这些污染物质的扩散正是环境地球物理学当前的任务。根据美国AAPG资料介绍,环境地球物理费用开支占地球物理总经费的四分之一(年均18.8亿美元)。

Ⅱ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形成

“地球物理学可以说是一门观测的科学,是采用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地球进行宏观与微观的观测研究,以认识地球整体及其内部结构、运动和各种动力学过程的学科”(刘光鼎)。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探测和研究地球变化规律,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根据对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以及空间的探测研究,形成了多个分支学科,如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等。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大增,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地下矿产,包括金属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以及水资源等,显示了优异的成效,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快形成了独立的体系,称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有了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地震勘探、电法勘探、放射性勘探、地热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遥感等多个次级分支学科。由此可见,利用引力、声波、光波、电磁波、弹性波、热传导、热辐射、电阻、电激发、磁感应和核衰变等物理特性对地球物质、结构、能量的感知,来探测岩层、土壤、水体、大气以及空间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以及变化和结构,是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探测任务。

自然灾害的探测和研究,始终是地球物理学的组成部分,如地震、火山、地陷、泥石流、滑坡、海流、磁暴、太阳黑子活动等。

人类排放或泄漏的有害物质(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固体)与能量(光、声、电磁、振动),超过了自然界的降解能力,而储存在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相关学科加入了对环境污染的研究,环境地球物理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

对于人为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探测与研究,始于发达国家。1985年美国《Geophysics,the Leading Edge of Exploration》发表地球物理经费情况报告中首次列出地球物理在“环境”方面的经费分配;1988年《Geophysics》刊登了准备出版环境地球物理(Environmental Geophysics)论文集的征文广告,这是书刊上第一次使用“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名称;198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年会上张立敏、蒋宏耀提出《地球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环境地球物理探测》的报告。1990年在欧洲勘探地球工作者联合会的学术年会上,加拿大J.P.Greenhouse在《环境地球物理:是时候了》中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地质确立为分支学科,而地球物理学虽然在环境问题中已大量应用,可是仍然没有打出环境地球物理学的旗号。蒋宏耀1997年呼吁环境事业有地球物理的地位,地球物理工作者应把握住这个阵地。同年,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出版三卷套的《土工及环境地球物理学》(Geo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Geophysics)论文集。1995年德国出版了Dieter Vogelsang的《环境地球物理学》(Environmental Geophysics),为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第一本专著。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1994年刘光鼎理事长提出“地球物理学科应在环境科学方面开拓新领域,逐步形成环境地球物理学”。至此,环境地球物理学基本形成。

Ⅲ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与环境物理学有何关系

建议要报我环工毅力考虑另外给介绍环境工程课程基本课程:物理环境科导论四化(机化机化物理化仪器析)线性代数高等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课: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业形势真建议要报想坑毕竟现家主要目标发展经济环境虽提没实质性治理另外工程类般数要求算太差牵涉计算专业看起市场蛮目前真啊……希望能帮
欢迎追问
也可以自己查下资料.

Ⅳ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特点

与勘查金属非金属矿产相比,地下污染物质的探查具有独特的特点。

a.浅表层是一特殊的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环境地球物理探测所涉及的方法技术以解决地表浅层问题居多,它所要求的探测深度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要求达到的垂向和横向分辨率却相当高,有时要求达到厘米级。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地表浅层是一个特殊的地质环境,该环境的构造、岩石物质成分、相态、岩石物理特点和干扰频谱与其他深度层位不相同。在这个特殊的地质环境中,经常遇到难以预测的各种类型的干扰问题。这与表生作用带的地质复杂性和岩石物理复杂性有关,与气象条件的变化、工业干扰、技术因素作用有关,也许出现过去不知道或没考虑的某些物理地质现象,例如介电张弛现象和超顺磁性等。

b.要求勘查方法具有抗干扰性和灵活性。因为要解决的环境问题较多地集中在工业中心和大城市,作业时往往受到人为噪声的干扰,如地下管道(线)、电缆线、高压线、铁路等引起的磁干扰、电磁干扰、工业交通振动的干扰。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压制各种干扰。另外,环境调查中野外作业空间通常较小。

c.有许多微量有毒有害物质,即便已构成严重污染,与周围物质相比物性差异仍很小,可以探测的信号很弱,需要有弱信号探测技术和信号提取技术。

d.要求进行连续跟踪观测,进行动态测量。大部分生态问题、灾害演化和渗漏液的扩散都要求不是使用地球物理试验方法进行一次性研究,而是对监测环境的控制参数的状态和变化进行连续跟踪。由于在地球物理实践中广泛使用现代数字电子仪器,这类仪器具有连续记录和自动跟踪的功能,可以完成监测、预测的任务。环境调查的任务往往要求开展不同时间的动态地球物理测量,例如监测污染流随时间的变化,了解治理过程中的进展及其效果,监测灾害的发展以及预测其发生的时间等,有时甚至要求建立长期的监测站网。

e.建立专用的物理-地质模型。环境调查涉及问题多样、跨学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决定了必须建立不同水平、不同级别地表层剖面专用的个别物理-地质模型和概括物理-地质模型的分支系统(无论是静态模型还是动态模型)。显然,这种动态模型的意义明显大于深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质作用的动态物理-地质模型的意义。

Ⅳ 环境物理学与玄学

环境物理学是玄学的基础,所谓“风水”,实际是环境学的污染物扩散条件和环境心理学的结合引起的智力改变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所表征出来的规律。

Ⅵ 求一些有关与环境物理学的知识

复习纲要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

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

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

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

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

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

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

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

,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

吸热
8、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

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

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

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

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

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

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

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

,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

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

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

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

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

”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

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

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七、质量和密度
1、质量
(1) 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
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 )、克(g)和毫克(mg)
1t 103 kg 103 g 103 mg
2、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是秤,在物理实验室里,用天平称质量,其中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

平。
(1) 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 估计被测物的质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天平调好后,左右两托盘不能互换,否则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最大秤量
③砝码要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以免因为手上的汗而腐蚀砝码
④ 保持天平盘干燥、清洁。不要直接放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
(3) 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称量,也叫秤量。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就是标尺上最小刻度所代表的质量数。
3、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密度的计算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实验中常用单位是g/cm3,1g/cm3=103kg/m3
八、力
1、力的定义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力的概念的理解
(1) 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

力的作用
(2)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

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

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 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

变。
(2) 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
4、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

力。
5、力的测量
(1) 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2)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6、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1)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2) 读数时,视线、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9、力的图示的做图方法
(1) 画出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圆圈表示。
(2) 确定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

,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

何中心。
(3) 确定标度:如用1厘米线段长代表多少牛顿。
(4) 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起,按所定标度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力的大小
(5) 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尾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6) 将所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的附近
10、力的示意图
某些情况下,只需要定性地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力的大小,则可以

画力的示意图。
11、重力的概念
(1) 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理解: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②重力的

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2、重力的三要素
(1) 大小:G = mg
(2)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3)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
13、合力的概念
(1)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

两个力的合力
(2)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

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

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

则求合力无意义。
14、力的合成
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F合 =F1 + F2
(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 F2 )

Ⅶ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与环境物理学有何区别答案

你要是想泛泛的找,就网络谷歌,搜物理性污染控制或者环境物理学。 要是想找论文(推荐,因为论文有的写得还是比较细的),就去中国知网,搜环境物理、物理污染。 具体的书推荐2本:1.马大猷.《环境物理学》,中国大网络出版社,1984. 2.

Ⅷ 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与环境物理学有何区别

建议要报我环工毅力考虑另外给介绍环境工程课程基本课程:物理环境科导论四化(机化机化物理化仪器析)线性代数高等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课: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

Ⅸ 论述物理环境学的科学体系

环境物理学就其自身的学科体系而言,还没有完全定型。
它主要研究声、光、热、加速度、振动、电磁场和射线对人类的影响及其评价,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技术途径和控制措施。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宜的物理环境。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电磁场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一般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或异常。物理性污染是局部性的,而且在污染源停止运转后,污染也就立即消失。环境物理学根据研究的对象可分为:①环境声学。研究声环境及其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以及声音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心理效应;研究改善和控制声环境质量的技术和管理措施。②环境光学。研究人的光环境。主要内容包括天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光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光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等。③环境热学。研究人的热环境。研究内容包括热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④环境电磁学。主要研究电磁污染的产生及其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⑤环境空气动力学。主要研究近地面大气中风的各种空气动力学特征以及各类物质在其中的迁移扩散规律。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