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历史
1. 巴拉圭的历史沿革
原为瓜拉尼族印第安人居住地。
16世纪以前,圭库鲁人活动在西巴拉圭,以渔猎为生;瓜拉尼人生活在东巴拉圭,从事农业生产。
1537年西班牙人在巴拉圭河与皮科马约河汇合处建立第一个殖民点亚松森。此后,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6世纪末划归秘鲁总督管辖。
1776年并入拉普拉塔总督区。
1811年5月14日宣布独立,成立巴拉圭共和国。
1862年,弗朗西斯柯·洛佩斯的总统父亲老洛佩斯去世了,他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权杖,继任巴拉圭总统。
1864年~1870年由巴拉圭军事强人弗朗西斯柯·洛佩斯以一个内陆小国巴拉圭,对巴西、阿根廷、乌拉圭3国同盟的战争,是南美洲最大的战争。有的历史学家把这场战争称作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这场战争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步枪、机关枪、高爆炸药、大炮等现代武器,电报、侦察用的热气球也投入使用。很多后来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和装备,已经在这场战争中亮相了。 1865年5月1日,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秘密签订共同反对巴拉圭的三国同盟条约,并组成三国同盟联军。
1866年巴西换掉了陆军元帅米特尔,由加西亚接任。在他接任时,巴西军队在8个月内仅仅前进了15英里。加西亚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用了 8个月做攻击的准备,同时也让海军方面下决心把最昂贵的舰艇调来专对付巴拉圭人的水雷和岸上的炮火。他精心地布置了一个计划,通过向东大迂回绕过了巴拉圭人的防御工事。1868年5月,他终于完成了对巴拉圭人的核心要塞虎美塔的包围。洛佩斯不得已率领大部队突破重围,仅留下很少士兵守城。靠着每天不停地炮击,联军终于在13个月后攻陷了这个要塞。
1932~1935年,巴拉圭同玻利维亚为争夺北查科地区的石油资源而爆发战争,巴拉圭获胜,占领争议地区约3/4的土地。
2. 巴拉圭的简单介绍
楼主说的是球队吧。巴拉圭足协成立于1906年,1921年加入国际足联。
至2002年,巴拉圭足球队65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
巴拉圭队的足球特色是以防守见长,进攻以短传为主。
巴拉圭队历史上的名将有:
奇拉韦特。
传统队服:
白底红条纹上衣,
蓝色短裤,
蓝色球袜。
擅长打防守,是出了名的“铁桶阵”。队中现役比较有名的前锋有圣·克鲁斯
希望楼主满意
3. 巴拉圭历史上进过几次世界杯八强
早在1930年,巴拉圭队就参加了首届世界杯赛,他们1比0击败了远道而来的比利时队,赢得本队在世界杯上的首场胜利,不过由于之前0比3不敌美国队,巴拉圭最终未能出线。随后,巴拉圭队先后参加了1950年和1958年世界杯,不过均未能小组出线。
此后,巴拉圭队与世界杯绝缘28年,直到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赛他们才重新获得参赛权。那届杯赛中巴拉圭表现不错,他们在小组赛中1比0击败伊拉克,1比1逼平了东道主墨西哥,2比2战平后来获得第四名的比利时,小组出线。1/8决赛中,巴拉圭0比3不敌实力强大的英格兰队。
12年后,巴拉圭队出现在法国世界杯上。他们在小组赛中1胜2平出线,1/8决赛中巴拉圭队在90分钟内0比0逼平了东道主法国队,不过在加时赛上,法国后卫布兰科的金球终结了巴拉圭人爆冷的梦想。2002年,巴拉圭队再次从小组赛中突围,不过他们在1/8决赛中0比1不敌后来获得亚军的德国队。
2006年世界杯上,巴拉圭小组赛一场未胜,没能出线。
4. 巴拉圭的历史
第一批西班牙人于16世纪初到达此领土,这是建立全球西班牙帝国的殖民探险的一部分。他们主要是年轻男子,因为几乎没有欧洲妇女参加这些探险。他们与土著妇女结婚,导致大量混血(混血儿)和克里奥尔人。他们的孩子讲土著母亲的语言,但是在西班牙天主教文化中长大。
从1865年到1870年的阿根廷和乌拉圭发生战争。巴拉圭战争以巴拉圭的大规模人口流失以及割让大片领土给阿根廷和巴西的而告终。战后国家逐渐形成了两党制(科罗拉多州对自由党)的政治体系,该体系最终完全由科罗拉多党支配,直到最近才转变为多党制。
1932~1935年,巴拉圭同玻利维亚为争夺北查科地区的石油资源而发生查科战争,从1932年到1935年,战争中大约有30,000巴拉圭人和65,000玻利维亚人伤亡。巴拉圭获胜,占领争议地区约3/4的土地。
1954年5月4日,军人斯特罗斯纳伙同红党右翼发动政变上台,实行军事独裁长达35年。1989年2月2日,巴第一军区司令罗德里格斯发动政变,推翻斯特罗斯纳独裁政权,并于同年5月举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罗本人当选总统。1993年,总统选举中,红党候选人瓦斯莫西获胜,成为1954年后第一届民选文人政府。
尽管巴拉圭几乎没有种族冲突来阻碍社会和经济发展,但由于就业不足而造成的社会冲突以及社会之间的巨大经济不平等。富人和穷人,其中大多数是农村居民。
5. 巴拉圭vs日本历史交战战绩
巴拉圭和日本有过6次交锋,巴拉圭以2胜3平1负的战绩稍稍领先,但巴拉圭在近10年来的4场比赛里从未赢过日本队。尽管历史战绩不容乐观,但球员们却是自信十足,他们认为成功避开荷兰已经预示着巴拉圭将轻松进入8强。
个人看法:( 平 )
加时赛 巴拉圭胜
6. 巴拉圭的这段历史,谁有
19世纪初,世界战争话题的焦点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及德国、意大利为国家统一打的局部战争,然而就在同时,拉丁美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却很少被人提起——它就是从1864年~1870年由巴拉圭军事强人弗朗西斯柯·洛佩斯以一个内陆小国巴拉圭,对巴西、阿根廷、乌拉圭3国同盟的战争,一场迄今为止整个美洲最大的战争,一场可能是人类历史中最惨烈的战争。
有的历史学家把这场战争称作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这场战争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步枪、机关枪、高爆炸药、大炮等现代武器,电报、侦察用的热气球也投入使用。很多后来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和装备,已经在这场战争中亮相了。
巴拉圭曾经很强大
1862年,弗朗西斯柯·洛佩斯的总统父亲去世了,他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权杖,继任巴拉圭总统。
在他父亲老洛佩斯的苦心经营下,曾经贫瘠的巴拉圭迅速崛起,他鼓励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资;请来英国和奥地利的工程师帮助修建了铁路、船厂、钢铁厂;延聘欧洲和美国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开办工厂和学校;1850年国家大剧院也落成了,一个欧洲化的巴拉圭以强国的面目出现在拉美。到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接班时,巴拉圭已经成为惟一没有外债的拉丁美洲国家。
19世纪初的1810年~1825年,拉美兴起的独立运动,迫使西班牙放弃了对大部分拉美国家的殖民统治。巴拉圭这个西班牙的殖民地,也在1811年6月宣布独立。
但西班牙人走后留下了无数的领土争端的尾巴。随着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的逐渐巩固,他们也开始把眼光投向邻国巴拉圭和乌拉圭。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就是他们的一个眼中钉。巴西皇室和阿根廷总统都将洛佩斯妖魔化,说他有领土野心,对乌拉圭、阿根廷北部和巴西西南部垂涎三尺。
卷入战争
1864年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乌拉圭国内发生政变,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支持的乌拉圭政府被颠覆。接着,巴西开始介入乌拉圭内战,并与阿根廷联盟。洛佩斯判断巴西很快也将对巴拉圭炮制乌拉圭模式,推翻他的统治,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同年11月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对巴西宣战,巴拉圭战争由此开始。很快,阿根廷就站到了巴西的一边,并且和巴拉圭军队发生摩擦。6个月后,巴拉圭向阿根廷正式宣战。
1865年5月1日,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秘密签订共同反对巴拉圭的三国同盟条约,并组成三国同盟联军。
洛佩斯没想到这场由乌拉圭政变引起的战争会演变成一场美洲大陆最大的武装冲突,他准备不足,以为可以速胜。那时候巴拉圭只有8000多正规军,面对数倍于己的三国同盟,一场战争怎么可能速胜?他本希望趁乌拉圭内战拖住了巴西的主力之际,自己像拿破仑那样越过阿尔卑斯山远征欧洲。
洛佩斯首先向北进击,杀入巴西的马托格罗索(matogrosso)省,这个省的面积比英、法、德三国的面积还要大,但是人口只有9万,防御虚弱。洛佩斯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由于地势险要,巴西援军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得以接近这一地区。
但是,渐渐地乌拉圭内战的格局变得不妙了,巴西人支持的弗洛雷斯新政府开始占上风。为解乌拉圭之危,洛佩斯决定杀到巴西和阿根廷的后方去。他设计了两条战线,一条是沿着巴拉那(na)河进入阿根廷有争议的地区科连特斯(corientes),把阿根廷海军打个措手不及;另一条是沿着巴拉圭河杀入沿岸巴西人的居住区,扰乱巴西人的阵脚。
只是,这两个计划只有一个得了手。1865年5月,洛佩斯亲自率部杀入科连特斯,另一部分人由伊斯提加力比上校率领,沿着乌拉圭河杀入了巴西人的居住区。洛佩斯原来估计这两路进攻的都是两个国家有争议的领土,巴拉圭军队可以利用当地人的分裂主义情绪,对抗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但是,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这一路出师不利,当地人对巴拉圭军队的反抗此起彼伏,使得巴拉圭军队在6月的一场大战中失利,战争以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被迫投降告终。
伊斯提加力比上校惨败之后,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洛佩斯不得不将战争由进攻转为防御。
10月,洛佩斯开始从科连特斯撤退。1866年三国同盟的军队开始沿着巴拉那河进犯巴拉圭,这次,三国同盟动用了16艘当时最先进的钢铁炮舰,加上70多艘木质战舰对付巴拉圭的木质军舰。在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处的一片湖泊里,这场美洲最大的海军会战以巴拉圭方面几乎全军覆没告结束。
海军会战之后,洛佩斯率部退到河畔的虎美塔(humaita)要塞,凭借地势抵抗联军的进攻。1866年5月洛佩斯在图龙蒂(tuyuti)发起了一连串的反击,以2.4万人的巴拉圭部队,攻击3.2万人的联军,在巴拉那河畔,双方的阵亡至少都达到了18000人以上。成为南美及美洲大陆上最惨烈的战斗。历史学家称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用尽最大的想像力,使战争的惨烈程度达到极限。
直到现在,巴拉圭还流传着不少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一个个小分队坚持到最后一个人,在被敌人俘虏之前,受伤的伤员连皮带肉撕下自己的绷带,宁死也不愿意被俘。库鲁帕提(curupaity)要塞让阿根廷军队损失了1/3,用了10个月的工夫也没有打下来。冲锋的士兵一排排地倒在要塞前面,令担任阿根廷军队总司令的米雷特颜面扫地。就在这时,天花开始肆虐,接着霍乱也开始流行,光是这两种疾病就造成了不少的死亡,也大大地打击了士气。
要塞失守
巴西刚开始介入乌拉圭内战的时候,只动用了1.6万人,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随着巴西军队的失利,当时的欧洲观察员对联军动作的缓慢非常不满。这些欧洲人不了解拉美地形的特殊性——由于所有物资都要从几百英里以外沿着巴拉那河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德维地亚运到战场,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他们却只管指责指挥官是懦夫,同时,在巴西的工商界也出现了换帅的呼声。还有一些人认为巴西军队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雇用了一大批素质低下的、没有土地的黑奴,他们强烈呼吁巴西政府招募志愿兵。很快,巴西政府便征召了一支14万人的军队,同时巴西政府也用还以自由身作为奖赏,激励黑人奴隶作战。巴西的工商业则加班加点,生产大批的武器和军火。
在联军苦撑的时候,巴拉圭方面撑不住了。因为,不论是食品还是武器,运输线都被联军封锁。1866年巴西换掉了陆军元帅米特尔,由加西亚接任。在他接任时,巴西军队在8个月内仅仅前进了15英里。加西亚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用了8个月做攻击的准备,同时也让海军方面下决心把最昂贵的舰艇调来专对付巴拉圭人的水雷和岸上的炮火。他精心地布置了一个计划,通过向东大迂回绕过了巴拉圭人的防御工事。1868年5月,他终于完成了对巴拉圭人的核心要塞虎美塔的包围。洛佩斯不得已率领大部队突破重围,仅留下很少士兵守城。靠着每天不停地炮击,联军终于在13个月后攻陷了这个要塞。
损失惨重
要塞失守之后,洛佩斯开始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南部的丘陵地带构筑第二防线,但是加西亚巧妙地通过巴拉圭河上的一处无人区,将部队带到巴拉圭人的后方。
1868年12月经过一系列极端惨烈的厮杀,联军终于攻陷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加西亚急忙建立一个傀儡政府,接着宣布战争终于结束,他随即告老还乡。
但是洛佩斯仍然率领着他的1.3万人继续打游击,他仍然斗志旺盛,他的游击战经常在亚松森城外把巴西军队的阵地搅得一塌糊涂。不过他的兵力越来越成问题,连8岁的孩子也戴上假胡须跟成年人一起作战。
巴西人开始了14个月的清剿,洛佩斯被迫撤退到巴拉圭东北部山区。在这里他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他怀疑很多人在出卖他,开始处决他最亲密的追随者。1870年他被包围,但他拒绝投降,还下令将他的母亲和姐妹也处决掉。两天以后他被巴西兵俘获。士兵们用大刀将他砍死,乱葬在丛林中,那天是3月1日。尽管洛佩斯以惨败告终,但是在南美,他是男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以少胜多的勇气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仿效,连古巴总统卡斯特罗也很崇拜他。
巴拉圭战争导致了阿根廷和巴西对巴拉圭的长期占领,此外还吞并了5.5万平方英里的巴拉圭土地。有资料显示,经过这场毁灭性的打击,巴拉圭的人口由133万减少到22万,其中男子不到3万;同时巴拉圭还向巴西和阿根廷支付了巨额赔款,当然,三国同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战争中死伤士兵10万人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
另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洛佩斯疯狂的领导作风,也导致了大批的巴拉圭人死亡,尤其是在从城市向山区转移的过程中。
7. 巴拉圭和西班牙的历史交锋
根据国际足联官方网站的统计,在国际A级赛事中,西班牙和巴拉圭在历史上一共只有3次交锋记录,西班牙1胜2平稍稍占据上风。其中世界杯的历史上,两队曾有两次狭路相逢。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小组赛,西班牙和巴拉圭战成0比0平,在那届杯赛中,西班牙小组未能出线。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西班牙和巴拉圭再度分在了同一小组,结果西班牙在0比1落后的情况下连入三球,3比1逆转击败了巴拉圭。除此之外,两队在2001年的10月16日还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结果以0比0握手言和。
8. 乌拉圭与巴拉圭在历史上是否是同一个国家
1、两国不是同一个国家。
2、1864-1870因为英国幕后操纵,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对巴拉圭发动侵略战争“三国联盟战争”,这是南美洲版的鸦片战争,瓜分了巴拉圭大部分的领土和人口。如果追溯到古印加时代,它们倒是有可能是同一个国家,但是这点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佐证。
3、历史背景:在15世纪末欧洲人踏足美洲之前,美洲其实与非洲一样,社会体系是以部落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印加国的文明发展水平最高,但是也不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体制,因此整个美洲是没有所谓的国界的,只有部落活动范围或势力范围之说。巴拉圭地区最大的两个部族是西部的圭库鲁人和东部的瓜拉尼人,西班牙人开始殖民之后,首先驱杀了圭库鲁人,并且设立总督执掌巴拉圭地区,这第一个据点就是目前巴拉圭的首都亚松森。
巴拉圭于1811年西班牙独立。巴拉圭在印第安古瓜拉尼语中的意思是“有一条大河的地方”,领土位于南美洲中部安低斯山脉、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三者之间。到1850年,巴拉圭成为了南美最富裕和先进的国家,人均GDP遥遥领先于其他南美国家,国家GDP仅次于人口和领土大它10倍的巴西,有点像今天日本在亚洲的地位。
1860年代,巴拉圭与乌拉圭摩擦升级,到1865年5月英国驻阿根廷大使桑顿牵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结成同盟,签订了秘密条约,规定了巴拉圭的占领划分,北部归巴西,东部和西部归阿根廷。这场战争并不是一边倒的,事实上,一开始是巴拉圭占上风,巴拉圭当时全国正规军只有8000人,外加2万的预备役,面对兵力10倍与自己的三国联军,曾经占领了巴西最大的州郡,差不多有2个四川那么大的面积,并坚守2年,还几乎灭掉乌拉圭。
最后由于寡不敌众,英法的撑腰,和本国内爆发天花疫情,巴拉圭失败。约14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巴西和阿根廷刮分,人口也从战前的52万减少到20万。
马塔格雷索省8万多平方英里被划到了巴西马塔格雷索州,阿根廷的边境一直扩张到巴拉圭河畔,首都阿松森变成了边境城市。巴拉圭的版图刚独立的时候是四四方方的,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猪腰形。
9. 为什么巴拉圭和乌拉圭都叫“拉圭”,请问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有什么联系、渊源么
这两国的国名来源于土著印第安语对两条河流的称呼,“圭”的意思是“河”,乌拉圭、巴拉圭就是“乌拉河”、“巴拉河”。两地之间唯一的关系是独立之前同属于西班牙拉普拉塔殖民总督区。
10. 巴拉圭队出现过哪些历史名将
巴拉圭队出现过的名将有:奇拉维特(全名何塞·路易斯·奇拉维特)、圣克鲁斯(全名罗克·圣克鲁斯)、冈波斯(全名佐治·路尔斯·冈波斯·维拉路尔斯)。
何塞·路易斯·奇拉维特:1965年7月27日出生,巴拉圭人,世界知名的足球守门员,现已退役。是巴拉圭足球的象征,队内最有号召力的人物。凭借敏捷的身手和过硬的技术,他在自己的位置上有着出色的发挥。更为令人称道的是,他还包办了球队直接任意球和点球的主罚任务,并且常有精彩的破门表演。他代表萨斯费尔德队获得了1993年、1995年和1996年阿根廷联赛冠军;1994年解放者杯冠军和同年的丰田杯。1995年和1997年还荣誉"世界最佳门将"称号。他是巴拉圭的民族英雄。参加过1998年以及2002年世界杯。
罗克·圣克鲁斯:1981年8月16日出生,是一名巴拉圭足球运动员,出生于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代表巴拉圭队出场92次,进25球。
佐治·路尔斯·冈波斯·维拉路尔斯:1970年8月11日生于巴拉圭,身高175厘米,体重66公斤,左前卫,是巴拉圭职业足球运动员。1995年披上了巴拉圭国家队战袍。1997年他和同胞卡西亚诺、西班牙业余球员安德雷斯组成了著名的“三个火枪手”,一度横扫中国足坛,他也凭借着那一年的优秀表现当上了中国足球先生,并入选了巴拉圭参加1998法国世界杯的国家队,成为当时甲A联赛中参加世界杯的第一人。2002世界杯,对斯洛文尼亚在落后情况下,他又攻入1球和曾效力上海中远的奎瓦斯协力把巴拉圭送进16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