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玛瑙
『壹』 中国玛瑙出自在哪
1、西藏玛瑙石,产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该石质地坚实细腻,晶亮剔透;色彩斑斓,丰满亮光;纹路明晰,多有天然图画。产于西藏山南区域的天然水草玛瑙,色泽美丽,秀丽高雅,里边的水草絮状物为天然矿物质成分。
还有俗称玛瑙石的天珠原石,归于九眼石页岩,是沉积岩的一种,为薄页片状岩石,富含玉质及玛瑙成份,硬度7~8.5度,蕴藏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域。
2、宁夏玛瑙石,产于宁夏沙漠中。玛瑙石是在火山喷射过程中构成的,晶亮剔透,色泽美丽,富有富丽,外型精巧、浑然天成,有的状如积累在一起的葡萄或珍珠,极具观赏价值和保藏价值。
3、逊克玛瑙石,产于黑龙江逊克县宝山乡。该石质地坚固,硬度可达8度;色彩艳丽温润,俏色丰厚,色彩有粉红、红、深红、杏黄、浅绿等;透明度好,块度大;贮藏量丰厚。逊克玛瑙石可用于雕制刻人物、花卉、酒杯、项圈等工艺品,晶亮亮堂,色彩美丽。
逊克玛瑙石多为紫红色块状,产于第三系孙吴组松懈砂砾层中。首要散布于逊克县阿延河流域,宝山乡因玛瑙石的产值丰厚、档次上乘而得名。玛瑙石毛石的锋芒线和不规则的凸起有些过度油滑,石上平面有些,亦有当年裸露在地表上风蚀雨浸的斑斑坑洼。尤以当地10米以下的深土层中挖出者色、质最佳。1978年曾采过32.4公斤的水胆玛瑙,还采到重达100公斤的特大玛瑙。逊克县宝山乡境内,现有面积为1352公顷的玛瑙石县级自然维护区,首要维护目标即天然玛瑙石。
4、辽宁玛瑙石,产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县、彰武县。该石质地细腻,色泽光艳绚丽,纹路绮丽,晶亮剔透,天然漂亮,是艺术雕琢之佳材。阜新是中国玛瑙首要产地,其玛瑙石的挖掘使用已有8000年前史,历经辽代、清代两个昌盛时期,乾隆年间为全盛时期。
阜新市玛瑙石贮藏量大,种类繁多。首要种类依色彩分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玛瑙,黑玛瑙,绿玛瑙等,特别是阜新县老河土乡甄家窝卜村的红玛瑙和梅力板村前山的绿玛瑙极为宝贵。依条纹和包裹体分有:截子玛瑙——黑白相间的层状玛瑙;缠丝玛瑙——纹带细密似蚕丝相同层层环绕;苔鲜玛瑙——含绿泥石包体的玛瑙;树枝玛瑙——由铁锰氧化物生成的柏枝状图画;水胆玛瑙——中间空泛中富含水液。阜新水胆玛瑙数量稀疏,是一种极为稀有的观赏石。
『贰』 中国玛瑙之乡在那里
辽宁阜新是玛瑙之乡,玛瑙储量占全国储量的50%以上。从业人员近3万人,产值近亿元,生产加工遍布城乡。有全国最大的玛瑙宝石集散地——中国玛瑙宝石城。
『叁』 中国四大玛瑙产地指的的是哪四个地方
新疆和田、青海昆仑、辽宁岫岩、河南独山
『肆』 中国玛瑙矿产分布
中国玛瑙矿产分布
我国古书有关玛瑙的记载很多。汉代以前的史书,玛瑙亦称'琼玉'或'赤玉'。《广雅》有'玛瑙石次玉'和'玉赤首琼'之说。玛瑙一语来源于佛经。梵语本名'阿斯玛加波',意为'玛瑙',可见佛教传入我国后,琼玉或赤琼才在我国改称'玛瑙'。
组成玛瑙的细小矿物除玉髓外,有时也见少量蛋白石或隐晶质微粒状石英。严格地说,没有纹带花纹的特征,不能称玛瑙,只能称玉髓。现今市场上一些没有纹带花纹的玉髓也称为'玛瑙',这同古代玛瑙的含义是不相符的。玛瑙纯者为白色,因含其它金属元素(如Fe、Ni等)出现灰、褐、红、蓝、绿、翠绿、粉绿、黑等色,有时几种颜色相杂或相间出现。玛瑙块体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硬度6.5~7,比重2.65。
玛瑙依其纹带花纹的粗细和形态分有许多品种。纹带呈'缟'状者称'缟玛瑙',其中有红色纹带者最珍贵,称为'红缟玛瑙'。此外尚有'带状玛瑙'、'城砦玛瑙'、'昙玛瑙'、'苔藓玛瑙'、'锦红玛瑙'、'合子玛瑙'、'酱斑玛瑙'、'柏枝玛瑙'、'曲蟮玛瑙'、'水胆玛瑙'等品种(见李时珍《本草纲目》)。
在没有纹带花纹的'玉髓'中,也有不少是玉石原料。根据颜色的不同,有'红玉髓'、'绿玉髓'(亦称英卡石)、'葱绿玉髓'、'血玉髓'(亦称血石)和'碧玉'等。
玛瑙同软玉一样也是我国传统的玉石。在南京北阴阳营等遗址中出土的玉器中就有玛瑙杯和玛瑙珠。在大量的玛瑙珠中,有一粒作辟邪状,长1.7厘米。甘肃永靖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山东莒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南京象山东晋墓中等,也都相继发现了玛瑙珠。
古代的玛瑙既有来自西域、印度、波斯、康国、日本等国的贡品,也有产自我国内地的。如东北扶余和挹娄,前者治所在今吉林四平市;后者为民族名,生活在长白山北,松花江、黑龙江下游,这里自古以出'赤石'享名(见《后汉书·东夷传》)。此外蔚州(今蔚县)九空山和宣府(宣化)、四角山(见《天工开物》),甘肃和宁夏一带(见《博物要览》),陕西延安府神木和府谷地区(见《广舆记》),汝州赤岭镇(见《宋史》),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见《博白县志》),南京雨花台(见《珍玩续考》)等地,均产有玛瑙。现今我国地质工作者在西北、华北、东北以及西南、华南许多地区都探明有玛瑙的产地。古今中外,因为玛瑙产地众多,所以鉴定出土玛瑙的玉料来源就不那末容易了。如著名的唐代兽首玛瑙杯,其玉料来源就搞不清楚。
玛瑙种类比较多,有山玛瑙,有水玛瑙,那么它的色彩也有许多种,这个里头是以红色的最为珍贵。
『伍』 中国玛瑙的产地在那里
我国玛瑙产地分布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逊克、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7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态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
具有不同颜色构成的玉髓,通常有,绿、红、黄、褐,白等多种颜色。按图案和杂质可分为缟玛瑙、缠丝玛瑙、苔玛瑙、城堡玛瑙等。常用作玩物、观赏物、饰物或玩赏物。

(5)地理中国玛瑙扩展阅读:
玛瑙石有自然色的,也有后加工染色的。玛瑙的自然色很丰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颜色:
1、红玛瑙:红是玛瑙的一种主色,一般玛瑙呈褐红色、酱红色、黄红色。有些玛瑙颜色表现不均匀,像南红玛瑙,其内部就有红色的点。
2、蓝玛瑙:以淡蓝色为主,色较深时透明度较差,有时在蓝色玛瑙中分布一些其他色彩鲜艳的纹带。
3、绿玛瑙:天然产出的绿玛瑙少见,优质者更为罕见,价格也相对提高。
4、紫玛瑙:紫色玛瑙较为少见,紫色有深有浅,其中以葡萄石最多,这类玛瑙质地较粗,常常为半透明状,但内蒙狼血玛瑙紫色较为细腻。
5、黑玛瑙:以黑色为主,微带青色或灰色,多数为半透明状。
6、白玛瑙:呈乳白色或浅灰色,常与无色透明状玛瑙构成同心纹状、条带状。中间常有石英夹层。
7、灰玛瑙:为深灰色、浅灰色或青色,有的具有不明显的同心条带,内部常有石英夹层或砂心。
8、黄玛瑙:通常为淡黄色、橘黄色、褐黄色及浅黄色,有时与粉红、淡红、淡灰色玛瑙夹层构成美丽的纹带。
『陆』 玛瑙形成需要什么地理条件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玛瑙是一种二氧化硅(Si02)胶体矿物,它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当成分复杂的地下岩浆在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冲破其上覆岩层的薄弱部位而喷出地表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骤降,岩浆就迅速冷却凝固,同时析出温度较高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的水溶液,这种热水溶液(简称“热液”)沿着周围岩石的裂缝和空洞流动充填,并继续冷却凝固,过了亿万年,便形成了玛瑙。其他如水胆水晶和水晶海蓝宝石的形成原理和过程,也都与此相似。
玛瑙由各种颜色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所形成,充填于岩石的裂隙或洞穴内。世界上玛瑙著名产地有:中国、印度、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墨西哥、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称为“花边玛瑙”。美国黄石公园、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风景玛瑙”。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柒』 国内玛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辽宁阜新。
『捌』 中国最著名的玛瑙产地是
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逊克、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玛瑙为极细粉末状,浅红色,橙红色或深红色,具光泽。无臭,味淡。《纲目》:“主目生障翳,为末,日点。”,具有清热明目除翳的功效,常用于目睑赤烂,目生翳障。
玛瑙是佛教七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为护身符使用,象征友善的爱心和希望,有助于消除压力、疲劳、浊气等负性能量。将适量的玛瑙放置于枕头下,有助于安稳睡眠,并带来夜夜好梦。

(8)地理中国玛瑙扩展阅读:
玛瑙
所有的宝石中只有红玛瑙既美丽又有实际的健身作用。红玛瑙中含有铁、锌、镍、铬、钴、锰等元素。带上手腕上可调节血液流畅,带在身上最接近心的位置,促进活化内脏,带在耳间,给老公聚福纳财!
玛瑙可改善内分泌,加强血液循环,让气色变好,消除性方面的障碍,避免性无能与不孕产生,夫妻房中摆设带水玛瑙,有助于夫妻感情和睦,增进闺房之乐。
『玖』 中国有哪些玛瑙的传说
古时的人,一说起珠宝,就必称“珍珠玛瑙”,充分说明了玛瑙在我国古代人心目中的地位。有记载说由于玛瑙的原石外形和马脑相似,因此称它为“玛瑙”。
玛瑙是一种不定形状的宝石,通常有红、黑、黄、绿、蓝、紫、灰等各种颜色,而且一般都会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层状及圆形条纹环带,类似于树木的年轮。
蓝、紫、绿玛瑙较高档稀有,又名“玉髓”。玛瑙是水晶的基床,很多水晶是生长在玛瑙矿石身上,它同水晶一样也是一种古老宝石。
传说拥有玛瑙可以强化爱情,调整自己与爱人之间的感情。这种说法来自我国北方天丝玛瑙来历的传说:
相传,辽宁省阜新蒙古族的宝柱营子,有一个叫做玉梅的少妇,美丽、善良、聪明而勤劳。她与丈夫田龙结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不料偏执顽固的田母却看她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田龙将她休掉。
田龙迫于母命,无奈只得劝说玉梅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家。分手时两人盟誓,永不相负,田龙发誓日后必定要再接他过门。谁知玉梅回到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官家的儿子,即日举行婚礼。
田龙闻讯赶来,想要把玉梅抢走,但是,当他赶到玉梅家的时候,玉梅已经在上轿前纵身跳进宽阔的江河里。田龙悲痛至极,也跳了下去。两个人双双殉情而死,身体沉落到江河深处。河里的水草环绕在他们的身旁,被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所感动,团团包裹着他们的身体,集天地之精华。
千百年后,他们的身体与水草融为了一体,变成坚硬无比的水草玛瑙石,晶莹闪亮,玉石间水草缠绕,景观别致,犹如天然的绿丝带,如梦如幻。
后来河流干涸,这种玉石被发现后,为了纪念他们坚定的爱情,给它起名“天丝玛瑙”,意即如天上的丝带般缠绕一生,不离不弃。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它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宝石材料之一。玛瑙由于纹带美丽,自古就被人们饰用。我国古代常见成串的玛瑙珠,以项饰为多。
如在南京北阴阳营等原始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玛瑙杯和玛瑙珠。在大量的玛瑙珠中,有一枚作辟邪状,长1.7厘米。
此外,甘肃省永靖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山东省莒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江苏省南京象山东晋墓中等,也都相继发现了玛瑙珠。
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省区。
如山东省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墓发现的两件春秋时期玛瑙觿,玛瑙呈乳白色,半透明状。两件器形相同,长8.5厘米,宽1.5厘米。体形修长,似龙状。头部突出一角。曲体尖尾,身体中部钻一穿孔,以供系佩。
与此两器的质地与器形完全相同的玛瑙觿组成6组,串法可分为两种,其中一种由环和觿组成,与山西省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所发现的相似。都是两两成双,位置于骨架、腿、足旁,或腽足部位的棺椁间。
因此推测,这种佩饰在提环下可能是双行的,当与环相配,但数量的多少和连接方式似无定制。因此判断此两件玛瑙觿的年代当为春秋晚期器物。
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益门村有两座春秋早期古墓,发现了一些玛瑙。玛瑙串饰一组,由108件玛瑙器和两件玉器组成,堆放在一起,穿系物腐朽,原串缀情况已不完全清楚。玛瑙分别制成竹节形管、腰鼓形管、算珠状和隆顶圆柱状等。
大多为殷红色,少数为淡红。表面抛光,色泽自然,晶莹光亮,个别为透明或半透明。
其中一件殷红色玛瑙,圆形,平底,顶呈圆锥形,自顶点涂有白色射线4条,各夹一小白色圆点,白色颜料颗粒甚细。两件小玉器与玛瑙出在一堆,均圆形白色,局部有瑕疵。上有钻孔,并饰有勾连变体兽面纹、羽状细线纹等。
战国时期发现有珍贵的玛瑙瑗,共有两件,直径分别为9.5厘米和6厘米,器环形,纹理鲜亮,加工规整,磨制光润。瑗面呈斜削状,边缘扁薄,近孔处较厚,环体内、外边缘部分均以倒棱方式进行磨制。
我国古书有关玛瑙的记载很多。汉代以前的史书,玛瑙也称“琼玉”或“赤玉”。《广雅》有“玛瑙石次玉”和“玉赤首琼”之说。
如江苏省海州双龙汉墓发现的汉代玛瑙剑璲,长7厘米,宽2.4厘米,玛瑙呈半透明状,在器物表面利用自然的红色纹理巧雕成凸起的丘状,做工考究,色彩艳丽。
河南省洛阳还发现一件汉代的玛瑙球,球的直径为3.3厘米,颜色茶红,玻璃光,表面老化,有似“熟猪肝”状的风化纹理。从老化、受沁、皮壳、做工来看,断定应是汉代的东西。
羽觞杯,从战国至汉代一直是一种饮酒用的酒具,在陕西省发现的一件汉代玛瑙羽觞杯,上面的穿云螭龙纹是汉代中期的最典型的纹饰。它象征了螭这种神话中的动物在天宫中嬉戏娱乐的一种场景。
魏文帝曹丕所著的《马脑勒赋》称:“马脑,玉属也,出西域,文理交错,有似玛瑙,故其方人固以名之。”玛瑙既然不是从马口中吐出来的,那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晋王嘉《拾遗记•高辛》给出了一种怪诞的答案:
“一说:玛瑙者,言是恶鬼之血,凝成此物。昔黄帝除蚩尤及四方群凶,并诸妖魅,填川满谷,积血成渊,聚骨如岳。数年中,血凝如石,骨白如灰,膏流成泉。”
又说“丹丘之野多鬼血,化为丹石,则玛瑙也。”黄帝时代的所谓“玛瑙,鬼血所化也”的记载则给玛瑙平添了几分诡异的色彩。
唐人陈藏器著《本草拾遗》说道:“赤烂红色,有似玛瑙。”或许正因为这种宝石状如马的脑子,所以也有胡人说玛瑙是从马口中吐出来的,如《本草拾遗》记载:“胡人谓马口中吐出者。”
玛瑙一语或许是来源于佛经。《妙法莲华经》中记载:“色如马脑,故从彼名。”梵语本名“阿斯玛加波”,意为“玛瑙”,可见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琼玉或赤琼才在我国改称“玛瑙”。
玛瑙是佛教七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为辟邪物、护身符使用,象征友善的爱心和希望,有助于消除压力、疲劳、浊气等。
《般若经》所说的七宝即为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
组成玛瑙的细小矿物除玉髓外,有时也见少量蛋白石或隐晶质微粒状石英。严格地说,没有带花纹的特征,不能称玛瑙,只能称玉髓。
玛瑙纯者为白色,因含其他金属出现灰、褐、红、蓝、绿、翠绿、粉绿、黑等色,有时几种颜色相杂或相间出现。玛瑙块体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
有关红玛瑙,在我国北方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条著名的河流,它就是黑龙江。江水像面大镜子般宽阔而平坦,而那岸边光华耀眼的玛瑙石,就像镶在镜框上的宝石,随着水波微荡,一闪一闪的,真是美极了!
传说很久以前在玛瑙石最多的岸上,有一座达斡尔族的城寨名字叫托尔加。城寨的首领叫多音恰布,他有个10岁的儿子阿莫力,长着一双神奇的大眼睛。
据说这个孩子有很多奇异之处,他刚生下就认识各种飞禽走兽,并且能看见江水最深处的鲤鱼群。在他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能跟随大人们一起去打猎捕鱼。
在一个金秋里,邻近部落的首领巴尔达依来邀请多音恰布首领率全寨族人前去赴宴。
在临走时,多音恰布把阿莫力叫到跟前说:“阿莫力,你留下吧,城寨里有你一个,大家就放心了。”
阿莫力像只撒欢的小鹿,跳着跑着,在沙滩上拾着最亮最圆的玛瑙石。拾呀,拾呀,阿莫力明亮的大眼睛突然被一道金光闪了一下,他立即向金光奔去。
阿莫力来到水边,一个猛子扎到水底。过了一会儿,阿莫力举着一枚比金子还亮、比天鹅卵还圆的玛瑙石上来了。
阿莫力捧着金色的玛瑙玩呀照呀,蹦个不停。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他累了困了,躺在比毯子还软、比毛褥子还暖的草地上,甜甜地睡着了。金色的玛瑙就躺在他的胸脯上,放着迷人的金光。
突然,一片黑云飘来。从山岬背后悄悄窜出几艘大帆船。这时,阿莫力醒了,他吓了一跳:这是些什么人呢?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还有那蓬乱的胡子,手上都握着一杆带铁筒的家什……于是阿莫力学着达斡尔族的老规矩,上前热情地说道:“尊贵的客人,你们是从哪儿来呀?”在这群人中,有个穿袍子的“大胡子”说道:“我们是世界各邦之主、伟大沙皇陛下的忠实臣民。是来保护你们的。”“保护?哈哈……”阿莫力开心地笑了。笑过后,他说:“谢谢你们沙皇的好意。告诉他,我们达斡尔人从来不需要外来人的保护!”
“大胡子”贪婪地瞅着阿莫力手里的金玛瑙,挤了挤眼睛说:“咱们交换吧,我们也有自己的宝物,瞧啊!”他让属下打开了舱门。
阿莫力用眼睛一扫,那哪是什么宝物,明明是些涂了野猪血的碎石块,阿莫力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开口。“大胡子”说:“小王子,你可愿意让我摸摸你的宝石吗?”阿莫力一想,既然是要摸摸,又不是拿走,就不妨让他摸摸。于
是他把玛瑙递给了大胡子。“大胡子”手颤抖着接过玛瑙,连看都没看就把它揣到了怀里。阿莫力生气了,他一头向“大胡子”撞去。“大胡子”冷不防被顶了个大跟斗,金色的玛瑙从他身上掉下来,阿莫力赶忙拾起来,就向远处祖先留下的烽火台跑去。“抓住他!掐死他!”随着“大胡子”的吼叫声,强盗们扑了过去。阿莫力奔到烽火台就迅速地解下弓,“嗖”的一声,向远处射了一支响箭。这时,强盗们已把烽火台围住了……
多音恰布正在巴尔达依举行的酒宴上兴致勃勃地饮酒,突然,一支响箭落在多音恰布和巴尔达依面前铺的一张大兽皮上。立刻,人们把端到嘴边的酒碗和举到嘴边的手把肉都搁下了:家里肯定出意外了。
在多音恰布的率领下,几十匹快马奔向了托尔加城寨。但是一切都晚了,人们看到烽火台上腾起了浓烟烈火,在火光的照映下,一群人有的正拉牛赶羊,有的正从库房里扛出成捆的黑貂皮……
经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强盗们留下了几具尸体,活着的上船逃走了。
人们到处寻找阿莫力,可是直至夜幕降临、火光熄灭,还是不见阿莫力的踪影。多音恰布和全寨人都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寻找。
找着找着,突然,在坍塌的烽火台上,射出了一道红光,红光越来越亮,把整个江面、城寨和天空都映红了。人们立刻向烽火台冲去,在一堆玉石般的白骨上,发现一枚沾满血迹的玛瑙。
多音恰布捧起沾着血的玛瑙,含着眼泪说:“这上面的血要是我儿子的,就一定能和我的血液溶在一起。”说着,他咬破了手指,把鲜血滴在玛瑙上。血花很快扩散,与原来的血溶在了一起。
捧着玛瑙,多音恰布满腔仇恨地说:“你要是有我儿子的灵魂,就一定能照出披着人皮的妖魔。”
话音刚落,只见玛瑙里映出了一棵树,树上躲着一个小小的魔影。多音恰布立刻率族人朝一棵大树奔去,当猎人把箭射向浓密的树叶时,一个满脸污血的人从树上掉了下来。原来正是强盗头子。
多音恰布立即拔剑将他刺杀了,在他的胃肠里人们还发现了很多人的头发和牙齿……在由阿莫力鲜血染红的玛瑙石的帮助下,达斡尔人终于打败了那些妖魔,红玛瑙从此得名。最著名的玛瑙器物为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发现的兽首玛瑙杯,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
酱红地缠橙黄夹乳白色的玛瑙制作,上口近圆形,下部为兽首形,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兽头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却似牛,但看上去安详典雅,并无造作感。
兽首的口鼻部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冒,能够卸下,内部有流,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美。此杯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
这件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
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
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是唐代唯一的俏色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极其完美,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玛瑙依其纹带花纹的粗细和形态分有许多品种。纹带呈“缟”状者称“缟玛瑙”,其中有红色纹带者最珍贵,称为“红缟玛瑙”。
此外尚有“带状玛瑙”、“城砦玛瑙”、“昙玛瑙”、“苔藓玛瑙”、“锦红玛瑙”、“合子玛瑙”、“酱斑玛瑙”、“柏枝玛瑙”、“曲蟮玛瑙”、“水胆玛瑙”等品种。
在没有纹带花纹的“玉髓”中,也有不少是玉石原料。根据颜色的不同,有“红玉髓”、“绿玉髓”、“葱绿玉髓”、“血玉髓”和“碧玉”等。
如明代玛瑙单螭耳杯,高6.8厘米,口径9厘米。杯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器为不规则圆形,一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螭的双前肢及嘴均搭于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
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4字隶书款。此玛瑙杯的形制为明代的制式,雕琢技法为明代琢玉技法,款识应为清乾隆年间后刻。清代的前期,雍正勤政喜读,制作了3方随身玛瑙玺。清代雍正玛瑙“抑斋”玺,龟纽长方形玺。篆书“抑斋”。面宽1.3厘米,长1.6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9厘米。清代雍正玛瑙“菑锟骄?怠辩簦?づΨ叫午簟W?椤扒忥拷经训”。面1.8厘米见方,通高1.6厘米,纽高0.9厘米清代雍正玛瑙“半榻琴书”玺,螭纽方形玺。篆书“半榻琴书”。面1.7厘米见方,通高1.7厘米,纽高1.2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