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员
Ⅰ 历史学的研究生毕业后一般从事什么工作能进什么研究所吗还是只能当高中历史老师
你好,我是历史学系毕业的硕士生,我的同学们毕业后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男生加极少女生基本上都选择了读博深造;
2、大部分女生选择去了中学当历史老师(大多为初中,而不是高中);
3、有个别同学选择考公务员,不过都是家里有一定背景的同学;
4、再有个别同学选择了去报社或出版社做编辑;
5、还有一部分同学像我一样,到了各个公司,有做公关的、市场的、行政的、人力资源的,等等。不过如果想做这些,需要提前做好实习准备,不然找工作的时候会难一些。
至于你说的研究所,我们这边真心木有哈,进研究所是需要更高学历的,如博士。
希望答案对你有用,预祝你一切顺利,谢谢:)
Ⅱ 历史研究员是干嘛的
历史研究员招聘要求和岗位职责:
要求:
1、热爱考古事业,在青铜器、陶瓷、石刻、字画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
2、熟悉政府、企业的办事流程;
3、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交际能力,综合素质好;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
5、良好的职业化商务礼仪和商务谈判技巧;
6、工作细致认真,具有敬业、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7、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工作主动性高;
8、高尚的职业操守,作风踏实,良好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总结,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9、能适应长期出差;
10、有博物馆工作经验者优先。
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1、承担藏品的保管、整理和拓展;
2、负责藏品的陈列展示、维护以及临时展览的策划、组织及实施;
3、负责藏品历史文化背景、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4、负责藏品的讲解和参观者接待;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工学转文科 很容易的,如果你对历史充满兴趣,就好好按着要求完善自己把,建议考个硕士或博士(历史方面的),然后进研究所或高校搞研究也挺好的
Ⅲ 我喜欢历史 哪里有历史研究院招聘的
看你提问就知道复你年纪制小,历史研究院怎么可能招聘。就算招也是招在对历史有相当了解的教授,专家。不会收咱们这样的历史爱好者。如果真的喜欢历史,就好好学习。高中时,考大学选历史系。读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之后可能能进一些历史方面的研究机构。历史系是冷门专业。企业是不怎么招历史系的人的。
Ⅳ 优秀的历史爱好者和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的差距在哪里
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有机会切身的走进历史,探索其轨迹甚至近距离接触,并且具有专业精神和更方便的资源条件。,而优秀的历史爱好者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固然很优秀却没有他们的地利人和自然是有些差距。
求采纳~
Ⅳ 历史研究员
在中国大陆,在不同性质的研究单位,研究员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科学院的职称体系里,研究员是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的一种,他(她)们通常都会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各设置12个等级,研究员岗位设4个等级,分别对应国家通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一级到四级,对应于教育事业单位的教授一级到教授四级。其中研究员一级应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岗位设3个等级、研究实习员(助理工程师)岗位设2个等级。在这种场景下,研究员通常翻译为Professor或者Full Professor.
在部分大学(如北京大学等),受西方大学影响,设置了Tenure-track 的岗位。部分助理教授(可以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也会称为研究员,通常在六年后接受国内外同行评审,通过后可晋升为副教授。部分学者也会将自己的头衔翻译为Professor. 实际上,在西方,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Full Professor都可以称为Professor。
在部分公司(如IBM研究中心),在博士毕业后即也可获得研究员职位,通常英文翻译为 Research staff member.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者通常称为 副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或者主任研究员,通常英文都可以通称为Researcher.
在香港、美国或者英国的科研机构中,通常将博士后研究人员,或者不属于Faculty 的科研人员也称为Research Fellow 或者Research Associate。部分人也会将这些称号 翻译为研究员或者副研究员。
需要指出的是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也翻译为Research Fellow. 与大陆中国科学院体系不同的是,中央研究院通常不培养研究生.
高等教育中研究员资格拥有者的通用称谓:研究员(Research Fellow),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一般翻译成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 ,一般译成“副研究员”,是有一定层次但却并无阶层上下含义的名词,在美国、英国研究机构中也很通用。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国际东西方大学』。
[解释]
(1)科学研究机关中的高级研究人员。
(2) 被基金会授予金钱从事研究工作的人。
总之,研究员一般都是大牛,待遇应该相当好。
Ⅵ 在中国如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
举个例子吧:
招聘:宝山区档案局招聘地方历史研究工作人员
单位:宝山区档案局
职位:地方历史研究工作人员
要求专业:历史、中文
要求:文笔好 认真细致 敬业
性质:先实习 后试表现推荐参加宝山区事业单位招聘 然后正式录用
简历发送:[email protected] 要求:注明姓名及其应聘职位
时间节点:3月5日16:00点
Ⅶ 清华大学一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江西修水人。早年日本及欧美,先後就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後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博物院理事等,其後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後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後为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後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後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Ⅷ 历史研究员需要什么学历,
之前得硕士,好点的单位要博士。
Ⅸ 吴玉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专著:
《资治通鉴疑年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西域通史》(合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西域文化史》(合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
《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007年第2次印刷)。
《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唐代文化》(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服饰通史》(合著),宁波出版社,2002年。
《唐书辑校》(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中华书局,2008年12月;
《突厥第二汗国汉文史料编年辑考》(北大民族史文库),中华书局,2009年12月。
译著:
[美国]汉布里主编《中亚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94年。
[美国]谢弗著《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插图版)
[德国]傅海波 [美国]崔瑞德主编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论文:
“唐代第一任安西都护究竟是谁”,《文史》第24辑(1985年)。
“唐代西域羁縻府州的建置年代及其与唐朝的关系”,《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安西都护府史略”,《中亚学刊》第2辑(1987年)。
“阿史那弥射考”,《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唐代西域‘火烧城’辨误”,《文史》第31辑(1988年)。
“西突厥新考”,《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阿史那贺鲁降唐诸说考异”,《新疆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关于李轨河西政权的若干问题”,《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1期。
“试论两件高昌供食文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高昌供食文书中的突厥”,《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
“《资治通鉴》记事时间失误略析”,《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
“谢弗与《撒马尔罕的金桃》”,《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期。
“贞观年间西突厥历史述考”,《中亚学刊》第4辑(1995年)。
“《唐代墓志汇编》重收墓志举证”,《原学》第5辑,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河西凉州安氏家族研究”,《唐研究》第3辑(1997年)。
“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壁画墓‘颂经图’略考”,《文物》1999年第2期。
“白居易‘毡帐诗’所见唐代胡风”,《唐研究》第5辑(1999年)。
“唐初与东突厥关系史考证”,《中亚学刊》第5辑(2000年)。
“唐朝初年安置东突厥降众考”, 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北京大学考古系编《7·8世纪の东アジア》,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2000年。
“隋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中亚学刊》第6辑(2001年)。
“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墓壁画‘寄锦图’考”,《文物》2001年第3期。
“《旧唐书》拾误”,《周秦汉唐研究》第一辑,2002年。
“《通典》‘?焚传’识误”,《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旧唐书》斠补举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二集,2003年。
“《旧唐书》勘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唐会要》‘四夷传’证误”,《文史》第68集(中华书局,2004年)。
“《通典》‘边防典’证误”,《文史》第70集(中华书局,2005年)。
“《旧唐书》勘误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四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
“《旧唐书》‘四夷传’证误”,《文史》第81集(中华书局,2007年)。
“《新唐书》‘四夷传’证误”,《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一集(科学出版社,2007年)。
“《旧唐书》勘误之三”,《暨南大学学报》第五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资治通鉴》纪事失误举隅——以突厥史料为例,《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译文
[匈牙利]乌瑞“公元九世纪前半叶吐蕃之‘千户’考释”,《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2辑(1987年)西藏人民出版社。
[美国]李方桂“唐蕃会盟碑考释”,《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7辑(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