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家姓历史

家姓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14 14:02:50

❶ 关于姓氏的历史(唐)

唐姓由来
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五。
寻根溯源
1、出自祁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帝尧之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后其国被周成王所灭,子孙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又周昭王时,为奉唐尧之祭祀,封丹朱裔孙在鲁县(今河南鲁山县)为唐侯,后被楚所灭,子孙以唐为氏,此为豫鲁(今属河南、山东间地)唐姓。
2、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封唐国给唐叔虞,叔虞子孙中有以国为氏者,此为山西唐姓。又有春秋时,楚地(今属湖北)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所灭后,子孙以唐为氏,此为湖北唐姓。
3、其他源流。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羌族中有唐姓者;据《元史•唐仁祖传》所载,元代西域畏兀人唐仁祖,其子孙以唐为姓。另外,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瑶、苗、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得姓始祖
唐尧。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把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
繁衍播迁
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颖川(今属河南),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王景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今日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上述六省唐姓约占全国汉族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堂号
唐姓郡望主要有四个:
1、晋昌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石泉县);
2、北海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3、鲁国郡,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4、晋阳郡,治所在今太原市西南。
堂号:
“晋阳”、“晋昌”、“北海”。自立堂号有:“思本”、“忠恕”、“敦睦”、“移风”、“梧桐”、“梧封”等。
宗族特征
1、群英荟萃,名人辈出。
2、从其排列有序的字行,可窥其姓氏特征一斑。如浙江唐姓一支字行为:“福禄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宁聪。”又江苏一支字行为:“本立元孝,起宗节义。”
名人精粹
唐昧:战国时代任楚国(今湖北北部一带)大将。唐勒: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北部一带)辞赋家。唐举:战国时期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相术家。唐寓之:南朝宋时三吴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建吴国。唐慎微: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宋代医药学家,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寅:江苏吴县人,字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擅画山水,并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顺之:江苏武进人,明代散文家,官至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宋派”人物之一。唐赛儿:山东蒲台人,明末山东农民起义女首领。唐甄:达州(今四川达县)人,清初思想家,著有《衡书》九十七篇,后更名为《潜书》。宗阳明良知之学,反对空谈心性,主张“富民”。唐英:清代传奇小说家。唐才常: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参与时务学堂的创办,编辑《湘学报》,后被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其杀害。唐廷枢:清末广东中山人,曾任职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开办开平煤矿和修建铁路,为洋务运动中主干分子。唐正才:太平天国将领,被封航王,总管水营事务。唐绍仪: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政府时任天津关道、外务部侍郎等职,袁世凯任职临时大总统时,他任国务总理,后任护法军政府代表、国民党政府国府委员等职。唐继尧:云南会泽人,为滇军军阀,曾任职贵州、云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陕西渭华起义的领导人,曾任职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湖南东安人,曾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委会中央常委、建国后任职湖南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唐兰:现代文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

❷ 历史上哪些姓本来是一家,后来却分了家

《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天下最开始有姓的人是天子,慢慢的姓氏才开始普及开来(姓和氏是两个概念,此处单谈姓),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夏商时姓并不多,上古八姓为姜、姬、妫、姒、赢、??、姚、?u,现在中国大约有五千多个姓,除少数名族外的姓基本都是从这8个姓演变而来,那么哪些姓本来是一家呢?

何姓本是韩姓,由于韩王安被秦灭,部分子孙迁徙至江淮,因为江淮发音韩近似何,就以何为姓。

钱与彭是一家,彭姓出自彭祖,彭祖有后人彭孚,西周时担任钱府上士(管钱粮),彭孚的后人就以钱为姓了,这也是钱姓的起源。钱还是吴越国姓,因五代时临安人钱?曾建立吴越国。

部分同、冯两姓出自司马,相传司马迁获罪于汉武帝,得灭门之罪。慌乱中,两个儿子出逃,把姓氏“司马”一拆为二:一个改姓马,一个姓司。后来姓司的觉得别扭,就在“司”旁添上一竖,成为“同”姓。姓马的,加两点,成为“冯”姓,今陕西韩城冯、同二姓共同祭祀司马迁,说是司马迁的后代。

江西很多江姓出自萧姓,汉丞相萧何后人萧祯是唐朝人,是唐僖宗宰相萧遘之子,曾起兵勤王,指江起誓:“若勤王不果,则愧姓萧,改姓江。后战事不谐,萧祯失败,于是从此改姓江。

肖和萧本是一家,建国前萧姓人远远多于肖姓,二简字运动时将萧写作肖,后来二简字取消了,但几百万肖姓人并没有把姓氏改回来。

吴与虞是出自一家兄弟两人,周武王灭商,封吴太伯后人周章和他的弟弟虞仲,封周章为吴国国王,封虞仲在虞地(今山西省平陆县境内)建立虞国(又称北吴),其后人以虞为姓。所以吴虞是一家。

田姓出于陈,战国时,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田和“迁齐康公吕贷于海滨”,列为诸侯,建立了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最后说一个更有意思的,孔、孟、颜、曾这四个姓虽不是同出一脉,但因为祖先可以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于是这四个姓氏的后人排辈分用的是一样的字,不信的话你大街上随便拉一个姓“孔”和姓“孟”的,让他们论论辈分,可以算出谁高谁几辈。

❸ 百家姓有姓家的么

百家姓有姓家的。

家姓早期主要生活在中原一带,后逐渐向周边地区迁移,汉唐之际在陕西、甘肃等地形成郡姓望族,以京兆郡、南安郡为郡望。 宋代以后在四川眉山等地形成主要聚居区。 如今在山西,甘肃,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家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姬家父的《节南山》一诗被载入《诗经》而千古流传,他的忠诚和正直为世人所钦佩。在姬家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家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家氏之始。

(3)家姓历史扩展阅读

家姓起源:

1,源自以祖字为氏。据《姓苑》和《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鲁庄公之孙名驹,字子家,子孙取祖字为姓,世代姓家。

2,出自复姓家仆氏。据《中国姓氏大全》载,周代晋国有大夫家仆徒,为家仆复姓之始。后改为单姓家,称家氏。

家姓郡望:

1,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相当于今陕西西安至华县一带。

2,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188)分汉阳郡置,治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东岸)。相当今甘肃陇西东部及定西、武山等地。

❹ 濮家姓历史介绍

历史名人

英:明朝大将,他善于用兵,勤于治兵,战功卓著。

鉴:元代富阳税务官,字明之,桐乡人。大德中大水淹禾,乡民苦饥。鉴捐米千余石以食饥者,所活甚众。后升提举。

澄:字仲谦,明末清初金陵派竹刻创始人,刻竹技法与嘉定“三朱”迥异,不耐精雕细琢,往往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即已成器。匠心独运,以自然天趣见胜,名声噪甚。张岱《陶庵梦忆》说:“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苦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宋荔裳《竹罂草堂歌》中有为仲谦赋:“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是说能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与一般竹刻不同,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为之,故能继承此法的人不多。清后期,文人学者都以仲谦的“大璞不斫”和浅刻为高古独绝,最可推崇,故文人竹刻都继承仲谦浅刻一脉,但也各有发展。浅刻技法适宜于刻扇骨、臂搁、竹杖之类。而这些品类亦正是文人所喜爱和常用者。

源、濮升:清代时,父子二人先后任涪州太守,有惠政。
濮万年、濮道兴:兄弟二人为宋代画家,善画人物。
濮阳涞:明代广德人,号真庵,广德人,南昌府通判。一生操履清白,有政声,著述较多。

❺ 谁知道曾家的历史,是不是全球姓曾的都是一家人,辈分的排列

中国曾氏历史文化名人
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 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谭: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玉: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辉: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佑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 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鲁:明朝时新淦人,自幼好学,博学古今,以文字闻名于时,后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琼:今福建甫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铣: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生:原名曾振声,广东省深圳坪山镇石灰陂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反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抗战时期,历任香港海员工委书记、工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广东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东江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华南军区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共产党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曾生回忆录》一书。
曾文迪: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字正臣(950-1007),南丰人,北宋散文家,曾巩、曾布祖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是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先后任过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两浙和京西转运使;当过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知州。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期间,减免民间苛捐杂税,体察百姓疾苦,所到之处,颇有政声。在寿州当知州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曾致尧性格刚直,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所作所为多行不法,别人不敢言,致尧则进行弹劾,魏庠被罢了官,致尧常因奏章言辞激烈,得罪不少权臣,因而屡遭降职或调任。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致尧一生著述甚多,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共达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北宋名相。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曾主编过《武经总要》。

❻ 历史姓氏

汉代应劭《风俗通》收录近500个。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收录1232个。
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录1745个。
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录3736个。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收录4657个。
今人陈历甫最近编写出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辞典》收录10129个,其中汉族姓氏8000多个,少数民族姓氏2000多个。
姓陆的猛人多了去了。三国时的陆家是吴国的顶梁柱,陆逊,陆抗。宋朝的陆游,明朝里嘉庆的死党兄弟,明朝最强锦衣卫,最后和严嵩一起搞风搞雨的陆炳。都是当时的猛人。

❼ 边家姓的祖先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历史上有什么名人

其它内容可以网络搜索“边姓”
起源一

商朝有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起源二

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起源三

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边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乃蛮部领地巴亦答剌黑别勒赤儿,属于以地名汉化为氏。

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蒙古族巴亦拉葛赤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

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博尔济氏,源于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尔只斤·铁木真的后裔,世居东城(今黑龙江勃力)。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 Hala。蒙古族、满族博尔济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季氏、李氏等。

起源七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阿拉边前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是为新满洲姓氏之一。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abiancian Hala。清朝晚期以后,达斡尔族、满族阿拉边前氏多冠汉姓为边氏。

❽ 广东省何家姓氏历史

何姓发源为江苏、安徽两地,早期主要分布于江淮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区域,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何姓已从此地迁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何姓南迁始于晋代,南迁远至福建。隋唐之时,何姓在我国南北都有了很大发展,尤以南方各地繁衍为盛。五代及元朝时,在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指甘肃、青海两地)和河北省境由于他族冒姓或赐姓何的加入,使得何姓再次庞大起来。何姓大举南迁福建始于唐朝,迁入广东省境内则要稍晚一些。明清之际,何姓已遍及全国各地,并且已有少数何姓人移居海外。

何韩本一家:唐代大诗人韩愈曾写道:“何与韩同姓为近”,不仅如此,许多姓氏书也都记载:“何氏为韩氏”,之所以如此,还得从韩国的历史说起。
公元前230年,强盛的秦国大举进攻已日渐没落的韩国,韩王安被俘,韩国的地盘被纳入秦国的版图。然而,也正是秦的统一,为“何”姓的诞生提供了历史机缘。
韩国灭亡之后,王公子孙们不得不四处流浪,飘落到了四处八方。而由於当时地理、交通等条件的制约,韩氏的后人们大多流落到了与韩国邻近的江淮等地。因为“韩”“何”谐音,又加上古代地方的音变,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就逐渐把“韩”读成了“何”,何姓就此诞生。所以,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放在“音讹”一类,而说“韩氏为何氏”,也就没什麽奇怪了。直到今天的《辞源》、《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以及《中国姓氏起源》等书也都主此说,直录无异。

❾ 中国历史上谁编的白家姓

具体作者不可考。史学家认为是当时吴越地区的一个人编的,当时是北宋王朝,所以姓名是按照政治地位排的,赵是皇帝姓,钱是吴越王钱鏐。

❿ 我想知道关于中国姓氏的历史,越全越好,谢谢!

我先抛砖引个玉
李氏
李氏祖先最早叫“皋陶”,姓“理”。是一个判官。相传他有一头异兽,可以判别是非。由于皋陶判案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人。所以率家族避难到甘肃天水(天水至今还保存有李家龙宫的建筑图)饥寒交迫实在走不下去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一片李子林。大喜。于是就在这个地方安家并将姓氏改为“李”,与“理”谐音也表示感激那片李子林。
而后李氏一族开始发展壮大。老子李耳是几代孙忘了。之后就开始牛逼了。飞将军李广是其七代孙。唐太宗李世民是其十六世孙。李白是其十七代孙。不过他俩的血脉已经很稀薄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渊十三子被封为高丽的一个什么王。一直在高丽,也就是现在的韩国。所以现在韩国还有大概600万人姓李。
而到现在,作为世界第一大姓(全世界大概有一亿两千万人姓李)的李氏更是没话说。李嘉诚神马的都是一脉。
好多都记不清了,参考一下就成。

热点内容
英语发音词典 发布:2025-05-26 10:39:33 浏览:280
睿思语文 发布:2025-05-26 05:10:02 浏览:924
初音的历史 发布:2025-05-25 21:37:34 浏览:870
女人做什么生意好 发布:2025-05-25 19:48:13 浏览:643
教育部大纲 发布:2025-05-25 19:23:37 浏览:960
2014高考地理试题 发布:2025-05-25 18:48:51 浏览:712
画角的教学反思 发布:2025-05-25 18:23:46 浏览:241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试题 发布:2025-05-25 17:18:36 浏览:173
英语地点单词 发布:2025-05-25 16:47:05 浏览:848
中国地理顺口溜大全 发布:2025-05-25 15:58:28 浏览: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