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理介绍
⑴ 南京市地理概括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沿,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的长江下游,一个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在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南京平面位置,从北到南长,东西窄,呈正南北15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中间宽50至70公里,从东到西,南,北两端30公里,从东到西。南面是低山,山丘,峡谷,平原,湖滨平原和沿河土地地形单元地貌。地形地貌山宁镇,低山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64.52%?的城市。长江南京长度约95公里的秦淮河,滁河江南江北,南京,境内的两条主要支流的长江,其河谷平原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区。水占了总面积的11.4%?城市,平原,洼地占24.08%。
⑵ 南京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5],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来自网络
⑶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⑷ 古都南京的地理优势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对湿度76%,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⑸ 南京的地理环境
区位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 总面积6597km²(不含水域),截至2012年建成区面积752.83km²。 地貌 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紫金山风景绝佳,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点缀其中,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湖泊,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1%以上,林木覆盖率2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位居中国前三甲,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气候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季各有特色,皆宜旅游。因此就有了“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有为南京摘去“火炉”帽子的说法。 资源 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种类最繁多的地区。又以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繁多,其动物种类,足以代表长江下游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繁衍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河鹿、江豚、鸳鸯、长耳鹗、短耳鹗等。
南京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54种矿藏。铁、铜、铝、锌、金、银、锶等15种矿储量江苏第一,4种进入中国前6位。其中,铁硫储量占全省40%左右,锶矿品位高、储量大,为东南亚之首。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温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热资源,著名的有汤山温泉、汤泉温泉、珍珠泉温泉等。
⑹ 关于南京地理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⑺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么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为宁镇山脉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⑻ 介绍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2,2017年建成区面积1398.69km2,常住人口833.5万人,城镇人口685.89万人,城镇化率82.3%,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16年,南京各类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计划高校9所及学科25个,仅次于北京;211高校8所、双一流高校12所,仅次于北京上海;两院院士82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87人,均居中国第三。
(8)南京地理介绍扩展阅读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总面积6587.02km2,2017年建成区面积1398.69km2。
南京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⑼ 南京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江苏省西南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总面积6587.02km²,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km²。
南京进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进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进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进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略短。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江南、华南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故已摘去“火炉”的称呼。
南京水域面积达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长江穿城,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公里。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⑽ 南京的地理,概貌
南京市(英语:Nanjing 汉语拼音:Nánjīng Shì)。简称宁。英文旧译Nanking。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它位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省份
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
辖区
13个。南京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街道
全市共有74个街道办事处。
乡镇
51个镇、857个社区居委会、832个村委会。
建置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建邺:公元211年
江宁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应天府):公元1368年
南京府:公元1912年
南京特别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辖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苏省直辖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副省级市):公元1995年
政府
"山,水,林"一体的城市:南京南京市政府位于玄武区。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蒋宏坤。
面积
全市面积6598 k㎡,其中市区面积4844 k㎡,建成区面积513 k㎡。
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617.2万人,常住人口741.3万人,市区户籍人口534.4万人。江南八区在绕城公路以内的户籍人口260万人(居住范围为长江以南绕城公路合围的250平方公里的下关、鼓楼、建邺、白下、秦淮、玄武、栖霞、雨花台八区,超过南京市户籍总人口的40%)。
民族
南京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少数民族以白下区的止马营、朝天宫两街道的回族为最多。
宗教
全市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五个宗教,信教群众近30万人,宗教教职人员300多人,经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有289处。
方言
南京官话、江淮官话(洪巢片)、吴语(宣州片)
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
210000-211800
电话区号
025(+86)
汽车牌照
苏A
国内生产总值
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377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883元。
市花 :梅花
市树 :雪松
市标:貔貅
别称:冶城 越城 石头城 秣陵 金陵 建业 扬州 建邺 建康 秦淮 升州 蒋州 上元 白下 集庆 应天 江宁 天京 龙盘虎踞 六朝古都 十朝都会 钟山风雨帝王城
电影:《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杀》
南京概况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东接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西邻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巢湖市(和县)、马鞍山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安徽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江苏省溧阳市,北连江苏省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南京市区东接江苏省仪征市、镇江市、句容市,西连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巢湖市和县,马鞍山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安徽省天长市。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被国家9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 “四十优”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南京港作为天然良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城市发展也定位于江滨港口城市,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南京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排名第4,位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综合实力城市”第7名,在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中排名第2,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和2008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前不久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又刚刚在“2009年春节黄金周全国人气城市排行榜”中被评为“出行人气最旺的十大城市”第6位和“到达人气最旺的十大城市”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