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清华的历史

清华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14 18:06:30

❶ 北京清华大学的历史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❷ 清华大学的来历

来历: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历史背景: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2)清华的历史扩展阅读

清华大学的科研成就:

清华大学在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立项604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201项,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基金项目87项,全年合同额近35亿元。

文科院系新增课题812项,到款经费超过3亿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14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❸ 清华大学建校历史

1909年 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清华园校舍开始兴建,招考第一批庚款直接留 清华百年
美生,录取梅贻琦等 1910年 招考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胡适、竺可桢、赵元任等 1911年 招考第三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姜立夫等,同年清华园校舍建成开学,定名清华学堂 1912年 更名为清华学校,周诒春等任校长 1925年 设立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李济等任导师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罗家伦等任校长 1929年 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大学部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 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院,全面招收各科研究生 1931年 梅贻琦任校长 1932年 增设工学院(由土木、机械、电机三系组成)、法律学系和农业研究所 1933年 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 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 1935年 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由清华学生为主要领导的“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主席 1946年 返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49年 梅贻琦校长出走美国,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创建新竹清华大学 以下是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年表(新竹清华校史参看“国立清华大学”) 1952年 经院系调整,被迫调出文、法、理、农学院各系以及工学院航空、石油等系,仅保留原工学院建筑、土木、机械、电机四个系 1958年 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失去正常教学及科研秩序 1977年 文革结束后,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恢复 1984年 建立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中国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系所基础上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建立应用技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从精密仪器系分离出来建立工业工程系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 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8年 恢复心理学系,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 成立教育研究院,在生物科学技术系的基础上成立生命科学学院,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和全球变化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筹划恢复地学系和地球科学学院,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复建清华国学研究院,在数理基础科学班(丘成桐任数学班首席教授)、姚期智计算机科学班、钱学森力学班等基础上实施“清华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并筹划增加生命科学班(施一公任首席教授)、化学班等进入该计划

❹ 清华大学有多少年历史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原址。
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C9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深切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为社会繁荣、国家富强作出了广阔辽远、历久弥新的重要贡献,一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❺ 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前身简介。

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孙家鼐(1898.07-1900.00)是第一任校长。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周自齐(1911.2 - 1912.4)是第一人校长。

一、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学科在中国高校中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二、清华大学,简称清华,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而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于1925年始设大学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

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

(5)清华的历史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校园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清华大学校园基本为一个整体,形状呈长方形,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京大学、圆明园。此外,建筑中的光华路校区、核研院(北京昌平)、深圳研究生院、附属医院以及少量疗养所、教工住宅位于校本部之外。

❻ 清华大学的历史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建设优质的课程,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成长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清华大学

❼ 清华大学建立多少年了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距今已107年。

清华大学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7)清华的历史扩展阅读:

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共有教师3461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58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40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582人。

清华大学的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7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6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设有20个学院、58个系,开办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共80个本科专业,15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❽ 《清华大学》的历史和重大贡献

历史: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贡献:清华的文科 —“历史悠久”, 清华的理科 —“再创辉煌”, 清华的工科 —“遥遥领先”, 清华的未来 —“无可限量”。

❾ 清华大学的历史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❿ 清华大学有着怎样的历史

清华大学,地处来北京源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其占地面积约4平方千米,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朝康熙年间,清华园称熙春园,先后有雍正、乾隆和咸丰3位皇帝居住在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发展初期,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以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点内容
初音的历史 发布:2025-05-25 21:37:34 浏览:870
女人做什么生意好 发布:2025-05-25 19:48:13 浏览:643
教育部大纲 发布:2025-05-25 19:23:37 浏览:960
2014高考地理试题 发布:2025-05-25 18:48:51 浏览:712
画角的教学反思 发布:2025-05-25 18:23:46 浏览:241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试题 发布:2025-05-25 17:18:36 浏览:173
英语地点单词 发布:2025-05-25 16:47:05 浏览:848
中国地理顺口溜大全 发布:2025-05-25 15:58:28 浏览:657
co化学式 发布:2025-05-25 15:35:28 浏览:825
二年级数学余数应用题 发布:2025-05-25 15:31:43 浏览: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