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大气运动

地理大气运动

发布时间: 2021-08-14 22:21:56

地理大气运动几个填空

  1. 冷热不均

  2. 冷热不均,垂直,气压,水平,风

  3. (1)高,低,垂直等压线,高压,低压

    (2)平行

    (3)与等压线相交

Ⅱ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

原因是地球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因素是冷热不均引起的,也就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就是空气的垂直运动,这样就形成水平方向气压高低不同,随即形成空气的水平动,这样就形成了热力环流。

Ⅲ 地理大气运动

1、丙
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
2、乙

Ⅳ 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

我觉得是包含关系。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 包含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Ⅳ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http://ke..com/view/381605.html?wtp=tt这个才是,楼上的给的什么,做作业不喜欢看题目吗???

Ⅵ 高一地理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运动最重要的是三圈环流,不过首先要搞清楚热力环流,搞清楚的话就很好学三圈环流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形成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热力环流与城市规划。城市内部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与郊区相比呈现“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之间会形成热力环流,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Ⅶ 地理大气运动画图

第一幅图两条线都是水平的

第三幅图甲处近地面“低”上空“高”;乙处近地面“高”上空“低”

Ⅷ 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1.南半球
2.近地面(因为有摩擦力,高空是不会有的)
3.F1气压梯度力、F2风向、F3地转偏向力、F4摩擦力
4.变大 不变 不变 变化 变小 不变
分析: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有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也等压线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F2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且也F4方向相反,所以F2为风向,F4为摩擦力,F3始终与F2垂直为地砖偏向力!

热点内容
英语地点单词 发布:2025-05-25 16:47:05 浏览:848
中国地理顺口溜大全 发布:2025-05-25 15:58:28 浏览:657
co化学式 发布:2025-05-25 15:35:28 浏览:825
二年级数学余数应用题 发布:2025-05-25 15:31:43 浏览:196
叶圣陶学语文 发布:2025-05-25 15:29:29 浏览:753
勾股定理数学论文 发布:2025-05-25 15:04:07 浏览:796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答案 发布:2025-05-25 14:09:24 浏览:756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5 12:45:12 浏览:733
生物除臭池 发布:2025-05-25 12:44:35 浏览:554
2016年考研数学一 发布:2025-05-25 12:43:30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