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度金针
❶ 金针度人是什么意思
金针度人的意思是: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
1、拼音:jīn zhēn dù rén
2、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3、近义词:诲人不倦、耳提面命、谆谆教诲
4、反义词:不教而诛、误人子弟、教导无方
5、出处:金·元好问《论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白话文:可以将绣成的鸳鸯给人们观赏,但不会把其中的诀窍告诉别人。
(1)地理度金针扩展阅读
一、近义词:谆谆教诲
1、拼音:zhūn zhūn jiào huì
2、释义: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和开导。
3、引证解释:现代·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二、反义词:不教而诛
1、拼音:bù jiào ér zhū
2、释义: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3、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白话文: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❷ 什么是金针度穴
金针刺入穴位,一点点地将内劲融入到金针中,慢慢渗入到经脉中。这种针灸手段叫做“金针渡穴”,
❸ 暗度金针的用法
动宾式;作宾语、定语;指暗中做事
❹ 暗度金针打一动物
暗度金针指的动物是蛇
❺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哪些文章是“金针度人”
我认为不是一定能行,其实他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对手给了他机会,如果太平天国没有内讧,那么曾国藩就不会有机会,接下来的历史,曾国藩依然是石达开的手下败将而已。那么我们就会对太平天国大书特书了。这位湖南人已经被塑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成功大师,比陈安之牛N个位面。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的书可以承包一面墙。这么多的曾国藩成功秘决,等你看完过来,什么都懂了,就是没时间去成功了。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曾组织湘军,与太平军数次交锋,虽有败绩但最终攻灭了太平天国。而曾国藩备受后世推崇的原因却不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多么出色,而是他的思想对后人非常受用。曾国藩官做得很大,没有奢靡,在三妻四妾时代,他一生一妻一妾,妾还是因为有病需要照顾才娶的,这是他的节。他对同僚讲义气,有担当,同僚误会,他从来不与计较,很有胸襟。
❻ 能探风雅无穷意 巧把金针度与人 出自哪里
1、前一句是鸳鸯绣出从教看;
2、出处 金代元好问的《论诗》;
3、全文
晕碧裁红点缀匀,
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出从教看,
莫把金针度与人。
4、典故
从前,有个少女叫采娘,人勤手巧,但她还不满足,便在家中书房摆上香炉,烧香祈祷织女享灵,共七天七夜.就在第七天晚上,一辆云霞托起的彩车来了,车上坐着织女,车停下后,织女问采娘:"你还祈祷什么福呢?"采娘说:"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心灵手巧。"织女就给她一根金针,只有一寸来长,扎在纸上,放在采娘衣裙中,并对她说:"三天不要讲话,三天后你就会变得特别灵巧。"三天以后,采娘果然比以前更巧了,什么都会做,远近都知道她的名声。
❼ 请问金针度世是何意义
金针就是针灸用的针,一般是银的,比较硬;用金针的人就是高手,因为金的针很软,木有气功的中医是玩不转的。现在用“金针”来表示“医术高明”;“度世”指的是为很多的人们救死扶伤。
❽ “度金针而不落言诠是什么意思”
用最精当的方法、或语言、行动的暗示,而没有说理的痕迹
❾ 红楼梦脂批中提到的“偷度金针”是什么方法
楼主,正好最近我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所以尽量给你全面的解释一下吧,可能有点长。
偷度金针,意思是比喻作诗文者另有妙诀。
元好问《论诗》之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于人。”陆游:“文章切忌参死句”;黄山谷云:“文章切忌随人后,皆金针度人语。”
说的都是写作时不可言喻的诀窍,所以“偷度金针”本身不构成什么文法,而是指暗中学得他人的文法。
好了,现在回到你的提问上来:
《红楼梦》甲戌本第八回,宝玉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凤姐又在一傍帮着说话,侧批:“止此便十成了,不必繁文再表,故妙,偷度金针法。”
按金圣叹《水浒》第二十三回总批云:“写王婆定计,只是数语可了,看他偏能一波一磔,一吐一吞,随心恣意排出‘十分光’来;于‘十分光’前,偏又能随心恣意,先排出‘五件事’来,真所谓其才如海,笔墨之气,潮起潮落者也。”
张竹坡《金瓶梅》第三回夹批中,亦有“一分光”至“十分光”,层层推进,历落有致。
而宝玉说贾母让秦钟伴读,乃必允之事,根本不须繁文细表,“偷度金针”云云,就是说学得了《水浒传》、《金瓶梅》写王婆定计的诀窍,但脂批前头并无“一成”、“二成”……的铺垫,冒然说“止此便十成了”,就不通了,所以在这里,脂砚斋要用“偷度金针”这个说法。
不知楼主是否满意?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就追加问题吧,我会及时回答的。呵呵
❿ 暗度金针拼音
成语名称 暗度金针
汉语拼音 àn dù jīn zhēn
成语释义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成语出处 见唐·冯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
使用例句 日本政府,向来主张暗度金针,我国虽尚守中立,未曾加入协约团体,但日本如此举动,本使也很不赞成。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六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