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热量
『壹』 初三物理 热量的计算
混合后的比热=50/150*铝的比热+100/150*铅的比热
自己算
混合物的比热等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乘以他们各自的比热后相加的和
我的解释够详细吧?给个分鼓励下吧!
『贰』 初三物理热量问题。
第一个实验中用来加热的电阻丝不一样,要通过比较相等的时间内煤油吸收的内热量的多少来容比较电阻丝和产热的关系,需要温度计来反映,这样更直观。当然也可以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但是这样就更麻烦,且不同时。
第二个实验中两者的加热条件是一样的,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而不是说温度高就吸热多,因为物质不一样。
『叁』 初三物理热量的计算
和这个初三物理的热量计算,那就是按照这个物理的这相关的公式去做就可以了。
『肆』 初三物理热量计算
10分钟吸收的热量等于2千克水上升30度吸收的热量,因为是同样的电热器加热。根据公式
Q=cm△t,计算得:A
『伍』 初三物理中的 热量 是什么意思
一般的情况 是指电能变成热能的整个过程,它与电压 电流 通电时间成正比,比如,电热水器 电焊机等。发光效率最低的普通白炽灯 约95%的电能变成了热能。
『陆』 初三物理热量计算题
(1)Q吸=cm△t=4.2*10^3J/(kg·℃)*1000kg*(100℃-20℃)=3.36*10^8J
(2)Q放=Q吸/り=3.36*10^8/60%=5.6*10^8J
m=Q/q=5.6*10^8/3.9*10^7≈14.4m^3
『柒』 什么叫做热量:九年级物理
Q=cm△t Q:热量,单位是J C:比热容,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单位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t:是指温度的变化量。如果是吸热△t=t末-t初;如果是放热△t=t初-t末无论如何记住是大的减小的就行了。所以,热量的公式也可以写成 Q吸=cm(t末-t初) Q放=cm(t初-t末)
『捌』 初中物理热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热值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一摄氏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它是用来表示物质吸热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玖』 初三物理的热量计算题
如果复是问最后升高了制多少℃,则做法如下:
这些水放出的热量:
Q放=c水m水(t₀-t)= 4200J/(kg•℃) × 80kg× ( 50℃ -5℃ ) =15120000 J
金属块升高的温度为⊿t:
Q吸=c金m金⊿t
15120000 J= 500 J/(kg•℃) × 25kg×⊿t
⊿t= 1209.6℃
---------------------------
如果是问最后升高到多少℃,则做法如下:
这些水放出的热量:
Q放=c水m水(t₀-t)= 4200J/(kg•℃) × 80kg× ( 50℃ -5℃ ) =15120000 J
金属块末温度t:
Q吸=c金m金(t-t₀)
15120000 J= 500 J/(kg•℃) × 25kg×(t-20℃)
t= 1229.6℃
------------------
上面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指出追问
『拾』 初三物理关于计算热量的
6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C,吸收的热量为Q=CM△t=1卡/克°c×6000克×5°c
=30000卡
0.1平方米平均每秒吸收的热量为q=30000卡/(15分×60秒)=33.33卡
12米绿色植物在1秒内吸收的热量为Q吸=(1米2/0.1米2)×33.33卡=333.3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