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什么病
⑴ 帕金森病是什么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让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帕金森的典型症状有以下两种;
1、运动症状
常始于一侧上肢,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上肢及下肢。
(1)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
(2)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称为“齿轮样强直”。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以手指精细动作如解或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致起床、翻身均有困难。
(4)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下肢拖曳。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时步态障碍尤为明显,自坐位、卧位起立时困难。有时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2、非运动症状
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临床征象,可以发生于运动症状出现之前、甚至多年或之后。
(1)感觉障碍:早期即可出现嗅觉减退,中晚期常有肢体麻木、疼痛。
(2)睡眠障碍:夜间多梦,伴大声喊叫、肢体舞动。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常见,如便秘、多汗、溢脂性皮炎(油脂面)等。吞咽活动减少可导致流涎。疾病后期也可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或体位性低血压。
(4)精神障碍:近半数患者伴有抑郁,并常伴有焦虑。约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以及幻觉,其中视幻觉为多见。
帕金森的并发症:疾病晚期由于长期卧床可并发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口腔炎和肢体废用性萎缩等疾病。
帕金森在医学上是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可以采取中医的保守治疗方式。
⑵ 帕金森是什么病,得了帕金森怎么办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表现为震颤、肌肉强直、动作减少、姿势和步态异常等。得了帕金森病首先要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在药物控制病情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止并发症、扩大和维持关节活动度、减少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的发生,总之,康复训练需要医院和家庭相配合,在医院进行指导性训练之后,家庭训练也要坚持进行。
⑶ 帕金森病是什么病
帕金森病是退行性的神经的一种,出现坏死的这么疾病,目前来说这个疾病是无法根治的,一旦帕金森病得病之后,患者症状会逐渐的加重,逐步的丧失运动的功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没有根治的办法,它只能够对症治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绝症,但是这个疾病,它的进展是比较缓慢的,患者从起病到完全丧失运动功能,可以有十多年的时间,因此说,他积极治疗之后,患者还是能够得到比较大的获益。
帕金森病的治疗,它分为运动症状的治疗和非运动症状的治疗,运动症状的治疗有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主要就是缓解帕金森病的一系列症状,比方说帕金森病的肌张力增高,还有运动迟缓、震颤,异常的姿势、步态这些症状,我们可以用一些多巴受体激动剂,或者是美多巴,以及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来改善症状,对因治疗的就是针对帕金森病,多巴胺神经元的逐渐的减少、凋亡,采取一系列的神经保护的这么一个治疗方法。
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B族维生素,还有一些神经生长因子定期的使用,来保护神经元,除了针对运动功能的对因和对症治疗之外,我们还会根据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进行治疗,患者在晚期会出现精神症状,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所以说我们会用一些抗精神病的治疗,患者还会出现卧床,因此会有一些类似于误吸、坠积性肺炎,等这一系列的并发症,还会针对并发症采取一系列的对症的治疗方法。
⑷ 帕金森是什么疾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和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自主神经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1、帕金森病
生活中总是不自觉的手抖和多方面因素有关,了解到这种情况应该进行身体检查,看看是否和帕金森病有关。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出现了帕金森综合症之后,患者常有的现象就是手部抖动。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他不良症状也会找上门来。因此,发现自己总是手抖明显,应该及时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善,控制帕金森病的发展。只有帕金森综合征得到控制,手抖的情况才会好转。
2、低血糖
总是不自觉的手抖有可能是低血糖引起。部分人平时没有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总是过度节食,过度节食的情况下除了营养供给不足之外,还会出现血糖明显降低的情况。在血糖波动明显时,手抖症状就会找上门来。此时没有足够的能力物质提供身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缺乏能量之后手部就会不自觉的抖动,甚至会出现身体疲劳乏力,头晕等情况,这些都是低血糖引发的不良表现。因此,留意到自己总是手抖,需要看看是否和低血糖有关,如果是低血糖引发的不良表现需要及时改善。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总是有不自觉的手抖症状需要警惕甲状腺功能异常。在甲状腺病变发展的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分泌出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过多时,代谢速度加快,身体变得亢奋,可能就会出现手抖表现。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的手抖,应该警惕起来,了解是否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关。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需要及时展开治疗,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4、脑供血不足
生活中不少人都出现了脑供血不足这种情况。脑供血不足严重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此时常有的表现就是手抖。在脑供血不足,大脑功能受损明显时中枢神经受到伤害,让大脑错误的发出信号,身体的循环代谢受到阻碍,可能会出现手抖症状。年纪越大的人受到脑供血不足的影响出现手抖症状可能性越高。因此,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的手抖,应该警惕脑供血不足。
有可能是和过度的紧张,焦虑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和睡眠不太好或者颈椎问题压迫,甲状腺等问题有关系。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过度的疲劳,熬夜,减少低头活动的时间,适当的参加有氧的户外运动,可以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相关的检查,确定病因以后再治疗。
治疗原则
1、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状,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2、 用药原则: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用药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同时也应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职业及经济条件等因素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时不仅要控制症状,也应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并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较长期的控制。
中医治疗
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对改善症状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需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⑸ 帕金森是什么病,怎么状态
多数帕金森病患者以震颤为主要表现,出现手抖、下肢抖动或头抖等症状。此外,除震颤以外,行动迟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很多患者在家庭生活中可能会被发现,动作慢,包括起床、穿衣服,系扣子或做饭等。动作慢和血管病不一样,血管疾病非常急,前一秒是好的,后一秒突然活动不灵,帕金森病的行动是非常慢,约3个月左右的时间。除行动迟缓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体征是步态障碍,很多患者走路步伐较小,但随着走路时间延长,速度越来越快,停不下来。帕金森病有三个主要的症状,即震颤、行动迟缓和步态障碍。
⑹ 帕金森病是什么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让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帕金森的典型症状有以下两种;
1、运动症状
常始于一侧上肢,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上肢及下肢。
(1)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
(2)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称为“齿轮样强直”。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以手指精细动作如解或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致起床、翻身均有困难。
(4)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下肢拖曳。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时步态障碍尤为明显,自坐位、卧位起立时困难。有时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⑺ 帕金森病是什么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一种渐进性的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回病。发答病年龄一般在55岁左右。大部分患者在6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往往是比较隐匿,缓慢的一个发展,进行性的一个加重。
主要症状有静止性的一个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可以姿势步态异常。症状中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是因人而异的。初发症状,以震颤最为多见,占到60%到70%,其次是步态异常,大约是在占到12%。还可以出现肌强直,占到10%,运动迟缓大约占10%。
初发部位进展有特征性,一般情况是症状,常从一侧上肢开始,然后逐渐波及同侧的下肢,对侧上下肢,然后呈N字型的一个进展。帕金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白,目前认为环境因素,还有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可能是大多数帕金森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
⑻ 帕金森是什么病
生活中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帕金森病,但是对帕金森病的情况却知之甚少,这可不利于我们对此疾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病于中老年群体中的神经系统疾病,了解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对我们掌握最佳治疗时机是有极大帮助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帕金森病早期症状方面的有关知识。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主要如下:
一、长期腰腿疼痛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之一,但一般易被患者们所忽视,希望从此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早期部分老年人突然出现身体的疼痛,如后背疼、腰疼、腿疼或肩膀疼,家里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去骨科看颈椎或腰椎。夜里睡眠不好,腿脚不知往何处安放,生活兴趣改变,对亲人朋友表现的异常冷漠,毫不关心,家里人可能会带其去看精神科。单侧肢体活动不利,多被认为是脑血栓、腔隙性梗死或是脑积水,可能会去看神经内科,其实这也可能是帕金森的前提症状。
二、之前有介绍到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因此很多人就会行动困难或是手脚颤抖等,这也是其早期病症之一。但除了这些典型的帕金森表现外,事实上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非典型表现,而这些非典型症状,很可能就是帕金森的前兆或早期症状。
三、长期低血压,这是近来最新发现的一种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之一。老年人长期低血压、眼睛上下活动有障碍,多提示是帕金森病的前兆,需要及时就医。另外,当老年人无明显诱因出现嗅觉异常、身体僵硬、走路时手臂不摆动等异常表现时,也多提示帕金森病的可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⑼ 帕金森病是什么病怎么治
帕金森的诊治就是需要中医调养,帮我们解决 这些问题。如果你需要控制那就采用西药,不然你就采用中医帮你恢复身体去对抗疾病。
中医对帕金森:首先是我们经常说的“帕金森是年老体虚”, 那么什么是体虚。中医将体质虚 弱称体虚,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并将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结合 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气虚、脾阳虚等 等。五脏皆有阴阳虚实只症,而帕金森主要是就是中医讲的“血虚生风"简称“风证” 。
“舒震止颤疗法”: 熄灭肝风解除痉颜,滋肾精补脑髓,通经活络使之经脉通畅,调脾 脏让营养可以通达全身解除痉额。帕金森每人引起原因不同,根据每人不同情况会有加减变化。
⑽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6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比较高,随着病程的延长,会逐渐的影响到病人的运动能力。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震颤:由一侧的上肢逐渐波及到下肢,随着病程的延长,波及到对侧的上肢,最后发展到下肢就出现了四肢的震颤,叫静止性震颤。特点为病人在安静的时候出现肢体的不自主抖动,活动的时候震颤消失,在情绪紧张的时候会加重,睡眠的时候消失;第二,强直:即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增强;第三,运动迟缓:运动的速度减慢,走路的时候摆臂的动作减少,包括面部的表情减少等等;第四,姿势异常:病人自主协调能力降低,经常摔倒。帕金森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还有遗传性。原发性的帕金森病主要见于老年人,青少年很少见。继发性的帕金森病主要是由于药物、中毒等等导致,遗传性的帕金森主要是与代谢障碍以及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它的诊断主要还是通过临床诊断,会通过对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来进行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核磁可作为辅助诊断,同时也可排除一些其他疾病作为鉴别诊断。帕金森的治疗根据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对于轻型病人,嘱病人多运动;对于症状明显的病人,应选择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胆碱酯酶药,对震颤、强直效果较好;还有多巴制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不可替代,对震颤、强直及运动减少均有作用;还有一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主要是增加体内多巴胺的含量,减轻病人症状。如果病人经规范药物治疗,或临床以震颤为主要表现,也可选择手术治疗。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预防相对困难。但是可以对一些明确诱因进行预防,如避免使用诱发帕金森病的药物,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颅脑外伤等。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