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什么山
A. 山西的“山”是什么山
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1)山是什么山扩展阅读:
特色物产
1、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竹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
2、有许多重要煤矿、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太行山南段和北段为石灰岩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
3、太行山区具有较好的风力资源,地下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丰富。
B. 山东山西的山是什么山
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古代的所谓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内是山西,现容代中国行政区划中山东与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间还隔着河北,但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山西的分界山脉。
(2)山是什么山扩展阅读
太行山地质地貌: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
C. 四大山是什么山
庐山、龙虎山、黄山和九华山。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自古就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风景在龙虎山上可得到完美体现。黄山也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奇山,“五岳归来不
D. 四大名山分别是什么山
四大名山分别为:庐山、龙虎山、黄山及九华山。
E. 山是什么
山按高度可分为高山 中山和低山,一般认为“高山”指山岳主峰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对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对高度在150米至350米,如主峰相对高度低于150米,就难于形成山岳景观,只能称为丘陵岗地了; 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山 侵蚀山和堆积山。 天下第一山——泰山
“山系”,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在成因上相联系,有规律分布的若干相邻山脉的总称。 “山脉”,指沿一定方向的若干相邻山岭并有规律分布的山体总称。由于外观很像血脉,因而得名为“山脉”。 “山结”,指多条山脉的交汇地,如中国的帕米尔地区的“山结”,就是由昆仑山 天山 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而成。从太空上往下看,一条山脉就像一条“飘带”,由这样的“飘带”结成的“扣”,就叫山结。“山原”,构造复杂,海拔高度较大的辽阔高地,常为心脉、心系、高原和盆地交错的综合体,例如:中国的青藏高原为世界最大的山原。 “山嘴”,山区曲折的V形谷地向河流凸出并同山岭相连的坡带称为“山嘴”。山嘴分为“交错山嘴”、“曲流山嘴”和“削平山嘴”。 “山峰”,一般指尖状山顶并有一定高度,多为岩石构成。也有断层,褶皱或铲状、垂直节理控制的结果,也有的是火山锥。 “山口”,又称垭口,指高大山岭或山脊的鞍状坳口,常由侵蚀造成。 “山谷”,指山地中较大的条形低凹部分,主要是构造作用、流水或冰川侵蚀的结果,经常被用做通过高山的道路,按结构可分为:断层谷、向斜谷、背斜谷等。 ''山脊''指比周围高的山地,也称''分水岭''
F. 山东的山是指什么
山东的山是指:太行山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1234)。元朝(公元1206——1368)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1644)设山东布政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朝(公元1616——1911)正式设山东省,治所在济南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山东省现辖17个市,139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
G. 中国的国山是什么山
中国国山是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泰山区,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位于泰安市中部,北依泰山,东西南三面与泰安市岱岳区搭界,北部与济南市历城区、长清区毗连,总面积336.86平方千米。是泰安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泰山区是泰安市委、市政府驻地,历史悠久,公元前五千年已进入大汶口文化的繁盛期。西汉初置泰山区郡、金设岱岳镇、清设泰安府。境内的泰山被誉为“国山”、“圣山”,是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泰山区常住人口799971人。
2019年,泰山区下辖5个街道、2个镇、1个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8.6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38:33.48:65.14。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境内设博邑。
秦代博邑改为博阳县,汉初改为博县,泰山郡治博县。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10年),泰山郡治所迁至奉高(今岱岳区范镇故县村)。
北魏时期,博县改为博平县,泰山郡治迁至博平。
北齐时期,博平复改博县,泰山郡废,设东平郡。
隋开皇元年(581年),东平郡废。开皇十六年(596年),博县改为汶阳县,后又改为博城县。
H. 中国五大山分别是什么山
中国五大山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1、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2、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3、衡山(MountHeng),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
4、恒山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间河谷处的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古代关隘、城堡、烽火台等众多古代战场遗迹保存了下来。
5、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
I.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哪个山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
在我国古代,山东山西原本是接壤的,用太行山来分界,后来因为政治规划才变成不接壤。
古代山东是一个地区泛指,就是指崤山和函谷关以东的六国所在地域,因此称之为“山东六国”,是指“太行山”以东的区域。
“山西”和“山东”是相对的概念,也是指“太行山”以西的部分。
现代山东省和山西省不接壤,中间还有河北省的一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不过仍然沿用古代的称呼以及习惯。
人文历史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
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
J. “山东”和“山西”都有一个“山”字,分别指的是什么山
就现在来说,山东与山西两个省份名字中的山都是指代太行山脉,但是在古代山东的山其实最早是指崤山。“山东”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最早使用者是秦国人。当时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为了方便称呼,将其余六国统称为“山东六国”。这时候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相差甚大。秦国之所以能够将自己单独剔除出来是因为它与山东六国之间有一座崤山。
山东与山西各自经过数百年时间的变迁之后,它们二者最终在金朝时期产生了交集。金国在灭亡了北宋之后将占领来的疆域进行了重新规划,这山东与山西便在重新规划的范畴里。经过这一番重新规划之后,山东与山西开始以太行山为界。之后这种划分方式便不曾再变过,所以现在的山东与山西两省中的山都是指代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