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禁忌有哪些

禁忌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07 20:07:51

㈠ 传统民间禁忌有哪些

用餐禁忌

吃相禁忌有很多。旧时汉族忌吃饭时掉米粒或吃完饭后碗底有剩饭,否则要遭雷劈;如果小孩吃不完饭,将来就会娶麻脸妻子或嫁给麻脸丈夫。忌吃饭时说“捧饭”,因为只有在人死后“做七”祭灵请亡灵吃饭时才说“捧饭”。忌用一支筷子扒饭,也只有丧俗中出棺时,棺上放五碗或七碗白饭,中央插一根筷子。俗谓鬼用单筷吃饭,故忌。忌吃饭时照镜子,认为会结巴。在别人家吃饭,忌把碗转来转去,因为“转”与“赚"谐音,主人家忌由此而“赚他人饭碗"。吃饭忌筷子摆在碗上,忌翻扣碗、盘,忌反手添水、添饭。客人忌翻鱼。青年忌喝瓶底酒。这些吃相禁忌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家人同桌吃饭时,大人们便会向儿女们传播这些禁忌并督促他们执行。尽管这些禁忌表面被迷信化了,但通常说来都是出于卫生、节约、礼仪方面的考虑。

食物禁忌是因对动物的喜爱而引起的。譬如,汉族有些地区有禁食牛肉的习俗。对于农耕民族而言,牛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因其有助于人,终年劳苦,又通人性,所以不忍杀食。汉族民间至今还有不吃马肉的习俗,认为马也与牛一样,有功于人,所以不忍心杀食之。南昌、瓯江一带百姓忌食龟、鳖肉,认为龟是有功之物,是它在唐僧取经时帮助唐僧师徒渡过八百里通天河,又运回了经书。所以人们敬之若神,禁忌杀食。

使用餐具的方式禁忌也有很多:如忌讳用手掌平托碗底,又忌用手捏着碗边,这是“丐帮"之相。不许倒扣碗于桌上,因为不吉利。因为生病的人服汤药后才将碗扣于桌上,表示不再生病服药。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一地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很不吉利的。一般我们称为“三长两短",意思是表示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之后是要装进棺材的,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祥的事情。

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称“骂大街”。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责备的成分,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与骂人是相同的,是不准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同样意思,即吃饭与别人交谈时用筷子指人。

用餐时把筷子放在嘴里嘬,并不时地发出咝咝声音,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不礼貌。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讨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教养的体现,同样不能够允许。

用餐时要注意不要将筷子落到地上。所谓“落地惊神”,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扰,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敬,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有种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应当赶忙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个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应惊动祖先,然后再拿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用餐时将筷子放在菜里不停地扒拉,想吃这个想吃那个,筷子搅来拌去,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缺乏教养的行为,令人生厌。

用餐时筷子不能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瞧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扎盘子里的菜品,这同样是不行的,被以为是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出于好意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种做法要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只有给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疑是被等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因此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绝不被接受的。

孕妇禁忌

在旧社会,民间对孕妇流产、难产及生残缺儿和怪胎无法做出完全科学的解释,就捏造附会出种种迷信说法以告诫一般妇人,不但要禁食、禁视,在行动举止等方面也出现很多的清规戒律。

禁食

谁都希望自己生出的孩子健康、漂亮、聪明、活泼。要想生个好宝宝,做母亲的就必须遵照这些饮食禁忌,不让吃的坚决不吃,可吃的尽量多吃。虽然这些禁忌并没有哪些科学依据,大多是建立在感觉联想之上。

忌食兔肉。兔子三瓣嘴,吃了兔肉胎儿也会三瓣嘴。吃兔肉生子豁唇之说至少在东汉已经流传,当时的著名学者王充在他的《论衡》中专门记载。这一俗信的影响巨大,以致有些地方发展到了孕妇连兔子都不能见到,否则后果一样可怕。

忌吃狗肉。吃狗肉对胎儿不利的说法大约产生于唐朝。除了吃狗肉会化胎的危言耸听外,也有较为直观的联想认识:狗爱咬人,孕妇吃了狗肉会把狗性传染给胎儿,胎儿出世后也会爱咬人,至少在吃奶时爱咬乳头。

忌吃驴肉。吃了驴肉,将来孩子“驴性”,不听话。

忌吃公鸡。吃了公鸡,这样生下的孩子夜里啼哭。

忌吃螃蟹。吃螃蟹后,生下的孩子咂泡沫流口水,又说吃螃蟹使胎横难产。台湾民俗则认为吃了蟹,生出来的孩子像蟹那样抓扭别人的手脚。

忌食生姜。生姜外形“多指”,自然会让人想到生子多指,这一俗信也至少在东汉就已盛行。

忌食老鳖。老鳖脖子短,吃了老鳖胎儿脖子也短。

除了从外部形状上引起人们的联想外,还有从姜辛辣、刺激性强的特征出发,联想到容易使小儿生疮。无论如何,姜由此就被从孕妇的饮食清单中剔除。

行动禁忌

如果说,千奇百怪的饮食禁忌限制了孕妇的嘴,那么,花样繁多的行动禁忌就是限制了孕妇的腿。

例如建屋上梁,是极为讲究的,要有相对的仪式,要讲究吉日吉时,这就要严禁孕妇在场,因为在乡间视上梁为神圣的事,关乎一家的兴盛,没有人敢小看,被孕妇冲撞了要倒霉,而且无法破解。所以很多地方把上梁的吉时选在清早。

打井,也不能被孕妇碰上,否则会破了龙脉打不出水,或者打出水来又苦又涩。

造酒,被孕妇撞上,酒就酿不出。

采药,撞上孕妇,药效就会失去。

做豆腐,撞上孕妇,豆腐会坏。

养蚕,撞上孕妇,蚕会死掉。发展到顶峰,谁清早出门碰上孕妇,谁这一天就要不顺,事事不成,闭门家中坐,都保不准祸从天上来。

禁视

这些禁忌得以实施的原理是相同的,都建立在人与外界相互交感的原始思维之上。

孕妇不能看产妇生产,否则自己将来要难产。这条禁忌颇有点科学根据,因孕妇看到正在分娩的产妇的痛苦表情,听到产妇的叫喊声,容易产生一种精神压力,到自己分娩时可能会精神紧张,以致引发难产。

忌见到蛇,否则生下的孩子就会吐舌头。至于忌见到属虎的人,自然是猛虎伤人说法的一种演绎。

忌看傀儡戏,不然将生无骨的孩子。浙江丽水一带至今还有孕妇忌看电影、电视和看花脸戏的风俗。

忌看戏中花脸,是为将来生下的小孩不会脸花。

不能进入新房看新娘,因为她是“双身人",“四眼相”,看了新房,新娘日后不是克夫守寡,就是断子绝孙。这说的是“四眼人"不洁,会冲克人。可是在鄂西北,流行“四眼人”动动眼睛、动动手还能治些病症,不管灵不灵,街坊邻居一定要登门邀请。尤其是那些同辈的男子汉或小伙子,眼里掉进点灰尘,要请四眼人用嘴吹吹;胳膊拧伤,要请四眼人摇摇;头痛感冒的要请四眼人摸摸等。这种习俗真可谓奇怪。

禁接触

除了以上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禁忌外,还有些禁忌是建立在接触传感的基础之上,比如坐在葡萄架下,俗认为会生邪气,生下葡萄胎。摸了戥秤,则会延长孕期,因为过去的秤是十六进位,孕妇碰到戥秤,就意味着要怀胎十六个月,这对大人孩子都是很大的煎熬,而且会造成难产。相同的禁忌还有不能跨越绳索,认为绳索像胎儿脐带,跨后要缠身难产;不能满屁股坐板凳,否则胎位后坠易成难产;不能抱别家的孩子,说是抱过的孩子要生病,俗称“替胎”;不能到庙宇去,俗以为神灵是至高无上的,洁白无私,福佑人民,理应虔诚尊敬。而受胎是亵渎的产物,倘到神灵之前,是大不敬的行为;不能横跨过扁担,说是会造成横生、难产;不能缠绕绳、线,会造成胎儿脐带绕颈;不能在门口探头缩脑,这将导致胎儿不能顺利生出产门。最令人感到莫名奇妙的是不能抬高手臂,俗信以为胎儿是靠咬着母亲的奶筋吸食营养而存活的。孕妇抬高胳膊,会使胎儿咬不到奶筋而饿死。不可放刀于灶上,因孩子投胎时,须经灶君菩萨的准许,怀孕后,置刀于灶,那就是对灶君不满,灶神会将原答允送子的主意取消,因此生下的孩子多死婴或造成流产;孕妇不能进入邻村,不得已要进时,先备祭品祭扫该村之土地神,不然,该村的厉鬼妖魔会附上身,将会造成难产。

数字禁忌

数字中,最吉利的要算六和八,所谓“六六大顺”,“要得发,不离八”,就讲出了其中缘由。当今社会,花几十万元买下一个含六和八最多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已不是新鲜事。忌讳的数字很多,从总体来讲,忌单数,因为好事成双;“二”是双数,但这样的日子忌出殡,因为人们不希望坏事成双;“三”谐音“散”,做寿和结婚忌这个日子,祝寿、贺喜送礼也忌“三”这个数字;“四”谐音“死”,因此门牌号、汽车牌号、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都不宜用这个数字;“五”谐音“无”,因此谈判、收账款等都不宜使用这个数字,免得一事无成;离家出行忌“七”,有“七不出,八不归,初九一十往家飞”之说;老人易忌讳九,因意外或死亡事件比率较普遍年龄高;忌“十三”本是西方的风俗,因为背叛耶稣的犹大排位十三,但中国开放之后,一些高级宾馆为了迎合西方人,也避讳这个数字,不设十三号;年龄上忌“七十三”和“八十四”,因为孔子卒年七十三岁,孟子卒年八十四岁,民间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忌讳“二百五”这个数,习惯上把“二百五”当做傻子、白痴的代名词;还有号码“七零八六”、“五三五四"之类的数字也忌讳,因为他与“七零八落"、“吾散吾死”同音。

日常行为禁忌

禁远行前洗脚。台湾人以为夏天远行前洗脚,会越走越热,冬天会越走越冷。

忌拔去白头发,俗说“拔一根,生三根”,通常以为白头发会越拔越多。

百岁老人忌说实际年龄,总说九十九岁。老年人去世忌说“死”,应说“老了”。中年人报年龄忌说四十一岁。

太阳落山后禁止扫地,因为此时家中的福气神、运气神都回家了,把它们扫出去就会家道中落。打扫忌由内扫到外,因恐将财运福气扫出门。反之,若想驱霉运,则要由内扫到外了。打扫时也不能将椅子椅脚朝上堆叠,因丧事中亦有将椅子翻叠的习俗,会使人联想到丧事,自然尽力避免。

忌在屋中打伞,俗信在屋内打伞会成秃子。

不要半夜到阳台晾衣服或收衣服,如果平常真的没时间晾衣服,最好等隔日正午晒过太阳后再收。

看望病人忌下午和晚上。借用别家药壶煎药,用后忌还。死于外者尸体忌进门,须停于门外。

已婚妇女忌在娘家过春节,忌看娘家的家谱,忌在娘家过元宵节,忌在娘家生孩子。孕妇忌看死尸,忌探望产妇。

七月夜间禁止外出。俗言“七月孤魂野鬼四处游荡”,人们害怕遇夜鬼,晚上除非有急事,要不然没人会冒险外出。再如:不幸遇到鬼,只要咳嗽几声,鬼就离开了,或是夜行的人常边走边唱歌,鬼就不敢出来。新中国成立后,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多被废除。

生肖婚配禁忌

一些民间历书中所列“男女配婚吉凶表”中,属虎的倒不忌配属牛、羊、犬的,而独忌配属猴、蛇。而属牛、羊、犬的竟也无一忌配属虎的,堪称怪事。看来后来的生肖相克已经不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延续,而成了各种民俗文化的“合成事实”。歌谣有:

自古白马不配牛,羊鼠相配一旦休,金鸡不与狗相见,青龙见兔泪交流,猪猴见面如刀割,虎蛇相配不到头。蛇配虎,男克女;猪配猴,不到头;兔见蛇,如刀割。白马怕青牛。乌猪怕猿猴,蛇怕猛虎如刀断,羊鼠相逢一旦休,黑狗不能进羊圈,庚鸡见犬泪交流。辰子申忌蛇鸡牛,巳酉丑忌虎马狗,寅午戌忌猪兔羊,亥卯未忌龙鼠猴。

这些民谚和歌谣大多是在中原一带搜集起来的,与台湾民历中的生肖婚配禁忌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风俗的必然特点,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过,这一比较也暴露出了这种生肖婚配禁忌的不可信性。一对男女在此地合婚不成,受到生肖方面的禁忌,如果换了地方,还是他们两人,便可能丝毫不受什么制约了。这不是很有戏剧性的事情吗?可见生肖婚配禁忌是不可信的,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节日禁忌

春节是新年的初始,正月初一又是新年的第一天,故禁忌很多。如忌打碎物品,打碎了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之类的吉利话;吃年饭时忌无鱼,有鱼忌全部吃净,是为了讨个“年年有余(鱼)”

的吉利。这一天忌动刀、斧、剪之类的器物,忌挑水,忌下地干活,忌借火种,忌讨债,忌购物,忌针线活,忌杀生,忌啼哭,戴重孝者忌拜年,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春节饺子煮破皮,忌说“破了、碎了”,要说“挣了";馒头蒸裂了,忌说“裂了”,要说“笑了”。另外还忌扫地,扫了地也不能把垃圾倒掉,认为会把财气扫走。又忌条凳倒地,因为人死是停柩在两条长凳上的,出殡时抬走棺材,踢倒条凳才起步。此外,许多地方还忌吃豆腐,因为按习俗办丧事时吃豆腐,老人寿终正寝的叫做“倒了豆腐山"。总之,正月尤其是初一禁一切认为不吉利的事情。

其他节日也多有禁忌,如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忌动剪刀针线,忌推磨取水总碰井沿,都是怕伤了龙。清明节前一二天为“寒食节”,禁忌烟火。七月“鬼节”忌夜间外出,免得惊动鬼神而遭难。八月中秋节忌阴雨,否则来年收成不好。九月重阳节有的地方忌讳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有所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此外,一些节令也有忌讳,如立秋忌无雨,认为该日雷鸣下雨则预示丰收,有所谓“雷动秋,狗儿猫儿不吃粥”的俗谚。立冬也有忌雷鸣的,俗言:“雷打不动,十个牛栏九个空。”大概是说牲畜会死亡。

婚姻禁忌

婚姻禁忌也很多,表现了人们对婚姻大事的谨慎态度。在择偶方面,我国许多地方禁忌同姓通婚,历来如此,如古人就说过:“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另外,按算命术的观点,八字五行相克的男女禁忌结婚;在结亲日期上,忌讳在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结婚,忌讳五、六、七月结婚,忌讳单日结婚;在吉日选择术中,忌月破、平日、收日、闭日、劫煞、灾煞、月煞、月刑、月害、亥日等时间内结婚;结婚当日,新娘出门时,姑嫂都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

同音,都不吉利;婚礼中,新娘忌穿黑色礼服,新娘的衣服忌有口袋,免得带走娘家运势,忌打破器物,忌有小孩哭,忌戴孝的人、寡妇、四眼人(孕妇)进新房,忌讳别人坐在新床上;结婚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回至女方家,即所谓的回门,但牢记在当天日落之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情况以致无法回家,夫妻就要分房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

关于性生活的禁忌,古人有详细叙述,摘录如下:

男女交媾之际,更有避忌,切须慎之,若使犯之,天地夺其寿,鬼神殃其身,又恐生子不肖不寿之类,谨守戒条,可以长生。所忌之要备述于后:天地震动、稗风暴雨、雷电交作、晦朔弦望、月煞日破、大寒大暑、日月薄蚀、神佛生辰、庚申甲子、本命之日、三元八节、五月五日、名山大川、神桐社庙、僧宇道观、圣贤像前、井灶前后、火光闹烘,以上时地禁忌须慎之,不可交合,犯之者令人大则折寿,小则生病。或若生男,使其丑貌怪相,形体不全,灾疾夭折。诸所禁忌敷奏于前,复有五月十八日是天地牧年之日'阴阳交合。世人须避,慎不可同房,犯之重则夺命,轻则减寿,如果此时受孕,子母难保。

㈡ 中国的五大禁忌有哪些

你这个问题太大,我给你说说大年初五的五大禁忌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但大年初五并不是百无禁忌的,那么大年初五禁忌有哪些呢?
1、要放鞭炮: 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人们要用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2、要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这样可以免霉运。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3、一定要清垃圾 :一定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4、不宜做事:按照旧的习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财。“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可能会有灾害发生。无论则南北方,过去坊间都忌讳吃藕,也忌讳梳头。但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
5、忌串门:《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初五不串门其实就是避免见到穷神也就是小媳妇、有的地方干脆叫“初五送穷媳妇出门后喜迎财神”,其实是古时对妇女的一种不尊重。
另外,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会忌讳在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㈢ 饮食禁忌有哪些

喝豆浆谨记在心

(1)刚翻泡的豆浆并没有熟。有些人在煮豆浆时,刚看到锅中翻泡就认为豆浆煮熟了,于是停止加热。其实,这时候,豆浆并没有煮熟,之所以会翻泡,是生豆浆中的皂角素在作怪。在加热豆浆的过程中,当锅内温度达到80℃左右的时候,皂角素迅速膨胀,导致水面上有泡沫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假象。这时候千万不要熄火,而应该继续加热,直至煮沸,将其中的有毒物质完全分解掉。

(2)忌过量饮用豆浆。喝过多的豆浆会让人感到胃部不舒服并会让人腹部胀痛,有时候还会导致腹泻。老年人和婴幼儿的消化功能比较差,更不应该贪喝豆浆。

(3)忌在豆浆中加红糖。豆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而红糖中则存在数种有机酸。如果在豆浆中加入红糖,豆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因有机酸的作用而变性,形成沉淀。沉淀后的变性蛋白质会沉在杯底,豆浆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如果想喝甜豆浆,可以往豆浆中加些白糖。

(4)忌用保温瓶盛放生豆浆。有些家庭主妇把大豆磨成豆浆后,习惯用保温瓶保存,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一方面,保温瓶为细菌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保温瓶中残留水垢,而生豆浆中含有皂角素,它能够将水垢中的部分有毒物质溶解。

忌食鲜黄花菜

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它是有毒物质,食用后会导致恶心、腹泻等;而干的黄花菜则可以食用,因为它的有毒物质在晾干及加工过程中已经消除了。

空腹忌多吃柿子

未加工或未去皮的柿子空腹吃多了,会在胃里凝结成块,形成柿石,引起肚子疼、呕吐等症状。

忌吃隔夜的熟白菜

大白菜不仅富含营养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如果煮熟后放置的时间过长,在细菌的作用下,这些硝酸盐就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这类物质进入到人体的肠胃后,会迅速进入血管,把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带氧能力,使人的肌体因缺氧而出现很多病症。

胃寒者忌吃豆腐

平素胃寒者,不宜吃豆腐,因为豆腐性偏寒,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胸闷、反胃等现象。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也不宜多食豆腐。

中药食物搭配禁忌

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食醋;蜂蜜,忌生葱;白术,忌大蒜、桃子、李子等。

水肿病人禁忌

水肿病人,最好不要吃碱性食物,以防病情恶化。

慎买街头散装炒货

在街头上散卖的炒瓜子、栗子等,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光泽,但实际上可能是涂上了矿物油,而一些白瓜子、开心果等,看起来很白,招人爱,吃起来却别有味道,这些东西很可能用漂白剂漂过或硫磺熏过。

不宜提前购买的蔬菜

青菜最好吃新鲜的,即使在冬天,青菜的存放也不能超过3天,特别是青椒、豆角、菜花、韭菜、菠菜、茴香、生笋、蘑菇、生菜、油麦菜等。

哮喘、过敏性疾病患者禁忌

患有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吃“发食”,如鸡、羊、鱼、虾、蟹等。

不能用茶叶煮鸡蛋

常吃茶叶蛋,不利于人体对各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因为茶叶中不仅含有生物碱,还含有多种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

熬粥切忌加碱

很多人为了使煮出来的粥黏稠、滑口,就在熬粥时加食用碱,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会使粥内一些重要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忌过量食咸鱼

咸鱼通常是将生鱼用海盐腌制而成的。在腌制的过程中,海盐中的亚硝酸钠和生鱼中的胺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产生极强的致癌物质,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鼻咽炎。

忌食烧焦的鱼和肉

烧焦的鱼和肉有毒,因为鱼和肉本身富含蛋白质,一旦烧焦后,高分子蛋白就会转化为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它们进入人体后,会使正常的人体功能及遗传受到毒害,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而且被烧焦的鱼和肉里的高分子蛋白会分解出一些极强的致癌物质。

忌直接食用鲜海蜇

食用未腌渍透的海蜇会中毒,因为海蜇属于腔肠动物类的水母生物,它体内的五羟色胺等毒胺会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如果在食用前将其经过盐和白矾长时间浸渍,就会脱去水和毒物,食用就非常爽口且无害身体了。

忌吃未煮熟的黄豆

生黄豆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吃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春季饮食禁忌

春季气温乍暖,人体阳气渐旺,所以应忌多食羊肉、狗肉、獐肉、雀肉、鹌鹑、红参、川芎、洋葱、白酒、炒花生、炒瓜子、肉桂、茴香、花椒、炒蚕豆、炒黄豆等上火的食物。

夏季饮食禁忌

夏天炎热,应该忌食冷元宵、冷糍粑、冷黏糕、冷饭、冷粥、隔夜荤腥油腻菜肴;忌饮隔夜茶;忌多食鹿肉、龙眼肉、獐肉、雀肉、羊肉、狗肉、荔枝、人参、韭菜、肉桂、洋葱、芥菜、花椒、白酒、炒花生、瓜子、黄豆等。

秋季饮食禁忌

秋天天气渐凉,人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忌食或少食生黄瓜、生地瓜、生菜瓜、西瓜、香瓜、小蒜、莼菜、葵菜、槟榔、柿子、香蕉、绿豆、茄子、炒货食品、辣椒、茴香、砂仁、肉桂、草豆蔻、冷茶、羊肉、狗肉、雀肉、菊花、薄荷、金银花等。

冬季饮食禁忌

冬天气候寒冷,根据自己的体质忌食或少食螃蟹、螺蛳、田螺、蚌肉、蚬肉、绿豆、绿豆芽、生藕、生冷瓜果、柿子、柿饼、香蕉、菊花脑、莼菜、发菜、地耳类、冰啤酒、冷茶、金银花、薄荷、白菊花、决明子、沙参、西洋参等。

忌用牛奶送服药品

在服药期,药物不应与牛奶同时服用,通常在服药后一个半小时才可饮奶,因为牛奶中含钙、铁量高,每一升鲜牛奶含1300毫克钙,含0.4毫克铁,这些离子要与药物同时服用就会使药物的性能被破坏,使肠胃难以吸收,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忌饮冰冻的鲜牛奶

存放牛奶的温度应不低于0℃~3℃,绝对不可冷冻,因为冷冻后的牛奶中脂肪会在最上层

,大量蛋白质和乳糖在中层,最下面的是固体物质和一部分蛋白质,紧密透明的冰晶体会包在周围,这样的牛奶解冻后会出现异常的气味,其营养价值也会随之降低。

酸牛奶忌加热后食用

有人担心酸奶太凉,冷天吃了它会闹肚子,所以就将酸奶加热后食用,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

酸奶是用鲜奶加入活性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它保存着鲜奶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等一切营养素,酸奶中的蛋白质经过乳酸菌发酵,而形成细微的凝乳。酸奶中的钙在乳酸的作用下会形成酸钙,这些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消化,如加热有益的乳酸菌将被全部杀死,不但降低了酸奶的营养价值,还会使其美味消失,所以酸奶还是不要加热后食用。

忌食结块的麦乳精

麦乳精一经打开一时又吃不完,其表面颗粒吸水后表面溶解,从而会互相粘连结成块状。麦乳精是经过真空干燥制成的多孔碎粒速溶含乳饮料,其中有些物质如果糖、葡萄糖以及麦芽糖都具有吸湿性,而麦乳精中总的含糖量可达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一但形成块状,时间较短一般对质量和食用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长时间结块后麦乳精中的维生素、脂肪都会逐步变质而不能食用。

低度酒忌久存

啤酒和葡萄酒属于低度酒,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如存放太久微生物很容易生长繁殖,这样就会使酒产生酸味而变质。

通常散装啤酒的保质期应为2~3天,瓶装啤酒的保质期是2~4个月。

但是白酒度数高,它的乙醇分子含量多,会很快与水分子产生聚合作用。不仅可以长时间储存,并且越陈越香。

吃含钙食物不喝茶

草酸易与钙形成结石,而茶的成分中含有草酸,因此日常饮茶以浓淡适度为宜,且不要过量。另外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后,不要马上喝茶。

㈣ 古代人的禁忌有哪些

中国人对自身的身体禁忌:
中国的平民百姓只所以要尽力远离那些“命大”于己的神圣的权威人体和不洁净的危险人体,当然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目的。他们害怕那具有更强的神秘力量的人体通过接触、目视、语音的传导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是对自身以外人体的禁忌。除此之外,民间还相信,自己还需要对自己的人体采取一些禁忌行为,进一步确保自身人体的安全。

裸露禁忌

中国人忌讳裸露自己的身体。除了小孩子可以光着身体到处跑以外,

成年人绝对不可以将肉体裸露人前。民间有“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俗语。可能是出于对男性干重体力时太热的照顾,也可能是出于男性上体无性刺激敏感特区的考虑,所以男性上体的裸露限制尚不太严格。对于女性,要求的严刻是惊人骇世的。旧时,一般平民良家妇女,人幼年起就深藏闺阁,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呆在家里。这意思不外是要将难以包裹的脸、手都隐藏起来,不让外人看到。因为女人任何部位的裸露都会产生“性引诱”,都会引起男人的淫欲,从而招致祸患。在孟姜女的传说故事中,万喜良为逃避修长城的苦役,跳进了孟姜女的家院,正巧看到孟姜女在玩水时裸露的胳膊。于是,孟姜女只得做了万喜良的妻子。从这里看,裸露禁忌的根由并不仅仅在于有失礼貌或者男女间的私情,而还有更深层的信仰根源。亦即,在别人看到自己裸露的肉体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也就被这人摄去了、占有了、控制了。因而,裸露者也就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只有服就这人而去了。只不过,这种深层的根源在后世封建礼教的影响下变换了形貌而更加隐蔽罢了。直至如今,当人们提起某某人时,有人会带着很自豪、很自信的口气说:“他呀,我见过!”“我认识他!”“我们是莫逆之交。”“我们从小就在一个水坑里洗澡。”等等,这口气里多少还隐约地可以感到他是在说,“我已经占有了他!”这种占有的观念,当然也是属于灵魂的占有的!他越是熟视过他的面孔、他的肉体,越是更多地、更牢地把握着了他的灵魂!

现代中国人对于裸露身体仍是有所忌讳的,不过不像旧时那样拘泥了。对于乳房、性器官的裸露是禁止的;对于四肢和其他不太性感的地方则听之任之了;对于“比基尼”三点式泳装的接受以及对人体画展、人体艺术的欣赏标志着中国人在这方面意识的突破和进展。

骨相禁忌

由于相信通过注视可以摄取、控制灵魂的巫术效验,所以中国上古时就有许多人体相法。骨相便为其中一种。王符《潜夫论笺.相列》云:“人之有骨法也,犹万物之有种类。”王充《论衡.骨相篇》云:“案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不应者。”王充还列举了范蠡去越,尉缭亡秦的例子。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秦王为人,隆准长目,鸷膺豺声,少恩,虎视狼心……不可与交游。”都是通过骨相、占验掌握对方灵魂从而加以避忌的实证。可见民间是有“长颈鸟喙”、“隆准长目,鸷膺豺声”等骨相禁忌的。骨相呈凶兆的俗信原则一旦在民间约定俗成,便不仅适合于别人,也适合于自身。因而自身如有呈凶兆的骨相也会自我讳忌的。当然,这种相论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在民间仍有众多笃信不疑者。此种情状,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早就在《荀子.非相篇》中指出了,他说:“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他还列举了许多实例来论证骨相之法是不可信的,指出“相形不如论心”。可见相骨禁忌是属于俗信的,其中迷信、谬误的地方,也早已被明眼人看破。不过,民间信仰的存在和发展并没有因少数智者的觉悟而中止和改变,骨相信仰仍然越来越繁复地发展、延续下来。民间有“上身长,佐君王;上身短,福分浅”、“上身长,坐中堂;下身长,走忙忙”的说法。这是媚上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上身长,下向短,不吃嘴就是懒”。这是劳动者自珍的俗谚。两种说法虽有立场的分别,却也有一致的地方。它反映了对同一骨相不同立场的不同禁忌,也是一种骨相俗信的特例。总之,民间对骨头的灵气还是崇信的,“骨法为禄相表,气色为吉凶候”。对意志坚定的强者,民间俗称之为“硬骨头”、“有骨气”。《西游记》中白骨精能从一堆白骨而变化成人形也是中国民间相信骨头是有灵性的一个证据。《水浒传》中武松葬兄以骨,还有今天对故人哀思寄托于其骨灰等等,也都与骨灵信仰不无关系。由于民间存有骨灵信仰,所以迷信活动中,凡骨相不好的人便成为众人禁忌的对象,对自身骨相不好的,便也深以为忌,想方设法要改变自己的厄运。

㈤ 风俗禁忌有哪些

蒙古族习俗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㈥ 禁忌词有哪些

禁忌语
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而以之代替的词语。如把亲属或别人死亡说成“逝世”、“升天”之类;把“上厕所”说成“方便”等;还有人名禁忌,生理缺陷禁忌等。习俗禁忌
现代社会的习俗中也有很多禁忌语。例如到渔民家里做客,不能说“翻”“沉”之类的词语,而某些地方的生意人则忌讳“干”“赊”“折”这些字眼。仿佛这些词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说出来就会导致灾祸的降临。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但即使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有时也需要避讳,例如去探望病人时,要避免说与“死”有关的话,因为这容易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刺激。

㈦ 中国人的忌讳有哪些

(一)结婚禁忌
双喜不对冲。同月内喜事不相贺。
与新娘新郎生肖相冲相克刑者忌在场。
迎亲忌遇出殡(大不吉)。
婚期忌单月单日,特别忌七月结婚。
(二)孕妇禁忌
孕妇忌看砌灶、不祭灶神(否则生儿兔唇)。
孕妇房内忌大力开屉、乱搬东西、杀鸡鸭剁肉等动作(否则惊动胎神,导致难产或产畸形儿)。
孕妇忌参加红白喜事(因身不洁),忌看布袋戏(否则产软骨儿)。
孕妇忌吃兔肉和姜母(否则生儿兔唇、有畸指)。

(三)产妇禁忌
忌在娘家生产(否则会带走娘家福运,使娘家衰败)。
产房一月内忌外人进人(忌血光秽气,不洁)。
月内忌冷水洗涤(否则患月内风痛)。

(四)婴儿禁忌
婴儿“落地时”忌人知(防人做扣)。
赞婴儿忌说“肥”、“重”(否则折福损寿)。
婴儿忌人宫庙(因魂魄不全,怕见鬼神)。
婴儿面前忌说“猴”字(否则易患“猴损”,发育不良)。
忌抱婴儿参加丧事(不祥)。

(五)儿童禁忌
儿童忌食鸡爪(否则写字手抖),忌食鱼卵(否则长大不会数数字)。

(六)丧事禁忌
停灵忌猫近尸体(否则尸体颤动或起立追人)。
入殓防人影入棺(否则生人灵魂被摄入)。忌与丧者生肖相克者送殓。
吊丧忌说“死”字,以“老了”、“去了”代替。
居丧不拜客,不入他人居,吊丧不入他人居(因身不洁)。

(七)治病、问病禁忌
药渣不留屋内,得倒在路头(送病出门)。
问病不过午(因午后阴气渐盛,有碍病人)。

(八)待客、宴客禁忌
家有客不扫地,宴客不赶禽畜(否则易被误解为逐客)。
出菜忌单数,忌出四六盘(分别为轿夫和死囚辞世饭盘数)。
婚宴不出面条,丧宴不出甜汤、不饮酒。

(九)建筑禁忌
宫前、祖厝后忌建房屋(否则居家不利)。
住宅大门忌冲对他人屋脊尖,忌正对巷口(如冲对必筑墙以遮挡,否则家口有损)。
巷道拐角处民居忌大门冲道(否则犯煞,要立“石敢当”以挡煞去祸)。
建房、砌灶最忌与泥瓦师傅口角呕气(否则师傅会暗中“做扣”,使新房漏雨、风天有异响、炊煮费柴草又难熟,且原因难查。修造蒸笼也有此忌)。
建屋忌坐西、北向(民谚:向北空壳,坐西苦无人知)。
建筑动土忌日时破年、破月、冲害太岁(大不吉)。

(十)其他生活禁忌
忌梦中掉牙齿(主折寿),忌梦拾金银(主破财)。
忌出行遇出殡(办事不利)。
忌行路踩上药渣(晦气)。
忌从晒裤(特别是女裤)的杆下过(晦气)。
忌空中、树上鸟屎落头(大晦气)。
生辰八字及建房砌灶时辰忌人知道(防人“做扣”)。
做寿忌称“九”,逢“九”必称“十”(否则阳极必衰)。
赌博打牌忌女人在旁观看、插手(否则必输)。

十一岁时禁忌
1、除夕,忌打碎碗碟、说不吉利的话。
2、除夕夜和正月初一,说话忌带“死”、“鬼”等不吉利词汇;
3、初一早晨忌喊人名字;
4、初一忌吃药,恐开一年吃药之端;
5、新丧者,初一家里闭门。贴白纸。年内忌拜年、串亲。
6、妇女忌动针线。
7、正月剃头,要死舅舅。

热点内容
实施的英语 发布:2025-09-18 03:25:05 浏览:151
教研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9-18 01:09:50 浏览:611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
小学二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17 16:05:57 浏览:320
小学教师学习笔记 发布:2025-09-17 15:10:22 浏览:380
2014年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9-17 14:19:55 浏览: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