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的的成语有哪些

的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08 14:50:13

❶ 带有的成语有哪些

奥援有灵 奥援:暗支持力量;有灵:有神通指旧时官场钻营、勾结暗通关节显露神通
别有心肝 指另有打算
别有心肠 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尺有所短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合适
粗有细 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大有文章 指语、文章、或已表露现象之有令人难捉摸意思或别情况
鼎鼎有名 鼎鼎:盛大样子非常有名
蜂虿有毒 比喻恶物虽小能害人
恢恢有余 恢恢:形容宽广指宽广而有余裕
皇天负有心人 上天会辜负有恒心人
兼而有之 指同时占有或具有有关各方面
津津有味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兴味浓厚
炯炯有神 炯炯:明亮样子形容人眼睛明亮有神
绝无仅有 极其少有形容非常少有
井井有条 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样子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乱
井井有序 有条理有秩序
憬有悟 憬:觉悟样子有所觉悟
咎有应得 罪过和灾祸完全应该得责备与惩罚
亢龙有悔 指居高位而知谦退则盛极而衰免有败亡之悔
留有余地 说办事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余地
男女有别 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
念念有词 念念:连续断地念叨;有词:有像歌诀样词语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清地说停
比上足比下有余 赶上前面却超过了面满足现状努力进取人安慰自己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别有洞天 比喻另有番境界
别有肺肠 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良故意提出些与众同奇特主张
别有风趣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情调或趣味
别有风味 风味:原指美好口味引伸事物特色另有种美好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特殊色彩或趣味
别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境界引人入胜
别有用心 用心:居心打算心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告人企图
彬彬有礼 彬彬:原意文质兼备样子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样子
求有功求无过 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知人间有羞耻事 形容无耻极点
知有汉何论魏晋 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更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新鲜事物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称家有无 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过奢或过俭
成事足败事有余 指办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持之有故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见解和主张有定根据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短: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取之处
出言有章 说有条理
绰绰有余 绰绰:宽裕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完
绰有余裕 形容态度从容慌忙样子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错落有致 错落:参差齐致:情趣形容事物布局虽参差齐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大有裨益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大
大有径庭 比喻相差远大相同
大有观 指值得看值得重视
大有 事情有发展前途值得做
大有起色 明显地出现好转样子(多指焕散工作或觉重疾病)
大有人 形容某种人数少
大有作 作: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番贡献
当之有愧 当:承受;愧:惭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与事实相符感惭愧常作自谦之词
盗亦有道 道:道理盗贼也有们套道理
得未曾有 从来没有过
鼎铛有耳 鼎、铛:均两耳三足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长耳朵都应该听说、知道
动静有常 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独有千秋 独具流传久远价值;具有独特专长或优点流传千古
恶有恶报 做坏事人会得好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
恩有重报 好好地报答别人重大恩惠
二虎相斗必有伤 两只凶恶老虎争斗起来其必有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强激烈斗争结必有方吃亏
奋发有 精神振作有所作
腹有鳞甲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心比喻居心险恶接近
各有千秋 千秋:千年引伸久远各有各存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长处各人有各人特色
各有所短 短:足各有各足
隔墙有耳 隔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小心免得泄露
亘古未有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现从古今都曾有过
各有所职 各人有各人负责事比喻分工明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恭而有礼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各有所好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爱好指人爱好出自人本性只应听其自
何罪之有 即有何罪有罪呢用反问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虎生三子必有彪 比喻众多子女之定有超群出众人
赫赫有名 赫赫:显著盛大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会有期 期:时间有见面时候(用分别时安慰对方)
继有人 有人继承前人事业
化乌有 乌有:哪有何有变得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互通有无 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得自己所缺少东西
有 里含有别意思
及宾有鱼 用别人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
里有 里含有别意思
画有诗 指画里富有诗意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既现悔当初要样做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破扫帚被认价值千金比喻自己东西即使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井有序 井:整齐乱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酒有别肠 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门有 旧指帅门第也出帅
据己有 别人东西拿来作自己
今朝有酒今朝醉 比喻过天算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赖有此耳 赖:依赖、倚靠幸亏有着(才得解救)
正有道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人请求指正
旷古未有 旷古:自古来所没有自古来从来曾有过形容极罕见
有无 有也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孔武有力 形容人有力气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比喻方面有情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老有所终 年老者能有合适归宿
莫须有 原意也许有吧指凭空捏造
罗敷有夫 旧指女子已有丈夫
靡有初鲜克有终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开头少能终了多用告诫人们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匹夫有责 国家大事每人都有责任
靡有孑遗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岂有此理 哪有道理指别人言行或某事物极其荒谬
取予有节 获取和给予有节制比喻苟贪得
前古未有 自古来未曾有过
前所未有 从来没有过
情有原 按情理有原谅地方
若有所失 好象丢了似形容心神定样子也形容心里感空虚
强更有强手 比喻技艺无止境能自满自大
日计足岁计有余 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年算下来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恒能有大收获
饶有风趣 有风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考虑定会出现眼前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眼光周密考虑
实繁有徒 实:实;繁:多;徒:徒众群众实有少样人
三生有幸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生财有道 原指生财有大原则指搞钱有办法
虽有搞暴 即使因干枯而变形
煞有介事 原江浙带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回事似多指大模大样好象了起样子
上方足下比有余 比上足比下有余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起走路其必定有人作我老师指应该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诗有画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诗使读者置身图画当也形容诗意境非常优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书缺有间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天有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测:料想比喻有些灾祸发生事先无法预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兴盛或衰亡每普通人都有份责任
退有言 当面顺从答应背进行非议
谈空说有 泛指闲谈、空谈
守土有责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责任
师出有名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理由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理由
徒有虚名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天命有归 天命:上天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归宿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办事情
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即无有原指都没有地方指虚幻境界
无丝有线 比喻尽管没有样事仍避开嫌疑
无所有 都有(多指好事物)
无私有弊 私:私心;弊:欺骗、蒙混事情因处嫌疑之地虽没有私弊容易被人猜疑
相知有素 素:向来指向互相了解好朋友
象煞有介事 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回事似
无生有 道家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无独有偶 独:;偶:双只竟还有配对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乌有先生 虚拟人名或事物
虚有其表 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外表实际上行指有名无实
相惊伯有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字相传死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休休有容 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信而有征 信:确实;征:征验证据靠而且有证据
相门有相 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
相鼠有皮 相:视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胸有鳞甲 比喻存心险恶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事情虽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心有灵犀点通 比喻恋爱着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言之有物 物:内容文章或讲有具体内容
心有余而力足 心里非常想做力量够
言而有信 说靠得住有信用
行之有效 之:代词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有效用
言必有 :正对上指说能说点子上
无所有 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言必有据 说定要有根据
阳春有脚 用称誉贤明官员
有机乘 有空子钻
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定答应
有口皆碑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嘴都活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游刃有余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有回旋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费事
言之有理 说有道理
眼有铁 比喻军容整肃
人有庆 常用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有枝添叶 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内容
啧有烦言 啧:争辩;烦言:气愤满形容议论纷纷报怨责备
有天没日 比喻说毫无畏惧和顾忌
有目共赏 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有凤来仪 凤:凤凰传说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征兆
有加无已 已:停止停地增加或事态发展越来越厉害
有朝日 来有天
振振有辞 振振:理直气壮样子形容自理由充分说没完
有勇无谋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猛打猛冲缺乏计划讲策略
有进无退 只有前进没有退
有闻必录 闻:听;录:记录听管对对全都记录下来
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有放矢 :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做事有针对性
有头无尾 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有气无力 形容说声音微弱作事精神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愚者千虑必有得 平凡人许多次考虑也会有次正确
有案稽 案:案卷文书;稽:查考指有证据查
有脚阳春 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
有钱能使鬼推磨 俗语旧时形容金钱万能

❷ 带是的成语有哪些

1、比比皆是
成语拼音:ǐ bǐ jiē shì
成语解释: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成语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2、百无一是
成语拼音:bǎi wú yī shì
成语解释: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成语出处: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3、俯拾即是
成语拼音:fǔ shí jí shì
成语解释: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成语出处: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4、莫衷一是
成语拼音:mò zhōng yī shì
成语解释: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5、大是大非
成语拼音:dà shì dà fēi
成语解释: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成语出处: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❸ 见的成语有哪些

见的成语有:显而易见、司空见惯、重见天日、拨云见日、见死不救、视而不见、可见一斑、见微知著、捉襟见肘、见异思迁、真知灼见、立竿见影、明心见性、见义勇为、数见不鲜、一见钟情、图穷匕见、各抒己见、囿于成见、远见卓识、层见叠出、推诚相见、相见恨晚、一针见血等等。

一、显而易见[ xiǎn ér yì jiàn ]

【解释】: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此显而易见之事,从无一人辩之。”(这是很明显的的事情,从来没有一个人去辩驳它。)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

二、司空见惯[ sī kōng jiàn guàn ]

【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官位很大的李绅对这样的场景已经见得多了,但作为小小的苏州刺史对此情此景却不得不大发感慨。)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三、重见天日[ chóng jiàn tiān rì ]

【解释】: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出自】:宋·文天祥《文山全集·十三·真州杂赋·序》:“一入真州,忽见中国衣冠,如流浪人乍归故乡,不意重睹天日至此。”(一到真州,突然看到我大明的服饰,如同流浪外乡的人倜然火来故乡,没想到在这里重见光明。)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四、见死不救[ jiàn sǐ bù jiù ]

【解释】: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出自】: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你们现在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见到这桃园中杀马宰黑牛不惭愧么。)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冷酷无情

五、视而不见[ shì ér bù jiàn ]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思不在这里,睁着眼却没看见,耳朵去听去听不见,吃起来也不知道其中的味道。)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❹ 含有左右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左右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右逢原,左右开弓等。

一:左邻右舍[ zuǒ lín yòu shè ]

1.【解释】: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2.【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3.【示例】:照顾‘~’,不能搞先进迁就落后,不能搞平均主义。 ◎《人民日报》1984.8.3

二:左思右想[ zuǒ sī yòu xiǎng ]

1.【解释】:多方面想了又想。

2.【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脱之计。”

3.【示例】:如此~,一时五内沸然。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三:左顾右盼[ zuǒ gù yòu pàn ]

1.【解释】: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2.【出自】: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3.【示例】: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生光辉。 ◎唐·李白《走笔独孤附马》诗

四:左右逢原[ zuǒ yòu féng yuán ]

1.【解释】:原指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后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2.【出自】:《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

3.【示例】:其究极也,必道通为一,~,故商明。 ◎严复《救亡决论》

五:左右开弓[ zuǒ yòu kāi gōng ]

1.【解释】: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2.【出自】:元·白朴《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3.【示例】:那兴儿真个自己~,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❺ 从的成语大全

从容不迫、从天而降、从善如流、择善而从、无所适从、从长计议、三从四德、力不从心、从一而终、何去何从、喜从天降、祸从口出、言听计从、唯命是从;

病从口入、从头到尾、从中作梗、从轻发落、投笔从戎、改过从善、轻车简从、从谏如流、悲从中来、枵腹从公、从善如登、弃笔从戎、从心所欲、便宜从事、惟命是从、从恶如崩;

1、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他满脸挂笑,~地走上了讲台。

2、从天而降

[cóng tiān ér jiàng]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3、从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 liú]

听从好的意见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人家的劝告。

4、无所适从

[wú suǒ shì cóng]

不知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适:往。从:跟随。

5、从长计议

[cóng cháng jì yì]

慢慢儿地多加商量:这个问题很复杂,应该~,不要马上就做决定。

6、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7、力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

心里想做,但力量或能力办不到。

8、从一而终

[cóng yī ér zhōng]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9、何去何从

[hé qù hé cóng]

离开哪里,走向哪里?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❻ 带三四的成语有哪些

捱三顶四
半三不四
巴三览四、巴三揽四
不三不四
差三错四
察三访四
重三叠四、重三迭四
传三过四
倒三颠四、倒四颠三、颠三倒四
调三惑四、调三斡四
低三下四
丢三拉四、丢三忘四、丢三落四
顾三不顾四
横三顺四、横三竖四
吼三喝四
接三连四、连三接四
急三火四
狂三诈四
拉三扯四、牵三扯四
连三并四
埋三怨四
没三没四
拿三搬四
怕三怕四
偏三向四
欺三瞒四
求三拜四
缺三短四
三病四痛
还有好多,你下个成语字典,搜索下啊

❼ .带有人的成语有哪些.

人山人海 人才辈出 人才济济 人财两空 人定胜天 人多手杂 人非木石 人浮于事
人间地狱 人杰地灵 人尽其才 人困马乏 人老珠黄 人面兽心 人命关天 人莫予毒
人弃我取 人强马壮 人情冷暖 人情世故 人穷志短 人去楼空 人寿年丰 人人自危
人神共愤 人声鼎沸 人寿年丰 人死留名 人亡物在 人微言轻 人心不古 人心惶惶
人心所向 人心向背 人言啧啧 人言可畏 人仰马翻 人以群分 人云亦云 人之常情
人手一册 人多嘴杂 步人后尘 乘人之危 出人头地 痴人说梦 稠人广众 出人意料
动人心弦 发人深省 逢人说项 骇人听闻 吉人天相 急人之难 寄人篱下 尽人皆知
快人快语 惊人之美 令人发指 盲人摸象 盲人瞎马 迷人眼目 耐人寻味 欺人之谈
欺人太甚 杞人忧天 强人所难 耸人听闻 贻人口实 因人成事 渔人之利 予人口实
仁人君子 任人唯亲 任人唯贤 杀人如麻 杀人越货 拾人牙慧 损人利己 万人空巷
为人作嫁 文人相轻 小人得志 羞人答答 言人人殊 掩人耳目 仰人鼻息 因人而异
引人入胜 引人注目 庸人自扰 与人为善 遮人耳目 正人君子 知人之明 知人善任
助人为乐 无人问津 扣人心弦 沁人心脾 感人肺腑 沁人肺腑 草菅人命 惨无人道
惨绝人寰 差强人意 大快人心 地广人稀 地利人和 风云人物 狗仗人势 荒无人烟
好为人师 家破人亡 尽如人意 脍炙人口 面无人色 灭绝人性 事在人为 顺水人情
天从人愿 天怒人怨 天上人间 天灾人祸 言人人殊 一表人才 政通人和 不乏其人
胆识过人 暗箭伤人 悲天悯人 不可告人 睹物思人 咄咄逼人 俯仰由人 孤家寡人
拱手让人 含血喷人 后发制人 后继无人 后继有人 假手于人 嫁祸于人 借刀杀人
谋事在人 判若两人 旁若无人 目中无人 泥足巨人 前无古人 舍己为人 以己度人
平易近人 迁怒于人 强作解人 舍己救人 盛气凌人 视同路人 推己及人 文如其人
息事宁人 下里巴人 先发制人 先声夺人 人鸟依人 形势逼人 血口喷人 一鸣惊人
以理服人 以貌取人 庸医杀人 怨天尤人 造化弄人 仗势欺人 治病救人 志士仁人
自欺欺人

❽ 啊的成语有哪些

啊的成语没有。

但是带阿的成语有的:阿的成语 :阿谀逢迎、阿谀奉承、阿猫阿狗、唯阿之间、太阿之柄、阿党比周、吴下阿蒙、阿弥陀佛、依阿取容、执法不阿、柴立不阿、太阿倒持、多口阿师、阿谀苟合、正直无阿、阿尊事贵、阿时趋俗、法不阿贵

拓展资料: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啊: 拼音[ā;á;ǎ;à]助词,在句末,表示感叹,肯定,非常肯定,惊叹,惊讶,疼痛的语气(常因前面字音不同而发生变音,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如:你好~(哇)! 真新鲜~(呐)。这个植物真奇特~(呀)!

汉字含义

啊,叹词,口和双耳旁听到的事,可字的上面的一,是人生路上的一条路,一下面一竖丨,这一竖丨,下面一个钩子,成半个立刀旁,然后由口说出来一路上的字字句句,让双耳旁耳朵听到有着可能的一些好和坏的事情的半个立刀旁,然后我们就听到啊,也看到啊这个字,进入你的脑子里,具体的意思可能路上顺利和好,或像立刀旁的一半遇到不顺与坏,可是用口说出这个字的含义,可能改变未来,改变可能的可字。

参考资料:网络-啊

❾ 带以的成语有哪些

以守为攻、不以为耻、引以为憾、难以预料、以防不测、引以为耻、忘乎所以、慷慨以赴、不以为然、习以为常、一言以蔽、以死明志、以死相逼、以邻为壑、不以为意、以人为镜、无以复加、物以类聚、以小见大、好整以暇、长此以往、文以载道、以点带面、孜孜以求、以牙还牙、道路以目、俭以养德、以眼还眼、以蠡测海、出以公心、难以为继、降格以求、授人以柄、以暴易暴、慨当以慷、宽以待人
一、以守为攻 [ yǐ shǒu wéi gōng ]

【解释】: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出自】: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示例】:我军决定暂时以守为攻,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
二、不以为耻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释】: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出自】:邓析子《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示例】: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示例】: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四、不以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释】: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自】: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示例】: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五、以邻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解释】: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示例】: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做事从来不为别人着想,甚至以邻为壑。

❿ 的的成语有哪些

的字的成语 :
无的放矢、
一语中的、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有的放矢、
热锅上的蚂蚁、
老獾叼的、
冰解的破、
移的就箭、
众矢之的、
切近的当

热点内容
教研组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9-18 01:09:50 浏览:611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
小学二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17 16:05:57 浏览:320
小学教师学习笔记 发布:2025-09-17 15:10:22 浏览:380
2014年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9-17 14:19:55 浏览:129
教师1对1 发布:2025-09-17 13:05:38 浏览: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