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提工资
⑴ 怎么计提工资个税
计提个税时,按照员工部门计入对应费用科目,以管理人员为例,具体分录如下:
1、计提工资个税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发放工资时(暂不考虑社保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实发数)
3、缴纳个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⑵ 怎样计提工资和社保
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工资总额),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计提社保:借:管理费用——社保(公司缴纳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一、计提工资
计提工资指的是,本月工资在下月发放的情况下,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本月的发生的费用应当作为当期费用,因此需要计提应发工资。对于工资计提 分为本月计提下月发放,或是本月计提本月发放两种情况。计提是因为要通过应付工资这个科目做一下账,因为福利费用是工资总额的14%,工会。审报社保等都要用到应付工资科目贷方发生额的,所以就有本月计提本月发放。
二、计提的功能
指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预计某些应付账款,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因为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讲,只要这个月的费用,不管是否收到或支付,都将作为这个月的费用。由于企业的工资一般是下月支付的,即工作到下月才能发工资,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这个月已经产生了预收的工资成本,以便准确地计算当期的盈亏。计提的原因是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记账,也反映了企业的谨慎性。权责发生制是确定当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基础,其中说明接受资金的权利或支付资金的义务。
⑶ 生产成本计提工资怎么计算的
工资到月末计提,当月发多少就计提多少。月末无余额。
1、发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缴纳部分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月末计提时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三、计提工资的金额怎么得到的
计提工资的金额一般是以本月实际发生的工资额来进行计提的,一般都是次月十号左右才做上个月的帐,十号左右你们公司应该都会将上个月的工资计算好了。
计提时的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
营业费用(营业部门人员的工资)
生产成本(车间直接人员的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贷:应付工资(以上四个科目的合计)
支付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
⑷ 工资如何计提
1、生产部门的一线工人工资,按当月时间入库的产品数量乘以产品的工价定额(一般的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有产品工价定额单的),计入单月的生产成本的工资。
2、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是按基本工资加产量和产值的超额的一定比率上浮(按生产部门的工资核算方案操作),此工资计入制造费用,然后汇总结转生产成本。
3、行政管理人员等部门工资一般的是按月计算的,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4、以上3项汇总相加就是计提的全部工资额。
5 、下月按时间发放的工资表再调整预提的工资,一般误差不会影响到当月的产品成本。
⑸ 如何计提个人的工资福利费
计提职工福利费并不减少工人的工资,是将用于职工福利的资金计入企业的相关成本费用中。计提工资是按应发数发放。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
【法律依据】
《颁发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通知》第五十二条规定: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的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不包括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
⑹ 工资与社保怎样计提会计分录怎样做
计提工资、社保费用: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支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职工薪酬是职工对企业投入劳动而获得的报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按现行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因职工提供服务而对职工产生的义务。
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想要备考会计证可以恒企教育,根据行业财务人员通常的职业发展规划,恒企会计培训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导图,通过证书课程与经验课程,让学员的会计学习路线更加清晰,简单。
⑺ 怎么计提工资
工资计提,因实际发生的工资额计算出的时间与入账的时间有偏差,导致计提工资时不能掌握实际工资额,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
一是根据上月工资额来计提,其差额在次月负担,即每个月的负担上月的差额。
二是将工资结转日提前几天,例如以25日为月工资计算日期,这样在31日前就能核算出当月工资
三是将计提工资拖晚几天,也就是说在次月五日前计算出工资额,再以实际的工资额做为上月31日计提工资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