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微量有哪些

微量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13 22:56:59

⑴ 微量元素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1 硼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土壤的硼主要以硼酸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它不是植物体内的结构成分,但它对植物的某些重要生理过程有着特殊的影响。硼能参与叶片光合作用中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有利其向根部输送;它还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硼还能促进生长素的运转、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它比较集中于植物的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中,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故而对作物受精有着神奇的影响。
2 钼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土壤中钼以钼酸盐和硫化钼的形式存在。钼肥充足能大大提高固氮能力,提高蛋白质含量。可见钼的生理功能突出表现在氮代谢方面。钼还能促近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铝在植物体内累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
3 铜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铜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以Cu2+和Cu+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它可以畅通无阻地催化植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与合成,使植物抗寒、抗旱能力大为增强;铜还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到作物对铁的利用,在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因此铜与叶绿素形成有关;铜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受破坏,这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4 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锌以Zn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在氮素代谢中,锌能很好地改变植物体内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比例,大大提高抗干旱、抗低温的能力,促进枝叶健康生长;锌参与叶绿素生成、防止叶绿素的降解和形成碳水化合物;锌主要参与生长素的合成
5 铁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植物从土壤中主要吸收氧化态的铁。土壤中有三价铁也有二价铁,一般认为二价铁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形式。铁在植物中的含量虽然不多,通常为干物重的千分之几。但铁有二个重要功能:一是某些酶和许多传递电子蛋白的重要组成,二是调节叶绿体蛋白和叶绿素的合成。铁又是固氮酶中铁蛋白和钼铁蛋白的金属成分,在生物固氮中起作用。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有影响,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一些酶需要Fe2+的参与。铁对叶绿体蛋白如基粒中的结构蛋白的合成起重要作用。
6 锰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土壤中的锰以三种氧化态存在(Mn2+、Mn3+、Mn4+),此外还以螯合状态存在。但主要以Mn2+的状态被植物吸收。锰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参与光分解,提高植物的呼吸强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促进氨基酸合成肽键,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种子

⑵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哪些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碘、锌、铁、铜、硒、钴、钼、铬。

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锰、硅、硼、矾、镍。

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氟、铅、镉、砷、铝、锂、锡、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重金属。

宏量元素又称常量元素,是指含量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硫、镁等,它们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

微量元素是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铜、锌、铬、钼、硒、碘、钴等,共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左右。

(2)微量有哪些扩展阅读

微量元素的作用

人们大多知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却不知碘与人的智力也密切相关。碘可以促进能量代谢、体格和大脑发育。碘大量存在于海产品中,如海带、贝、紫菜以及人工加碘后的碘盐等。

锌能加强身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与味觉、嗅觉、免疫性有关,可调节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缺锌会抑制生长,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会引起味觉和嗅觉迟钝,生长迟缓,性特征发育不全等。瘦肉、猪肝、鸡肝、蛋黄、海带都含有丰富的锌,鱼虾、牡蛎中的锌含量最丰富。

硒有抗氧化、抗肿瘤、促进免疫的作用,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缺硒会引发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大骨节病或心肌病变。谷物、蛋类和鱼类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硒。

⑶ 微量元素有哪些

畜禽生长和机体代谢,除需要常见的钙、磷、钠、钾等矿物元素外,还有很多元素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元素动物的需要量极少,且在动物体内含量仅占体重的万分之一以下,因而称这些元素叫微量元素。目前已知14种微量元素为人体所必需,这14种微量元素是铁、氟、硒、锌、铜、钼、钴、铬、锰、碘、镍、锡、硅、钒。畜禽生长所涉及到的微量元素有铜、钴、碘、锌、硒、氟、锰等。

微量元素是构成动物机体很多酶系统的重要成分,一些维生素和激素也含有微量元素,因而微量元素对动物的生长代谢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但缺乏就会引起疾病。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对畜禽来说,又会引起中毒。由于水、土壤和植物中含的微量元素在各地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常具有地区性,如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许多地方都是缺硒地区,畜禽的缺硒性疾病就多。

⑷ 微量元素是我们身体内微小的小精灵,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哪些

微量元素个头虽然小,但是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我们的身体是由60多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占身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叫做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总结:

缺铁:可多食黑木耳、海藻类、动物肝脏、黄花菜、血豆腐、蘑菇、油菜、腐竹、酵母、芝麻、蚬子等。

缺锌:可多食鱼、牡蛎、瘦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肾、蛋类、可可、奶制品、干酪、花生、芝麻、大豆制品、核桃、糙米、粗面粉等,严重者可服用新稀宝等补锌产品。

缺镁:可多食海带、紫菜、芝麻、大豆、糙米、玉米、小麦、菠菜、芥菜、黄花菜、黑枣、香蕉、菠萝等。

缺碘:可多食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缺钙:可多食虾米、虾皮、蟹、鱼、海藻、海带、菠菜、骨头汤、大豆、核桃、花生等。

⑸ 人体微量元素有哪些,主要的又有哪些

摘要 微量元素7项:

⑹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在人体内含量不超过万分之一的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有以下种类。

(1)铁。铁是形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是把氧气输送到全身的不可缺少的元素。成年人每天需15~18毫克铁。

(2)铬。铬可促进胰岛素的功能,参与糖类物质的代谢。成年人每天需20~50微克铬。

(3)铜。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参与多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

(4)锌。生殖器官要发育成熟锌的作用极为重要,许多酶的功能发挥也是必需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0~20毫克即可维持体内平衡。

(5)碘。碘是甲状腺素的组成部分,对调节甲状腺功能十分关键。成年人每天可摄入150微克。

(6)硒。硒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十分重要,也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发挥必需的元素。成年人每天大约需为50微克。

(7)锰。数种对身体健康有关的酶的作用过程锰都参与其中。成年人每天需2.5~5毫克。

⑺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碘、锌、铁、铜、硒、钴、钼、铬。微量元素在生物学上可分为三类:

1、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碘、锌、铁、铜、硒、钴、钼、铬;

2、人体可能必需的元素:锰、硅、硼、矾、镍;

3、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氟、铅、镉、砷、铝、锂、锡、汞,也就是所说的重金属。

宏量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硫、镁等,它们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微量元素是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铜、锌、铬、钼、硒、碘、钴等,共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左右。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分布不均匀,不同元素的含量相差也很大,任何一种元素过少或过量都会对人体都有害,所以必需的微量元素都要保持在各自最合理的范围之内,低于这个范围会影响到人体某些功能的正常运作,产生不良症状;高于需要范围又可能出现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7)微量有哪些扩展阅读:

微量元素各有各的作用:

1、铁储存并转运氧,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抗感染能力下降,易铅中毒。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黑木耳、大豆、芝麻酱等,特别是动物血中所含的铁,最易被人体吸收。

2、碘与人的智力密切相关。碘可以促进能量代谢、体格和大脑发育。碘大量存在于海产品中,如海带、贝、紫菜以及人工加碘后的碘盐等。

3、锌能加强身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与味觉、嗅觉、免疫性有关,可调节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缺锌会抑制生长,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会引起味觉和嗅觉迟钝,生长迟缓,性特征发育不全等。瘦肉、猪肝、鸡肝、蛋黄、海带都含有丰富的锌,鱼虾、牡蛎中的锌含量最丰富。

4、硒有抗氧化、抗肿瘤、促进免疫的作用,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缺硒会引发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大骨节病或心肌病变。谷物、蛋类和鱼类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硒。

⑻ 人体微量元素都包括什么

人体是由5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钠、钾等,称为常量元素。

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称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1990年FAO/IAEA/WHO三个国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重新界定必须微量元素的定义并按其生物学的作用将其分为三类:

(1)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2)人体可能必须的元素,共5中,包括锰、硅、硼、钒、镍。

(3)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共7种包括氟、铅、镉、汞、砷、铝、锡。

(8)微量有哪些扩展阅读:

人是由元素组成的,检出90种元素。身体各器官组织如:血清有74种元素、脑48种、心脏49种、肝脏50种、胸腺18种。

元素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元,科学研究证明:地壳、海水中的元素丰度决定了人体元素丰度,环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类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人类属于异养型生物,是通过食物链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无不与体内元素平衡有关,因此有关“元素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元素医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以元素平衡为核心,从事研究、观察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一门学科

元素在人体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每时每刻都在做有序的运动。元素在从体内各个脏、腑的含量是有特异性的,即“元素是归经的”。

在生命体中的元素含量低于百万分之一的,称作微量元素。生命体内的微量元素具有以下特点:

1.相对性 一种相同的元素在某一学科中可作为主量元素,而在另一学科中却作为微量元素,例如,氢在生命化学中是主量元素,而在材料科学中常作为微量元素另行研究。

2.低浓度 在任何生命体中元素均是微量的,并且必须服从Henri稀溶液定律和Nerst分配定律。

3.普存性 普存性即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纯的物质。

4.重要性 元素在所有的研究体系中虽然丰度很低,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特定效应。

5.相关性 相关性即不仅要考虑它们单个的行为,更重要的探讨其相互关系。

⑼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哪些

人体内总共含有60多种常量元素,其中有20多种是必需元素,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有碳、氢、氧、氮、磷、氯、钠、镁、钾、钙等,其中碳、氢、氧、氮是组成人体有机质的主要元素,占人体总重的96%以上。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及铁。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溶融在人体的血液里。如果缺少了这样那样的微量元素,人就会得病,甚至导致死亡。正常人每天都要摄取各种有益于身体的微量元素。即:铁、锌、铜、锰、碘、钴、锶、铬、硒等微量元素。

(9)微量有哪些扩展阅读:

标准健康成年人的元素组成为氧65%、碳18%、氢10%、氮3%、钙1.5%、磷1%、钾0.35%、硫0.25%、钠0.15%、氯0.15%、镁0.05%等,此11种含量均大于0.01%,为人体常量元素。

人体和地球一样,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存在于地壳表层的90多种元素均可在人体组织中找到。根据元素在机体内的含量,可划分为宏量与微量两种:含量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称宏量元素。

热点内容
地理坐标符号 发布:2025-09-16 10:17:44 浏览:938
幼儿教师师风师德演讲稿 发布:2025-09-16 07:48:26 浏览:745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
小学二年级奥数学 发布:2025-09-15 10:26:29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