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药熬多久

中药熬多久

发布时间: 2022-04-16 03:03:17

Ⅰ 中药需要熬制多长时间

一般来说,熬中药需要专门的熬锅或者是搪瓷之类的容器;正常中药熬制2次,每次大约30分钟!

Ⅱ 熬中药时,熬多长时间药效最佳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Ⅲ 中药熬制多长时间最好。

煎制中药的过程其实是比较繁琐的,首先我们需要先泡中药,把中药泡在准备好的容器当中,一般放入的水一定要没过中药浸泡的时间大概是在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时间到了之后,我们需要把这些水还有中药一起放入到锅中进行煎煮。首先先是大火,大火煮沸之后,然后改小火慢煎30分钟。通常我们一副中药是要煎两次的,第2次煎的时间跟第1次是一样的,然后把两次所煎的中药混合到一起分成两剂,早晚各一剂。

当然了,也不能够所有的病都盲目的去使用中药来治疗,有些疾病其实还是需要西医的。不过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疾病只要大家能够做到中西结合,基本上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你比如说常见的就是胃病。有些人的胃病比较的顽固,那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试一试中西结合,也就是说一边喝中药一边吃西药,必要的时候再去西医做一个胃镜看一看,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加好一些。

Ⅳ 熬中药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说来:解表治感冒的药头煎熬开后10-15分钟,二煎熬开后20分钟即可。附子、乌头等需要先煎一个钟头至不麻口为度再加
余药同煎。其余的如滋补药等熬开后还需再煎30分钟至一个钟头。

Ⅳ 熬中药一般要熬多久

熬中药要先用水泡,水量刚好漫过药物为好,浸泡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如果药专物质地比较硬,可以多泡些时属候.泡好的药物直接熬,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熬.一般药物开锅后15分钟即可,如果药物质地硬,要多熬一会儿.如果是滋补的中药,如人参,要熬1小时以上.人参等名贵中药不能和其他中药混在一起熬,要单独熬制.

Ⅵ 准备熬中药,谁知道一副中药需要熬多久

传统中医师会对患者嘱咐,一剂药先用冷水漫泡3O分钟,后根据药物属性先猛火10分钟,后文火20分钟,再滤出药汁,这样反复煎三次,其药汁三次混合,分三次服用。一般中药先要用凉水泡20分钟后再熬,第一次大火开了小火再慢慢熬半小时,把药水倒出来。第二次又添凉水刚奄过药材大火熬至药水开后,关小火再熬半小时,倒入第一次药水里。第三次又重复前面的方法。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2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30%-55%,补益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次为佳。

Ⅶ 一般熬中药要熬多久时间

熬中药的容器

中药煎煮首先是容器,历代医家强调用砂锅为佳。因为砂锅受热均匀,性质稳定,在药物水煎服的混合过程中,不会影响药物的合成和分解,煎出的汤液质量好。其次用搪瓷锅、琉璃锅、不锈钢锅等容器亦可,但绝对不能用铁锅、铜锅煎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药锅煎药前,一定要洗刷干净,除去沉积物,这样做一是可防止不同性质的药物互相干扰,二是煎煮时药物不易沉底,粘结和焦化。

熬中药放多少

中药放入容器后,加水是一个关键,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主要溶液,如水过多则药汁过多,药汁浓度降低,加水过少,不仅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容易干锅或药物焦化。正确的方法应该将药物放入砂锅内后将药物摊平,然后加水高出药面3~4厘米(二横指左右)即可。

中药熬制的时间

中药放完水后,不要立即煎煮,应先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湿润变软,质介破裂,有效成分就会尽可能被煎出。煎药时的火候和时间亦非常重要。煎药初时用大火(即武火),
待煮沸后应用小火(即文火)慢煎,以药汁沸腾而不溢出为度。煎药的时间应根据药的性质及作用来定。如滋补药其性厚实,滋腻性浊,会有大量营养物质不易煎透,故时间宜长。头汁一般水沸后煎40~60分钟,二汁水沸后再煎30分钟。又如发汗解表药,其性散发,含挥发油多,不宜久煎。头汁水沸后煎10~15分钟,二汁水沸后再煎5~10分钟即可。一般治疗用药头汁水沸后煎30分钟,二汁水沸后再煎20分钟即可。煎煮药时应该把锅盖盖好。但头汁和二汁一般不少于400~500毫升(约一小碗)。

Ⅷ 中药怎么煮要好。一般是要煮多长时间

汤剂是中药临床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因此,如何正确煎煮中药,是发挥中药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

中药煎煮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疗效,因此,患者如自己煎煮中药一定要注意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煎煮中药的关键在于浸泡、火候、先下后下三个环节。中药煎煮也不是煎煮时间越久越好。因为有些成分会挥发,反而降低药效。有些成分会在长时间高温被破坏。

煎煮中药的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器皿为宜,不宜使用用铁、铜,铝等器具。

水的用量
煎药用水以60度以下的自来水为宜,禁用沸水。

水的用量是将饮片适当压实后,以水面淹设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质地疏松或有发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水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时间和火候
煎药前浸泡一定不能忽略!一般药物浸泡15-30分钟。

煎煮中药的火候应该先用武火,后用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

火保持微沸状态。计时是从要煮沸时开始算起,一般的中药煮沸后再用文火煎15-30分钟左右。

解表(感冒)、清热、芳香类药物沸后不可以超过10-15分钟,不然有效成分会挥发完;如果是补益类的中药,煎煮时间则应该在30分钟左右,但不宜时间再过长,避免药汁被药渣回吸收。

煎好的药物用纱布滤出药液后,将滤除的药材另加水煎煮一次。这次煎煮的时间可略短些。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遵医嘱分2-3次服用。

Ⅸ 中药熬多长时间最好

中药熬多长时间最好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到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到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到30分钟。


Ⅹ 熬中药一般要熬多久才好

熬中药正常情况下中药一般是水烧开后熬10到15分钟就可以。目前一副中药一般熬三次,第一次需要水烧开后熬10到15分钟左右,第二次和第三次,一般水开后熬十分钟就可以。
但是临床上像一些有毒的药物,如附子等需要先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从而达到去除附子的毒性。像一些解表的药物如防风、荆芥、双花等药物,熬时间稍微要短一些,具体情况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发汗解表、理气、质地轻清和芳香挥发的药,水沸后文火煎煮10~15分钟即可;质地黏腻滋补类的药物,水沸后文火煎煮1小时左右。
不同质地的药物,煎煮方法也有所差别:①对于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②毒性较强的中药,如附子、乌头等,宜先煎45~60分钟,降低毒性。
气味芳香的药物,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砂仁等,因为久煎会降低药效。
某些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为了更好的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2~3小时,煎液可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热点内容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
小学二年级奥数学 发布:2025-09-15 10:26:29 浏览:594
文综地理题 发布:2025-09-15 08:45:41 浏览:3
美女日本老师 发布:2025-09-15 06:42:10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