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引导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

发布时间: 2022-04-16 12:06:55

A. 关于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的几点建议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近人情。过份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孩子做。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家长都要大包大揽。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Howard 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到人们普遍认可,这种理论认为,人至少独立存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复杂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该多种多样。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4,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有意义。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因为害怕犯错,什么也不敢尝试,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成长,那才是最大的失败。错误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成功。孩子有了错,家长一定要平静对待,当它是一件好事,当它是孩子进步、成长的机会,切勿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错,而不给孩子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5,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家长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三要夸奖及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夸奖的形式很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赞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轻轻的抚摸,等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经常夸他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6,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7,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们的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比如,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我们应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我们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

B.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

很多父母都很关心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确实,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引导学习方法,也才能引导孩子正确学习。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呢?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孩子始终只是孩子,他们也有玩的天性,不能抹杀孩子的本性,该玩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去玩,不要逼着孩子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很不对,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否则容易害了自己的孩子。

C.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家长个个是疼爱有加,放在手心怕飞,含在嘴里怕化。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说一不二的习惯。可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有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同时,我们在对待孩子任性的问题上,也应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对着干,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大人“唱反调”,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父母和老师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慢慢的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任性常常是由家庭的娇宠造成的,也是与孩子某一时期想独立的心理特点有关。为了改变孩子的任性,不妨可以试试以下的几种方法:
一、创设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联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所以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我们应该多为孩子提供磨练的机会,尽量减少对孩子的百般呵护。以便让孩子在交往中能够自己去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增强独立的意识。从而学会并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帮助别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转移兴趣法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当孩子任性起来,非要这要那时,应该利用当时的情景特点,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兴趣点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尤其要教育幼儿在出现不良情绪时,不能将自己长时间地束缚在引起自己不满的地方或活动上,要让他们学习运用转移的方式消除不良情绪,真正懂得在遇到挫折或冲突时,不能将自己的思想陷入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绪之中,而应该尽快地摆脱这种情境,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活动中去。以便使他忘却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这种“兴趣转移法”不仅使幼儿的情绪得到良好的发泄,还能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因材施教、正面引导如果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暂时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便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较健康。面对孩子的任性,我们可利用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童话、故事、寓言里面的道理来教育孩子。并利用故事中的榜样和现实生活中的任性相对比,让孩子从内心里拒绝任性。说他不会像某某一样任性,从而达到我们企盼的结果。
四、做孩子的榜样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在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家长教育观点要一致。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形象。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乱许诺,也不要用欺骗的语言哄孩子,以免使孩子误以为大人心虚、没理,从而更放纵自己任性的行为。同时,家长不要宠惯、溺爱孩子,以免助长孩子任性的行为。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我们要舍得拒绝,切莫轻易满足孩子所提出的要求。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对已为父母的人说过:“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那任性也就让你无法收场了。“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凡事都有一定的规矩和界线,什么是该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从小我们就要给孩子指出来? 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先置之不理,后循循善诱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以至哭闹、撒泼时,大人千万不要急着去哄他,去抱他,可暂时不予理睬,先让他把所有“本事”都使出来,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这样,也会让孩子深刻明白到:他的“哭”、“闹”“小脾气”是不会起到丝毫作用的,他自然就会罢休。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孩子的任性行为中,有时会蕴藏着积极的因素。
六、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孩子吃饭时很多家长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或者是做了面条他要吃包子,做了包子他又要吃米饭……这时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慢慢地就会按时吃饭了。 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以我为主”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D. 如何引导孩子

你家孩子的抄胜负欲太强,建议:
①多和她沟通交流,告诉她要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轻易的崩溃自卑,人一定要输得起。
②让她多出去走走,多交一些朋友,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就会看淡一些东西。
③除了让她努力学习之外,也鼓励她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E. 怎样引导孩子

在和孩子的接触中,可能你无意就说出了下面这些话。但是,你知道吗?这些看似善意的话,也可能在“无意”中伤害了孩子。OK,现在来检查一下,你是不是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呢?

10个正确引导孩子的做法,从停止说“你真棒”开始!

不要动不动就说:“你真棒”!
研究表明,如果对于孩子的任何举动父母都给予“太棒了”或者“对,就这样”的称赞,那么孩子在以后每掌握一门新的技术或本领时,他都会依赖你的断定或者表扬。长此以往,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实,当孩子完成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时,你完全没必要在他做完以后给予他“做得真棒”这样的表扬。

正确做法:

只有当孩子完成一件特别有挑战的事情时,你给予他这样的称赞、鼓励和支持,才会更加有效。

在孩子想买玩具的时候,不要说:“我买不起”
一起出门购物,当孩子央求爸爸妈妈买个玩具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用“我买不起”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但是,这样的话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其实是你对自己的财政经济没有把控,这会给孩子一种不安全感。

正确做法:

这时,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方法和孩子解释:“妈妈不能给你买这个玩具,是因为妈妈想把钱省下来,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果这时孩子有兴趣和你继续讨论下去,正好是财商教育的一个好机会,你可以和他聊聊简单的理财问题。

10个正确引导孩子的做法,从停止说“你真棒”开始!

没关系
通常,当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蹭破了膝盖,并开始流泪时,爸爸妈妈都会本能地边安抚边说:“没关系,一点点小伤而已。”但是你知道吗?你这样说的结果可能会让孩子更伤心。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可不像你说的那样“没关系”,相反,他觉得自己确实摔疼了。

所以,父母不要低估孩子的感受。你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再对他说:“宝贝你是不是感觉有点疼?但过一会儿就不疼了。”这种认可孩子情绪的话语,他会更能接受。

我要减肥
注重体重管理的你,是不是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我太肥胖了,我要减肥”,或者经常站在自家的体重秤上感叹“我又胖了”。其实,你的这种行为也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不健康的想象,他也会想:我不能吃多了,否则会变成一个大胖子。

其实,妈妈可以写一些正面积极的话,比如“我要饮食健康”“我需要锻炼身体”“出去散散步多好”,并把这些话贴在墙上。这样,反倒会吸引孩子加入和你一起锻炼身体的队伍。

10个正确引导孩子的做法,从停止说“你真棒”开始!

快点、快点、快点
当孩子在早餐时间磨磨蹭蹭,表现出一副对食物毫无兴趣的样子,你是不是会经常不耐烦地念叨“快点、快点,上幼儿园又想迟到,是吗?”殊不知,你这样的催促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

正确做法:

与其说“快点、快点”不如说“让我们快点吧”。“让我们快点吧”这样的话,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和孩子是一起的,我们是一个团队的人,要一起把“吃饭”这件事早点完成。当然,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也可以和孩子来个小游戏,比如,看你们谁能先把包子吃完。

让我来帮你吧
当孩子正在努力搭一座城堡,或是在玩迷宫图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他出错,是不是很想帮他?这种焦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孩子一有困难你就帮他,这样非常不利于他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后果是,以后每每遇到困难,孩子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你,并依赖你来帮他解决。

所以,不要马上说“我来帮你”,爸爸妈妈可以做的事,是适当地给予孩子引导,比如你可以提示孩子说:“是小的积木在下面,城堡更稳固,还是大的积木在下面,城堡更稳固呢?”

10个正确引导孩子的做法,从停止说“你真棒”开始!

熟能生巧
当然,在一件事情上,孩子花得时间和精力越多,他可能做得越好,所谓“付出必有收获”。与此同时,孩子也可能会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下了很多功夫,而为此很有压力,生怕自己做不好。其实“熟能生巧”这个谚语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某件事情做得不好,那是因为你练习不够”。有时,我们会经常看到孩子露出沮丧的表情,或者失落地跑来告诉你:我不停地练习,不停地练习,可是还是做不好。

所以,不要一味地告诉孩子“熟能生巧,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这样的话。相反,你可以告诉孩子,只要他努力了,就会有所进步。这样,他就会为自己的进步而骄傲,而不会一味地陷入因为自己做得不完美而沮丧的情绪。

小心点
当孩子正在操场上练习走儿童平衡木或者玩儿吊环,你不要一个劲儿地在旁边说“小心,别掉下来”。很可能你的话音刚落,他就从平衡木上掉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的话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在练习某项运动的时候,如果你对他的行为很紧张,害怕有危险,你完全可以靠近孩子,时刻做好准备保护他,而不是打扰他的注意力。

10个正确引导孩子的做法,从停止说“你真棒”开始!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你可能不停地给孩子灌输这样的观念: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但是在孩子眼里,如果一个人对他很好,温柔地和他说话,甚至说要给他买糖果,那这个人就不是陌生人。相反,他反倒会把一个严肃的警察当作陌生人置之不理。

所以,一味地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有失偏颇,你应该更具体地告诉孩子:“如果一个不认识的人要给他买糖果或者说要带他回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回到妈妈身边告诉妈妈。”

10个正确引导孩子的做法,从停止说“你真棒”开始!

这样的表达,让孩子很受益
“什么事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你可以经常和他说这句话。关键是当孩子告诉了你一些可能让你生气的“事实”时,你也不要马上就暴跳如雷哦。那样,孩子可能以后就不会什么都告诉你了。

“对不起”——勇于和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是普通人,也会经常犯错误。

“我爱你”——在孩子面前,这三个简单的字怎么说、说多少都不算滥用哦。

F. 如何教育引导孩子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父内母应尽量避容免在旁边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这样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创造了学习气氛。另外,父母要乐于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1.在孩子的话语中,你一定会听到你不喜欢的观点或做法,但是不要马上进行否定,而是要绕着弯子把你的意见表达出来。平时也要更细心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表情和心情。孩子心情好时,你就借机和她多聊会儿;她心情不好时,就要低姿态地问问她的烦恼。2.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只要家长和老师在旁边,帮助孩子把好那个“度”,就不会有大问题的,对异性的喜欢,对社会或身边事情的不平,对个人外表的关注,心情的时好时坏等等,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家长最好也要把这些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这些都是正常的,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是关心和注意,而不是密不透风的监控,不然会适得其反。3.要记住,如果把孩子比喻成水流,那么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是河道、坝渠,让水不泛滥,引导它归向大海,却不可能阻止它的流动和成长。

G. 怎么引导孩子学习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2、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

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学习。

4、作为家长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能够随时抓住“机会”。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强的,经常在不经意间提出各种问题。这时,就要抓住机会,向孩子介绍相关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引起孩子的兴趣。



5、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

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做作业就不会做,家长讲了几遍,孩子还不懂,家长往往就没有耐心和信心了,说孩子不用心,没有希望了,严重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孩子越发对学习不感兴趣了。

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在无奈之余可以找心理医生检查评定孩子的学能力,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用科学的方法去矫正。

热点内容
生物理论 发布:2025-09-16 02:01:48 浏览:37
奉化学古筝 发布:2025-09-16 00:20:13 浏览:386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
小学二年级奥数学 发布:2025-09-15 10:26:29 浏览:594
文综地理题 发布:2025-09-15 08:45:41 浏览:3
美女日本老师 发布:2025-09-15 06:42:10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