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知觉

什么是知觉

发布时间: 2022-04-20 16:40:44

❶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具体的认识,即看得到,摸得到,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知觉:知觉则是对某一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他们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反映的是事物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整体;

2、感觉的生理机制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经验在知觉中是必备条件,缺乏知识经验,就没有知觉现象产生。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1、两者都是直接的反映、都是感性认识过程;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紧密交织在一起,通常以感知觉形式出现,除新生儿或婴儿有某些单纯感觉之外,在儿童或成人身上均以交织在一起的感知形式出现。

(1)什么是知觉扩展阅读: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

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❷ 知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人只对自己有意义的外来刺激才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才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加工称知觉的选择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指知觉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指对事物加工处理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进行反映的特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指在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

❸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

感觉其实就等于知觉。楼上复制的难懂。说白了,感觉一般是活着的好好的人对某些事物的在心理的触动。知觉一般是指某人在昏迷,垂死恢复过来的神经复苏,对身外事物的感觉

❹ 知觉是什么意思

知觉[ zhī jué ]

1、客观事物整体的外部特征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感性认识的一种形式。比感觉完整,是对感觉的综合。反映事物表面的各种不同特性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感觉:失去~。

(4)什么是知觉扩展阅读:

一、近义词

1、触觉 [ chù jué ]

皮肤等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

2、听觉 [ tīng jué ]

声音刺激耳朵引起的感觉。由声波振动耳鼓膜,引起耳蜗的感觉细胞兴奋,经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听区而一§生。

二、反义词

麻木 [ má mù ]

身体某部分发麻以至丧失感觉:浑身~。手脚~。

比喻思想不敏锐,反应迟钝:思想~。

❺ 知觉的意思是什么

知觉
[zhī
jué]
[释义]
1.[心]感性认识
2.知觉;觉察
3.领会;会意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❻ 感觉,知觉,表象,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一、作用对象不同

1、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2、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

3、表象: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

二、性质不同

1、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表象:指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

三、特点不同

1、感觉:是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2、知觉:知觉具有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3、表象:表象具有直观性,但不如知觉映象鲜明、完整和稳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❼ 什么是知觉,知觉有什么特性

知觉的特性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

❽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象,从而知道它的意义。
与感觉相比较,知觉又具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
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第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的过程。
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可以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❾ 什么是感觉,知觉

1、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当然感觉并不一定在某一时间内只反映一种属性,而是可以反映许多种属性,但在感觉中,各种属性之间既无组织又无界限。正如一个人进入到某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虽然这个环境中既有各种声响,又有各种气味,但他分不清哪个声响来自哪种东西,哪种气味散发自哪个物体,这时对他来说,各种声响和气味只是杂乱无章的一大堆刺激。

2、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9)什么是知觉扩展阅读: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

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❿ 知觉是什么意思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的反映,是整体性的感性认识。

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个层次。

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某一属性的反映。例如,对苹果色、形、味的感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的反映,是整体性的感性认识。例如,对苹果的整体知觉;

③表象是人脑储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性的形象。例如,当别人问我们:“你最近吃的水果是什么水果?”我们的大脑就会再现一种水果的表象。

2、感性认识的三个层次是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再到表象依次提升的过程。

热点内容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
小学二年级奥数学 发布:2025-09-15 10:26:29 浏览:594
文综地理题 发布:2025-09-15 08:45:41 浏览:3
美女日本老师 发布:2025-09-15 06:42:10 浏览:717
雾霾文言文 发布:2025-09-15 04:23:26 浏览:571
实拍老师扇 发布:2025-09-15 03:38:35 浏览:437
涿州老师招聘 发布:2025-09-14 21:13:55 浏览:347
零五网初二物理同步练习 发布:2025-09-14 20:51:19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