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g8峰会有哪些国家

g8峰会有哪些国家

发布时间: 2022-04-21 03:21:23

⑴ G8峰会是什么

就是当今最牛的八个国家在遇到大的国际性问题时召开的会议

⑵ G8的成员国是哪些

1、 美国(创始成员,1973年)

2、 日本(创始成员,1973年)

3、 德国(创始成员,1973年)

4、法国(创始成员,1973年)

5、英国(创始成员,1973年)

6、 意大利(1975年加入至今)

7、 加拿大(1976年加入至今)

8、俄罗斯(1997年加入,2014年会籍被冻结)

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

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

(2)g8峰会有哪些国家扩展阅读:

俄罗斯是当今发展中国家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G8里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其重工业享誉世界。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石油、冶金、化工、机械、造船、纺织、木材加工、汽车、食品、核能、宇航等。其中核工业和航空、军火工业居世界第二位。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此外,与另外七国相比,俄罗斯属于威权主义政体,与其他七国均为民主国家不同。2014年2月,俄罗斯并吞乌克兰克里米亚。同年3月2日,G8其余七国及欧盟同意冻结俄罗斯会籍。

⑶ 八国集团峰会

介绍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所谓八国集团(group 8),指的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罗斯。严格地讲,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7)。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8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编辑本段会议来历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8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1975年11月由法国倡议,在巴黎召开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首脑会议。首次会议有六国首脑参加,1976年起加拿大首脑参加后变为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国召开。 会议起初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政治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成立时间
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
编辑本段组成成员
八国集团的成员国包括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俄罗斯。欧盟也派欧盟轮值主席国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参加八国集团的会议。八国集团向其他国家长期开放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不过,自1996年起八国集团的成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机构,尤其是南方国家的对话。一些国家被邀请出席会议,如卡纳纳斯基斯峰会期间一些非洲国家应邀出席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会议,2003年以来,在历次首脑峰会中都会穿插举行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编辑本段集团作用
有人认为八国集团什么事都能管,也有人认为正由于八国集团管得太宽,因此八国集团实际上毫无作用,因为八国集团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决策权。不过,八国集团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八国集团首先具有强大的协调和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另外,八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默契是许多国际机构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标志
(一)纵观八国集团近30年的发展历程.其对内部成员的约束力和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均在增强。 (二)从横向的功能领域比较.八国集团影响力最大的是在经济领域.其次是社会领域.而在政治安全领域内的影响为最弱。 八国集团在不同功能领域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利益整合程度的高低。八国集团的成员在经济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高,而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低。
编辑本段发展情况
朗布依埃会议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八国集团分布
1976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一次。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如何面对“苏联战略的挑战”问题、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 1991年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期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八国首脑会议体制形成。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1991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时任英国首相的梅杰作为东道主邀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峰会后同七国首脑举行会谈,即“7+1”会谈。1992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德国慕尼黑结束后,七国领导人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了会谈。从此,每年的正式会议后,俄罗斯领导人都要参加“7+1”会谈,且参与程度逐步提升,1994年俄罗斯获准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 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首脑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自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八国集团格局形成。 1998年5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伯明翰举行。这次会 参会人员
议完成了七国集团向八国集团的转变。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完全成员国,参与八国集团的所有讨论。但是,七国集团仍然客观地存在着。 2002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俄罗斯被接纳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八国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就继续打击恐怖主义、中东局势、世界经济形势、援助非洲等问题达成共识。 2003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将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的南北领导人对话会。 近两年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除讨论有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外,气候、环境保护等也成为会议的议题。
编辑本段历届情况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国首脑 主办城市 官方网页及备注 参会人员
第1届 1975年11月15日至17日 法国 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朗布依埃 第2届 1976年11月27日至28日 美国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圣胡安 注:首次G7峰会 第3届 1977年5月7日至8日 英国 詹姆斯·卡拉汉 伦敦 第4届 1978年7月16日至17日 西德 赫尔穆特·施密特 波恩 第5届 1979年6月28日至29日 日本 大平正芳 东京 第6届 1980年6月22日至23日 意大利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 威尼斯 第7届 1981年7月20日至21日 加拿大 皮埃尔·特鲁多 蒙特贝洛 第8届 1982年6月4日至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凡尔赛 第9届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 美国 罗纳德·里根 威廉斯堡 第10届 1984年6月7日至9日 英国 玛格丽特·撒切尔 伦敦 第11届 1985年5月2日至4日 西德 赫尔穆特·科尔 波恩 第12届 1986年5月4日至6日 日本 中曾根康弘 东京 第13届 1987年6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阿明托雷·范范尼 威尼斯 第14届 1988年6月19日至21日 加拿大 布赖恩·马尔罗尼 多伦多 第15届 1989年7月14日至1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巴黎 第16届 1990年7月9日至11日 美国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休斯敦 第17届 1991年7月15日至17日 英国 约翰·梅杰 伦敦 第18届 1992年7月6日至8日 德国 赫尔穆特·科尔 慕尼黑 第19届 1993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宫泽喜一 东京 第20届 1994年7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那不勒斯 第21届 1995年6月15日至1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 非正式 1996年4月19日至20日 俄罗斯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莫斯科 注:核子安全特别高峰会议 第22届 1996年6月27日至29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里昂 第23届 1997年6月20日至22日 美国 比尔·克林顿 丹佛 第24届 1998年5月15日至17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伯明翰 注:首次G8峰会 第25届 1999年6月18日至20日 德国 格哈德·施罗德 科隆 第26届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 日本 森喜朗 冲绳 第27届 2001年7月20日至22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热那亚 第28届 2002年6月26日至2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卡尔加里 第29届 2003年6月2日至3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埃维昂莱班 第30届 2004年6月8日至10日 美国 乔治·沃克·布什 佐治亚州 第31届 2005年7月6日至8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格伦伊格尔斯 第32届 2006年7月15至17日 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普京 圣彼得堡 第33届 2007年6月6日至8日 德国 安格拉·默克尔 海利根达姆 第34届 2008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福田康夫 札幌市洞爷湖町 第35届 2009年7月8日 意大利 贝卢斯科尼 拉奎拉市 第37届 2011年5月26日,法国 多维尔 八国首脑会议中的一些成员国希望把中国、印度等五国加入,但是日本认为中国参加可能会影响他的地位,不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加入。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城市
第35届 2009年 意大利 萨丁尼亚拉马达莱纳
第36届 2010年 加拿大 安大略省亨茨维尔
第37届 2011年 法国

第38届 2012年 美国

第39届 2013年 英国

第40届 2014年 俄罗斯

编辑本段第三十四届
日程安排
7月7日:八国首脑将与非洲7国首脑进行3个小时的讨论 参会人员
,主要就粮价高涨问题、卫生保健、供水、以及教育等领域的援助方针开展讨论。 ·7月8日:上午的议题为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等全球经济问题。在接下来的午餐会上,八国首脑将讨论地球温室效应对策问题,然后在下午商讨非洲与发展问题。八国首脑还将利用晚餐会的时间,就朝鲜核问题等交换意见。 ·7月9日:8国首脑将与墨西哥、巴西、印度、南非、中国5个新兴经济体首脑举行会谈。 ·7月9日下午:峰会结束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主席声明。
从领导人看34届G8峰会
东道主——福田康夫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1936年生人。1959年自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毕业后在石油公司供职;1976年开始担任议员秘书;次年被任命为首相秘书官。54岁时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至今已当选6次,2000年10月开始在森喜朗内阁和小泉内阁担任官房长官,2004年5月因陷入“年金丑闻”辞职。2007年11月当选首相并访问中国;就任后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有所改善。今日由于重征石油税等问题导致民调下降,被内阁通过信任法案,确认无执政能力。 美国即将卸任的总统——布什 乔治·沃克·布什,前总统乔治.H.W.布什长子。1946年生人,毕业与耶鲁。1998年当选得克萨斯州长。2001年当选总统,目前即将卸任。关于布什,中国人已经很熟悉了,就不多说了。 欧盟新主席——法国总统萨克齐 萨科奇1955年生人。1983年任讷伊市市长1988年当选议会议员,1993年任预算部长,2002年担任内政部长,2004年出任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2005年任内政部长。萨科齐与女友布鲁尼举行婚礼,这是首次法国总统在任内结婚。萨克齐性格干练,政治有建树。 希拉克总统力求无为,我则希望求变。———萨科齐屡次声明将与过去的政策决裂。 低民调首相——布郎 布朗1951年生人。布朗在玩橄榄球时致使左眼失明。于1968加入工党。1972年获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1976-1980年,在爱丁堡大学和喀里多尼亚大学任讲师。1977-1983年任工党苏格兰执委会委员。1982年经济学博士学位。1983年当选英国工党议员,历任工党苏格兰委员会主席,工党影子内阁财政国务大臣、贸工大臣、财政大臣。1997年任英国财政大臣。2007年当选工党领袖。2007年成为英国首相 。 唯一女掌门——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于1954年生人,1986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任妇女与青少年部部长、基民盟历史上第一位女副主席;1994年任联邦环境部长;1998年起又担起全德基民盟总书记的重任;2000当选为基民盟主席。一部分人的看法是,默克尔之所以成功正是得益于她的“不知名”,其制胜的法宝就是“常常被对手所低估”。不过,更多的人认为,默克尔的身上一定具有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品质,即超越常人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手腕 。 宣道会信徒——加拿大总理哈珀 哈珀1959年生人,1985年参加国会选举。1989年至1993年,他被改革党议员德波拉·格雷委任为她的行政助理、首席顾问及演讲作家。1993年国会大选上,哈珀改善了自己的政绩,打败了占斯·哈基斯,成功取得西卡尔加里的席位。在国会,哈珀被认定是一位右翼的议员,但也持中庸的社会价值立场。他是本次峰会上较年轻的领导人。 最年轻的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1965年生在当时的列宁格勒市,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是普京总统真正的校友和老乡。1990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90年-1999年,梅德韦杰夫留校在圣彼得堡大学担任教师工作,还同时兼任圣彼得堡市政府对外关系委员会顾问职务。1999年,普京上调到克里姆林宫工作之后,梅德韦杰夫也跟随普京进入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先后担任过几个重要职务,最后担任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高职。 最老的领导人——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 贝卢斯科尼1936年生人,71岁,是本次峰会上最老的领导人。1994创建意大利力量党任党主席。3月,贝卢斯科尼联合其它中右政党在第12届议会选举中获胜并任总理。1995年1月辞职。1996年4月,他领导的中右联盟在议会选举中成为第二大党。2001年5月,他再次赢得大选胜利,6月就任意战后第59届政府总理。2005年4月20日辞职,随即再次任总理,组成新政府 。2008年4月第三次出任意大利总理。
编辑本段第三十五届
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是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八国集团领导人将举行工作会议,就核不扩散、反恐以及阿富汗、伊朗和中东问题等广泛的全球性议题进行磋商。本届峰会期间,八国集团将在贸易问题上与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南非等发展中五国以及埃及展开商谈。 鉴于当前新疆局势,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结束对意大利国事访问后,于当地时间八日凌晨提前回国。 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将代表胡锦涛出席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 2009年4月6日,拉奎拉经历了一场里氏5.8级地震,整个市中心变成一片废墟。为了显示对灾区民众重建家园的支持,贝卢斯科尼决定将峰会举办地点由撒丁岛改到拉奎拉。
编辑本段第三十七届
第37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5月27日在法国西北部海滨小城多维尔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在两天内对西亚北非局势、核安全和互联网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在会后发布的八国集团多维尔宣言中,八国首脑对西亚北非局势表达了重点关注,表示支持这一地区人民寻求民主、和平、稳定和发展的意愿,并承诺对埃及和突尼斯的政治过渡给予支持,同时鼓励这些国家进行社会和经济改革,帮助其建立法治和公民社会。 八国领导人还表达了对今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和核事故的关切,表示相信日本政府能够面对挑战进行灾后重建,并承诺将为此提供全力支持。八国领导人认为,各国应从日本核事故中吸取教训,将核安全放在发展核能的首要位置,同时有必要在《核安全公约》的框架下就核事故确认、安全标准等条款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互联网问题是法国在此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框架内提出的新议题。八国领导人认为,互联网在当前社会、经济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私营部门和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应为互联网的均衡发展创造条件。八国集团领导人鼓励举办更多类似八国集团电子论坛的会议,对互联网未来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八国集团领导人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发达国家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八国首脑承诺将增加就业放在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并表示将与二十国集团一起为世界经济的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做出更多努力。 应法国总统萨科齐邀请,非洲17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八国集团峰会扩大会议。八国领导人重申对非洲发展的援助承诺,表示将为非洲发展、和平和稳定承担更多的责任。 八国集团由七国集团演变而来,其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国集团成员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4%,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65%。该集团是一个论坛性组织,无常设机构。主要活动是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及其他各层次会议,第38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将于 2012在美国举行。

⑷ G8峰会成员国为什么没有中国

不是因为中国不乐意去!G8代表的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始终将自己定位在第三世界的代言人,还总说自己的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中国参加的话,中国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不是发展中国家。自己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如果是如果承认自己是发达国家。中国就将失去中国在WTO中,作为发展中国家所享有的优惠。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⑸ g8代表哪八个国家

鄙视一楼的,先用任意字占据一楼,再看到别的正确答案改自己的错误答案,强烈鄙视,建议楼主将其踢出去.

G 是 英文单词“global”的缩写,即“全球”

8是就是八国集团

G8就是八国集团峰会 每年轮流在这8个国家举行一次

八国集团指是

美 英 法 德 意 加拿大 日本 俄

今年的峰会是在英国的苏格兰境内举行,讨论的话题是减免贫穷国家的债务的话题

⑹ 八国集团是哪八国,七国呢

八国指的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不带俄罗斯就是七国集团
八国集团(Group of Eight),是指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的联盟。
第八个成员国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分会议。1997年,俄罗斯被接纳为成员国,正式成立了G8峰会。但其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
随着20国集团架构的日趋成熟,并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G20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七国集团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英、德、法、日、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G7)是八国集团(Group-8,G8)的前身。2014年6月4日,由欧盟主持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会晤4日晚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这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这一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

⑺ 什么是G7 G8 G20外汇信息里说的。

八国首脑高峰会议(全称Group of 8 Summit Meeting,简称G8峰会G8峰会)是指现今世界八大工业领袖国的联盟,始创于1975年六国首脑高峰会议(G6峰会,中国大陆曾称之为西方国家首脑会议),始创国有6个,包括法国﹑美国﹑英国﹑西德﹑日本﹑意大利,其后加拿大于1976年加入,成为七国首脑高峰会议(G7峰会)。第8个成员国是俄罗斯,该国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份会议,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 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成员包括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及欧盟(这些国家拥有全世界90%的国内生产总值、80%的贸易额和2/3的人口)以及作为特邀方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迄今为止已举行过六次部长级会议。

⑻ G8峰会有哪些国家g8峰会为什么没有中国

八国集团始创于1975年的六国集团(简称“G6”),始创国有6个,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
其后,加拿大于1976年加入,成为七国集团(简称“G7”)。
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分会议,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G7正式成为G8。2014年3月24日,白宫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其他国家领导已经决定,暂停俄罗斯在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地位。
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7)。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7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2009年9月25日,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和欧洲联盟领导人在美国匹兹堡宣布,二十国集团(G20)将代替八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
八国集团将在国际经济事务上退居次席,转为主要关注国际安全、外交等问题。本质原因是老牌资本强国在新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虽然仍然拥有较强的话语权,但已经不再具有垄断地位,G8集团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

⑼ G8峰会有哪些国家

是八国峰会
八国首脑高峰会议(G8峰会)是指现今世界八大工业领袖国的联盟,始创于1975年六国首脑高峰会议(G6峰会,中国大陆曾称之为西方国家首脑会议),始创国有6个,包括法国、美国、英国、西德、日本、意大利,其后加拿大于1976年加入,成为七国首脑高峰会议(G7峰会)。第8个成员国是俄罗斯,该国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份会议,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

⑽ 八国峰会是哪八个国家

千龙专稿:俄罗斯举办八国峰会有三大目标

--------------------------------------------------------------------------------

http://www.qianlong.com/2006-07-14 09:31:10
千龙专稿 7月15-17日,俄罗斯作为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在圣彼得堡举办八国峰会,同时邀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五国一起,参加八国集团首脑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会议。这是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所以俄特别重视,并作了精心筹备,希望借此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改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一、提高俄在八国集团中的地位

八国集团的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七国集团,
其成员国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它们不仅都是发达国家,而且都属于西方(地处亚洲的日本力求“脱亚入欧”,实际上也属于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一年一度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80年代开始也把政治和安全问题列为重要议题。从1991年开始,先是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后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都应邀同参加峰会的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开始,七国首脑会议邀请叶利钦参加政治问题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七国首脑会议正式邀请叶利钦参加,从而使七国集团变成八国集团。后来,叶利钦把这件事看作是自己对俄罗斯的重大贡献,他自豪地说:“内政上,我带领俄罗斯走上了民主之路;外交上,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一员。”2002年,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因“9·11”事件而升温的情况下,八国集团决定由俄担任2006年的轮值主席国,主办当年的八国峰会。

但是,俄罗斯这些年在八国集团中的地位很差,备受歧视,实际上是个“二等公民”。由于国力衰落,经济上大大落后于西方七国,所以俄始终没能进入八国集团的经济决策圈,只能列席八国集团财长会议,而八国集团在经济问题上仍保持着7国体制。多年来,俄力求打破这种被八国集团“边缘化”的状况。俄认为,国内经济正在快速增长,而且俄拥有强大的核武器,是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还是世界“能源大国”。所以,西方七国要讨论和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哪怕是讨论和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没有俄的参与和配合都是不行的。面对这次八国峰会,俄不仅希望借此改变自己“二等公民”的地位,成为八国集团的平等成员,而且希望借此重振大国地位,能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进入全球主流国家行列。普京总统的高级顾问舒瓦洛夫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相信俄罗斯在全球的重要性将发生变化。” 普京总统的助理普里霍季科也说:圣彼得堡八国峰会后,“国际社会将重新评价俄罗斯”。

二、改善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

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比较“冷落”,俄美关系更是“争斗”多于合作。普京在国内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俄式民主”,许多举措遭到西方的严厉批评。西方一再发起攻势,指责俄国内发生了“民主的倒退”,指责普京有“集权化”的倾向,要求俄“重新回到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俄与乌克兰发生的“天然气大战”,也被西方指责为利用能源“敲诈”别国。一些西方政要甚至提出,要把俄“开除”出八国集团,或者采取制裁措施,拒绝赴俄参加这次八国峰会。对于这些指责,俄都据理进行了驳斥。但这种激烈的“争斗”,导致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降到“9·11”事件以来的最低点,几乎走到“冷战”的边缘。

事实上,普京并不想与西方闹僵,还是愿与西方大国改善关系,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八国集团作为发达国家的协调机制,是世界上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体,八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3,八国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无与伦比,所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与西方七国的关系继续恶化,对俄罗斯是十分不利的,不仅难以改善俄的国际环境,而且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恰好,这次八国峰会在俄罗斯举行,西方七国首脑都将赴俄与会,这就使普京与西方七国首脑有一个直接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有一个双方讨价还价的“平台”。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峰会前夕发表文章说:“接受普京总统的邀请,就是将冷战的陈旧逻辑弃置一旁,一道构建和平与合作的未来。”尤其是,普京在峰会前还要与美国总统单独会见,“重叙友谊”,加深沟通。看来,俄将充分利用八国峰会这个“机会”和“平台”,努力改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尤其要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促进双边关系的升温。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仍会有分歧和争斗,但在另一些问题上也有可能达成妥协,从而使俄与西方大国的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改善。这看来也是俄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消息说,俄与美国关于俄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也有可能趁八国峰会的“东风”达成协议,从而使俄最终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程序。

三、确立俄在全球能源安全体系的中心地位

能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给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冲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各国都希望确保世界能源市场的稳定,建立有效的能源安全体系,形成能源安全的新观念、新战略与新机制。俄罗斯早就提出,今年的八国峰会应将能源安全问题列为重点议题,对此,其他国家都表示支持。的确,作为石油出口名列世界第二和天然气出口名列世界第一的能源大国,俄罗斯完全有可能在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普京总统在今年2月八国集团财长会议时提出,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能源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在国际能源领域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透明的游戏规则。他在3月1日又发表文章说,俄将致力于制订解决能源领域问题的基本原则和面向未来的全球统一能源政策。

目前,西方大国同俄罗斯在这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例如,西方指责俄将能源问题政治化,把能源作为外交工具,认为俄本身就是全球能源安全的一个“隐患”。俄则据理反驳,自称是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国。再如,鉴于俄是八国集团中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其他七国都或多或少对俄存在一定的能源依赖,因此西方大国要求与俄签署长期能源供应协议。俄则认为,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要有合理的价格来保证,由于国际能源价格时有变动,俄有权根据实际情况相应提高能源的出口价格。又如,西方以扩大生产、确保能源供应为由,要求俄开放国内能源市场,放松俄国有能源企业的垄断地位,允许更多外资参与俄能源开采和运输管道的投资。俄则拒绝进行妥协,反指西方国家对俄进行限制、不许俄涉足其能源等重要行业,因此要求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遵循平等互利和双赢的原则。所以,这次八国峰会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将出现激烈的争吵,但也可能在某些方面达成一些共识并找到协调和合作的空间。无论如何,俄决心要通过这次八国峰会,确立自己在全球能源安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并把本国的丰富能源转化为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正泉)

热点内容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
小学二年级奥数学 发布:2025-09-15 10:26:29 浏览:594
文综地理题 发布:2025-09-15 08:45:41 浏览:3
美女日本老师 发布:2025-09-15 06:42:10 浏览:717
雾霾文言文 发布:2025-09-15 04:23:26 浏览:571
实拍老师扇 发布:2025-09-15 03:38:35 浏览:437
涿州老师招聘 发布:2025-09-14 21:13:55 浏览:347
零五网初二物理同步练习 发布:2025-09-14 20:51:19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