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在哪里
⑴ 梅州在哪里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四县,西北接江西省寻乌县,西面连广东省河源市的龙川、紫金县,西南、南面与汕尾市的陆河县、揭阳市的揭东县、揭西县相接,东南面和潮州市的潮安县、饶平县相连。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 ′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全市土地面积15836平方公里。
⑵ 梅州在什么地方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 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总面积15819.10平方公里。市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
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誉为“世界客都”,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油茶之乡、中华诗词之市。
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梅县雁南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阴那山天文科普园、松源王寿山,兴宁合水水库、神光山,五华七目嶂、益塘水库、热矿泥山庄,平远南台山、五指石。
蕉岭长潭胜景、丘逢甲故居、镇山国家森林公园、释迦文化中心,大埔“父子进士”牌坊、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丰溪自然保护区、“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三河中山纪念堂,丰顺汤坑温泉、龙归飞瀑、龙鲸河漂流以及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等特色景点。
(2)梅州在哪里扩展阅读
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秦始皇设揭阳戍于揭岭飞泉径下,汉元鼎六年升格为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龙川县设兴宁县,治所在今五华华城镇,属东官郡。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海阳县设义招县,属义安郡。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
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
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
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
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1988年3月,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⑶ 梅州在哪呀
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肥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正式挂牌),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7°C-----21.4°C,7月平均气温28.3°C-----28.5°C,1月平均气温10.9°C-----13°C,年平均降雨量250.3亿立方米,或1400--1800毫米,4--9月为雨季。
全市土地面积158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80万(2001年)。其中农业人口约为382万,城镇居民98万人,每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0人。
梅州市为客家人聚居地,主要使用客家方言。客家人的祖先原是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北岸的汉族,因避战乱逐渐南迁而来。史籍有"客家先民三次大迁徙"的说法:第一次是在东晋永康年间;第次二是在唐末黄巢起义后;第三次是随宋室南迁。其时梅州居住不少土著,主要有畲族人、瑶族人。土著人称南来的汉人为"客家人",南来的汉人亦以此自称。至明朝时土著逐渐被客家人融合、同化,梅州市逐成为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
梅州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的齐国始设敬州,北宋改为梅州,清朝设嘉应州。1949年后设兴梅地区、梅县地区,1988年改为梅州市。
梅州市素有"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文化之乡"之誉。现有旅居海外侨胞近400万人,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地区。梅州自古崇文重教,教育发达,追求民主科学尉然成风,是外交家、维新思想家黄遵宪、近代诗人李金发、画家林凤眠、叶剑英元帅的故乡。
梅州市以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为主,位于梅县、大埔县、丰顺县交界的铜鼓嶂为梅州市最高峰,海拔1560米。主要河流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梅江、韩江。梅江全长307公里,为主要河流,汇五华河、琴江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流经大埔三河坝汇梅潭河和福建的汀江后称为韩江。韩江经潮州、澄海县注入南海,全长478公里。
全境"七山二水一分田",矿藏主要有煤、石灰石、瓷土、锰、铁、稀土。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山地多种植茶叶、沙田柚(金柚)、柿子、龙眼等。
梅州市得益于广东改革开放之先,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水、陆、空交通便利,通讯 、电力资源充足。梅州城区已建成为一座漂亮、舒适的山城。
梅州市下辖:梅江区(主要是梅州城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兴宁市(县级市),下设16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2211个村民委员会(含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⑷ 梅州属于哪里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北部连福回建省的武平、上答杭、永定、平和县,西部和西北部接江西省寻乌、会昌县和本省河源市的龙川、紫金、东源县,东南部邻揭阳市的揭东县、揭西县、潮州市湘桥区、汕尾市的陆河县、潮州市饶平县。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全市总面积15899.62平方公里。
全市辖梅江区、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市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梅州高速公路至广州384公里,至深圳345公里。梅州普通公路至广州434公里,至深圳398公里,至汕头191公里。有民航至广州航线,空中距离为316公里。
⑸ 梅州在哪里那个省的和那个市相邻
梅州是广东省的,是客家发源地,有些悠久的文化历史,相邻的有福建和江西
⑹ 梅州在中国哪里很偏僻很无名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梅州中国著名侨乡,祖籍在梅州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超过360万。梅州市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梅州市的总面积为1.5925万平方公里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毅进取精神。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桥及“一江两岸”。梅州标志性传统建筑——围龙屋,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梅州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临潮汕,北接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南邻河源市,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誉称世界的“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
梅州由于是侨乡,在海内外拥有众多的著名乡贤。其中较为著名的如现代的叶剑英、黄遵宪、丘逢甲,泰国前总理他信、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现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及前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惠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