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和有什么区别

和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 2022-06-06 05:38:57

『壹』 “与”跟“和”的区别

与,和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葡萄和梨,侧重葡萄和梨,葡萄与梨,侧重点在葡萄
和、与、跟、同 作介词时意思完全相同。作连词时意思也完全相同。为了防止语言产生异义,有人把它们作了一下分工:让“和”、“与”专门作连词;让“跟”、“同”专门作介词。但现在还没有权威人士认可,也未曾见到权威部门规定。
“和”、“与”和“跟”都还可作动词。甚至有的字音都变了。(和泥 和牌)


《说文解字》:“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有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

一、连词

1.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

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2.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从对举中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等。

例: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兵法·谋攻》)

二、介词

“与”和它的宾语一起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1.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是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等。

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按:现代汉语中“与”的宾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古代汉语中,常可省略,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理解为“(邹忌)与(客)坐谈”。

2.表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相比)”“同……(相比)”等。

例: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报任安书》)

3.表示施动者发出动作以后所受益的对象。可译为“为”“替”等。有时受益的对象可承上文而省略。

例: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②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将进酒》)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

4.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伴随的条件。可译为“随”,或仍作“与”。

例: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报任安书》)

5.表示对宾语所表示人、事、物的处置或使令。可译为“将”“把”“使”等。这种用法唐宋期间较多见,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见此种用法。

例: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集·新制绫袄成》)

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君即指大裘,言将大裘覆盖之也。”

『贰』 사랑해 和사랑한다有什么区别

具体给你说说。。

사랑해

口语形式,主要是爱人之间,对象之间,关系很亲密的。绝对不能用作书面语。。。

사랑한다

书写形式,主要是写文章,小说,诗,写作等, 可以用作口语,但是很少。

两者都是 爱 的意思~~

『叁』 与 和 有什么区别 一直搞不懂

普通的说话,写文章的话,用这两个其实无所谓区别,意思是一样的。

『肆』 数学中“或”,“和”有什么区别

数学中的“和与或”只有两个区别,数学逻辑概念和符号不同。
一、满足条件不同
1、和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属性的事物相加所获得的新事物,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两个数相加所得的结果。
2、或就是或者,只需满足其一即可。
二、符号不同
1、和的符号是+,加数+加数=和。
2、“或”在数学逻辑连词中的符号表示为:∨,例:
p或q
记作
p∨q。
(4)和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加法本质:
是完全一致的事物也就是同类事物的重复或累计,是数字运算的开始,不同类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橘子其结果只能等于二个水果就存在分类与归类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方是乘法的简便形式;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对数是在乘方的各项中寻找规律;由对数而发展出导数;然后是微分和积分。数字运算的发展,是更特殊的情况,更高度重复下的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加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和

『伍』 与 和 有什么区别

在人们的口语交际中,《与、和》表达的意思基本没差别。
在集合论(数理科版技界),《和》仅权仅用来做为至少两个式子的加法的结果。
(称之为《和》或者《和数》)。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
a²-9=0.
它有两个实数根:
3与-3. (3和-3).
这种表达不确切!把两个数一块塞进方程里去?
为了更准确表达,我们用
3或-3.
初次接触的人似乎总感觉,用《或》更含糊不清!其实,《或》真的很贴切!
例如,上头题目的《解集M》是
M={a=3,a∈R}U{a=-3,a∈R}.
也可以表示为M={3, -3}.
还可以表示为
M={a|a=3或a=-3}.
而使用M={aIa=3和a=-3}就显得不太准确了。
————
说来说去,与,和,或,在数学上,多少是有些区别的:
一个是同时出现,一个是替换出现。

『陆』 “与”、“和”、“及”有什么区别

“与”在读音[yǔ]、连词“和”、连词“及”都有“跟”、“同”的意思。
“与”
当读[yǔ]有四种意思[hé]中都有
1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2给:赠~。~人方便。

3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4赞助,赞许:~人为善。
当读[yù]有一种意思:参加:参~。~会
当读[yú]有一种意思:同“欤”。
“和”
当读[hé]有十种意思
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

2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

3平息争端:讲~。~约。~议。~亲。

4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

5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

6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

7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

8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

9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

10姓。

当读[hè]有两种意思: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2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当读[huò]有两种意思:1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奶里~点儿糖。~弄。~稀泥。;2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

当读[hú]有一种意思: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及 只有[jí]一个读音,有四种意思

1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

2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

3趁着,乘:~时。~早。~锋而试。

4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柒』 数学中的“和”与“∪有什么区别”

和代表并列,不是一个整体,而U是把几个数集整合成一个数集

『捌』 “和”、“合”两字的区别

。“和”与“合”无论是在字面上还是在意思上,中国人常用的两个字却很少有人去细细品味他们的意思。
“和”有着平稳、关系好、平衡的意思。相较于其他任何汉字,“和”是内敛的,他不像“善”一见就足以好感顿生,也不像“恶”一眼便一目了然。“和”是隐士,他包容天下,却又甘于被天下所遗忘。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和”堂而皇之的占据着人们的书写、语言,人们却很少发现他的存在。
“he”还可以解释成聚集、不违背、应该,是为“合”。相较于内敛的 “和”,“合”是霸气的。《庄子·达生》中有写“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这里的天地指的是阴阳,就是说阴阳会因为缘分而和合在一起;散则是指死亡,意思是说死亡是新的开始。同样的意思在 《荀子·论礼》中也有出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是说天地从混沌而出,分裂成阴阳两种相对立的事物,分别代表乾坤,阴阳交合在对立统一中发生变化而产生世界万物。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无一不是按照这一原理发展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始皇一统天下是为“合”;汉武帝三次对匈奴发动战争是想“合”;而繁荣的大唐帝国则因为“合”所以“和”。如果说“和”是诗情驰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的灵气;是巨人眼里乾坤小,英雄心中天地阔的正气。 “合”则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气;是歌罢举杯问苍天,苍天亦笑我精诚的傲气。
当“和”与“合”他们连在一起,他们成为了一个新的称呼——和合科技集团。从1991年濒临倒闭的村办企业到如今成长为玻璃行业的知名企业,凝聚着一代和合人的心血和智慧,是“和”与“合”的传承与创新。总资产超过18亿元,员工人数超过3000,年产值超过15亿,和合科技集团站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潮头,遥望前方,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热点内容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00:17:53 浏览:419
上海高中化学知识点 发布:2025-05-10 23:57:31 浏览:826
教师的福利待遇 发布:2025-05-10 23:09:53 浏览:485
陆房中学 发布:2025-05-10 22:10:05 浏览:982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2025-05-10 21:23:02 浏览:29
水晶钵教学 发布:2025-05-10 20:40:56 浏览:433
教师长工资 发布:2025-05-10 18:56:59 浏览:826
老师涂指甲违规吗 发布:2025-05-10 18:35:17 浏览:445
我对班主任的印象 发布:2025-05-10 10:17:45 浏览:769
2015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0 09:22:58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