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释然什么意思

释然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6-08 21:52:03

Ⅰ “释然”是什么意思 “释然”的近义词有哪些

释然,读音是shì rán,
意思是因疑虑、嫌隙等冰释而放心。
近义词:释怀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由是释然,复无疑虑。”
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释然放怀,无复蔕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文公意乃释然;天色乍明,军吏报:‘楚国使人来下战书。’”
唐·刘禹锡《何卜赋》:“於是蹈道之心一,而俟时之志坚。内视群疑,犹冰释然。”
宋·苏洵《几策·审势》:“久而不治,又将有大於此,而遂浸微浸消,释然而溃。”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三代之民,犹以胶抟沙,虽有时而融,不释然离也。”
《新唐书·杜正伦传》:“朕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
金·王若虚《道学发源后序》:“明乎天理人欲之辨,始於至粗,极于至精,皆前人之所未见,然后天下释然,知所适从。”
清·恽敬《明夷说》一:“三圣人之意盖相条贯如此,知此则诸爻之辞可释然矣。”
《庄子·齐物论》:“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成玄英疏:“释然,怡悦貌也。”
宋·司马光《论财利疏》:“一朝京师得雨,远方未遍,则君臣释然相庆,不复以民食为念。”

例句:
忘记了曾经那些悲伤的往事,你也就慢慢释然了。
“事情过去那么久了,大家都不在乎,你还不释然吗?这对你有好处吗?
就算事情过去了那么久,大家也都不在乎了,但是我还是无法释然。

Ⅱ 释然是什么意思

释然的意思是因疑虑、嫌隙等冰释而放心。

拼音:shì rán

引证释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由是释然,复无疑虑。”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释然放怀,无复蔕芥。”

近义词

涣然冰释 [ huàn rán bīng shì ]

释义: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例句:曹靖华《飞花集》:“其实,如果了解当年具体实况,任何疑惑,都会涣然冰释了。”

Ⅲ 释然是什么意思

释然,读音是shì rán,释然就是当我们有疑虑、嫌隙等消失后心中平静的样子,愉快的样子显现的意蕴。不仅在我们日常言语中常出现,在古代文言诗句中出现的比例也较高,常被利用表达其感受。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由是释然,复无疑虑。”

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释然放怀,无复蔕芥。”

清·恽敬《明夷说》一:“三圣人之意盖相条贯如此,知此则诸爻之辞可释然矣。”

《新唐书·杜正伦传》:“朕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

示例

忘记了曾经那些悲伤的往事,你也就慢慢释然了。

“事情过去那么久了,大家都不在乎,你还不释然吗?这对你有好处吗?

就算事情过去了那么久,大家也都不在乎了,但是我还是无法释然。

Ⅳ 释然什么意思

释怀就是:对过去的事,不再怀念;对离开的人,不再纠缠;对做不到的,不再自责;对得不到的,不再留恋。

释怀,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尊重,更是对万事看透。

人生本无常,事事难判断。遇见了就好好珍惜,错过了就努力释怀,然后微笑着踏上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学会释怀,就是懂得不处处和人比较。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其他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长,太大的鱼装不下。”

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地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

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练。

梅花不用羡慕牡丹花,月亮不用去嫉妒太阳。

当你停止了抱怨,也就懂得了释怀。

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无非是因为九个字:放不下、看不透、忘不掉。

有一对夫妻结婚后天天闹矛盾,最后去见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米尔顿·艾立克森。

艾立克森听罢双方喋喋不休的抱怨,说了一句话:“你们当初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这无休无止的争吵抱怨吗?”

那对夫妻听了后顿时无语。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是学会释怀的最好良方。

人生苦短,何必纠缠?

就像大曾说的:“吃穿不用挠头,还有小酒润喉。太阳每天升起,发个啥子闲愁。”

Ⅳ 什么叫做释然了

释然的意思就是说已经放下了,对以前的感情没有任何的牵挂在一段恋爱关系中,最不好解决的应该就是双方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了。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个人一旦出现出现分歧,最后都会演变成剧烈的争吵,在这个时候,双方互相伤害,说出来的话都是对双方的感情一种伤害。不停地争吵 ,并不会为你们的感情有任何的帮助作用,反而只会不停馋噬你们的感情,最后导致只能分手。
爱情是互相磨合的一个过程,两个人相处包容,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意见分歧导致争吵,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沟通出现问题。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会将彼此想要说的诉求完全歪曲,有时甚至会因为不恰当的沟通,两个人的争论内容会发生转移,从原本的意见分歧变成不断挑出对方的缺点,不断攻击对方。很多人都在这样的争吵中,彼此的感情渐渐消失。
想要避免这样的争吵,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懂得相互接纳彼此的意见和观点。一般在意见分歧时发生争吵的人,都是因为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都想着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如果两个人都是这样想的,那么最后导致争吵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只有让自己学会去接纳不一样的意见,尊重对方在提出不一样的建议和观点。只有这样做,才不会让对方认为你是在无理取闹,避免争吵。

Ⅵ 释然的解释

释然
[ shì rán ]
基本解释
疑虑、嫌隙等消释后心中平静的样子

详细解释
1. 疑虑消除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由是释然,复无疑虑。”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释然放怀,无复蔕芥。” 鲁迅 《书信集·致楼炜春》:“先时闻谣言,多为恶耗,几欲令人相信。今见其亲笔,心始释然。”

2. 消融貌;瓦解貌。

唐 刘禹锡 《何卜赋》:“於是蹈道之心一,而俟时之志坚。内视群疑,犹冰释然。” 宋 苏洵 《几策·审势》:“久而不治,又将有大於此,而遂浸微浸消,释然而溃。”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 三代 之民,犹以胶抟沙,虽有时而融,不释然离也。”

3. 形容领悟。

《新唐书·杜正伦传》:“朕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 金 王若虚 《道学发源后序》:“明乎天理人欲之辨,始於至粗,极于至精,皆前人之所未见,然后天下释然,知所适从。” 清 恽敬 《明夷说》一:“三圣人之意盖相条贯如此,知此则诸爻之辞可释然矣。”

4. 喜悦貌。

《庄子·齐物论》:“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成玄英 疏:“释然,怡悦貌也。” 宋 司马光 《论财利疏》:“一朝京师得雨,远方未遍,则君臣释然相庆,不复以民食为念。”

Ⅶ 释然意思是什么

简单解释
释怀,疑虑、嫌隙等消释后心中平静的样子。释:消除。
详细解释
1、疑虑消除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由是释然,复无疑虑。”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奇》:“释然放怀,无复蔕芥。” 鲁迅 《书信集·致楼炜春》:“先时闻谣言,多为噩耗,几欲令人相信。今见其亲笔,心始释然。”
2、消融貌;瓦解貌。 唐 刘禹锡 《何卜赋》:“於是蹈道之心一,而俟时之志坚。内视群疑,犹冰释然。” 宋 苏洵 《几策·审势》:“久而不治,又将有大於此,而遂浸微浸消,释然而溃。”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 三代 之民,犹以胶抟沙,虽有时而融,不释然离也。”
3、形容领悟。《新唐书·杜正伦传》:“朕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 金 王若虚 《道学发源后序》:“明乎天理人欲之辨,始於至粗,极于至精,皆前人之所未见,然后天下释然,知所适从。” 清 恽敬 《明夷说》一:“三圣人之意盖相条贯如此,知此则诸爻之辞可释然矣。”
4、喜悦貌。《庄子·齐物论》:“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成玄英 疏:“释然,怡悦貌也。” 宋 司马光 《论财利疏》:“一朝京师得雨,远方未遍,则君臣释然相庆,不复以民食为念。”

热点内容
显示的英语 发布:2025-05-09 17:52:36 浏览:378
彩妆老师 发布:2025-05-09 15:16:11 浏览:822
初一语文阅读题 发布:2025-05-09 14:32:50 浏览:329
潜山历史 发布:2025-05-09 12:45:09 浏览:871
物理回声计算题 发布:2025-05-09 12:37:58 浏览:875
物理选修11 发布:2025-05-09 12:31:28 浏览:642
历史作业本答案 发布:2025-05-09 12:16:38 浏览:439
九年级化学溶液测试题 发布:2025-05-09 11:39:20 浏览:787
土楼的历史 发布:2025-05-09 11:21:03 浏览:42
老师孕妇 发布:2025-05-09 11:15:48 浏览:917